1、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辽宁工业遗产与地方记忆塑造 范晓君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摘 要: 工业文明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乡愁, 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是辽宁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巨大精神财富, 凝聚着地方的特点与意义。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情感和乡愁记忆, 唤起并强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地方记忆, 提升民众的地方依恋与情感认同, 对助力辽宁的新一轮振兴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工业遗产; 地方记忆; 老工业基地; 辽宁; 基金:辽宁省社科规划课题“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辽宁工业遗产空间功能转换与地方记忆研究” (项目编号:L16BGL040)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辽宁工业遗产对地方记忆塑造的重要
2、意义2016 年 4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提出到 2020 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不仅是经济的振兴, 更应该是地区的全面复兴, 特别是地方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复兴。工业文明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乡愁, 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是辽宁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巨大精神财富, 凝聚着地方的特点与意义。而工业遗产则是工业文明的载体, 不仅具有物质意义上的空间形态, 还具有文化意义上的空间再造功能, 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与情感, 工业遗产的空间功能转换与地方记忆有密切关系。记忆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 也是社会
3、再生产的情感力量。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情感和乡愁记忆, 但缺乏公众的参与, 缺少体验和情感共鸣以及在理解和认同上的不一致, 使工业遗产沦为背景和商品, 缺乏工业乡愁作为某种情感资源和情感遗产的代际传递 (李蕾蕾, 2015) 。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对工业空间进行留存、保护和再利用, 唤起并强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地方记忆, 提升民众的地方依恋与情感认同, 助力辽宁的新一轮振兴计划,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二、工业遗产是地方记忆塑造的载体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 工业遗迹或工业建筑成为重要的遗产景观和形象要素, 承载了历史的印记。(一) 工业历史的记忆辽宁省具有近百年的工业历史, 先后经历了近代殖民地
4、工业时期、“一五”期间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初期发展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调整阶段等不同时期。特别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辽宁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体, 工业门类齐全, 基础较为雄厚的工业体系, 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 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 是中国工业的摇篮, 经历了特殊的工业化和工业文明发展过程, 见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辽宁的工业遗产资源丰富、类型齐全, 是中国工业历史的记忆载体和活化石。(二) 工业企业的记忆辽宁不仅是老工业基地, 也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2015 年, 规模
5、以上工业企业 12304 家, 工业总产值 33498.57 亿元, 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 4237 家。工业企业是工业构成的微小单元, 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工业企业更是工业遗产的主体, 在搬迁改造的过程中, 遗留下大量的厂房、建筑、机器等工业遗迹, 而其中具有遗产价值的遗迹为数众多。对工业企业而言, 从感情角度保护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是承担保护历史遗产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三) 工业城市的记忆辽宁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发展, 使辽宁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说辽宁每座城市的历
6、史都有工业发展的印记, 城市的记忆中凝结着工业发展的记忆。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如今千城一面的背景下, 工业遗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托。(四) 工业社区的记忆记忆离不开人的主体。人通过亲身经历、实践、记忆与想象建构并理解地方的意义, 形成对地方的深刻情感认知和记忆。与其他遗产类型相比, 工业遗产更多的反映了普通人的人生价值, 记录了劳动者的人生轨迹。工业遗产正是社区居民理解社区和工业历史的载体。特别是在工业社区中, 社区与工厂的关系更为紧密。以沈阳铁西区为例, 大片的工业社区正是当初典型的南宅北厂格局的写照。工业社区将工业与工人、生活联系在一起, 赋予了工业遗产鲜活的情感和记忆。
7、三、工业遗产塑造地方记忆的途径(一) 重视物质空间的改造和适应性再利用一是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 对原有工业空间的改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工业遗产的核心问题是适应性再利用及其过程中的遗产价值传递, 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价值需要得到更多重视。二是工业空间的功能改造是人与空间的互动, 是人类情感与物理空间的交织, 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理解和记忆的空间体现, 也是空间对人类情感和记忆的塑造。因此, 工业遗产物质空间作为地方记忆的载体, 需要加以适应性再利用, 使其能够承载丰富的情感与精神。将工业空间改造为主题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公共休闲空间形式, 可以为地方情感和记忆提供依
8、托载体, 塑造和强化地方记忆, 从而提升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二) 将工业遗产与社区发展结合, 使记忆融入生活工业遗产是工业生产空间向记忆情感生产空间的转变, 由原来提供工业产品转向提供记忆和情感产品。因此, 应将工业与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融合起来, 探索工业遗产的休闲娱乐、旅游再利用途径。如举办社区文化活动, 复兴城市工业文化, 提升精神生活;开发亲子游、科普游等深度旅游产品, 重视参与性和体验性, 兼具休闲娱乐与文化科普功能, 调动工业遗产在社区居民和游客中的情感共鸣, 使遗产走入日常生活, 加强地方存在感, 帮助人们了解、阅读和感知沈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真正兼顾到当地居民的情感和记忆,
9、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地方记忆的保存, 使工业遗产在情感上被感知和认同。(三) 将工业遗产与现代工业结合, 延续地方记忆工业遗产是活着的遗产, 与现代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现代工业又是地方记忆延续的载体。将工业遗产与现代工业相结合, 有助于将工业遗产拉近生活, 使普通人更好地理解遗产的意义。特别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汽车工业, 具有非常好的可进入性。如沈阳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工业旅游示范点、华晨宝马汽车生产等工业旅游景点是连接工业遗产与现代工业的桥梁, 通过工业遗产旅游与工厂观光旅游的紧密结合, 加深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认知, 延续工业记忆。综上所述, 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 辽宁工业遗产凝聚了工业历史的记忆、工业企业的记忆、工业城市的记忆和工业社区的记忆, 是塑造地方记忆的独特载体, 对提升民众的地方依恋与情感认同及助力辽宁新一轮振兴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更新改造的实践中, 应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 将工业遗产与社区发展结合在一起, 将工业历史与现代工业相联系, 实现地方记忆的强化和传承, 从而提升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地方凝聚力, 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