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会民:蓝领发明家 李榕榕 “我舍不得离开一线岗位, 这里是发明创造的沃土, 更能发挥我的技术专长。”去年, 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负责人找到高会民, 推荐他当班长, 身为输电线路工的高会民却拒绝了。高会民说, 干技术活是他的强项, 在一线工作 20 多年, 熟悉输电线路的运行及检修现状、电网结构运行方式, 这会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灵感。激发创新潜质46 岁的高会民身材消瘦, 由于经常在户外工作, 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 有着一线工人特有的气质。1994 年, 他从海军部队退伍后, 一直从事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第一次爬上高压线, 最大的感觉就是害怕。”那次是一条线路上的防震锤位置偏移, 需要工人爬上电
2、线把它拽回原位。高会民见防震锤离高架塔也就 2 米左右, 心想自己 1.8 米的身高, 趴在线上再往前蹭一点就够了。可是一上塔, 他就傻眼了。电线离地面 30 来米, 光是这高度就让高会民心慌, 更别说趴在线上挪动了。他试了几次都没成功, 最后还是班长帮忙完成了任务。“别人能做的, 我也一定能做!”执著的高会民坚持留在塔上观察班长的操作, “这是自己的工作, 必须要面对, 因为没人能帮你。”在部队时, 高会民从事水下作业, 体会到傻用力气只能越干越累, 不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他觉得, 高空作业也是一个道理, “每次遇到问题, 我就琢磨着怎么改进操作工具, 既能把活干好又不费劲, 还能保证我们的
3、人身安全。”真正激发高会民开始技术创新的是一次极其危急的抢修。2004 年初夏, 秦皇岛海港区五里台附近一条重要高压线路出现导线断股故障。这条高压线横跨铁路, 承担着全市的主要供电任务, 220 千伏和 110 千伏组成的高压线一旦断裂, 垂掉到铁路上, 后果不堪设想。“那次有将近 50 名维修工参与抢修。我们 4 个人上去后发现, 断裂的不是一处, 而是三处。”45 米高的电线, 工人要抓着软梯一点点爬上去, 踩在软梯上作业, 空中没有着力点, 缠导线使不上劲儿。从早上 5 点到中午 11 点, 高会民只修好了一处断裂点, 实在太累了, 干一会儿活, 手就没劲了。工具用着不顺手, 让每个工友
4、都很着急。从线上下来, 高会民心想, 这么干活可不行, 必须想办法解决。高会民向前来学习者讲解创新工作室成果。创新工作室成员在一起研究。展示多角度挂点及自锁滑轮组合。从那以后, 高会民开始构思解决方案, 一遍一遍画图、制作模型、反复试验, 即使失败也从没想过放弃。“线路断股故障经常发生, 不吃饭不睡觉也得研制出一个安全有效的工具。”经过一年多的探索, 高会民和工友们终于研制出了高压带电作业修补导线滑动平梯, 检修人员可以坐在平梯上作业, 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更重要的是, 还让大家多了一道安全保障。干活要有门道工作中, 高会民善于一点一点地“啃骨头”, 一点一点地攻难关, 同事们都说他是个“干
5、活有门道”的人。有一次, 高会民和同事到北戴河区崔庄村检修电线, 发现南戴发线 17 号高压耐张塔上有一个直径 50 厘米左右的喜鹊窝, 两个耐张塔之间的高压线上缠绕着一只风筝。穿戴好安全设施后, 高会民爬上 24 米高的塔顶, 两分钟就拆掉了鸟窝。他把一套类似风筝却有两只“螃蟹钳子”的铁质装置, 挂在缠有风筝的电线上, 装置上两条绝缘绳引到下面。地面上, 同事横向拉动绝缘绳, 拖着装置走过200 米后滑过风筝, 装置上的刀片割断风筝线, 风筝瞬间飘落下来。检查安全措施。检修现场。为什么会有这项发明?高会民说, 在日常巡线中, 他发现线路上经常挂有风筝、塑料布等异物, 处理起来非常麻烦。能不能
6、发明一个工具, 在地面上就能清除异物?高会民历经 7 年, 终于研制出架空输电线悬挂异物清除装置。使用这一装置, 在地面上即可清除电线上的异物, 不用停电, 省时省力。该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还填补了国内导线异物清除无专用器具的空白。高会民没经历过专业学习, 却通过 20 年的创新, 不断刻苦钻研检修技术, 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积极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他坚持自主创新, 通过制作新工具, 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了人力物力, 给企业创造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效益。如今, 他拥有 49 项国家专利, 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省公司能工巧匠、河北省劳动模范、秦皇岛市金牌工人。扎根一线传帮带高会
7、民是秦皇岛公司“高会民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提起这个身份, 他说, “就是带着大家一块儿搞科研。”在创新工作室里, 高会民把心得、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 让更多一线员工成为创新主体, 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技术人才。“老高, 我抽了 46 号, 再给指导指导。”3 月 15 日下午, 高会民来到秦皇岛市 Q C 培训及发布会现场。创新工作室成员王志建参加了 Q C 比赛, 课题是接地电阻测量辅助装置的研制。从 2000 年起, 高会民参加了 17 次 QC 比赛, 今年他变成了指导员。王志建是秦皇岛公司输电运检室员工。在工作中, 王志建发现, 对杆塔接地电阻监测时, 因钳口无法环抱引下线而无法
8、完成测量。“能否发明一个工具, 不用断开接地引下线快速检测?”王志建的想法获得认可。工作室成员一起画图纸、做模型, 反复实验, 成功研制出钳形接地电阻仪装置, 并在 4 月 24 日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许多人把“高会民创新工作室”叫做“草根团队”, 因为 35 名成员以一线工人为主。高会民说, 工作室注重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定期给成员辅导各种专业知识, 提高计算机绘图、软件操作等应用型技术水平。成员选择技术攻关课题, 确立研究方向, 共同组织技术论证。看着“徒弟们”取得了成绩, 高会民非常高兴, 他觉得特别有成就感。20 多年来, 高会民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生产技能专家, 2017 年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高会民说, 这不只是一个荣誉,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是光荣的担当。高会民说, 自己的创新之路还很长, 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