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姓名:赫丽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朱宁波2011-04摘 要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又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当代教师教育的中心主题之一。优秀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通过对个别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更多的教师成长提供借鉴,促进其专业成长。本文通过对一位优秀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叙事研究,从教师个体的成长历程中挖掘出其成长的关键事件和教育理论,分析其专业成长的阶段和影响因素,并总结促进中学教师专
2、业成长的途径和启示。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辽宁省凤城市某初中一名优秀数学教师,通过到该教师所在的学校进行现场观察、课堂听课、访谈、教学日志阅读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详细整理与分析,探究其成长经历和教育生涯故事,进而解读该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以期为更过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并把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找到本研究的出发点,并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实施过程, 然后在对教师专业成长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根据研究者收集的各类资料,从研究对象的从教经历、课堂教学、学习途径、研究对象与学生的
3、故事四个方面的故事来诠释研究对象的教师专业成长及其教育特点。第三部分论述对研究对象教师专业成长的分析。首先从研究对象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分析其个人教育理论;其次对研究对象专业成长阶段进行分析,一共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对研究对象专业成长影响因素和成长途径进行分析,最后阐述通过研究对象的故事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反思 ;专业发展阶段IAbstractEducation development cannot leave the teacher,the education quality enhancementcannot leave the
4、 teacher specialized level the promotion.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theachers,a key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career internationally is one of the centraltopics in the reform of current teachers education. Outstanding teachers considered as thebackbone of the teaching staff,whose growth an
5、ddevelopment receive peoples day-by-dayattention. More teachers can be provided reference and facilitated for theirprofessiona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outstanding teachers. This thesis is used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an outstand
6、ing math middle-school teacher through a narration research,it seeks the keyincidences in the course of 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fpocuses on her educationaltheory, analyzes the stag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ummarizes the approaches and the revelation that ca
7、n improvetheir profession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used an excellent math teacher who works in a middle schoolof fengcheng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this study. I visited the school,watched in herclasses , collected details by observation production,made deep interview with the teacherand the
8、n analysis these details and facts. I explored the growth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profession story of this teacher and reveal the secrets of this teachers professionaldevelopment.All ofthese will provide useful experience for other teachers careerdevelopment.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sections
9、.In the first section, briefly expatiates the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Through neatening existing theories about teacher professiongrow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ind the fundamental point of the research. It proposed thepurpos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Then discourse upon the methods of ther
10、esearch,expatiate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and preliminarily propose the connotation of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second section explains thesubject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subjects teaching experiences、classr
11、oom teaching、the way to learn and the stories of thesubjects and the students. Its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third partanalyzes the subject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her educationaltheory in three aspects of the subjectsstudent outlook,teacher o
12、utlook and teachingoutlook;the analysis of the stages of the subject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re are fourstages;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influencing the subjectsprofessional developmen and growthavenue ;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moted by thesubjectsstories.Ke
13、y words: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arrative Study; Reflection; Phases of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I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
14、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一、引言(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者必须与新兴知识保持同步,还必须用这些新知识来更新他们的理念和操作技术,并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质量需求与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为了子女,倾其所有来
15、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学校需要发展,迫切渴求名师的引领和推动。优秀教师成为基础教育最大的资本和资源,也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教师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在专业成长中不断地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实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职责。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中学数学教育 、教育理论和教材方法都在不断的变化,对此,中学数学教师必然也应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我国新一轮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再也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
16、观、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亦在不断深化。其中,1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更是有较大变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是教育改革过程实施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是强大动力和主导力量,更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对新课程实施进行有力的促进。本文亦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选择了历经教学改革完善后推出的“分组联动、和谐高效和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线名师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中体现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职业群体素质
17、的提高,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现今,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走向正在经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型,实现整个教师群体的发展需要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带动 。如何使数学教2师尤其是青年数学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和科研,积极有效的专业成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长是关键。专业成长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职业抱负和人生价值而一个人的专业才能只有不断提高与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其职业理想与目标。因此,专业成长是教师做好本
18、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较高职业理想和抱负的必经环节。真正专业化的教师必须拥有专业化的教育信念、专业化的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吸收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借鉴优秀教师的成长智慧,并在自身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与探索,学习与成长。理想的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典型案例的引领,需要分享别人的成长经验。对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进行总结、解读、研究,能带动、促进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20 世纪 50-80 年代,英国就已开始通过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来反映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费朗斯富勒(Frances Fuller)编
19、制了教师关注问卷研究教师专业生涯发展过程。80 年代末,英国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美国霍姆斯小组的系列报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革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经笔梳理后,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主要有三类:一是指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二是指存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三种是以上两种含义兼而有之。富兰和哈格里夫斯(FullanM.艰苦奋斗而创造出丰硕成果;形成广泛的影响。”9 郑和总结了优秀教师的六大特点;傅道春总结了优秀教师的特质;刘良华从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两方面对教师的素质进行了研究;还有学者认为优秀教师实践知识获得的过程具有独特性
20、、复杂性和特殊性。特别是在作为新教师的入职适应阶段和已胜任教学成为优秀或骨干教师的成熟阶段,优秀教师大多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出色表现(2)对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划分10。顾泠沅将教师专业成长分为职初教师 ,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三阶段 11。王铁军等将优秀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五个阶段:入职适应期、成熟胜任期、高原平台期、成功创造期、退职回归期。并指出入职适应期是优秀教师发展的关键期 12 。 卢真金认为青年教师要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一般要经历适应、定型、突破和成熟四个阶段 13。费玉林总结出中学骨干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规律及其阶段特征,并分析了中学骨干教师的共同特点和素质结构 。邵宝祥将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又分
21、为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成14熟等四个阶段 15。叶澜以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标准,考察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自我更新关注”阶段。(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模式研究有学者强调系统的理论学习、技能技巧的完善训练、科学的自我反思和自觉的科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郑和认为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策略包括理论学习和培训,并需要教师不断自我反思,提倡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成长 。赵昌木在教师16成长论中探讨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总结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主要有发展性教师评价、合作的行动研究和批判性教学
22、反思。目前国内出现的较为成熟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有如下几种: 高校为本的成长模式、校本培训模式、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四位一体培训模式17。(4)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人与环境、内因与外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者刘洁提出了教师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政策等教育政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陈永明认为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性因素。(5)教育叙事研究理论从国外引入并应用广泛我国的教育叙事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初期翻译或介绍国外论述叙事研究的成果较多。 90年代末,教育理论界关注并介绍“教育叙事研究”及其评价、探讨和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学
23、术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并逐步的应用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方法中。4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3当前的状况与问题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问题在教育界已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也已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依然存在有待提高的方面。(1)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基础层面上探讨的很多,在实际调查和实践研究方面较少。比如对原有教学理论的成熟与提高方面追求较多,忽视大量具体而关键的教学活动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与作用,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对教学互动中出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式上没有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作重大的、创造性的调整;忽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包括数学教师的情感、信念、思
24、维与观察品质等诸多方面。因此,通过教师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课堂实践研究和心理研究会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2)我国学者对教师入职以后的阶段研究较为关注,研究更多地关注中学教师的静态成长,和横断面静态的描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应是持续的、动态成长过程。教师成长阶段的关键点和纵向描述更应得到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成长产生强烈影响的教学行为研究过程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者参与教学行为研究,不仅增强了研究者各方面的研究能力和知识,而且会更客观、更全面的呈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与特点,描绘实践细节与专业特征,提高科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5、1.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呈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教学生活与职业生涯,找出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张得核心内容,提出促进数学教师职业群体素质提高的关键要素,发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为教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个案研究,为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教学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2研究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总结以往教师专业成长理论的同时,对一位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叙事研究,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生活,通过关键实践来提供个案分析。从微观上填充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丰富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分析。为初中教师成长理论提供借鉴、参考和指导。3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师
26、的专业成长,有助于促进教师职业群体素质的提高,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生的价值。本文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师树立教5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帮助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在研究中提高了自我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与研究;其次,结合教师自身的实践与反思进行总结与改进,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借鉴与经验;最后,在对课程改革的丰富和发展中提供有关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案例。(四)主要概念界定 1.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是动态发展的,其专业特性存在一个专业化过程,教师专业强调教师群体、外在的提升。 “教师专业化”是
27、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18。因此,教师专业化是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专业教育知识技能,实施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19。总之,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下子形成,而是最终落脚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2.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和定义比较繁多,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成长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20。刘捷认
28、为,教师专业成长是多阶段的连续过程,是职前教育、上岗适应和在职提高一体化的过程。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21。本研究中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以自我发展为核心,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实现外在教学行为和内在教育观念中的变化与发展,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综合体系的完善、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升以及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与教育机智形成的专业成长过程。具体来说,这个意义上的教师专业成长包括了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
29、到实践教育家们的专业情感的升华与教育信念的坚定,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教师专业水平与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智慧与教育机智的不断形成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在内的综合体系的完善,是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连续成长过程。3.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不同的论述,富兰(Fullan.M)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只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 的全面进步 22。国内专家学者对教师专业6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发展的代表性观点有: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内在专业结
30、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23。“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4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不完全一致,但是其理解都包容了“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增长”、“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升”等核心内容。本研究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过程。4.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但不
31、可否认的是二者依然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中所强调成长和发展都包括教师专业性的提高过程,都体现了一个专业存在的价值和对专业的价值追求,有些文章甚至把这二者的概念互用。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25。可见,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有三个主要的含义:“专业地位的提升”“专业自主的建立”“专业尊严的维持。” 在宏观上是同义的。具体上前者26强调发展过程,后者强调发展后的结果是成长。因此,在本研究中,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果,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
32、的核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五)理论依据 1.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理论目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阶段有很多种类的理论,主要包括:费朗斯傅乐的教师成长的发展阶段说;利思伍德的自我发展、道德发展和概念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阶段论;我国王秋绒等学者以社会学的角度,将教师专业化划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等。其中,美国教育家、职业生命周期代表人物费斯勒(R.Fessler)和克里斯坦教授(J.Christensen)撰写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把教师专业生涯分为职前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和离岗期这八个阶段,并阐明了
33、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和需求。美国学者斯德菲吸取了费斯勒等人的研究成果,把教师发展历程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19087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一1970)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她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教师的需要也是一个由低层到高层的渐进过程,包括生理或物质的需要、职业社交需要、被尊重热爱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促进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个人专业成长的渴望。以不同的需要得到满
34、足进而实现个人不同层次的价值体现,反映着教师不同层次或不同发展水平的主体性。3.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观来源于终身教育思想,终身学习是指每一个人从出生到临终,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依其社会角色和生活需要,而终生不断进行学习活动的历程,强调个人应培养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一种文明生活方式。我国新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终身学习作了明确规定:“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主动进修中指出:
35、“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27终身学习观给教师带来了非常重要的要求和启示:教师本身就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身体力行者,应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习得和更新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造就创新型人才。只有把终身学习观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才能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教师
36、专业成长。4.教师主体性理论教师的主体性在本研究中指职业限定意义上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能动积极性、自主创新性和自知自觉性。具体包括教师应独立思考与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在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进行着自我实现;有求新意识和教育机智,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与教改信息,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有了教育专业自主权,教育才不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神圣的专业和职业,也因而才有较大的工作成就感与较高的社会地位。” 28,“既然教师之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的,那么,教师专业发展也就不可能仰仗学科知识的学习或正规的
37、教育理论的学习,而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自助了”,29说明教师成长的本质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8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六)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1研究的思路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已有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成果入手,进行基本概念分析界定,提出了自己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解。以一位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为核心,进入被研究教师实际教育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对研究对象提供和笔者自我搜集的各类资料进行搜集并整理,具体包括对研究对象本人的教学生活和课堂实践进行观察,与研究对象及其学生、同事通过电话、e-mail、访谈等途径进行沟通,进行整体的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真实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具体而详尽的
38、深入理解该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深度考察其课堂教学、课改实践中的经历与现状,进而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历程。2研究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 教育叙事研究,强调与教30育经验的联系,希望真实而直接呈现教师教育教学生活故事的内在情节。记述了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注意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及理念的变化与提升;关注教师教育活
39、动的动态和意义;会使所叙述之事通过研究者的解读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形成实践性知识和智慧,因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本研究中,通过笔者、教师本人或与教师相关人员“叙述”的 一系列教育事件或教育故事,并由本人在研究过程加以整理与解说。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现,包括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梳理出是真实的,有情境性的,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的关键事件以及研究对象是如何思考、筹划、应对、感受、理解这些故事的。本研究主要以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具体还包含了文献法、文本分析、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四种
40、形式。这四种研究方法彼此相互关联,都为丰富教育叙事内容而服务,为共同的研究目而运用,所获得资料加以整合后,可为叙事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途径和更翔实的资料信息。文献法:裴娣娜教授曾说“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材料,从而避免重做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31 本文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检索、收集到大量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类报刊书籍,论著文章等文献资料。通过对其做一番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整理研究工作,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前景,归纳各种观点,写成综述,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同时
41、也利用前人的权威的观点为自己获得论据,为找到新视角提供参考。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会少9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走弯路。资料分析法:把研究对象和其学生、同事等人所提供的相关资料与自己观察获取的资料加以整合梳理,筛选出有价值资料和有意义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研究对象专业成长研究的目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访谈法:对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同事、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全面深入的把握教师多方面的教育教学生活,在访谈过程中,有教师口述自身的专业成长历程,也有电话访谈教师家长等。通过访谈法来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有价值信息,为本研究服务。3研究对象的选取在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我是经过多方面的
42、考虑才最后决定的。由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发展和创造时期在离退休前,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不选取的退休或将退休的教师来进行分析,而是选择了现今优秀而有特点的中年骨干教师。该类教师历经了新时代的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经过曲折、刻苦甚至很艰难的磨练取得非凡的成就。同时,正值壮年的他(她)们更有经验有激情有精力在教学一线上奉献与耕耘,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去攀岩更高的教育之峰,发展自身潜力潜力,继续完善自身的专业成长。他们代表着现今众多教育一线上教师的主力军,是我国教师群体的中流砥柱,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承建者。正是这类精英教师满怀激情的演绎着着我国优质教育的现在、承载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选
43、择了林老师,她有十七年教龄,是一位正值盛年、事业高峰之际的教育一线优秀教师,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在当地极有口碑。同时,林老师工作的学校在我的家乡,方便我的研究,并且女教师相对来说更方便于长期跟踪研究,尤其是林老师已给予我大力的支持和真诚的帮助,让我坚信她是最适合我的研究对象。4.资料收集的方法根据教育叙事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在记录事件、收集作品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收集资料:(1)访谈法:以口头形式进行研究性交谈,包括正式访谈和随机非正式访谈。访谈提纲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访谈内容主要涉及教师的个人背景、在职学习及培训、知识运用的客观状况、个人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反思和经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
44、合作状态等几个方面。访谈地点通常是教室、办公室。同时,在对研究对象的同事、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的个别访谈或随机访谈中,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来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试图从中抽取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信息资料。(2)课堂观察:在本研究中笔者走进研究对象的真实课堂,包括讲新课、复习课,通过课堂观察获得大量第一手真实信息,现场感受研究对象的教学机智、课堂掌控和师生互动及学生反馈。同时也观察研究对象课上和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与同事的10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交流。通过认真观察并记录来取得第一手教师课堂教学资料和教学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力求信息搜集的真实性和具体
45、性,加强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能真实而有效的反应研究者的课堂教学特色,为其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课堂教学特色增添有力的佐证。(3)作品收集:具体包括研究对象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故事、教案、教育日志、教师博客、教学录像等;研究对象的学生提供的资料:电子邮件、 QQ聊天记录、个人日记。同时,针对大量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理。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研究的资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献综述,充分的教师专业成长相关文献资料有助于本研究的深化和扩展,既可帮助笔者找出新的研究视角,也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关于研究对象所搜集的各类资料,包括搜集的文本资料,访谈资料,观察笔记和视频资料。
46、这些能全面、细致、真实的反应一位教师教学生活的点滴和关键事件的全貌。1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二、林老师专业成长故事研究期间,我走进林老师的教学生活中来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搜集了林老师曾经或现的专业生活中各类资料,力求追寻一个教师成长的足迹、真实呈现她专业成长与实践的细节和关键,努力去探究林老师在成长过程中的专业特征、阶段发展及其规律。(一)林老师滴水藏海的成长历程故事 林老师,女,中教高级,辽宁省某初中数学教师,1971年生,1995年毕业于辽东师范学院,2002年到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获本科学历。荣获省、市级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很多荣誉。从教以来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
47、余篇。林老师现今依然战斗在教育一线上的优秀初中数学教师,她关爱学生热爱教育,素质高人品好,在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有口皆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林老师尤其善于自我总结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现今新实施的“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者和实践者之一。目前全省很多城市的学校都来林老师的学校借鉴并学习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由林老师讲公开课、示范课。她杰出的教学能力和高效的教学特色是一份很宝贵的财富。林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校与学生的深切热爱,不断的促进其自身的专业成长,使其成为非常难得的研究对象。林老师平易近人,非常支持与配合我的研究,在与她接触了几天进行了初步沟通之后,我对林老
48、师进行了访谈,林老师在访谈中从影响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心灵感受、专业成长途径等方面进行自身教学历程的呈现。访谈初始,她从小时候对教师的崇拜之情开始侃侃而谈。1.访谈片段一林老师:“我的父 亲是一名教 师,当我很小的时候,看着父亲为学生忙忙碌碌,连休息日都没有,就好奇当教师一定有很大的乐趣,否则父亲怎么那么爱在学校忙呢。看到学生对父亲的爱戴和轻重,觉得父亲是最伟大的人,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我有了将来长大要当老师的朦朦胧胧的感觉 。还有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老师,鼓励我朝着教师这一理想努力,她给了我走上这条路的坚定信念。所以,当高考选择填志愿表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类院校。”
49、由林老师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可看出“父亲是教师”的这一家庭因素对林老师的影响很大。他人对父亲的爱戴使林老师从小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崇敬的情感,父亲认真负责与努力工作的敬业形象为林老师树立了最初的教师榜样。亲人的正面印象和老12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师的鼓励,为其从事教育行业的理想埋下了种子,体现她受到家人和老师对其选择教育专业的影响。家庭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对林老师的支持,使林老师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而持久。2.访谈片段二我:师范院校的学习对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哪些具体的事件让您觉得印象深刻?林老师:“在范院校的 专业 学习中,我是快乐而充实的,因为我喜欢的教师这个行业。通过在师范院校的学习,我觉得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是建立了一定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基础,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理论修养,例如最初我就是在那时学习并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我知道自己不单在学习知识,而且在学习如何去教受知识。曾经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