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建设提质调优 走好“绿色道路” 何志高 陈依妮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大力推进的新时代, 在历届厅党组的共同努力下, 湖南林业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举措, 青山绿景已然成为湖南的亮丽名片。但即便如此, 省委书记杜家毫对林业部门还是提出了更高的绿色发展目标, 即“让山头地块既要穿上衬衣还要穿上棉衣”。为此, 湖南林业紧紧围绕加强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镇添绿等主题, 育出了绿水青山, 提升了生态容量, 实现了森林资源培育由数量扩张向数质并重、更注重提高质量效益转变。在隆回县荷香桥镇树竹村口的山坡边, 原本寸草不生的小石包上, 如今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柏木, 微风吹过
2、, 树叶刷刷响, 仿佛在宣告一种生命力的顽强。隆回县曾是中国西南“石漠”的桥头堡, 石灰岩丘陵山面积 7.9 万公顷, 其中岩石裸露 30%以上的“重度石漠”有 3.3 万公顷, 像一座座火焰山分布在隆回县南部 15 个乡镇。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肖时平说:“为攻克石山造林这一难题, 我们做了上百次的对比试验, 终于从 50 多个树种中筛选了柏木、枫香等一批适宜树种, 并摸索出定点放样、大穴整地、换土栽植、挑水保湿等特殊栽培技术。”树竹村的变化, 是湖南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 只要科学定位, 久久为功, 石头山也能变成花果山。“十二五”期间, 湖南林业坚持以“一湖三山
3、四水”为主线, 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骨干, 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等生态脆弱地区治理, 构建起了森林、城镇、村庄有机结合, 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城乡一体的生态安全屏障。至 2016 年底, 湖南完成林业治理任务 8.46 万公顷, 治理县市区森林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 过去的“不毛之地”现在重新恢复了植被。现在的三湘大地,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不仅要扩大森林面积, 更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湖南林业人真切的感受到, 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两条狗, 一把镰刀, 一个手电筒, 会同县林科所白土冲林场护林员唐自田准备上山巡林子。他守
4、护的林子是全省杉木遗传研究重要的科研基地。1981 年会同县决定在白土冲进行杉木良种筛选, 培育高产杉木原种, 林科所先后在广坪等 12 个乡镇 300 多万株杉木中, 精选出 323 株作为优树, 编号建档, 订立优树管理制度, 为繁育优良杉木品种打下了良好基础。老唐的辛苦和坚持没有白费, 通过 30 多年几代科研人的共同努力, 基地已选育出优良无性系 52 个, 收集杉木优树 132 个, 增产效果达 30%至 57%, 每年还可为国家提供良种 1500 公斤以上, 造林增益可达 1 亿元以上。有关专家表示, “在森林面积持续增长土地受限情况下, 通过森林经营抚育, 培育大径材林是很好的生
5、态建设方式。”正是这一个个护林员的守护, 一个个科研基地的努力, 才让湖南森林提质经营初见成效。湖南始终坚持质量第一, 切实加强新造林和未成林地管理, 确保造一片, 活一片, 绿一片, 造林质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全省以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为重点, 大力推广多树种混交造林和珍贵树种造林, 优化了林种树种结构, 增强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提高了林地生产力。5 年中, 全省投入森林抚育资金83.5 亿元, 开展森林抚育经营 250.4 万公顷, 培育无节良材 34.4 万公顷, 实施优材更替 4.4 万公顷, 落实木材储备林基地 22.3 万公顷。全省乔木林分每公顷蓄积量由 2010 年的 4
6、7.25 立方米提高到 2015 年的 53.4 立方米。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惠及 110 个县市区、184 个国有林场、44 万余名林农和林场职工。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 已经成为广大林业工作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共识。走进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 顺着退耕还林还湿工程现场的方向望去, 那是一幅水波涟漪、水草丰美的风情画卷。曾经的稻田如今已换上“湿地”新装, 美人蕉、睡莲、再力花、旱伞草等水生植物在微风下尽情摇曳着婀娜身姿, 成群结队的白鹭翩跹起舞, 骄傲地展示着雪花般的蓑羽, 神姿仙态, 异常动人。“这个退耕还林还湿工作, 可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我们工程区共 33.4 公顷, 通过湿地恢复和护岸造林,
7、年净化污水总量就能达到 180.94 万立方米, 还能净化湘江水质, 提高浅水湿地吐纳功能呢!”永州市林业局副局长肖济民特地进行了介绍。退耕还林还湿是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重要举措, 更是全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求, 快速推进生态屏障建设的举措之一。2016 年, 省林业厅成立了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了湘江流域 8 个市局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推进会, 编制了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评估标准。方案以净水、净土、净气为目标, 以少动土、好维护、低成本、高效率、易管理、可推广为原则。明确了 2017 年退耕还林还湿试点面积为 288.9 公顷, 201
8、8 年为 1040.4 公顷。目前, 退耕还林还湿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湘江流域 8 市已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共计 188 公顷。其中, 还林面积 42.1 公顷, 还湿面积 127.2 公顷, 水塘湿地修复面积 18.67 公顷。过去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 还有效改善了治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如果说山是城市的脊梁, 海是城市的裙裾, 那么, 那一抹苍翠的森林就是这个城市的绿披肩, 留住绿色就能留住城市记忆里的最初的美好, 湖南林业在城乡绿化的进程中从未止步。漫步永州市森林植物园, 满园青碧, 鸟语花香, 树木蓊郁、湖石玲珑。作为永州市唯一的后花园, 很难想象, 眼前如
9、此美好的风景在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山野岭。郑卫民是植物园的老同志, 谈起植物园的建立他感慨万分:“经过治理, 这片杂乱无章的荒田和养猪场变成了绿色风景带, 环境美, 空气佳, 市区的人们常常来这里洗肺, 这里已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花园地标。”在园内的绿之恋广场, 家住城区的小徐带着孩子正沿路徐行:“这里生态好, 公园又大, 特别适合孩子玩耍, 我周末常常带着孩子来亲近大自然。”说完就忙不迭地将手机对准美景和萌娃, 不停地“咔嚓”。目前, 森林植物园已初具规模, 景观效应突显, 节假日、双休日游客如潮, 高峰期每日游客突破 3 万人以上, 年接待游客 50 万人以上, 已然成为永州中心城区森林生态休闲
10、旅游的一大亮点。城乡绿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给绿色湖南注入了新的活力。5 年来, 湖南林业坚持以主要交通干线绿化为纽带, 统筹推进城乡国土绿化, 完成“绿色通道”绿化达标和提质改造 11 万公里。新建高铁高速等干线道路, 做到工程施工与全路绿化同步, 一批“最美绿色通道”和“畅洁美”路段成为了展示绿色湖南的新亮点。围绕“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河渠水系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 广泛开展了乡村绿化美化活动。先后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780 个、秀美村庄示范村 128 个, 绘就了一幅幅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画卷。“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绿色创建热情持续高涨。
11、自 2005 年以来, 长沙、益阳、郴州、株洲、永州、常德等六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长沙、岳阳、娄底、常德、郴州等五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城在林中, 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得到了良好构建, 蓬勃的绿色也扮靓了湖南城市的美丽容貌。2016 年,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五大强省”发展目标。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新的伟大征程中, 湖南林业肩负着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的历史重担。下一阶段, 湖南林业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科技先行原则, 围绕城市绿化提质、森林城市创建、城乡一体绿化、“裸露山地”造林、矿山复绿、湿地保护、绿色通道、森林景观建设等重点工程, 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国土绿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