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皮山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皮山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单项选择题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2:若师生问感情关系表现为课堂气氛淡漠,这属于师生关系类型中的()单项选择题A、依赖型B、民主型C、自由放任型D、对立型 3:在知识学习的类型中,词汇学习、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属于()。单项选择题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并
2、列结合学习 4:在Word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每次保存时都要选择保存的文件名B、保存时既可以保存在硬盘上也可以保存到软盘中C、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完“保存位置”“文件名”“保存类型”之后,单击“确定”可实现保存D、第一次保存时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5:学生学习完直角后再学习钝角,直角的学习对钝角学习的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单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7:阅读和写作过程都可看
3、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用广义的知识的掌握来解释。()判断题对错 8: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加以大力宣传,其作用是()多项选择题A、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B、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C、弘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D、对教师起到感染和激励的作用 9: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单项选择题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 10: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单项选择题A、综合性取向B、选拔性取向C、发展性取向D、同一性取向 11:()的核心与关键是人际关系。单项选
4、择题A、“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B、非指导性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程序教学法 12: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单项选择题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13:()依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皮亚杰C、福勒和布朗D、波斯纳 14:在人的发展中,最具综合性的、影响力最大的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知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 1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书中。单项选择题A、论语B、礼记C、师说D、学记
5、 16: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是理解课程内容并达成课程目标的媒介。()判断题对错 17:教育立法的原则是()多项选择题A、必须坚持子法从属于母法的原则B、必须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C、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D、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18:在实际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判断题对错 19: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关系说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C、形式练习说D、相同要素说 20:在一个班级内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单项选择题A、小组竞争B、群
6、体间竞争C、群体内竞争D、集体竞争 21: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内在、不稳定的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2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的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进程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无明显变化 23: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判断题对错 24: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判断题对错 25:课程权利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化走向多元化,这反映了()单项选择题A、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B、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C、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D、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26:按照新观念对原有观念影响的大小,
7、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另一种是相关类属。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这种学习就是相关归属学习。判断题对错 27: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多项选择题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C、科学的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28: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o单项选择题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托尔曼D、斯金纳 29: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威信来自于()。单项选择题A、教师高尚的教
8、育人格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3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31:教师教态语言的类型分为()。多项选择题A、身姿变化B、口语变化C、板书变化D、面部表情E、外表服饰 32:学生最主要的角色权利是()。单项选择题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33:讲授法的主要方式包括()。多项选择题A、讨论B、讲述C、报告D、讲解E、讲演 34:教育目标是()单项选择题A、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B、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C、课程目标D、学生的学
9、习目标 3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36: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判断题对错 37:最先提出“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奥尔波特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3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判断题对错 39:_首创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单项选择题A、斯滕豪斯B、杜威C、赫尔巴特D、陶行知 40: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多项选择题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课外辅导D、制定教学进度计划E、德育训练 4
10、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单项选择题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 42:对班主任评价的依据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B、班主任的素质C、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D、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E、班主任的兴趣和爱好 43:对禀赋优异儿童采取提早入学或跳级方式进行的教育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加速制教学策略B、充实制教学策略C、固定特殊班级教学策略D、弹性特殊班级教学策略 4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要研究班级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判断题对错 45:学校的建筑属于隐性课程。()判断题对错 46:一定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
11、无法通过教育观念反映出来的。()判断题对错 47: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得出的结论。单项选择题A、换质法B、换位法C、换质位法D、引导法 48:某学生的智商为100表示()。单项选择题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 49:单一课是指()单项选择题A、仅讲授一门知识的课B、几堂课内完成以一种教学任务C、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课程D、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50: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
12、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单项选择题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51: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单项选择题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52: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判断题对错 53:“盈科而后进”“欲速则不达”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54:人格倾向性是心理活动动力方向的特征,包括()多项选择题A、需要B、兴趣C、理想D、世界观E、自我意识 55:我国古代的学
13、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56: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多项选择题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 5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单项选择题A、独立的社会职业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非专门化职业D、专门化职业 58:“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的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国家性B、公共性C、方向性D、强制性 59: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
14、素,指的是归因于()单项选择题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60: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课程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课程任务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功能划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2:答案C 解析 自由放任型师生关系中,师生感情宅系表现为课堂气氛淡漠,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 在Word中“另存为”时候需要选择保存的
15、文件名。第一次保存时候会出现“另存为”的对话框。因此A项是错误的。 5:答案A 解析 (1)根据迁移的影响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如果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为逆向迁移。(2)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负迁移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题目中的迁移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积极的影响。 6:答案A 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A,B,C,D 解析 9:答案A 解析 题干为教育的定义。 10:答案C 解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16、,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1:答案B 解析 非指导性教学法强调师生间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的是福勒和布朗。 14:答案D 解析 社会实践是在人的发展中,最具综合力、影响力最大的活动。 15:答案A 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16:答案正确 解析 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是理解课程
17、内容并达成课程目标的媒介。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7:答案A,B,C,D 解析 教育立法必须坚持子法从属于母法的原则,必须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的原则。因此,本题选择ABCD选项。 18:答案错误 解析 要依据内容来决定(本解析由媛媛4提供) 19:答案B 解析 【解析】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20
18、: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A选项为稳定的内部原因;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22:答案B 解析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提出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23:答案错误 解析 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4:答案错误 解析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19、人物是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按照新观念对原有观念影响的大小,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另一种是相关类属。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这种学习就是派生类属学习。 27:答案A,B,C,D 解析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28:答案
20、A 解析 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桑代克提出了尝试一错误说;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知地图理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29:答案A 解析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教师本身的因素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A,D,E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学生最主要的角色权利是受教育权。 33:答案B,D,E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A选项错在教育目标是一个客观性的指标,而不是教师的一种主观判断;B选项和C选项错在他们只是教
21、育目标的一个层次,不能以偏概全。(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5:答案C 解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其中处于第二阶段的是认同。 36:答案正确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最先提出“内一外向”人格类型学说的心理学家是荣格。 38:答案错误 解析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A,B,D 解析 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41:答案A 解析 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 42:答案A,B,C,D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加速制教学策略的特点是:禀赋优异儿童所学
22、与一般儿童相同,只是加速其程度,缩短其修业年限。 4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5:答案正确 解析 46:答案错误 解析 科学技术能够有力地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总和,教育能力则是教育者实现这种理想和目的的本领和技能。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科学发展的水平。尤其是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之后,它们更是直接采取了科学的形态,形成了教育科学这一庞大的科学领域。具体地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对教育工具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制。(本解析由安宝蓝提供
23、) 47:答案A 解析 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换质法得出的结论。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D 解析 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50:答案C 解析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51:答案B 解析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52: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53:答案B 解析 “盈科而后进”原意是指水遇到坑洼之处,要充满之后才能继续向前流,而不能逾越而进这充分体现了循序渐
24、进的教学原则。 54:答案A,B,C,D,E 解析 55:答案C 解析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56:答案A,B,C,D,E 解析 教育现代化,就是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等,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 57:答案D 解析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58:答案B 解析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表明教育具有公共性。 59: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60:答案A 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属于典型的原型启发。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