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科主治医师科室答疑精选1.【内科学】男性,34 岁,诊断急粒白血病 M3,化疗时突发 DIC,并迅速发展到消耗性低凝期,下列检查结果,哪项是不符合的A血小板数明显减少B凝血酶原时间缩短C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D血小板因子 4 水平增高E抗凝血酶水平减低答案:B解析:题中述患者发展到消耗性低凝期,此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ACE 正确),纤维溶解处于亢进状态,APTT 应是延长,故选项 B 错误。血小板因发挥凝血作用,其分泌的血小板第 4 因子增加(血小板第 4 因子有抑制肝素的作用)。D 正确。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及
2、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因子 VII、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2.【内科学】慢性肝病患者,普查发现甲胎蛋白 3 次阳性,肝功能正常,肝区触诊无异常,诊断为早期肝癌。下列哪项检查对定位最有帮助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B放射性核素扫描C超声波断层扫描DX 线断层扫描E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肝癌的最佳方法,因是有创性检查,故适用于 CT 和 B 超无阳性发现的患者。B放射性核素扫描:
3、在鉴别诊断方面优于 CTC超声波断层扫描:一般可查出2cm 的肿瘤。DX 线断层扫描:是补充超声,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技术。一般可查出2cm 的肿瘤,结合造影剂可查出1cm 的肿瘤。E以上都不是3. 【内科学】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出现心律失常应A限制入水量B补充适量液体C平衡盐溶液静滴D5%碳酸氢钠溶液静滴E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推答案:E解析:题干中有肾功能不全。教材中有这样一些描述:(高钾血症时,)对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 10%葡萄糖酸钙 100ml、11.2%乳酸钠溶液 50ml、25%葡萄糖400ml,加入胰岛素 20U,作 24 小时缓慢静脉滴入。另一点是关键
4、的,题中提到有高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此时应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溶液 20ml能缓解 K 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此题依此选 E)4. 【内科学】问题:55 岁,男性,诊断冠心病,急性心梗,突感头晕心悸胸闷,BP90/60mmHg,心率 110 次/分,节律不是绝对匀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CG:房率慢于室率,两者无固定关系,QRS 波增宽为 0.12 秒,可见室性融合波。治疗心律失常首选:A利多卡因B异搏定C乙胺碘呋酮D同步直流电复律E普罗帕酮 答案:D解析:55 岁,男性,诊断冠心病,急性心梗,突感头晕心悸胸闷(提示有血流动学异常,故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BP90/60mmHg
5、,心率 110 次/分,节律不是绝对匀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CG:房率慢于室率,两者无固定关系,QRS 波增宽为 0.12 秒,可见室性融合波。患者已行心电图检查,如为房颤,应提示为大小不等的小 F 波。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最易出现原创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最多见。非阵发性室速的室率在 60-110 次/分;心动过速逐渐开始和终止;窦房结和心室起搏点可竟争性控制心房和或心室激动,可发生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融合波。题中考虑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予同步直流电复律。相关内容除 受体阻滞剂外,即刻和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仅用于致命性或有严重症状的心律失常。目前流行病学资料表
6、明,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和成对出现并不一定增加心室颤动危险,但需密切监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威胁患者的生命,需要紧急处理,但必须建立在积极治疗心肌缺血、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乱等治疗基础上进行。1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可选用利多卡因 50-100mg 静脉注射,每 5-10 分钟重复一次,至室速消失或总量已达 3mg/kg,继原创以 1-4mg/min 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也可静脉应用胺碘酮,10min 内注射 150mg,然后 1mg/min 维持 6h,继续 0.5mg/min 维持。如
7、室速持续存在或影响血流动力学需进行起始能量为 50J 的同步电复律治疗。2对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起始电量为200J如不成功,给予 300-360J 重复除颤。(注:依设备不同有差异)3对缓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 0.5-1mg 静脉注射治疗。4房室传导阻滞发展到 2 度或 3 度,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宜用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为临时的经静脉右心室内膜起搏治疗,待传导阻滞消失后撤除。5、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用洋地黄制剂、维拉帕米等药物不能控制时,可考虑用同步直流电转复窦性心律,或采用快速起搏的超速抑制疗法。5. 【内科学】男性,64 岁,因急剧胸痛 8 小时入院,含
8、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血压l68/95mmHg,心率 110 次/分,伴偶发性室早,心电图示胸导 T 波高尖,哪种治疗效佳A口服巯甲丙脯酸B口服地尔硫卓C静注利多卡因D口服美西律E静注美多洛尔继以口服答案:E解析:教材中有如下描述: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原创低血压,可选用利多卡因 50-100mg 静脉注射,每 5-10min 重复一次,至室速消失或总量已达 3mg/kg,继以 1-4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6. 【内科学】男性,24 岁,心悸,多食,消瘦,易激动 4 个月,甲状腺 I 度肿大,甲状腺吸碘率 3 小
9、时 60%,24 小时 72%,诊断为 Graves 病。首先的治疗为下列哪种A丙基硫氧嘧啶治疗B过氯酸钾治疗C复方碘溶液治疗D手术治疗E131I 治疗答案:A解析:题中患者诊断 Graves 病,首选口服药物治疗。丙基硫氧嘧啶为抗甲状腺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同甲巯咪唑。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及手术治疗三种,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甲状腺病理、有无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以及病人的意愿、医疗条件和医师的经验等多种因素慎重选用适当的治原创疗方案。抗甲状腺药物疗法应用最广,但仅能获得 40%-60%治愈率;余二者均为创伤性措施,治愈率较高,但缺点较多。抗甲状腺药物:适
10、应于所甲亢患者的初始治疗。优点:疗效肯定;不导致永久性甲减;方便、经济、使用安全。缺点:疗程长,一般需 1-2 年,有的长达数年;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并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失效可能;可伴发肝损害或粒细胞减少症。放射性 131 碘治疗:适应证中度甲亢,年龄在 25 岁以上者;对抗甲状腺药物有过敏等反应而不能继用,或长期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合并心、肝、肾疾病等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某此高功能结节的甲亢患者;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者。手术适应证:中、重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相关
11、内容甲状腺呈对称性弥漫性增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少数患者的甲状腺肿大不对称或肿大不明显。由于甲状腺的血流量增多,故在上、下叶外侧可听到血管杂音(为连续性或以收缩期为主的吹风样杂音),可触及震颤(以腺体上部较明显)。杂音明显时可在整个甲状腺区听到,杂音明显时可在整个甲状腺区听到,杂音和震颤为本病的较特异性体征,有重要诊断意义。典型病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依赖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不典型病例(尤其是小儿、老年或伴有其他疾病的轻型甲亢或亚临床型甲亢病例)易被误诊或漏诊。在临床上,遇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低热、腹泻、手抖、心动原创过速、心房纤颤、肌无力、月经紊乱、闭经等均应考虑甲亢可能;对疗效不满意的糖尿
12、病、结核病、心衰、冠心病、肝病等,也要排除合并甲亢的可能性。不典型甲亢的确诊有赖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其他必要的特殊检查。血 FT3、FT4(或 TT3、TT4)增高及 sTSH 降低(0.1mU/L)者符合甲亢;仅 FT3 或 TT3 增高而 FT4、TT4 正常可考虑为 T3 型甲亢;仅 FT4 或 TT4 增高而 FT3、TT3 正常者为 T4 型甲亢;血 TSH 降低,FT3、FT4 正常,符合亚临床型甲亢。7. 【内科学】问题:55 岁,男性,诊断冠心病,急性心梗,突感头晕心悸胸闷,BP90/60mmHg,心率 110 次/分,节律不是绝对匀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CG:房率慢于室
13、率,两者无固定关系,QRS 波增宽为 0.12 秒,可见室性融合波。治疗心律失常首选:A利多卡因B异搏定C乙胺碘呋酮D同步直流电复律E普罗帕酮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D55 岁,男性,诊断冠心病,急性心梗,突感头晕心悸胸闷(提示有血流动学异常,故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BP90/60mmHg,心率 110 次/分,节律不是绝对匀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CG:房率慢于室率,两者无固定关系,QRS 波增宽为 0.12 秒,可见室性融合波。患者已行心电图检查,如为房颤,应提示为大小不等的小 F 波。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最易出现原创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最多见。非阵发性室速的室率在
14、 60-110 次/分;心动过速逐渐开始和终止;窦房结和心室起搏点可竟争性控制心房和或心室激动,可发生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融合波。题中考虑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予同步直流电复律。相关内容除 受体阻滞剂外,即刻和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仅用于致命性或有严重症状的心律失常。目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和成对出现并不一定增加心室颤动危险,但需密切监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威胁患者的生命,需要紧急处理,但必须建立在积极治疗心肌缺血、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乱等治疗基础上进行。1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室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
15、低血压、可选用利多卡因 50-100mg 静脉注射,每 5-10 分钟重复一次,至室速消失或总量已达 3mg/kg,继原创以 1-4mg/min 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也可静脉应用胺碘酮,10min 内注射 150mg,然后 1mg/min 维持 6h,继续 0.5mg/min 维持。如室速持续存在或影响血流动力学需进行起始能量为 50J 的同步电复律治疗。2对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起始电量为200J如不成功,给予 300-360J 重复除颤。(注:依设备不同有差异)3对缓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 0.5-1mg 静脉注射治疗。4房室传导阻滞发展到 2 度或 3
16、度,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宜用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为临时的经静脉右心室内膜起搏治疗,待传导阻滞消失后撤除。5、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用洋地黄制剂、维拉帕米等药物不能控制时,可考虑用同步直流电转复窦性心律,或采用快速起搏的超速抑制疗法。8. 【内科学】男性,64 岁,因急剧胸痛 8 小时入院,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血压l68/95mmHg,心率 110 次/分,伴偶发性室早,心电图示胸导 T 波高尖,哪种治疗效佳A口服巯甲丙脯酸B口服地尔硫卓C静注利多卡因D口服美西律E静注美多洛尔继以口服问题 1、0806:偶发的室早如何处理,无需利多卡因?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E教材中有如下描述:室性期前收缩和非持续性
17、室性心动过速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原创低血压,可选用利多卡因 50-100mg 静脉注射,每 5-10min 重复一次,至室速消失或总量已达 3mg/kg,继以 1-4mg/min 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问题 2、此题可否用:地尔硫卓?硝苯地平?sophie2007:患者急剧胸痛 8 小时入院,可以选用钙离子拮抗剂来扩管、负性肌力和减慢心率,为什么不选用呢?解析:考虑是酌情使用 CCB 类药物。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都是 CCB 类药。教材中有这样一些描述:在心梗的治疗中,钙离子拮抗剂一直未能显示降低 MI 后的死亡率,并且显示它对某些心血管病有害。维拉帕米或
18、硫氮卓酮可以缓解或控制 MI 后无心衰、左室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的进行性缺血、或快原创速心房颤动且 受体阻滞剂无效的患者。教材中的评价是这样的:下列疗法(指 CCB 类药物和极化液疗法及促心肌代谢药物如维生素 C 等)可能有助于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缺血范围,加快愈合的作用,部分观点尚存有争论,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选用。9. 【内科学】男性,24 岁,心悸,多食,消瘦,易激动 4 个月,甲状腺 I 度肿大,甲状腺吸碘率 3 小时 60%,24 小时 72%,诊断为 Graves 病。首先的治疗为下列哪种A丙基硫氧嘧啶治疗B过氯酸钾治疗C复方碘溶液治疗D手术治疗E131I 治疗
19、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A题中患者诊断 Graves 病,首选口服药物治疗。丙基硫氧嘧啶为抗甲状腺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同甲巯咪唑。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及手术治疗三种,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甲状腺病理、有无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以及病人的意愿、医疗条件和医师的经验等多种因素慎重选用适当的治原创疗方案。抗甲状腺药物疗法应用最广,但仅能获得 40%-60%治愈率;余二者均为创伤性措施,治愈率较高,但缺点较多。抗甲状腺药物:适应于所甲亢患者的初始治疗。优点:疗效肯定;不导致永久性甲减;方便、经济、使用安全。缺点:疗程长,一般需 1-2 年,有的长达数年;停药后复发率较
20、高,并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失效可能;可伴发肝损害或粒细胞减少症。放射性 131 碘治疗:适应证中度甲亢,年龄在 25 岁以上者;对抗甲状腺药物有过敏等反应而不能继用,或长期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合并心、肝、肾疾病等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某此高功能结节的甲亢患者;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者。手术适应证:中、重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者;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相关内容甲状腺呈对称性弥漫性增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少数患者的甲状腺肿大不对称或肿大不明显。由于甲状腺的血流量增多,故在上、下叶外侧可听到血管杂
21、音(为连续性或以收缩期为主的吹风样杂音),可触及震颤(以腺体上部较明显)。杂音明显时可在整个甲状腺区听到,杂音明显时可在整个甲状腺区听到,杂音和震颤为本病的较特异性体征,有重要诊断意义。典型病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依赖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不典型病例(尤其是小儿、老年或伴有其他疾病的轻型甲亢或亚临床型甲亢病例)易被误诊或漏诊。在临床上,遇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低热、腹泻、手抖、心动原创过速、心房纤颤、肌无力、月经紊乱、闭经等均应考虑甲亢可能;对疗效不满意的糖尿病、结核病、心衰、冠心病、肝病等,也要排除合并甲亢的可能性。不典型甲亢的确诊有赖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其他必要的特殊检查。血 FT3、FT4(或 T
22、T3、TT4)增高及 sTSH 降低(0.1mU/L)者符合甲亢;仅 FT3 或 TT3 增高而 FT4、TT4 正常可考虑为 T3 型甲亢;仅 FT4 或 TT4 增高而 FT3、TT3 正常者为 T4 型甲亢;血 TSH 降低,FT3、FT4 正常,符合亚临床型甲亢。10. 内科学】男性,34 岁,诊断急粒白血病 M3,化疗时突发 DIC,并迅速发展到消耗性低凝期,下列检查结果,哪项是不符合的A血小板数明显减少B凝血酶原时间缩短C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D血小板因子 4 水平增高E抗凝血酶水平减低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B题中述患者发展到消耗性低凝期,此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ACE 正确),纤维溶
23、解处于亢进状态,APTT 应是延长,故选项 B 错误。血小板因发挥凝血作用,其分泌的血小板第 4 因子增加(血小板第 4 因子有抑制肝素的作用)。D 正确。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因子 VII、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11. 【内科学】慢性肝病患者,普查发现甲胎蛋白 3 次阳性,肝功能正常,肝区触诊无异常
24、,诊断为早期肝癌。下列哪项检查对定位最有帮助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B放射性核素扫描C超声波断层扫描DX 线断层扫描E以上都不是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D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肝癌的最佳方法,因是有创性检查,故适用于CT 和 B 超无阳性发现的患者。B放射性核素扫描:在鉴别诊断方面优于 CTC超声波断层扫描:一般可查出2cm 的肿瘤。DX 线断层扫描:是补充超声,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技术。一般可查出2cm 的肿瘤,结合造影剂可查出1cm 的肿瘤。E以上都不是12. 【内科学】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出现心律失常应A限制入水量B补充适量液体C平衡盐溶液静滴D5%碳酸氢钠溶液静滴E10%葡萄
25、糖酸钙缓慢静推问题:那么一定要选 Ca 吗?一般情况下同学都只会选 Na 而不会去选 Ca,在说书中也只是说静注碳酸氢钠,而没说是钙剂呀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E题干中有肾功能不全。教材中有这样一些描述:(高钾血症时,)对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 10%葡萄糖酸钙 100ml、11.2%乳酸钠溶液 50ml、25%葡萄糖 400ml,加入胰岛素 20U,作 24 小时缓慢静脉滴入。另一点是关键的,题中提到有高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此时应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溶液 20ml能缓解 K 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此题依此选 E)13. 【内科学】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为预防肝性脑病的重
26、要治疗措施为A加强保肝治疗B应用左旋多巴C弱酸溶液洗肠D复方氨基酸静点E纠正酸碱平衡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C胃肠道是氨是进入血循环的主要门户。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细菌分解积存在肠道的血液,产生大量的氨。在肠道中当 PH6 时,氨以氨盐的形式存在,此时是无毒的,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但当 PH6 时,则以氨形式原创存在,可以直接通过血脑屏障,诱发肝性脑病。故此时应用弱酸溶液洗肠,一方面清除积血,另一方面使肠道 PH6,减少氨的吸收。故本题选 C14. 【内科学】患者诊断为甲亢,哪项检查对患者最有意义ATT3,TT4,TSH 测定BFT3,FT4,sTSH 测定C甲状腺吸碘率测定DTSH 受体抗体测定
27、ETGAb,TPOAb 测定为什么不选 A?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B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3,FT4 是循环中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不受血中 TBG 变化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超过总 T3(TT3)、总 T4(TT4)。正常值各实验室有差异。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指标。99.95%以上的 T4 与血清蛋白结合,主要是TBG,TBG 受妊娠、雌激素、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影响而升高,受雄激素、低蛋白血症(严重肝病、肾病综合征)、泼尼松等影响而下降。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99.5%与血清蛋白
28、结合,也受 TBG 影响,其浓度变化常与 TT4 的改变平行,但在甲亢早期,复发初期上升很快,测 TT3 为诊断本病较为敏感的指标;对本病初起、治疗中疗效观察与治后复发先兆,更视为敏感,特别是诊断 T3 型甲亢的特异指标。15. 【内科学】1最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是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B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C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D急性后壁心肌梗死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答案及解析:E心律失常:见于 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 12 周内,而以 24h 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将其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两类。快速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29、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频发(每分钟 5 次以上),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R 在 T 波上),常为心室颤动先兆。AMI 合并的一系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反应了缺血心肌的电不稳定性,其发生系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不应性离散而易于发生折返所致。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其中房性早搏发生率较高可见于 20%25%的 AMI 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被认为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之一,或心房梗死及心电不稳定等原因所致。非阵发性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有时可不处理。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
30、传导阻滞,多伴发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伴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如恶心、呕吐、低血压,经一般处理,数目常可恢复,这种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常在希氏束以上,常为可逆的。10%20%的 AMI 患者合并有束支传导阻滞,严重时亦可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常位于希氏束以下,常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引起,多为不可逆的,可进展发生猝死。总之,前壁心梗常易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易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16. 【内科学】慢性肺脓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脓胸B心包炎C脑脓肿D支气管扩张E大咯血请问为什么?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D肺脓肿急性阶段如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支气管引流不畅,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不充分、不彻底
31、,迁延 3 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肺脓肿。在病理表现中,使支气管管壁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破坏、断裂,支气管变薄,弹性下降,易于扩张。(咯血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并发症)慢性肺脓肿的病理变化1、大量坏死组织残留在脓腔,脓腔壁纤维组织增生,脓腔壁增厚伴肉芽组织形成。2、在肺脓肿形成过程中,坏死组织中残存的血管失去肺组织的支持,管壁损伤分可形成血管瘤。(为反复中、大量咯血的病理基础)3、腔壁表面肉芽组织血管丰富,也可引起咳脓血和小量咯血。(咯血)4、可累及周围细支管,引起变形和扩张。(咯血)17. 【内科学】关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病人使用利尿剂,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出现浮肿即可使用B浮肿严重者应迅速利尿C血钾不高。利尿同时,只要患者有正常排尿即应常规补钾D为避免出现代碱,常用醋唑磺胺E足量,持续使用效果较好学员提问:AB 为什么不正确?答案及解析:本题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