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老师的语言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而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又有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语体,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规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相互代替的。现今,许多学者、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已不满足于对教学语言的内涵和本质的研究,而开始对教学语言的外延,即教学语言的类型、特征、和技巧的探讨
2、。下文笔者就语言技巧的几方面进行探讨。 1.教师语言以准确、精练作为基石 人际交往中,准确而简明是谈话的第一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符合逻辑,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精辟入里,丝丝入扣。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2.教师语言以生动,幽默为外围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要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
3、学习境界,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教学时,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3.教师语言以激励性、启发性为框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激励评价已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精彩的课堂激励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
4、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课堂激励评价离不开语言。教师要力求使自己的评价语言真实,准确,精彩。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真诚,还需要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那些人云亦云的“好”,“棒,棒,棒,你真棒”等评价语言使人觉得“言不由衷”听而生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赞美和赏识的语言,要多给学生表扬,激励。同时,恰当的批评和警醒,也应算一种激励评价。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时,教师不应姑息迁就,而应善意地批评指正,使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教师语言以形式多样性作为砖瓦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神态语,可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
5、有警告。如在一次课堂上我提出问题后,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来,这时,我立即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也许他获得了信心和勇气,大胆地举起了手。当他回答稍有犹豫时,我又投以鼓励的目光,暗示他:别紧张,慢慢说,会答对的。他的紧张终于清除了,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终于出色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都对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他得意地笑了。 课堂教学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的课堂,如果不能有效地运用老师的语言来丰富课堂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个课堂最后也就只能成为老师独自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因为年龄的差距,经常会产生代沟,学生是不会轻易向自己的老师如同自己的朋友般敞开心扉的,这时,老师就应该学习用忘年交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你可能比他的任何一个同龄的朋友更有知识,你可能比他的父母更随和,更能交心。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的运用。 教师课堂语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一直不断地去学习、思索、探究。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