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3届高三历史试卷(一轮5)(重庆卷).pdf

上传人:教育专家 文档编号:1832546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届高三历史试卷(一轮5)(重庆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届高三历史试卷(一轮5)(重庆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届高三历史试卷(一轮5)(重庆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史书记载: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氏,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 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季氏的家臣阳虎拘囚家

2、主,放杀异己,偷盗国宝,据邑叛变。材料 说明这一时期A.士阶层的迅速崛起 B.政治权力明显下移C.法治秩序开始崩塌 D.贵族等级意识分明2.西汉建立之初,在讨论战胜项羽的原因时,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 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上述言论反映出A.任用贤能方能夺取天下 B.汉初统治者善于总结经验C.分封制的影响依然深刻 D.西汉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3.宋代诗人在写诗时,会更多地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的诗句,以锻炼自己的诗句。这反映了 当时A.诗人社会阅历短浅 B.诗

3、歌关注社会生活C.文化重心移向市井 D.书籍普及范围较广4.据史书记载,元代出现一种标准船型,船体窄长,长宽比为7.6,载重量为150-200料(料,古 代造船计量单位),约为12吨。这种标准船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运河航道运输的需要 B.造船技术的进步C.长途海运航线的开辟 D.中央集权的加强5.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中的士绅在经济上是封建剥削者,政治上是现存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 者,文化上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者。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正是依靠地主士绅作为 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受到冲击出现下移 B.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是士绅阶层C.门阀士族影响国家政权 D.士绅阶层延展了国

4、家基层治理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 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6.鸦片战争前,中国茶业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茶农一外销茶商一十三行一外国洋行”。鸦片战 争后,十三行解散,茶业贸易结构变成“茶农一茶行一洋庄茶号一茶栈(近代经营茶叶的中间 商)一洋行”。这一变化A.削弱中国茶叶国际地位 B.利于外销茶商牟取暴利C.便利列强控制茶业贸易 D.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7.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刊登民众的大联合,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民众大联 合的胜利。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 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这反映了毛泽东A.找到了中国革命

5、正确道路 B.阐释了列宁主义思想C.指出了中俄两国国情相同 D.萌发了统一战线思想8.图1是摄影作品北平市民在东长安街三座门看解放战争形势图(注:地图标题为看国民党 反动统治就要完蛋;地图深色区域为解放区)。该作品说明此时图1A.解放战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军队取得了战略大决战胜利1952 1978 1990 2000 2010 2020(年)第一产业E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已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C.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图2B.第一产业丧失基础地位D.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10.亚里士多德说:“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于个

6、人和家庭。就本性 来说,全体必然先于部分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 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然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这说明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C.家庭本位 D.自由公正11.“启蒙运动不是革命运动,甚至不是政治性的运动,它是由一群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历史学 家推动的。这些知识分子相信,一旦理性与教育变得普及,迷信和无知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人民也就不会相信神迹或君权神授这类的胡说八道”。由此可知,这一运动A.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理性社会C.反对宗教信仰主张民主政治D.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12.洛克菲勒传载:1870

7、年,31岁的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标 准石油公司。在洛克菲勒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地图,上面标着所有炼油商的位置,他曾在 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一个月吞并了 22个竞争对手,十年里吞并了近百家石油企 业,到1879年控制全美90%的炼油业,只用了 10年时间。这表明当时A.自由放任经济的盛行 B.社会良性竞争氛围的存在C.自由平等思想的实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3.无产阶级专政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表1 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解读。这说明表1马克思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

8、统治,是用暴力 推翻资本政权的方法列宁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公式,规定了它是领导者无产阶级和被领导者非无产阶 级被剥削群众(农民等等)的阶级联盟的特殊形式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 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 力量A.政权建设理论逐渐脱离了时代要求B.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由空想走向科学C.无产阶级专政要消灭一切阶级差别D.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完善14.图3是一幅苏联漫画,讽刺了慕尼黑阴谋,图中旗子上写的是“去东方”。这表明英法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图3A.牺牲了他国保全了自己

9、 B.准备联合德国进攻苏联C.深受传统意识形态影响 D.用妥协手段延缓了战争15.据表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2A.技术服务人员是移民主体 B.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曰本农业1950 12.2 23.2 50.71990 2.8 5.1 7.2工业1950 34.7 42.2 22.21990 25.8 40.5 33.6服务业1950 53.1 34.6 27.11990 71.4 54.4 59.2C.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推行 D.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0、要求。(27分)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盛况空前,但是他下西洋的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帳目等,本应存于兵部档案,如今却已荡然无存。据称有大臣因郑和下西洋 劳民伤财,国家财政难以负担,生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郑和之后的明清时 期,政府转向放弃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关上了通往海洋的大门,直到四百多年后被西方国 家用枪炮强行轰开大门。材料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认为海洋经略“实为海疆久远之谋”;魏源不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和航运业推动海洋贸易生产发 展,“以商贾为本计”的海洋经略思想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李

11、鸿章发出 了“御外之道莫重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的呐喊;张之洞提出了“整顿海军实为经国 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要图”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指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海军实为 富强之基”。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海洋经略主要体现在有限的海洋防卫力 量建设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在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科技等范围内较为全面的经 略海洋,先后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了一系列海洋立法,发布了中国海洋21世 纪议程等政府性文件,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解决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的思想,使我国海洋事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是不

12、容否认的是,我国仍然与海洋强国的目标有较大 差距。摘编自刘中民国际海洋政治专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基本海洋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海洋经略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背景。(11分)(3)简要评析材料三中的中国现代海权思想。(6分)n.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分)材料一17691770年,东印度公司囤购大量米谷,用贵得吓人的价格出卖,在印度造成了大饥 荒,使孟加拉1/2(1000万人)的居民丧失了生命。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对印度的侵略和榨 取,给印度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一个英国议员说:“我深信,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

13、明政府,也没有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政府更为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了。”大量 财富(17571815年共榨取10亿英镑)流入英国,转化为资本,促进了各种科技发明的增多 和许多贵重设备的普遍采用,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占领孟加拉后,抢劫了国库。约值6千万英镑的金银珠宝,进入 了公司及其官员的腰包。军队头子克莱武后来在英国下院得意洋洋地说:“富饶的城市在我 的脚下,雄伟的国度为我所辖,堆满金银珠宝的国库为我敞开。但是,我总共才拿了价值20 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万英镑的财物。绅士们!迄今为止,

14、我还为我的这种朴素作风感到惊讶。”克莱武两次被任 命为孟加拉总督,1767年他回国后,因抢劫勒索财物受到控告。最后判决承认他收受王公 贿赂和官商牟利的事实,但又认为他为英国立下大功,因此不了了之。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6分)(2)评析材料二中的“克莱武”现象。(8分)18.在工业化时代,制造业一直是衡量一国强盛的最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图4 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2019)从材料中任选某一时期或某一个国家,分析其制造业变化的情况,并进行合理解释。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

15、卷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解析】春秋中期以后,各国政权内部急剧变化,所谓以下犯上的事件层出不穷,私门与公室明争暗 斗,卿大夫之间的势力也互有消长。斗争的结果是一些卿大夫代替了公室而掌权。材料中呈现了“鲁三桓 执政”和“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它们都体现了政治权力的下移,故选B项。叔孙氏、季氏和季氏家臣阳虎的 身份都不是士,故不选A项;春秋时期,以周天子为大宗的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诸侯僭用天子礼,大夫僭 用诸侯礼,已司空见惯。西周模式的“礼治”行不通了,有些国家逐渐采用法治,开始崩塌的说法错误,故不 选C项;材料所载情况的出现正是礼

16、崩乐坏,等级意识不明的表现,故不选D项。2.C【解析】材料中,高起、王陵认为刘胜项败的主要原因是,刘邦攻城略地后将其分封给手下,而项羽 则不与分利,这说明当时分封制的影响很大,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贤能问题,只是评论分封与否的问 题,故不选A项;题干言论只是高起和王陵的分析,并不是汉初君臣论政,对经验的总结,且对材料的看法 流于表面,不符合设问“反映”的内涵,故不选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不选。3.D【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的活字印刷术及雕版印刷的兴盛,带来书籍普及的现象。宋人读书的范围 拓宽,写诗、词更多地运用典故、化用前人的诗句,故选D项。宋代诗人应用前人典故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诗 句,使之

17、更加饱满,内涵更加丰富,并非是因为社会阅历短浅,故不选A项;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 和有来历的词语,宋人写诗“用典”不能说明关注社会生活,故不选B项;诗歌中的“用典”,旨在使语言含蓄 凝练,表意丰富,能用少量的文字传达丰富的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容易造成阅读和理解上 的困难,不易于市井流传,故不选C项。4.A【解析】元代漕运和海运都比较发达。元代标准船型的尺寸和载重量表明,题目材料是就漕运而 言,这与京杭大运河的航道管理有关。由于运河某些河段水浅面窄,超过200料的船只难以通行,还会阻碍 河道,所以必须制定标准船型,故选A项。材料强调船体的标准规格,并非造船技艺,看不出造船技术

18、进步 的信息,故不选B项;海运船只无须严格限定船体尺寸和载重量,故不选C项;中央集权加强与材料主旨无 关,故不选D项。5.D【解析】隋唐的科举制度对贵族力量的消亡和士绅阶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一批人沉淀下 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士绅通过统治者赋予的政治、经济特权以 及社会其他权利,并以儒学为思想导向,协助朝廷进行地方管理,维护封建统治,故选D项。绅权是封建皇 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和补充,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不是皇权下移,故不选A项;封建社会的剥削基 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对农民进行剥削,故不选B项;门阀士族不等同于士绅,门阀士族 在唐朝时期

19、衰落,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不能说门阀士族对国家政权造成影响,故不选C项。6.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十三行解散后,生产、流通环节重重,居于顶端的是洋行。洋行利用中国茶商 分散、资产不足,没有统一的外贸机构的弱点,掌握了主动权,任意操控茶业,故选C项。其他选项不符合 题意,故不选。7.D【解析】毛泽东在文中赞颂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民众大联合的胜利,民众大联合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这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开端,故选D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建立,标志着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故不选A项;材料通过对十月革命及其影响的赞颂,吸取民众大联合的经验,并非阐释列宁主义

20、思想,故不选B项;材料不涉及中国国情,故不选C项。8.B【解析】从摄影中的解放战争形势图,可以看出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的地区已连成一个解放区整 体,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故选B项。战略反攻始于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故不选A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决策,材料看不 出党工作重心转移的信息,故不选C项;看图可知此时北平已经解放,且材料不体现民众助推战争胜利的信 息,故不选D项。9.D【解析】根据图表可知,三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从1952年的50.5:20.8:28.7到2020年的7.7:37.8:54.5,可知三大产业稳步增

21、长,尤其二三产业增长迅速,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中国产业发展持续向中 高端迈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故选D项。图表涉及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并非单指工业体系的形成 与否,故不选A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但仍是基础产业,故不选B项;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 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图表不能体现知识经济在中国占据主导 地位,故不选C项。10.A解析】结合材料“城邦先于个人”等信息,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城邦至上,希腊民主的价值取 向是集体主义,故选A项。根据材料“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于个

22、人和家庭。”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集体先于家庭和个人,故不选B、C两项;自由公正与材料主旨无关,故不选D项。11.D解析】据材料“一旦理性与教育变得普及,迷信和无知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人民也就不会相信神 迹或君权神授这类的胡说八道”,说明启蒙运动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故选D项。启蒙运动是发生 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 理论上的准备,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故不选A项;启蒙思想家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 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但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故不选B项;大部分启 蒙思想家抨击教会权

23、威,却不反对宗教信仰,此说法与史实不符,故不选C项。12.A【解析】19世纪晚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竞争加剧,资本主义经济为 了降低成本,争夺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而产生垄断的趋势,材料中洛克菲勒石油帝 国的形成就是典型体现,故选A项。材料仅说明标准石油公司的发展历程,无法体现社会竞争手段和自由 平等思想的实践,故不选B、C两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 垄断资本主义,材料所示的是私人垄断并未体现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故不选D项。13.D【解析】由三位伟人的言论可知,他们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又在斗争实践中逐

24、步 发展出工农联盟的理论,故选D项。他们的思想基于社会发展和革命实际,都是科学思维的产物,是符合 时代要求的,故不选A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三 位伟人的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并非由空想走向科学,故不选B项;材料不体现消灭阶级差别的观点,C项 说法与材料无关,故不选C项。14.C解析】十月革命后,英法等西方世界与苏俄(联)的意识形态斗争始终存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 下,英法企图通过牺牲他国利益满足德国欲望,从而达到祸水东引的效果,故选C项。慕尼黑阴谋确实用妥 协手段牺牲了他国利益,但并没有保全西方世界,也没有起到延缓战争爆发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德国法西

25、斯 的侵略气焰,加速了战争的到来,故不选A、D两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不选B项。15.B解析】表格显示,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就业结构变化是农业人口比重大幅下降,服务业人口 比重大幅增加,工业人口比重变化有所不同,总体上看,这反映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 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兴盛,引起社会就业结构的新变化,故选B项。材料不体现就业人口来源,移 民一说没有根据,故不选A项;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外因,并非主要原因,故不选C项;经济发展不平 衡与设问无关,故不选D项。16.【答案】(1)变化:由郑和七下西洋到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4分)原因:政治性的远洋航行耗费巨大,财

26、政 不堪重负;倭寇和欧洲殖民者对沿海地区的骚扰;统治集团对国情和外部世界的错误认知。(6分)(2)思想:经略海洋是保卫海防的大计;发展海军,增强海防力量;大力发展海洋贸易,开发海洋资源。(6分)背景: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深化。(1点2分,答出3 点得5分)(3)中国现代海权思想以海防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海洋事业,重视海洋立法,加强国际合作。现代海 权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紧贴中国国情,继承了近代海洋经略的思想,促进了海洋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 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6分)【解析】(1)“海洋政策变化”由郑和大规模远洋航行到“关上了通往海洋的大门”即可

27、得出;“原因”根 据材料“因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国家财政难以负担”可得政治性的远洋航行耗费巨大,财政不堪重负;根 据材料“据称有大臣生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郑和之后的明清时期,政府转向放弃领 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可得统治集团对国情和外部世界的错误认知;根据所学知识从“倭寇和欧洲殖民者东 来威胁沿海安全”的角度思考即可。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 历史答案 第2页(共4页)(2)“先进人物的海洋经略思想”,根据材料“林则徐认为海洋经略实为海疆久远之”可得经略海洋 是保卫海防的大计;根据材料“李鸿章发出了御外之道莫重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的呐喊;张之洞 提出了整顿海军实为经国要图孙中山

28、指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海军实为富强之 基”可得发展海军,增强海防力量;根据材料“魏源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和航运业推动海洋贸易生产 发展,以商贾为本计的海洋经略思想”可得大力发展海洋贸易,开发海洋资源。“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 以时间为线索,从民族危机状况,西方思想传人的影响与先进中国人的认识等角度分析。(3)首先依据材料概括出中国现代海权思想,然后进行评价即可。17.【答案】(1)一方面侵略和掠夺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另一方面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促进了资本原始积 累,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6分)(2)在英国确立对印度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头目们扮演了十分不光彩的

29、角色。克莱 武在武装人侵孟加拉后,公然攫取了巨额财富。尽管回国后因犯罪而受到审判,却因对英国有功而被无罪 释放。究其本质,这种“克莱武”现象暴露了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的丑恶嘴脸,充分说明英国早期资本积累 在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带有明显的野蛮特性,且侵略扩张已经在对金银的渴望中成为了一种国家意 识。此外,大量财富流人英国,加快了资本积累和工业革命的完成,也是英国社会层面宽容“克莱武”现象 的主要原因。(8分)【解析】(1)运用唯物史观,从东印度公司殖民活动对印度和英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在印度造成了大饥荒”“给印度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大量财富流人英国,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英国 工业

30、革命的完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答案。(2)首先要明确“克莱武”现象的内涵,即对孟加拉财富的掠夺和炫耀,和因殖民掠夺而免于犯罪惩罚,然后揭露“克莱武”现象之上重商主义,野蛮殖民的本质。18.【答案】示例仅供参考。指出具体国家或时期的“变化”2分,合理“阐释”12分。示例1:变化:工业革命前,中国制造业产量占全球的30%以上,占比最高,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制造业水平 超过中国,最高时占全球的20%以上。阐释:工业革命前,世界制造业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一个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量决定 了制造业的规模。清朝前期中国人口数量激增,占世界人口数量比重较大。男耕女织的家庭手工业十分普 及,民营经济

31、的规模不断壮大,冶铁业、纺织业、制瓷业、造纸业等领先世界,所以中国这一时期的制造业占 世界的30%以上。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制造业的规模与机器的使用数量和质量成正比。第一 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主要是英国发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同时其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推动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英国的制造业规模逐步超过中 国,一度占到世界制造业份额的20%以上。示例2: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制造业规模逐渐超过英国。阐释:19世纪后期起,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发生。美国西进运动和南北 战争北方胜利,

32、为美国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德国完成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美德两国异军 突起,由于海外殖民地数量不及英国,所以重视研究应用新技术,重要理论发明以两国最为突出,大大提高 了国内生产力水平。英国由于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仅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就能获得丰厚利润,大量资本输出国外,对新 技术的应用重视不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被超越。到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制造业规模相继超过 英国。示例3:变化: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日本制造业份额一度赶上美国。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 历史答案 第3页(共4页)阐释: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扫除了封建残余。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开始扶植日本,朝鲜战

33、争 与越南战争期间得到美国的大量军事订单,刺激了国内工业发展。战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合理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贸易立国”等口号,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科技人才,大大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加上陷人越战的泥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发展,给日本、德国等国家制 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这一时期,日本一度有赶上美国的趋势。示例4:变化: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再度辉煌;进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份额超过了美国,目前占全球 的 27%。阐释: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对内,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的大批农业人口转向制造 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

34、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又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造业领域出现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格局。对外,不断扩大开放,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这些为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飞 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制造业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 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实现 了对美国占比份额的超越,成为制造业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解析】这是一道复杂的折线图题,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结合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解释;也 可选择一个国家加以说明。通过审标题、转折点、备注等,先确定题目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再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折线所反映的现象。注意分析起点、终点和临界点。一轮复习联考(五)重庆卷 历史答案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