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832252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 调节 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以五大社会保险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雏型,开创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困难有低保的社会保障新局面。但目前在保障种类、保障水平、覆盖比例、资金保证、政策配套及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着一

2、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一)社会保险稳步推进我市坚持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日趋完善,医疗保险稳步实施,失业保险逐步规范,工伤保险顺利运行,生育保险全面启动,基本形成了参保对象多领域、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2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险体系,为促进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城乡低保体系初步建立我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经规范化、制度化, “应保尽保” 的

3、工作目标全面 实现。我市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 2009年 3月开始启动,全市拥有农业人口的区、县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从总体运行情况看,初步取得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 三 赢”效果。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重道远(一)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民营企业和农民工参保率低一方面由于部分民营企业主对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因经营效益不好,把为职工投保视为企业负担,对保险费能欠就欠、能拖就拖;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不完善,农民

4、工参保积极性不高,造成目前社会保险发展不平衡。一是养老保险以城镇职工为主,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仅占总数的 10%左右。二是失业保险由于自己不积极、企业不重视,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仅占总数的 8%左右。三是煤矿等高危行业对工伤保险重视程度高,而纺织等低危行业意识较差。四是五大社会保险基本没有覆盖城市居民和3农民。(二)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群众意见较大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从 2000年 7月起在全省率先启动,但至今仍存在着多方面缺陷。一是职工到市外就医不方便,不能直接享受区医疗补助;二是职工享受医疗待遇差,普通门诊不能按比例报销,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较低;三是部分破产、改制企业的退休、失业职工没有纳入

5、其中。(三)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影响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政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推进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推进社会保障工作遇到的很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法制不健全、监察手段不足有关。一是立法滞后,目前国家和重庆市都没有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由于社会保障没有上升为法律意志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社会保障部门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企业事业单位欠交、延交、拒交保险费的现象屡屡发生。二是部份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少数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不愿为其雇佣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投保,劳动者只要提出维权要求即有遭到解雇的可能。三是外出农民工社保账户转移困难。有的农民外出沿海地区务工,进厂

6、后企业为其缴纳了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但农民工返乡后,由于内地没有配套的体系,其社会保障账户不能顺利转移和延续。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4(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各方联动、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增添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二)贯彻城乡统筹原则,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城乡社

7、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覆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要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制度、特困群体救助、等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和一体化。(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稳定的社保资金来源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十五” 期间区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总支出的 18%,而“ 十一五”期间计 划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只占总支出的 13%,两相比较下降了 5个百分点。区财政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和实际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合理调整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应有相应的增长。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

8、是大数法则,统筹互济,如果没有覆盖全社会的“面 ”,没有包容所有劳动者的5“群 ”,就无法达到这 个基本要求。只有 扩大覆盖面,才能增加基金收入总量,才能降低抚养比,才能互助互济,平衡不同企业的负担。要根据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确定扩面方向和重点,及时把外商投资企业、新兴行业、多种经济成份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纳入覆盖范围,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三是依法加强基金征缴。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对拖欠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分清原因,属恶意欠费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五)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社会保障工作有序运行一是监管社保基金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信息披露制

9、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开展基金安全教育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基金安全、重视基金安全、维护基金安全的社会氛围。二是监督低保管理工作。要不断提高低保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法律意识,强化责任机制,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严格规范低保管理制度,促进低保工作依法、公正、公开、廉洁地进行。加大普查力度,确保低保金的公平、公正发放,排查“假低保”户,杜 绝宁吃低保、不要低薪 现象 发生。民政部门在加大低保检查力度与提高自身监督效率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促进低保工6作健康有序进行。(六)整合社保工作机构,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目前社会保障种类繁多、机构重叠,增加了运行成本,降低了行政效能。整合工作机构,是我市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增加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编制,加大投入完善设备设施,推进社会保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