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研究初探.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8173326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研究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研究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研究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研究初探 一、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设置的现状 在我国多数普通高校中,英语专业在基础阶段都开设了综合英语/基础英语(精读)、阅读/泛读、听力、语音、口语、语法、写作、英美概况等课程。有的院系为了拓宽学生视野,还开设了大量选修课。课程的不断增开,使师生忙于应付,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受到影响,基本功训练得不到保证。这样一来顾此失彼,既影响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又影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此外,任秀娟在外语教学中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之思考一文中明确指出,高校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对人文教育内容忽视有余,重视不足,导致外语院系的学生中外文化修养浅薄,很难担当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同时发出了“外语

2、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任重道远”的感慨。这些学者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的课程优化指明了方向,即:在保证有效的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将技能训练与人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使英语专业的学生既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又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思辨能力。而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基本途径,下文将针对以上所述的新的课程建设方向提出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 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的方案 本文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内容依托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包括进行课程之间的横纵向整合,增设人文、思辨类课程,增加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增加实践性、原创型课程在内的四点改革方案。

3、 1.课程之间的横向、纵向整合:即挖掘不同课程、不同技能之间的潜在联系,形成立体架构。 必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比非专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英语技能水平,应该具有能运用相对正确、准确、适切的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而专业基础阶段正是培养技能、打好基本功的最佳时期。然而正如芦建顺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建设的三个问题一文中指出:“许多学校现在还沿用着20年前的课程体系,将精读、泛读和听力作为专业主干课,并配合以语音、语法、写作、口语、翻译等其他课程。这种以单项语言技能为教学中心的课程设置,虽然有利于在某个技能层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语言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4、”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已经表明,大量可理解的输入是习得的基础,而语言产出行为(说与写)也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不少学者认为改变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提高输入质量、使输出与输入并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单纯强调语言输入或输出都是不够的,需要两者的密切结合才能促进外语学习。 实践方法: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人们并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语言技能,而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因此单独培训某一种技能是不符合语言交际的规律的。同时,技能的运用是多层次的,因此语言教学也不能把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割裂开来。正如克拉申所指出的,输出是对语言学习过程的理解、吸收、重组等认知行为最直接的反映,不仅能反映教学效果,更能刺激学

5、生的学习欲望,牵引、触发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语言的输入。因此,在课程整合中要把接受性技能和输出性技能的训练整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补充。首先,把听力与口语课程整合为“听说技能训练”。因为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延伸,听力的训练不能完全局限在单向听力活动范围内,把听力和口语整合为一门课程,与说的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尽可能参与互动的语言活动,听说并行,达到听、说技能互相促进的效果。其次,把泛读与写作课整合一起为“读写技能训练”。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过程,写作则是一种语言输出过程,对于这两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很多语言学家都做过表述。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可理解性输入,也增加了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和词汇知识。此外,阅读还

6、可以巩固以往所学的语言知识。二者的关系正如蒂莫西(Timothy)所述:“阅读与写作是互相依存的阅读和写作是一种互惠的过程。很多语言输出都是基于学生所读的文章或是所听到的内容。比如,让学生完成某一体裁的写作任务前,先让学生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会给学生提供示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其中的典型的文章组织结构、写作技巧以及相关语言形式,并应用到接下来的写作任务中,可以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2.增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把以往三年级才开设的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提前到二年级开设,以弥补单一技能训练带来的不足。 必要性:王亦兵在高师英语教育未来发展若干思考一文中强调了专业应确立更高的教育理念,所需的

7、课程至少应包括英语专业类课程、教育思维类课程、人文社会类课程、教学技能类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类课程。然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只有35%左右的学时为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而相比之下专业技能课程却占65%左右的学时。但是随着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高中毕业时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通过了公共英语二级甚至三级测试。这一现状要求英语专业阶段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技能型课程和知识型课程的比例合理化,既发展语言技能又传授知识。而具备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如英美文化、语言学等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特色体现,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此外,与英语

8、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经济、贸易等知识模块是学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 实践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内容依托教学法在国外获得广泛认同,这一理念为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因为内容依托教学法能够把学科知识性课程的话题或者任务融入学习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教学的语境中。这种教学法避免了语言技能训练与知识内容教学割裂开来的现象,有利于完成语言技能的提高和合理知识的建构的双重任务。此外,内容依托教学法也符合外语教学中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外语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二是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即要

9、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而内容依托教学法恰好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境和语言材料。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改革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前面整合、压缩技能型课程的基础上,将原来高年级专业知识课程,如“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赏析”等原来三年级的课程提前到一、二年级开设。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学生四年级要准备考研、找工作等毕业相关事务而只有三年级一年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的问题,使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把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知识内容为技能教学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和语言输入,同时技能训练成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从而使语言的学习更有意义。其次,适当增设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

10、“现代汉语”、“商务沟通”等,这些课程可以采用选修和必修两种形式开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这样一来可以在专业基础阶段做到传授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将技能的培养与人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以适应国家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培养基础及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增设人文、思辨类课程:即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丰富人文知识。 必要性:近年来,以黄源深教授为代表的很多专家学者指出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问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

11、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说,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但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不足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必须改革,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前提下,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否则,就很难培养出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实践方法: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语言水平同思维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水平的必要条件,反过来,思维的发展又

12、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同时,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和知识之间的这种三维关系为如何调整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增设相关专业知识和思辨类课程,如“辩论”、“百家论坛”等。通过这些课程直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看问题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敏锐性、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在实践中运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设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发展、进行思辨训练的学习任务。这样使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知识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4

13、.增加实践性、原创型课程:即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必要性:芦建顺指出,“不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实际情况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这一论述为我们在课程整合与优化中强调实践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实践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在做中学”,即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把语言学习看作是做中学的过程,即学习者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有意义地使用语言,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在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改革中要增加实践性强的原创型课程,如“英语活动课”、“英语戏剧体验”等,这些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就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综合地使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面对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基本功不扎实、思辨能力缺位、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不系统等问题,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中进行课程之间的横纵向整合,增设人文、思辨类课程,增加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增加实践性、原创型课程,从而把语言训练与知识培养及思维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