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当 17 年前,出身于台湾屏东的张明正和妻子创办趋势科技时,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家“夫妻店”有朝一日会成为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甚至自己还成为哈佛案例教学在华人地区的推广者。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被写入案例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培训中国的教授写中国的案例”2005 年 12 月 8 日晚,来自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的教授周玲台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功课”,她和很多教授一样,早在几个月前已经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培训,除了哈佛大学的设备、师资力量外,老师们对教学所做的充分准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几个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对课程进行整
2、体的规划,每个老师只讲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周玲台说,这种整合开课的方式可能是在中国推动案例教学最难之处。因此,这次培训要求每所大学一次来四位教授,形成一个小区,彼此间形成合力。否则培训完回到学校后,几个月的时间就会被同化了。这次哈佛中国的培训选择了十所大学,计划在三年的时间里为每所大学培训 20 位教授。早在 1921 年,哈佛大学就开创了案例教学方法。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全球事务部总经理陈欣章说,目前哈佛有 9000 个案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但来自中国的案例很少,即使像趋势科技的案例,也是美国的教授来写的。“培训中国的教授写中国的案例”就成为此次哈佛中国培训计划的主要目的,因为“在美国的商
3、学院也需要中国的案例”。但是要写出一个企业的案例是非常昂贵的过程,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汉斯教授介绍说,很多的案例需要耗费超过六个月的时间,并且 50%的案例可能在前两次上课的内容当中就被推翻掉了,因为这些素材并没有广泛的商业应用的意义。分享错误的经验想要推广案例教学法,还有一大障碍就是如何获得企业的支持。张明正坦言,在哈佛大学的老师最初参加自己公司的内部会议时,大家都会感觉很不自在,他们甚至会跟着张明正参加世界各地的会议。周玲台说,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往往愿意分享错误的经验,但是中国人却不乐意让别人揭自己的疮疤。“改善公司的形象” 成为吸引公司的一大优势,张明正就表示, “趋势科技能入选哈佛商学院的
4、案例是一种荣耀。 ” 当趋势科技的案例第一次被应用到教学中时,张明正就被请到哈佛大学去观摩。在课堂上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进行讨论,到最终如何作出决定时,教授才会把 CEO 请进来,请他谈谈当时为什么会作这个决定、如何作出的。但是从教授口中,绝不会得到标准答案。不过张明正说,这些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却给了他不少的启发,并且一些论断居然在两年之后被印证了。比如 2002 年时,有学生认为,微软有可能进入这个杀毒软件的领域,当时他不太相信,现在被证明是正确的。学生们还曾经在讨论时提出疑问,当员工从 2000 人增加到 2 万人时,只有一个集权总部,如何才能提高效率?作为局内人的张明正,立刻从中看到公司的一些问题。现在趋势科技已经实行分布式管理,在总裁下面设置四个总经理。这也成为趋势科技自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