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1. “家国同构”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某位学者绘制了如图所示结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血缘关系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纽带B. 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C. 儒家思想是宗法观念产生的思想基础D. 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展延伸【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家国同构” ,意即宗法家族其实就是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展和延伸,所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血缘关系并非所有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纽带,例如,郡县制就不注重血缘关系,选项 A
2、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封建政府财政来源的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观念产生早于儒家思想,所以儒家思想不可能是宗法观念产生的思想基础,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2. 史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 庄园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 庄园经济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C.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破产D. 中央政府对地方豪强已完全失控【答案】B【解析】庄园经济是独成一体的,是要进行各种各样经营的,既要经营农业又要经营商业等行业,所以庄园经济具有综
3、合性经营的特点,这也是材料的主旨,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庄园经济一直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东汉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未破产,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错在“完全”失控,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庄园经济是多种经营、综合性经营。3.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A. 文学艺术的多元B. 对外交流的频繁C. 社会经济的繁荣D. 三教合一的趋势【答案】D【解析】飘飘
4、欲“仙”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的是儒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称诗“佛”体现的是佛教思想,所以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三教合一的趋势,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仅仅是诗歌,并未体现出文学艺术的多元,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对外交流的问题,也未体现出社会经济的繁荣,所以选项 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仙”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 “佛”体现的是佛教思想等。4. “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面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 。该机构是A.
5、唐代尚书省B. 宋代三司使C. 元代中书省D. 清代军机处【答案】D【解析】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而唐代尚书省、宋代三司使、元代中书省均属于有编制、有定员、有预算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 D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 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 著名汉学家白乐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近代中国以前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宋代是中国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以下可以为其提供依据的是A.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6、B. “市”打破时空限制C.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答案】B【解析】宋代商业繁荣, “市”打破时空限制,所以宋代成为中国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是在清代而非宋代,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清而非宋代,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代而非宋代,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只有“市”打破时空限制属于宋代。6.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
7、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 经济结构发生转型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江浙地区从粮食重地变成了布纱重地,这属于经济结构发生转型,选 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均是在明清时期,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从粮食到布纱,这属于经济结构的转型。7. 陈天华在狮子吼中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圣人,是孟子以后第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比卢梭还要高几倍,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
8、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 。 “他著的书”是A. 焚书B. 天下郡国利病书C. 明夷待访录D. 读通鉴论【答案】C【解析】 “民约之理”和明夷待访录中的用民权限制、约束君权是吻合的,而焚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以及读通鉴论均未涉及到“民约”方面的内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 C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8. 17 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 ,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A. 经济结构的差异B. 中央集权的强弱C. 思想解放的程度D. 海军实力的高低【答案】A【解析】 “禁海令、保护海外贸易”均属于经济问题,所以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
9、结构的不同、经济结构的差异,而中央集权的强弱、 思想解放的程度、 海军实力的高低均是出现该现象的相关原因但非根本原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 A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现象的根本原因往往要从经济方面找答案。9.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 “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 , “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的“新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 “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的是马关条约中的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所以信中的“新约”是马关条约而非南京
10、条约 、 天津条约以及辛丑条约 ,所以本题选 C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0. 下表为 1863-1907 年晚清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时间 金额(单位:万两)1863 6381877 12061887 20541897 22751907 3386A. 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B. 中国关税主权逐渐收回C. 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D.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海关征税金额的不断增加足以证明中国对外贸易是在不断发展的,即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晚清中国关税主权是逐渐丧失而非逐渐收回,选项 B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对外贸易逆差的信息,也表明不了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1、,所以选项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三是要注意对比分析数据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11. 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 , “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 。 “他”是A. 李鸿章B. 康有为C. 孙中山D. 毛泽东【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变法、改变制度,所以“他”是康有为而非李鸿章、孙中山、毛
12、泽东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 B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2.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战斗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次战役A. 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B. 是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典型C.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 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答案】D【解析】 “晋西高山、黄河畔、交通线和封锁网”等反映的是百团大战,而百团大战克服了投降的危险也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的是淞沪会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典型是平型关战役,选项 B 不符合
13、题意,排除;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战役,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13. 毛泽东在一次大会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草命的决定性的胜利。在两个革命的实践中,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 ”此次会议A. 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任务B. 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中共八大,而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任务,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
14、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第一届人大会议,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14. 下表为 20 世纪 5090 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时间 关系50-60 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60-70 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70-80 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80-90 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A. 国际格局的走向B. 意识形态的分歧C. 国家利益的角逐D. 政治领袖的智慧【答案】C【解析】
15、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利益,国家利益是第一因素,而国际格局的走向、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政治领袖的智慧仅仅是相关因素但均未主要因素,所以选 C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5. 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中国从 1982 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答案】A【解析】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即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16、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并未有革命性的改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粮食的超速增长等和乡镇企业无关联,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也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选项 D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6. 公元前 451 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只承认父母双方都足雅典公民的孩子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A.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B. 扩大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C. 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D. 推动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答案】C【解析】只承认父“母”双方等字眼体现的是对女性的重视,反映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的
17、提高,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女性地位的提高而非公民参政范围的扩大,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是罗马而非雅典的,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17. 1637 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说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人(美洲白银) ,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 三角贸易B. 价格革命C. 商业革命D. 资本积累【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体现的是价格革命。18. 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
18、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 。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法国【答案】C【解析】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的王室情结,所以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英国而非德国、日本和法国,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 C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 “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是A. 工
19、业革命的深入开展B. 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C. 封建君主专制的衰落D. 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答案】D【解析】 “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意即强调可以用科学知识去认识,所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的也就是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工业革命、宗教改革以及封建君主专制的衰落之类的信息,所以选 D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0. 19 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下列属于“科学世纪”成果的是A. 天体运行论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 物种起源D.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答案】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以时间为突破口解决问题。21. 历史上美国政府曾经两次宣布美元贬值,1933 年,美元贬值
20、约 30%;1973 年,美元贬值10%。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A. 刺激出口,开拓国际市场B. 拉动内需,刺激国内消费C. 减少干预,应对经济危机D. 整顿银行,恢复货币信用【答案】A【解析】从时间上来看两次宣布美元贬值都是因为当时出现了经济危机,目的都是为了刺激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挽救经济危机,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刺激出口而非拉动内需,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加强干预而非减少干预,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整顿银行的问题,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22. 苏共领导人在总结某项政策时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
21、情,然后又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 ”这项政策是A. 新经济政策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答案】B【解析】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说明该政策和战争有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和战争有关,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均起不到激发军事热情的作用,所以本题只有选 B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军事热情,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密切相关。23. 据联合国官网记载,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否决票数,从 1946 年到 1990 年共出现 193 次,平均每年 4 次
22、多;从 1991 年到 2016 年共有 31 次,平均每年 1 次多。这一变化说明联合国安理会A. 各成员国利益实现了平衡B. 冷战结束后内部对抗减少C. 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削弱D. 国际事务处置权大大增强【答案】B【解析】1991 年冷战结束,而冷战结束后内部的对抗在减少,所以就出现了 1991 年到 2016年否决票数减少的情况,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成员国利益并未实现平衡,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国安理会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是增强的,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24.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
23、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A. 百年孤独B. 人间喜剧C. 老人与海D. 巴黎圣母院【答案】D【解析】 “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等字眼说明是浪漫主义文学,而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5 题 25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5 分,共 52 分。
24、)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明代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前期,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这种贸易形式在永乐至宣德年间臻于鼎盛,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海外各国纷纷与明廷建立朝贡关系。正统以降,入贡国家日渐减少,朝贡贸易趋于衰微,如自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六年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朝贡贸易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的萎缩,与朝贡贸易衰落的同时,私人海外贸易队伍却逐渐壮大起来。在开展贸易的压力下,经过激烈争论,朝廷在隆庆元年(1567)部分解除海禁,一直被视为走私的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25、展时期。输入中国的商品,以海外各地的特产和香料为主,也有暹罗红纱、番被、嘉文席、交阯绢、西洋布等少量手工业品。从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生丝、丝绸、瓷器、铜器、铁器、食品、各种日常用具以及牲畜等,其中尤以生丝、丝织品、瓷器为大宗。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在国内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16、17 世纪的英国不仅国内市场繁荣,而且对外贸易也活跃。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输出呢绒为主,海外扩张的动机也是为呢绒寻找销售地。之后,英国与西欧、北欧的呢绒贸易趋于衰落,而与利凡特东印度以及北美殖民地的进口贸易却繁荣起来,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再出口,这种输入与再输出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而呢绒出口贸易逐渐走向衰落(当然,其衰落是一个长
26、期、缓慢的过程) 。这就是所谓的贸易转型。英国的贸易转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的是与利凡特东印度的贸易,第二阶段发展的是与殖民地的贸易。对外贸易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使英国人冲出欧洲,走向世界,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为大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摘编自赵秀荣17 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拓展与转型(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明朝时期和英国 16、17 世纪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期和英国 16、17 世纪海外贸易发展对两国的影响。【答案】 (1)明朝:朝贡贸易由盛转衰;私人海外贸易发展起来并合法化;商品种类较为丰富。英
27、国:对外贸易活跃,对外贸易以输出呢绒为主,对外贸易对象由欧洲转向亚洲和殖民地。(2)明朝: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白银大量内流并货币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社会生活。但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限制,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英国: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对外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朝时期和英国 16、17 世纪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分别按照材料一、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材料一中的“朝贡贸易趋于衰微、私人海外贸易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生丝、丝绸、瓷器等商品种类繁多”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 。(2)明朝时期
28、和英国 16、17 世纪海外贸易发展对两国的影响要分开来进行论述,例如,明朝实行海禁,是限制海外贸易的,这不利于中国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等,而英国是积极鼓励海外贸易的,这样对英国来说就有利于英国的资本积累、推动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等。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几千年来,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系统自古以来就是现在这个形象的。发展演变,一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文化发展,
29、就好像一条河流,自源头一路往下滚流,沿途条条小水前来汇合,然后成为滔滔滚滚的大江。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历史知识,围绕“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人类文化往往是通过自身演进和从外界吸收这两种途径不断发展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例。自孔予创立儒学之后,一方面,以孟子、苟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不断继承和发展前代儒家学者的思想完善自身,使儒家思想日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学者也在不断吸收外界思想,包括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以及外来的佛教思想,构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由此成
30、为了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再以近代欧洲为例。一方面,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使人文主义得以复兴,并通过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为欧洲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西方崛起也吸收了亚非拉美的传统文明成果,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既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创新,也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方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说明:学生也可选材料中观点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如自身的演进或从外界吸收,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1、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回答时可以进行开放式回答,但要围绕材料中的核心观点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进行论述即可,也可以把这两个观点综合起来进行解释。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司马迁评价汉武帝“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赢政,几欲齐衡” 。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 书所称何有加焉!” 。千年之
32、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 ,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汊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历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答案】 (1)原因: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建立中外朝制度,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 ,创立察举制,派大军出击匈奴等。(2)三位历史学家选挥史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个人立场也有所不同。【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汊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汉家诸事草创即汉朝制度并不完善、并不成熟,四夷侵陵中国即少数民族威胁汉政权等。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就是回答出汉武帝采取的常见的政治措施即可,例如,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 “推恩令”等。(2)在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同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评价者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时代不同、所研究的史料不同、目的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解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