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课件+试题)(打包9套)湘教版必修2.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城市与环境课件试题打包9套湘教版必修2.zip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城市与环境课件试题打包9套湘教版必修2.zip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
  • 全部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集训真题再现 湘教版必修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 节 城市空 间结 构必修 Ⅱ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考 试 要求 ]必修 Ⅱ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考 试 内容 必考要求 加 试 要求1.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 发 展的区位因素(2)城 镇 空 间 布局的特点cb1.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 发 展的区位因素2.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 类 型 a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 间结 构(1)城市功能区的分 类(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ab4.中心地理 论中心地理 论 的主要 观 点 b交 汇 商 业 中心地 AC2.中心地理 论(1)中心地理 论 的主要内容中心地规 模与数目的关系中心地的核心与服务 范 围城 镇 是周 围乡 村的中心地。一个地区城 镇规 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规 模小的城 镇 数量多, 规 模大的城 镇 数量少;城 镇 等 级 越高,数量越少。城 镇 空 间分布具有一定的 规 律性,它主要受制于商 业 因素、行政因素和交通运 输 因素中心地理 论认为 ,最便于提供 货 物和服 务 的地点,应 位于 圆 形商 业 区域的中心。 为 了避免相 邻 中心地服 务 范 围 的重叠,可将中心地 圆 周体系 转换为 六边 形体系。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 务 范 围 表现为 以中心地 为 核心的正六 边 形中心地等级 与服务 范 围的大小中心地 职能间 的关系在一定的市 场 区域,各 级 中心地的服 务 范 围 均表现为 六 边 形。高 级 中心地服 务 范 围 大,彼此相距远 ,六 边 形数目少;低 级 中心地服 务 范 围 小,彼此相距近,六 边 形数目多从区域 总 体来看,高 级 中心地包容低 级 中心地,其服 务 范 围 覆盖低 级 中心地服 务 范 围 ,从而构成层 次分明的空 间 网 络 系 统CDDBD两个 购 物中心相隔不 远 ,且 销 售的商品档次不同,又有城市快速干道相 连 ,因而它 们 的服 务 范 围 会 发 生重叠。故 选B。第 (3)题 ,网 购 不可避免地 对 大型 购 物中心的商 业 活 动产 生一定程度的冲 击 ,使其 营业额 增速放 缓 或下降,其数量不会大幅度增加,建 设规 模不会 显 著 扩 大,部分 门 店出现 空置或功能 转 向, 营业额 占社会消 费 品零售 总额 的比重会下降。故 选 D。答案: (1)分布特征:郊区,靠近城市快速干道或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利条件:地价 较 低,交通便利。DC1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学考练习]1.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B.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区城市密集C.河流对于深圳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D.矿产资源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经济地理因素答案:B2.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能源 D.水资源答案:D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 ,回答 3~4 题。3.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C.电子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答案:B4.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厂企业集中 B.文化教育发达C.环境污染严重 D.地租昂贵答案:D5.下列工业区(阴影部分)与住宅区(空白部分)布局不合理的是( )答案:D6.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 )A.收入不同 B.知名度不同C.宗教团体占优势 2D.华人影响较大答案:D7.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B.市中心环境较好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答案:D8.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 A、B、C、D、E 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C、D 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①平原地形 ②气候因素 ③资源丰富 ④交通发达(3)A 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C 城市位于__________地貌上。D 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E 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 F 标注在图上。答案:(1)B C 位于平原地区,水源充足,交通(水运)便利(2)③(3)铁路运输 气候干旱(水源) 河口三角洲 钢铁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 画图略(在 B 的东南方向,河流和铁路线交会处)。9.读下面“我国某城市工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外围,形成了“工业包围城市”的态势,其成因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每一个工业企业都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商业区应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工厂被迫向城市外缘迁移(2)交通干线两侧 工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决定了企业要向交通干线靠近(3)市中心 街道两侧 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辐合处,交通通达度最高;街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通道,两者都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选考练习]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 2008 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 1~2 题。1.2008 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答案:D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答案:C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读图,完成 3~4 题。3.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B.住宅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C.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4答案:A4.距市中心 4 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答案:B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 。读图,完成 5~6 题。5.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③南风 ④西北风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适宜在 P 点布局的是自来水厂②适宜在 P 点布局的是造纸厂③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乙④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丁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 5 题,图中工业区位于居民区的南部,而工业区应当布局在当地盛行风的下风向;由此可以推测当地盛行东北风或西北风。第 6 题,丁地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西岸,交通便利;属于非耕地且地势平坦开阔;能依托老城区,联系方便,可以布局新的居住区。自来水厂应在河流和居民区的上游。答案:5.D 6.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据此回答 7~8题。7.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③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解析:第 7 题,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以政治职能为主,排除①。第 8 题,大连港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大连市是大连港重要的腹地。5答案:7.B 8.C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9~10 题。9.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0.2005 年与 1990 年相比,距市中心 12 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解析:第 9 题,曲线①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减少,市中心面积比例下降,郊区面积比例上升,符合居住用地特点。曲线②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增大,市中心比例下降,郊区比例上升,符合工业用地特点。曲线③面积比例较小,从市中心向郊区下降,2005 年比 1990 年有所增长,应为商业用地。故 C 正确。第 10 题,从图中可看出,2005 年与 1990 年相比,距市中心 12 千米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答案:9.C 10.B11.下图为“某近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团之间安排有农田和绿地,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规划在 B 组团安排物流中心(图中⊗处),其目的是什么?(3)C、E 两个组团均为新区,若在其中规划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请任选一个区域对比分析其有利和不利的条件。(4)水厂 2 和 3(图例水 2、水 3 处)、污水处理厂 2(图例污 2 处)均为新规划项目,其中哪6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什么?解析:(1)各组团之间安排有农田和绿地,其优点是分割各组团,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2)规划在 B 组团安排物流中心,其优点是交通便利;分布在郊区,有宽阔的空间可利用。(3)C 区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处于当地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污染轻;不利——相对 E 区空间较小。 E 区的有利条件——空间相对 C 区较大,地处远郊,环境污染轻;不利——交通(干道少)不够便利。(4)污 2、水 3 不合理,水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河流上游水质好;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河流下游水质较差。答案:(1)分割各组团,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2)交通便利;分布在郊区,有宽阔的空间可利用。(3)C 区:有利——交通便利;处于当地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污染轻。不利——相对 E 区空间较小。或 E 区:有利——空间相对 C 区较大,地处远郊,环境污染轻;不利——交通(干道少)不够便利。(4)污 2、水 3 不合理。河流上游水质好,河流下游水质较差;污 2 宜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水 3 宜布局在河流的上游。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 A、E 两城市在河流运输中的区位特点。(2)图中 A、B、C、D、E 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具有哪些共同点?答案:(1)A 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 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13.读下图,回答问题。7(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燕京地理位置在区际联系中的重要性。解析: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1)城市的自然区位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2)燕京作为一个古都,其交通位置比较重要。从图中可以看出,燕京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往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答案:(1)①位于山前冲积扇上,地形平坦。②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通道。③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风的侵袭。(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往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1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1.(浙江会考)下列城市中,为世界最重要金融中心的是( )A.北京 B.横滨C.芝加哥 D.伦敦答案:D2.(浙江会考)下列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很弱的是( )A.交通和信息 B.政治和资源C.军事和宗教 D.科技和旅游答案:C3.(浙江会考)关于世界最早城市分布地区的叙述:①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②热带雨林气候区 ③土壤和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 ④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C4.(浙江会考补)下列区位因素,属于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气候C.交通 D.河流答案:C5.(浙江会考补)我国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A.山地 B.高原C.平原 D.丘陵答案:C(2015 年 10 月浙江学考)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完成 6~7 题。6.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 B.铁路C.航空 D.水运答案:C7.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2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A8.(浙江会考补)下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B9.(浙江会考)下列城市用地宜位于核心区的是( )A.工业用地 B.绿化用地C.商业用地 D.仓储用地答案:C10.(2005 年浙江学考补)该市规划建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在甲、乙、丙、丁四处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C11.(浙江会考)下图是某城市风频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方 B.东北方C.西南方 D.东南方答案:B(浙江会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 12~13 题。312.若数字①~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C.绿化带 D.工业区答案:B13.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西北风 向北流 B.东北风 向南流C.东南风 向南流 D.西南风 向北流答案:D14.(浙江会考)下列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北京 B.杭州C.温州 D.舟山答案:A(浙江会考)下图为中心地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 15~16 题。15.与乙相比,甲中心地( )A.级别高 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多C.服务范围小 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答案:A16.近年来,甲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运输成本B.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C.提高生产效率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答案:B17.(浙江会考)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 B.市政用地C.工矿用地 D.居住用地答案:D18.(2013 年浙江学考)与黄山市相比,北京市的( )A.辐射影响大 B.服务范围小4C.职能种类少 D.城市等级低答案:A(2015 年 1 月浙江学考)读某城市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图,完成 19~20 题。19.图例所示设施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工矿仓储用地B.商业和服务业用地C.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D.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答案:D20.若在图中规划物流园区,应安排在(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答案:A21.(浙江会考)读下图,回答下题。古代扬州的繁荣和现代石家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________条件的变化。答案:交通22.(浙江会考)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B 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 C、D 二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C________,D________。5(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2)不合理 不合理(3)铁路线 铁路线穿过市区与街道交会,会带来严重的交通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23.(浙江会考)读下图,回答下题。该地区由于商业发展需要,拟在图上 A、B、C 三处选择一处建储存与销售一体化的仓储式超市,你认为选择哪一处比较合理: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 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24.(浙江会考)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城市功能划分,A、B、C 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________(填字母)。(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__________城市化现象。(3)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资源。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请从保护环境角度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城郊交通条件改善 环境质量较好,地价较低 郊区(3)不可再生 合理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处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远离主城区625.(浙江会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__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2)现拟在 A、B、C、D 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 E 处的合理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重不断上升。(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1)文教区(2)A 河流下游 最小风频上风向(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4)建设卫星城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 错时上下班等(任答两点)第三 节 城市化 过 程 对 地理 环 境的影响必修 Ⅱ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考 试 要求 ]必修 Ⅱ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考 试 内容 必考要求 加 试 要求1.城市化与我 们 的生活城市化 对 自然 环 境和人文 环 境的影响d分析城市 环 境问题 的形成及解决措施2.城市 环 境 问题城市化 过 程中出 现 的 环 境 问题及解决措施c3.我国城市 发 展 趋势我国城市 发 展 趋势 b城市 热岛 城市景 观城市 环 境 污 染D A2.城市化 对 社会 环 境的不利影响产 生的问题 表 现 形式环 境 质量下降城市交通 问题城市住宅 问题城市社会 问题大气 污 染、水 污 染、噪声 污 染、固体 废 弃物 污 染、光污 染、 辐 射 污 染等交通堵塞,特 别 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 频 繁;公共交通 发 展 缓 慢;停 车场紧张 等居住 环 境差;住宅 质 量低劣, 设备 缺少,住房破 损;房价昂 贵 ,空房率上升;出 现贫 民窟等就 业 困 难 ,失 业现 象 严 重; 贫 困 问题 ,特 别 是失 业 者、技 术过时 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 问题 (人口老 龄 化 );内城 经济 衰退等B1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考练习]1.近 30 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 1 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 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SO 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答案:D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A.城市 B.乡村C.自然保护区 D.旅游胜地答案:A3.2015 年下半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B.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C.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下相近,甚至上暖下冷的情况D.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冷下暖的情况答案:B4.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绿地面积小B.城市上空尘埃物质多C.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D.城市地区降水少答案:C5.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恶化、地价昂贵是导致逆城市化的原因之一B.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地价较便宜的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C.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进一步阶段D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从扩散到集聚的一个新阶段答案:D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完成 6~7 题。6.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答案:B7.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2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答案:D8.分析我国部分大城市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有关问题。人口增长(%)1982~1990 年 1990~2000 年项目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全市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全市北京 -3.38 40.46 13.12 17.20 -8.16 45.52 10.25 27.73上海 -2.46 52.12 -1.02 6.50 -9.36 47.25 -1.20 25.47沈阳 -6.73 31.04 3.15 16.64 -8.20 42.21 2.56 26.65大连 -11.81 55.90 11.60 18.26 -12.25 58.22 10.05 28.31杭州 -11.80 38.55 6.84 10.08 -15.92 38.51 5.12 28.32(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部分大城市出现了________现象。(2)五个城市中,1982~1990 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1990~2000 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从市中心迁出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3)五个城市的中心区人口都主要迁往________区。(4)请简要列举四条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逆城市化 (2)大连 上海 杭州 (3)近郊(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城市病” ;城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增强;更多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小城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六点中任答四点)[选考练习]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阶段②郊区城市化阶段③逆城市化阶段④再城市化阶段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答案:A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3①交通通达性差 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 3~4 题。3.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4.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④⑤答案:C读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图,回答 5~6 题。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4答案:B6.从Ⅱ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市中心用地紧张②城市中心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 ,完成 7~8 题。降水量(mm)径流总量(m3)地表径流量(m 3)地下径流量(m 3)蒸发量(mm)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郊区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7.北京市建设导致市中心区(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小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小答案:C8.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C1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浙江会考)我国有些城市实施了“公交优先”的规定,主要目的是( )A.支持国有企业增加公交收入B.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C.号召公民节省家庭交通开支D.限制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使用答案:B2.(浙江会考)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答案:C3.(浙江会考)下列选项,属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是( )A.土地沙化严重 B.土壤肥力下降C.农药化肥污染 D.交通拥堵严重答案:D4.(浙江会考)上海市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浦东新区的共同目的是( )A.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B.转移市中心的污染企业C.扩大城市人口、用地规模D.建立新的工业、交通中心答案:A(浙江会考)下图是某市近地面某日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5.造成图中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人口集中②郊区工业发达③市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答案:B6.图中的气温分布差异会导致( )2A.市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B.市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C.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D.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答案:D(2013 年浙江学考)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当地市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如下图)。读图完成 7~8 题。7.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A.中心区域早高峰 B.中心区域晚高峰C.外围区域早高峰 D.外围区域晚高峰答案:B8.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宽城市道路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 D.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答案:A(2015 年 1 月浙江学考)植被浅沟一般用于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读植被浅沟剖面图,完成 9~10 题。9.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硬质地面可以削减( )A.蒸发 B.地表径流C.下渗 D.地下径流答案:B10.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采用植被浅沟,可以( )A.减少城市内涝 B.拓展城市空间C.缓解交通拥挤 D.提高城市等级答案:A(2014 年浙江学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某市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原因的调查统计表,完成 11~12 题。原因 换乘不便 等待过长 过于拥挤 不安全 不自由 其他比重 22.8 27.9 31.2 5.6 10.3 2.23(%)11.下列属于公共交通方式的是( )A.电瓶车 B.自行车C.步行 D.地铁答案:D12.为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下列措施积极有效的是( )①鼓励私家车出行②增加公共交通种类③公共交通优先通行④分散商业网点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B(2014 年浙江学考)2013 年 11 月,浙江省绍兴市由原“一区五县(市)”调整为“三区三县(市)” 。下图为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13.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A.城镇人口减少 B.服务范围增大C.城市等级变高 D.职能种类减少答案:B14.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是(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B.加速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C.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答案:B15.(浙江会考)读“某城市形成及发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在 t1阶段该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下列城市的形成与此相似的是________。4A.武汉 B.深圳C.大庆 D.宝鸡(2)在 t2阶段该城市工业企业主要布局在________;在 t3阶段,随着________因素的变化,该城市工业企业逐步向铁路沿线迁移。(3)与 t1阶段相比,在 t2阶段该城市的主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易产生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 t2阶段相比,在 t3阶段该城市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答案:(1)河流 A(2)城区 交通(3)城区面积扩大、工业区增多、城区人口增多 城区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变差、就业紧张(4)人口、工厂向郊区迁移,新建绿化带,建设卫星城16.(浙江会考)2003 年 7 月 31 日浙江某城市最高气温达 43.2 ℃,读该城市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专家建议,在该城北侧植树造林,南侧增加水域面积,利用小区域空气流动特性,以达到给城市降温的目的。请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为该城市降温再献一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利用城郊间的热力环流,低空气流从郊区吹向城区,有利于城区降温(2)增加城区的水域和绿地面积;减少城区热量的排放17.(浙江会考补)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____趋势。(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扩大 上升(2)卫星 新(3)水源充足,水运便利(4)向河流上游迁移 随城区面积扩大,水厂取水口的水质下降(5)城区气温高于郊区 城区人口、产业集中,热量排放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