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办事大厅何以“冷热两重天”?积极改正错误的同时,别忘了诚实回答下这个问题【素材回放】2018 年 8 月上旬,郑州烈日炎炎,不少人去政府机关办事时,都盼着少受点热,早点办完。但是有郑州市民反映,去郑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航海东路派出所办事大厅办事时,大厅内冷热有别,工作人员在玻璃窗口内吹着空调,但排队的办事群众却在大厅内冒热汗,因为大厅内等候办事的区域没有装空调。办事人员吹空调、办事群众冒热汗,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实,大概和“丁义珍式窗口”没啥两样:都是内外有别,都是自私透顶。在这个奇葩办事大厅:不仅空调没有,饮水机的水桶里也没有水,一楼没有卫生间、而二楼卫生间又不对群众开放工作人员回应得倒
2、是干脆利落:“你跟我说,我也没办法。”【素材解读】俗话说,民生无小事。从生活辩证法来说,民生,其实都是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杯解渴的白开水、一台调节温度的空调器、一个方便使用的卫生间,都不是什么大投入、亦非什么大工程,不过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的基础安排。不过,该安排的没安排、该到位的不到位,暴露的无非是两种“漠视”:一是办事大厅对民生的漠视。心里只有自己,眼里没有群众,哪怕民怨沸反,我自岿然不动。二是监管机制对民意的漠视。这种奇葩大厅,领导不会下来瞧一瞧、走一走?如果群众打个电话投诉能解决,何苦白白牺牲了公权部门的公信力?很遗憾,“冷热有别”的办事大厅就成了一座孤岛,没人管来没人问,
3、只有媒体监督成了说真话的“孩子”,最终走上以舆情汹涌的民怨倒逼职能问题解决的“老路”。但如果梳理一下,类似问题恐怕还真不少,曝光一个整改一个,不仅浪费注意力资源、也不是靠谱的解决之道。惟有系统性问责与制度性监督,才能真正让天下的办事大厅真的像是服务于“人”的办事大厅。【适用话题】人性化 便民化 细节之处应做好 2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不是小事服务群众要有心、用心、尽心、走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务服务工作获得更多群众的好评政府单位的服务意识应该重在细节,办事大厅的一桌一椅,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形象,要时刻接受社会监督公共服务的初衷,就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服务群众无小事”,典型的“冷热两
4、重天”的服务大厅只会让前来办事的老百姓身上是热的,心却凉了公共服务顾名思义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绝不意味着办事人员可以“高高在上”,而是应该将心比心,学会站在民众的角度换位思考,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一定程度上言之,办事民众与工作人员能不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或者说办事服务机构向民众提供的“待遇”能否跟上社会基本要求的步伐,检视着一个服务机构真正的服务成色【素材锐评】办事大厅冷热两重天,说好的为民服务呢工作人员吹空调,办事群众受煎熬,一扇玻璃隔开了冷热两重天。此情此景,满满都是违和感,当地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宗旨也成了一句空话。当问到“办事大厅能否安上空调,或者把那扇宽大厚实的柜台玻璃拆掉”时,
5、大厅工作人员只是甩来一句“那是上面的事,我们会反映给上面”。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办事大厅的墙上,“热情服务”四个大字格外显眼。媒体曝光后,相信涉事部门会及时整改,但媒体不曝光就无视办事群众的煎熬和诉求,媒体一曝光就迅速行动、立行立改,这样老套的“剧情”恐怕无法实现群众的诉求。无论从服务理念还是情理来说,办事群众都不应忍受酷暑高温。无论是办事大厅的办公设施、设备,还是水电暖等运营费用,都是公款支出,既然是公款支出,那身为纳税人的群众就有权享受到这些服务。其次,公务人员的职责就应该是为群众服务,这样让群众受煎熬,则颇有本末倒置、违背初心之嫌。政府办事大厅的办事窗口是服务单位的形象脸面,群众对于其“
6、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种种差评,指的不仅仅是公务人员的傲慢态度,更有其积弊已久的“骄娇二气”。正因为这样的“骄傲自大”,才使服务单位不像服务单位,公务人员不像公务人员。在“放管服”向纵深推进的今天,一些政务窗口依旧存在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办事效率低等老问题。最近,一张老人在甘肃礼县某医院缴费窗口前跪地办业务的照片引发热议,“丁义珍式窗口”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和窗口太低或太少一样,办事大厅冷热两3重天也是服务意识缺失的一个注脚。只要公务人员根本上的服务观念不改,类似问题就难以避免。政府单位的服务意识应该重在细节,办事大厅的一桌一椅,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形象,要时刻接受社会监督。基层服务有没有做好,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拿出最基本的窗口服务意识,多替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办事,不要以“领导说了算”等理由搪塞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