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94436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2018岳阳模拟)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 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如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12 题。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A高温变质 B侵入冷凝C高压成岩 D喷出冷却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解析:1.B 2.D 第 1 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未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选 B。第 2 题,该实验通过在花岗岩表面淋上 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岩石内外部温度的差异会使内部产生张力,使岩石产生裂缝,属于热力作用引起的

2、物理风化,借以模拟风化作用,选 D。(2018赣州模拟)如图为我国某河谷剖面图,完成 34 题。3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活动 B外力作用C地壳运动 D变质作用4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解析:3.B 4.A 第 3 题,图中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正常形成山脉,现在为谷地,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形成谷地,所以说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力作用,选择 B。第 4 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的南侧受侵蚀,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可知河流自西向东流,选择 A。2(2018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

3、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回答56 题。5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 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A深海 B浅海C陆地 D无法判断6从 E 层到 G 层海平面升降的过程是( )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解析:5.C 6.D 第 5 题,读图可知 C 层为砂岩层,由题干信息可知,砂岩是河湖沉积的产物,因此 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应是陆地。第 6 题,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E、F、G 分别为石灰岩、砂岩和页岩,可知 E 到 G 经历了

4、深海到河湖再到浅海的过程,即海平面先降后升。(2018达州模拟)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如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 79 题。7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A花岗岩 B玄武岩C大理岩 D石灰岩8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3A固结成岩 岩层断裂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B岩层断裂 裂隙扩张 岩浆喷发 地壳抬升C岩石沉积 地壳抬升 外力

5、侵蚀D岩石沉积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9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 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解析:7.D 8.A 9.C 第 7 题,本题考查岩石的种类。材料指出“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而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故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第 8 题,石灰岩形成后,地壳运动使石灰岩岩层断裂,之后地壳抬升,海拔增高,经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岱崮地貌。第 9 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2018石嘴山

6、模拟)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 1011 题。10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C大理岩 D石英岩11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10.A 11.C 第 10 题,岩石从地下冒出,但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花岗岩),选 A。第 11 题,根据图示信息,岩石未能喷出地表也未能进入,故形成早,上有完整的侵蚀面,所以,形成均早于,早于,且覆于上,据此选 C。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 730 mm 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4材料二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简图。(1)材料一图中板块

7、 a 是_板块,和材料二图中_(A 或 B)处的板块一致。(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外力作用是_,主要自然资源有_。(3)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4)根据材料一,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板块 a 向下俯冲,结合青藏高原地形及纬度位置,判断板块 a 是印度洋板块,与材料二图中 B 处的板块一致。第(2)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该地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结合材料中“尖尖的金字塔”“山峰外形”和

8、海拔判断珠穆朗玛峰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第(4)题,结合板块碰撞、向北运动等分析即可。答案:(1)印度洋 B(2)流水侵蚀作用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等(3)冰川作用(4)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亚欧板块受挤压抬升。13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5(1)按照内、外力作用把图中地貌景观进行分类。 (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地貌形成过程。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吐鲁番盆地为典型的地堑盆地,由岩层断裂下陷而成。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都是风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结果,雅丹地貌主要与风力侵蚀有关,沙丘地貌主要与风力堆积有关。答案:(1)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2)岩层断裂下陷而成。(3)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