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doc

上传人:您的文秘员 文档编号:1793238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陈玉荣当前,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创新步伐正在加速,其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放大效应不断催生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模式变革,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 2025的主攻方向,其实质是通过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未来制造业变革的先机。而“互联网 +工业”将进一步引领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赋予国家间产业竞争的新内涵。“互联网 +工业”,除了信息化和传播快之外,还将实现制造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无界限、价值链共享经济下的全民化。新一轮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发展中国家或许不会一步一步沿袭发达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进

2、化路线,而是借助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赶超。一、 “工业 4.0”革新了制造业旧思维模式。20092012 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依然*。德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产业即制造业所维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德国而言,制造业是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工业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基于这一共识,德国政府倾力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其关键词就是“工业 4.0”。在德国,“工业 4.0”概念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与美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说法不同,德国在制造业领域,将各

3、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融合在一起,相互联网的众多信息物理系统(CPS)组成了“工业 4.0”。CPS 包括智能设备、数据存储系统和生产制造业务流程管理,从生产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整个生产制造和物流管理过程,都基于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的智能制造。“工业 4.0”时代的智能化,是在“工业 3.0”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和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从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控制生产模式的转变,利用传感器和互联网让生产设备互联,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柔性生产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工业 4.0”通过 CPS 系统将不同设备通过数据交互连接到一起,让工厂内部、外部构成一个整体。而这种“一体化”其实是为

4、了实现生产制造的“分散化”。“分散化”后的生产将变得比流水线的自动化方式更加灵活。从“工业 3.0”时代的单一种类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到“工业 4.0”时代的多个种类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既要满足个性化需要,又要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所以,“工业 4.0”和“工业 3.0”的主要差别体现在灵活性上。“工业 4.0”基于标准模块,加上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动态配置的单元式生产,实现规模化,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大规模定制从过去落后的面向库存的生产模式转变为面向订单的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交货期,并能够大幅度降低库存,甚至零库存运行。在生产制造领域,需求推动着新一轮生产制造革命以及技术与解

5、决方案的创新。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正促使生产制造业加速发布设计和推出产品。正因为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当技术与市场环境成熟时,此前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规模化、复制化生产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工业 4.0”是工业制造业的技术转型,是一次全新的工业变革。“个性化”是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制的代名词,“规模化”意味着大批量、重复生产。“工业 4.0”时代的智能制造就是让“个性化”和“规模化”这两个在工业生产中相矛盾的概念相互融合,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让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联系、高效协作,使个性化产品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批量化生产,也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大规模定制既

6、保留了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和高速度,又具有定制生产的灵活性,将工业化和个性化比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大规模定制生产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新方法,是制造业企业获得成功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大规模定制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位下能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来高效率地进行产品定制,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定制产品由于更接近个性化需求,所以比标准化产品有更大的价值空间。此外,大规模定制生产通过互联网,使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及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大规模定制也可以实现消费者、经销商和制造商等多方的“满意”与“共赢”。二、“互联网+工业”告别“微笑曲线”开创全新的共享经济。2015 年的政府工作

7、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我国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无界限、全民化、信息化、传播速度快是互联网的典型特征。“互联网+工业”除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和传播快之外,还将应用互联网实现制造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无界限、价值链共享经济下的全民化。“互联网+工业”是“信息共享+物理共享”,从而开创全新的共享经济,带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互联网+工业”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造成颠覆性、革命性冲击。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和决策,使智能化生产、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未来

8、的制造业将建立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之上,将更多的生产要素更为科学地整合,变得更加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而生产制造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常态。“微笑曲线”将一条产业链分为三个区间,即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其中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的低利润环节。于是,生产制造环节的厂商总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够走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则被挤压在低利润区的生产与制造环节。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走向产业链高端位置,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厂商们可望不可即的超级目标

9、。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而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与制造附加值最低。就全球产业链来看,尽管“中国制造”铺天盖地,但是,“中国制造”大多是处于“微笑曲线”中间区域的生产与制造环节,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获取少得可怜的利润。过去的思路认为,想要摆脱传统制造业的低附加值困境,就必须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服务这两端延伸,通过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制造业周边服务业是必经之路。从产业层面来看,“研究与设计”环节意味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销与服务”环节则是要提高制造业周边服务业的比重。但是,这一过程会遇到诸多挑战,且不能实质性地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在“互联网+工业”时代

10、,我们不用再纠缠这个难题了,因为制造业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客户及利益相关方纷纷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等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互联网+工业”不仅仅是“信息共享”,还将广泛地开展“物理共享”,从而形成新的价值创造和分享模式,开创全新的共享经济,从而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三、摆脱“微笑曲线”理论的分工模式。未来的工业体系中,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以开发能够完全适应生产的产品,这种适应性将使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变化时,能迅速、轻松地作出响应,并保证其生产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

11、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也不再从事单独的生产与制造,更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与服务了。与之相对应,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能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这种生产制造的灵活程度无疑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预示全球制造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的激烈竞争。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消费意识也更加个性化。无论是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还是营销与服务都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消费者体验式的参与模

12、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生产的垂直分工体系,“微笑曲线”的理论基础将不复存在。在“微笑曲线”理论的分工模式下,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流程化管理,提供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互联网+工业”模式下,企业、客户及各利益方通过互联网,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等环节,客户得到个性化产品、定制化服务,企业获取了利润。随着“互联网 +工业”的发展,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将共同创造、共同传递、共同分享价值。这样一来,“互联网+工业”将对制造业“微笑曲线”这个价值链进行一次颠覆性的重塑。个性化定制把前端的研发设计交给了用户,用户直接向企业下达订单,也弱化了后

13、端的销售,从而拉平“微笑曲线”,并重新结合成价值环。告别“微笑曲线”,这是“互联网+工业”时代下,未来制造业的必然趋势。四、中国制造 2025打造工业强国。2015 年 5 月 19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 2025不仅简洁、明了、新颖、寓意清晰,还体现特殊性、阶段性、时代性,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贯穿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思路,紧紧

14、围绕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核心任务,一步步实现强国目标。另外,还提出了一个引导市场化研发攻关的技术路线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一)主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两化融合”工作,通过信息化的融合与渗透,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未来制造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也正是中国制造 2025将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作为主线的原因所在。(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中国制造 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化工厂、

15、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三)实质:从资源驱动变为信息驱动。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工厂车间内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智能设备以无线方式实现了与互联网或设备之间的互联。由此衍生出物联网、服务互联网,推动着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以 CPS 的方式相融合。也可以说,CPS 将使制造业领域实现资源、

16、信息、物品、设备和人的互通互联,形成智能制造大环境。通过互通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以前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工厂内的生产设备和设备之间,工人与设备之间实现纵向集成,把整个工厂内部联结起来,形成 CPS,可以相互协同、遥相呼应,生产方式从资源驱动变成了信息驱动。信息驱动下产品制造的过程,体现出了智能制造的价值所在,即:能够科学地编排生产工序,提升生产率,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还可以调整资源使用,采用最节约能耗的方式。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同时发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搭乘这趟“高铁”,挤进“头等舱”、第一集团。某种程度上说,新一轮工业革命对于中国制造业是一

17、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因此,在实施中国制造 2025的道路上,“互联网+”是重要的平台工具,而制造企业将成为“中国制造 2025”的重要参与主体。只有经过沉淀,竞争力强、产品优质、深得民心的企业最终将成为“中国制造 2025”强国建设的一块基石。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量大面广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时,一是坚持自主创新路,改革发力供给侧,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二是找差距补短板,攻克难关抓落实,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且有一定市场规模支撑的产业技术,国家应根据差距和短板编制重点产业技术攻关目录。三是勇于啃“硬骨头”,敢于用“自家货”,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中国乃至世界标准为目标,发挥社团组织、领军企业在资源整合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