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津县五津镇平惠路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实施运营后将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及车流量问题,但在施工期道路施工将增加周边道路的车流量,项目施工期较为短暂,施工结束后问题随之解决,施工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全线采用沥青砼路面,主要污染环节为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施工期间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场地产生的施工扬尘、沥青烟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燃油废气。 1.1施工扬尘 施工作业扬尘主要产生于地基开挖、挖土机装载运输车辆和运输车辆行驶中产生的路面扬尘;此外,裸露松散堆土在吹风时也可导致扬尘的产生。较为常见
2、或稳定的产尘源仍为挖土机装载运输车辆时产生的扬尘。 施工车辆在未铺装道路上产生的扬尘污染比较严重,影响范围也较大。扬尘属于粒径较小的降尘(10-20m),据类比资料,未铺装道路表面粉尘粒径为:小于5m的占8%,5-30m的占24%,大于30m的占68%。因此,施工开挖和正在施工的道路都极易起尘。 综上所述,在本项目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类比分析成都市城市路网改造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将扬尘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环评要求施工方做到以下几点: 在道路沿线设置高度不低于 2.0m 的围挡,减少风蚀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中推行施工环境监理制度,完善合同约束机制,实施国家
3、有关扬尘防治的规定,确保制订的环境管理及工程措施得以实施; 石灰、细砂等物料运输中,注意运输时必须压实,填装高度禁止超过车斗防护栏;粉状材料(水泥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土方、砂石料、弃方运输时使用加盖的车辆运输,防止运输途中物料的撒漏。对于施工工场内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在雨天和大风日应用篷布遮盖; 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施工场地及车辆道路在非雨天时适时洒水降尘,及时清除路面尘土等防尘措施;施工作业在有风天气进行洒水降尘;破碎原有路面时要洒水,尽量减小扬尘影响,施工过程中,对可能造成扬尘的装卸等施工现场,有定期喷
4、水、覆盖等防护措施,以防止扬尘污染;来往施工车辆引起的扬尘会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增加洒水频次,防止扬尘污染; 为施工人员发放防灰尘口罩,减少粉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损害;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暂时不能清运的采取覆盖等措施; 采取封闭施工、湿法施工等方式减少扬尘,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要及时冲洗,封闭运输,按照指定路线和地点处置弃土、弃渣。 施工扬尘需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的政府令第253 号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并结合成都市建委对扬尘整治方面提出的“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
5、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严格执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201332 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实施方案 、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根据灰霾天气的变化情况,适时的进行建设、停工。 通过采取相应的施工期环保措施,则施工期扬尘影响将会降低到环境可以承受的程度,并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扬尘也将随之消失。对区域内的敏感点影响较小。 1.2施工机械废气 本项目施工区的燃油设备主要是施工机械和
6、运输车辆,其排放的尾气在施工期间对施工作业点和交通道路附近的大气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产生CO、碳氢化合物、NO2等污染物。运输车辆的废气是沿交通路线排放,施工机械的废气基本以点源形式排放。 由于施工区空气流通性好,排放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能够很快扩散,不会引起局部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加之废气排放的不连续性和工程施工期有限,排放的废气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是较小的。 本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沥青烟也将随之消失。因此,本工程在加强管理,并采取治理措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具有随时间变化程度大,其影响只限于施工期,随建设期的结
7、束而停止,不会产生累积的污染影响。工程在加强对扬尘排放源的管理,物料运输车辆采取洒水降尘、篷布遮盖等抑尘、降尘措施情况下,在加强防护措施之后,可以将工程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废气也将随之消失,其环境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1.3沥青烟 本项目路面全部加铺沥青,但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沥青搅拌站,均使用商品沥青,沥青在专业搅拌站制成成品后,由专用运输车运至现场,立即铺设,约23小时后即固化,液体沥青在施工现场停留时间较短,同时项目施工方应严格执行公路沥青路的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抓紧施工,缩短施工期,并按照沿路住户和单位的要求调整施工期,尽量减
8、少沥青混凝土路在施工过程中沥青烟和苯并a芘产生和污染危害。因此,产生地沥青烟很少,并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沥青烟也将随之消失。因此,沥青烟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性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处于城市建成区,工程量较少,且施工时间较短,就近雇佣施工人员,不设施工营地,施工生活污水可利用既有设施收集处理,排入市政管网,因此本项目施工期污水对当地水环境产生无影响。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道路建设针对路基采用全线换填的方式,对原有路基材料进行换填,不取用地下水,也不想地下水体排放污水,项目不存在基坑降水问题,对地下水无影响。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基础施工结
9、束,施工人员的撤离,这种影响将逐渐消失。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施工需借助于各种机械进行,据调查,目前常用的筑路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其满负荷运行时的噪声随距离衰减值见表1。 表1 各种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dB) 机械名称 5m 10m 20m 40m 60m 80m 100m 150m 200m 300m 轮式装载机 90 84 78 72 68.5 66 64 60.5 58 54.5 平 地 机 90 84 78 72 68.5 66 64 60.5 58 54.5 振动式压路机 86 80 74 68 64.5 62 60
10、56.5 54 50.5 推 土 机 86 80 74 68 64.5 62 60 56.5 54 50.5 挖 掘 机 84 78 72 66 62.5 60 58 54.5 52 48.5 摊 捕 机 87 81 75 69 65.5 63 61 57.5 53 49.5 冲击式钻井机 87 81 75 69 65.5 63 61 57.5 53 49.5 表1表明,施工机械噪声级昼间在施工点40m范围内超出标准限值,夜间在距施工点200m外噪声衰减值才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本项目建设昼间、夜间施工将对附近企业、居民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特别是夜
11、间噪声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12:00-14:00、夜间22:006:00禁止在居民居住区等噪声敏感点附近施工; 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使用的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加的现象发生; 在靠近本报告环保目标表中的居民区等附近路段的施工应调整施工时间,避开敏感时段,同时要求施工单位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敲击、人的喊叫等作为施工活动的声源。施工方应该合理有效的制定施工计划,提高工作效率,把施工时间控制在最短范围内
12、,并提起发布公告,最大限度的争取民众支持。 施工操作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如配戴耳塞、头盔等。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在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投诉电话后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尽量避免运输路线经过居民居住区。 总的来说,由于本工程使用大型机械及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工点、需要的作业时间均较少,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均有限。项目工程量小,施工噪声是短期污染行为,随着施工活动一结束,其施工噪声也随之消失,不会对周围环境敏感点造成较大的影响。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路基换填,弃方产生
13、量约2200m3,弃方运往新津县政府指定地点处理。 环评要求施工期间,对生活垃圾采取分类化管理,并纳入街道原有生活垃圾一同处理。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5、交通影响分析 本项目系道路改造工程项目,项目施工期间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影响。为减低项目施工期交通影响,项目半幅施工,在采取1、在施工范围内,采用封闭围挡,并在围挡外侧粘贴反光膜,在两侧设置黄色频闪灯,同时加强施工现场周边夜间照明亮度控制。在施工区域两侧,利用红锥筒和消能筒迎行车方向围设,在前方设置限速标志、导行标志。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灯、交通安全标志及交通标志闪光牌、红帽子,在施工区段,所有施工人员需穿戴反光标志背心,围挡
14、上挂警示灯;2、按照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A182-1998要求布放各种交通标志;3、合理安排材料运输,减少施工车辆对社会车辆的影响,教育施工车辆驾驶员严格按照交管部门指定的路线行驶;4、教育所有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提高交通法规意识;5、建议运输路线采用项目西侧G108及儒林路为本项目原辅材料及渣土运输线路,避开项目东、南、北侧人居密集地,降低施工期环境影响,等交通影响减缓措施后,可有效降低交通影响。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1工程占地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永久性占地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道路路面改造项目,依托原有道路进行改造,因此不存在新的永久性占地问题。 临时占地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土料场、石
15、料场和砂石料场,所需砂、卵石、条块石、片石等材料均外购;项目外购水泥混凝土、商品沥青,不单独设置混凝土、沥青拌和场;项目弃方随挖随运,不设置临时堆土场;项目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期的施工场地等,占用仅为施工期,待施工结束后,经过清理、整治,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6.2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中影响地表植被的主要工程环节是:施工期临时占地和施工作业等。永久性占地导致花草损失,由于本项目不存在占用耕地,依托原有道路进行改造,道路现状无道路绿化等,植被稀少,破坏的植被为原有道路两旁的杂草。因此,项目整个周围区域的生物量的影响不大。 项目不涉及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区内无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无国家
16、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以及无名木古树,且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植被的原生性较差,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被造成的影响会逐步恢复。 6.3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1)影响范围 本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开挖、占压造成的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通过实地调查,并对工程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分析,在工程项目征占地范围中,所有占地都会造成水土流失,因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与扰动、损坏土地和植被表面积一致。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对植被破坏不可避免,工程完工后应迅速对开挖区等土层裸露地带进行防护。这样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促进植被
17、的恢复,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 主体工程施工区水保措施 由预测可知,本工程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在施工期,开挖和回填是面状水土流失的最主要部位,因此在此阶段,可采取如下措施: a、为控制开挖裸露产生的水土流失,在基础施工前尤其回填阶段和半挖半填阶段施工前应先设置临时性的排水沟,排水沟每隔100m设置半径1.2m深1.5m的沉沙函,在每个沉沙函的进口设拦沙网拦挡泥沙等推移质,并定期清理沉沙函中淤积物。 b、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逐段修建,避免弃土堆放,建设单位要加强管理,坚决杜绝随意取弃土。 c、在施工结束后应注意对施工区进行清理,清理对象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散落体,清理废弃物集中处理。施
18、工期尽可能避开大风日或雨天施工。 工程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场地地势较平坦,在施工完毕后对所有临时用地区域进行清理,拆除地上临时建筑物,及时进行场地恢复。 7、城市景观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使局部地区土地裸露,对城市景观产生一定影响。为减少道路施工对城市社会、生态景观的影响,本环评要求建设方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一旦施工结束,尽快清理现场,撤出场地,恢复交通。 (2)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对视觉感观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做到: 多张贴宣传画、广告牌,改善视觉感观; 文明施工,做到场区整洁; 调整施工物流时间,减少道路拥挤; 建立工程施工的告示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时
19、间、管理负责人姓名、监督联系电话等,以取得居民的谅解和支持。 (3)及时对施工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废弃物进行清理外运。废渣装运时应注意保持道路的清洁,防治扬尘飞扬,影响市容、景观。 (4)实施施工区域硬质实体隔离或封闭装置,高度不低于 2.0 米,并设置安全标示和警示灯具。 在此基础上,项目施工不会对周边景观环境造成影响。 三、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营运期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 道路扬尘:本项目改建的道路为沥青路面,在同等条件下,沥青路面产生的扬尘较水泥路面扬尘小;并且本项目为市政道路,车速较小,产生的路面扬尘较小。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定
20、时洒水、保持路面清洁,道路扬尘将比改造前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小,项目的运行降低了对当地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汽车尾气:项目建成以后,随着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汽车尾气排放量也呈增加趋势。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成后不允许危险品车辆运输行驶,因此营运期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路面冲洗产生的路面径流。 本公路建成后,在运输过程中洒落路面的少量尘土、油污及垃圾等污物,降水时被冲刷随路面径流进入地
21、表水,对地表水造成一定污染,尤以降雨初期时的污染最为严重。路面径流通过沿线雨水井进入排水管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同时路面改善,降低了路面径流尘土等含量,较改造前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环评要求:加强营运期公路的管理,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保持路面清洁。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3.1噪声预测模式选择 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小时交通噪声值按下式计算: ( ) ( )+= TNiWiAeqiiLLnlg10. L距离+L纵坡+L路面-16 式中:(LAeq)ii型车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小时交通噪声值,dB; LW.i第i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dB; Ni第i型车辆的昼间或
22、夜间的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 ii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TLAeq的预测时间,在此取1h; L距离第i型车辆行驶噪声,昼间或夜间在距噪声等效行车线距离为r的预测点处的距离衰减量,dB; L纵坡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L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收到的交通噪声值按下式计算: ( ) sLAeqMLAeqLLAeqAeqL )(1.0)(1.0)(1.0 101010lg10 +=交 -L1-L2 式中:(LAeq)L、(LAeq)M、(LAeq)s分别为大、中、小型车辆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的交通噪声值,dB; (LAeq
23、)交预测点接收到的昼间或夜间的交通噪声值; L1公路曲线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L2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3.2预测参数的选取 从交通噪声的特点和车辆辐射噪声的特性分析,公路行驶车辆可视为等效行车线上噪声值,等效行车线的位置为公路隔离带的中心线。在评价范围内,把公路边距中心线10m、20m、50m、150m、200m处作为观测点,预测交通噪声对上述距离的影响。预测模式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如下: 交通量 工程营运期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各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pcu/d 年度 路段 2016年 2020年 2025年 平惠路 647 8
24、66 1105 各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 各型车辆行驶的平均辐射声级Lwi按下列各式确定: 小型车:Lw小=59.3+0.23Vi 中型车:Lw中=62.6+0.32Vi 大型车:Lw大=77.2+0.18Vi 车速 平均车速为:20km/h 三种车型在平均车速下的辐射声级见表3。 表3 车辆平均车速及辐射声级 车 型 平均车速(km/h) 辐射声级(dB) 小型车 20 63.9 中型车 20 69.0 大型车 20 80.8 距离衰减量 a)I型车昼间与夜间的车距di的计算 di1000Vi/Ni b)预测点至噪声等效行车线的距离的计算 FN DDr =2 c)距离衰减L距离由下两式计算 当
25、r2di/2时: )( 距离 5.7/lg20L 221 rKK= 当r2di/2时: d5.0/lg5.07/d5.0lg20L i2i21 )()( 距离 rKK= 式中:DN预测点至近车道的距离(m); DF预测点至远车道的距离(m); K1预测点至公路之间地面状况常数,见表75; K2与车间距di有关的常数,见表74; dii型车昼间或夜间的车间距(m); r2预测点至噪声等效行车线的距离(m)。 表 4 与车距有关的常数 Di(m)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100 140 160 250 300 K2 0.17 0.5 0.617 0.716 0.78 0.8
26、06 0.833 0.840 0.855 0.88 0.885 0.89 0.908 路面引起的噪声修正量,按表5取值: 表5 常见路面噪声修正值 单位:dB(A) 不同行驶速度修正量km/h 路面类型 30 40 50 沥青砼 0 0 0 水泥混凝土 1.0 1.5 2.0 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路面引起的噪声修正量取 0dB。( 主要参数表中的L=0来源的依据) 公路纵坡引起的噪声修正量 公路纵坡对于大、中型汽车辐射声级有较大影响,纵坡所带来的噪声修正量计算公式如下: 大型车:L纵坡=98(dB) 中型车:L纵坡=73(dB) 小型车:L纵坡=50(dB) 式中:公路纵坡坡度,%。 预测模
27、式主要参数取值见表6。 表6 预测模式中主要参数 车流量Ni (辆/h) 工程 名称 年份 车 型 昼间 夜间 参考能量 平均辐射 声级 LAi dB(A) 设计 车速 (km/h) 车道宽 (m) 纵坡 坡度 L 大 43 9 80.8 20 7.5 0.3 0 中 108 22 69.0 20 7.5 0.3 0 2016 小 388 78 63.9 20 7.5 0.3 0 大 50 10 80.8 20 7.5 0.3 0 中 144 29 69.0 20 7.5 0.3 0 2020 小 527 105 63.9 20 7.5 0.3 0 大 55 11 80.8 20 7.5 0.
28、3 0 中 166 33 69.0 20 7.5 0.3 0 平惠 路 2025 小 700 140 63.9 20 7.5 0.3 0 表7 噪声背景 昼间(dB(A)) 夜间(dB(A)) 3.3评价标准 本项目营运期道路两侧昼、夜间交通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3.4交通噪声预测结果 按确定的预测模式,结合工程状况确定的有关参数,充分考虑各段地形、障碍状况下,预测出各路段在各评价年度的交通噪声贡献值见表8。 表8 运营期道路两侧交通噪声贡献值 距路中心线不同距离下的交通噪声预测值:dB(A) 营运期 时段 1
29、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 昼间 53.6 48.8 43.5 40.3 37.9 36.0 34.5 33.2 32.1 30.2 2016 夜间 43.0 38.2 32.9 29.6 27.2 25.4 23.8 22.5 21.4 19.5 昼间 54.5 49.7 44.4 41.1 38.7 36.9 35.4 34.1 32.9 31.0 2020 夜间 43.8 39.0 33.7 30.4 28.0 26.2 24.6 23.3 22.2 20.3 昼间 54.9 50.1 44.8 41.6 39.2 37.4 35.8 34.5 3
30、3.4 31.5 2025 夜间 44.2 39.4 34.1 30.8 28.5 26.6 25.1 23.8 22.6 20.7 根据表8道路交通噪声贡献值及外环境敏感点情况,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如下表9。 表9 敏感点噪声预测值 敏感目标 类别 散户 惠民小区 居住小区1 居住小区2 沿街居民 执行标准 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 昼dB(A) 54.7 背景值 夜dB(A) 48.1 与道路红线 距离及方位 方位/距离m N/2 WN/30 S/10 S/2 S/2 与中心线距离m 5.5 33.5 13.5 5.5 5.5 昼 57.2 55.7 57.2 57.2
31、57.2 2016年 dB(A) 夜 49.5 38.2 49.5 49.5 49.5 昼 57.6 55.9 57.6 57.6 57.6 2020年 dB(A) 夜 49.7 48.6 49.7 49.7 49.7 昼 57.8 56.0 57.8 57.8 57.8 交通噪声 预测值 2025年 dB(A) 夜 49.9 48.7 49.9 49.9 49.9 由表8、9可知,近期(2016年)、中期(2020年)、远期(2025年)昼间、夜间贡献值在距道路中心线10m以外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近期(2016年)、中期(2020年)、远期(202
32、5年)敏感点54.7(最大背景监测值) 48.1(最大背景监测值) 噪声预测值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 经现场勘查,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较多,但为进一步降低道路实施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次评价要求项目营运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车辆经过敏感路段时,采取限速20km/h,并设置限速、禁止鸣笛的标志。 加强运营下管理,维护路面平整,有效降低交通噪声。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邻近道路两侧不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 项目路面改善较改造前,将降低车辆行驶噪声对区域声环境影响,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的固体
33、废物主要来自于道路清扫垃圾、道路维修过程产生的垃圾,产生量不大,道路清洁人员应注意及时清扫,统一收集后送往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避免雨水冲刷后污染水体。可将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降至最低。 5、社会环境影响 本项目改建工程完成后,进一步完善新建县交通路网,可改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市民出行条件,为新津县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交通支撑条件。项目完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分流车流量、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功能,提高城市组团间交通通达性;有利于城区面貌的改善和城市环境的美化,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推动文明和谐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带动道路两侧的商家、住宅小区、单位更好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因此,其社会评价更多是正面的、社
34、会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6、环保投资估算 拟建项目总投资1179万元,环保投资14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19%,项目环保投资见表10。 表10 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时期 项目 污染物 内 容 投资 (万元) 备注 施工扬尘 打围施工,密闭运输,及时清扫,地面尘土洒水湿化;严格控制运输时间段,运输速度及运输路线 2 / 车辆 尾气 疏导交通,选择环保型的设备,加强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 0.5 / 废气治理 沥青烟气 购买商品沥青,用罐装沥青专用车辆装运。抓紧施工,缩短施工期。 / 计入工程投资 废水治理 施工生活废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既有的环保设施收集处理,处理后进入市政污
35、水管网。 / / 噪声治理 施工噪声 采用低噪设备,加强设备维护;限速禁鸣、文明施工,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打围施工 6 弃方 及时清运至新津县指定场地堆放 1 固废处置 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并纳入街道原有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0.5 施工期 生态影响 水土流失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防治水土流失。 道路扬尘 只要加强管理、定时洒水、保持路面清洁, 0.5 废气影响 汽车尾气 自然扩散稀释,加强管理,控制超标车辆 / 废水 路面径流 加强道路管理,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物,保持路面清洁; 0.5 噪声 交通噪声 限速、禁鸣、加强路面维护 0.5 运营期 固废 道路垃圾 及时清扫,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0.5 合 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