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1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98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科:人事政 科 目:心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一、何謂心學的第三勢?相較於之前的第一勢、第二勢,此一派別的觀點與走向有 何特色?對於今日心學的研究及發展又有那些影響?請一併予以暢之。(25分) 【擬答】: 心學的發展 心學有千的背景與百的史。自馮德(Wundt)設第一所心實驗室,建科學體 系的心學,哲學心學一詞成為史名詞。此後,心學分工專研究,形成多種 與派別,稱為現代心學。因各學派創緣起及觀點有差,勢較大較具代 表性的心學派有:結構心學派、功能心學派、分析學派、完形心學派、
2、為 心學派、人本心學派、認知心學派及經心學派。以下就心學三大勢加以 明之。 心學第一勢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 學者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係由奧國醫學家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於1896創。 主張 人格動(personality dynamics):用潛意、慾、生之本能、死之本 能等觀,解釋人為的內在動。人格發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以 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性期及母情結等觀,解釋心發展的程。 人格結構(personality structure):用本我、自我、超我解釋人格的結構,同時
3、提出衝突、焦慮及防衛作用等觀明三個我之間的關性。 轉變從觀察病患的為所建的,推解釋一般人的為於以偏概全。 對於人性變的解釋,缺乏社會文化的角,讓人非議。過份重視早發展以及泛 性的缺點,被人接受。於是分析學派的後繼者,採納現實社會文化因素於解 釋一般人的為,被稱為新分析學派(neo-psychoanalysis)。 地位是現代心學中影響最大的之一,是本世紀影響人文化最大的之 一。分析的觀點,對於身心發展、性格的差與測、心常及心治等 域的研究,有極大的貢獻。 心學第二勢為心學派(behaviorism psychology) 學者為主義(behaviorism)又稱為黑箱(black box)、還
4、原,係由 美國心學家華森(John B. Watson, 18781958)在 1913 所創,或稱為學 派,也稱為。 主張個體為是與生俱,是由遺傳決定,而是受環境因素影響被動學習。 科學心學研究的是能夠客觀觀察和測的外顯為。 集合個體的多個反應即構成整 體的為。 由動物與兒童實驗研究所得的原原則,可推解釋成人為。強調心 學是一門科學,必須以客觀方法處客觀資。但反對結構主義的心結構與意 元素,是同意將意當做心學研究的主題。此種純粹以客觀的客觀為標 準的為主義取向,被稱為極端為主義(radical behaviorism)。 SR 模式S 代表激,R 代表反應。此模式表示一種激可引起個體某種反應
5、, 為即是由激所引起,或可為是個體對激的反應。此模式將個體的為視為是 激與反應的結。舉而言:看到食物(S),個體就口水(R);看到母親拿起鞭子 (S),隨即逃跑(R)。 轉變二十世紀三十代後,新為主義(neo-behaviorism)誕生。由於華森極端 為主義的取向受到批評,所以部份為主義學者接受意成為心學研究的主題, 再堅持客觀的客觀,被稱為新為主義。 地位極端為主義僅研究外為,排除心的研究,窄化心學的內涵。新為 主義予以匡正,將心找回。 為主義嚴格科學的取向,使心學研究的方法和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2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品質得以提昇。為主義的研究
6、,對學習心學有很大的貢獻。 心學第三勢人本心學派(humanistic psychology) 學者人本主義(humanisticism)係由美國心學家馬斯(Abraham Maslow, 19081970)與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於 1950 代所創。相較於分 析學派與為主義,人本心學被稱為現代心學的第三勢(third force)。 主張 研究應以正常人為對象,研究人於動物所特有的如:動機、慾望、責 任、快、價值、意義、情愛等屬於人性方面的問題。 對人性持觀看法,主張人性 本善,人性中原就蘊藏無限潛能。 地位以“人的需要去研究人性,而主張以“科學的需要去研究人性
7、,將研究 層次帶入新境界。人本心學的方向是正確的,惟實際從事研究時,方法上卻有 很大的困難。人本主義的興起,對教育心學、發展心學、諮商輔導以及心治 等方面影響甚鉅。 二、請舉出二種主要的人格,分別扼要地加以明其內容。並就前述二種各舉出一項 相關的心測驗,一併加以探討之。 【擬答】: 人格為眾多,主要可從分析學派、人本學派、特質學派及學習學派加以解釋。以 下簡要介紹弗伊德(Freud)與杰斯(Rogers)之人格要義。 Freud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 學者弗伊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是分析的開山祖,雖非出身於傳 統心學,而其影響卻超過傳統心學中任何
8、一位心學家。美國的心史學家 們,在 1982 曾就 1600 以後三百多全世界已故著名心學家中,選出影響最大 的 1040 人,並按其貢獻排名次,佛伊德氏名第一,對於心學以及二十世紀的思 想影響是非常廣泛的,亦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分析的基本要義:心 層次、人格結構、人格動以及人格發展明如下。 要義 心層次弗伊德就為者對自己所思所為在心覺知的程,將其分為三個層 次:意、前意及潛意,此即所謂意結構模式。 人格結構弗伊德從治病患的經驗中,發展出結構模式,將人格分為 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三個部份。 人格動弗伊德的分析,主張要瞭解一個人就必須要深入分析潛意的心 層次,因此又稱為心動或深層心學。提出
9、防衛機制,明個 體能以正常的或合的為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減低焦慮或愧疚所帶的 壓,所採用的一種習慣性的適應為。防衛機制可分為合化、退化、投射、 反向、轉移、昇華、壓抑七種。 人格發展弗伊德認為人格是發展而的,隨著齡成熟與環境的交互,其人格發 展主要以人的性發展階段區分人格發展,又被稱為性心發展期。弗 依德將人格發展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性期五個階段。 限制 過份強調人格結構中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 過份強調人格動中以性為慾的本源,即泛性(pan sexualism)。 過份強調人格動中本能的消極性和破壞性。 過份強調潛意對人格的支配性。 過份重視童生活和早經驗對人格發展的決定
10、作用。 過份依賴病人觀察記為根據所建的,推解釋一般人有以偏概全之嫌。 過份著重原始慾望,缺乏人性變的社會文化解釋。 相關心測驗夏墨漬測驗(Rorschack Inkblot Test) 學者瑞士醫學家夏克氏(H. Rorschach)在 1921 編成,故名。主要應用於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3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床醫學病的診斷。 材此測驗係由同形的十張墨漬圖所構成,其製作方法是,將墨汁滴於紙片中 央,然後將紙對折按壓使墨汁四溢,形成規則但對稱的各種圖形。夏克運用圖卡 測同的受試者,最後選定具代表性的十張圖卡做為測驗材,圖形中五張為黑 色,另五張除黑白
11、部份加入彩色。 實施十張圖卡編有一定順序,每次呈現一張,詢問受試者你看到的是麼? 這使你想到麼?。讓受試者憑主觀知覺回答,施測者記受試者的語言反應、 情緒表現與肢體動作,分析其可能投射出的心涵義。夏墨漬測驗評分從四部份 標準:區位(圖形的全部或分部)、定素(圖形的形或顏色)、內容(將圖形視為 人物、動物或物體)、從眾(與一般人的反應相較)。 優缺點此測驗的優點除受語言文字的限制,可在同文化情境下使用。惟其測 驗結果係受試者個人主觀的反應,在解釋上相當複雜與困難,施測者必須經過專門的 訓方能使用。 Rogers人本心學派(humanistic psychology) 學者背景人本心學最典型且最完
12、整的代表人物,當推杰斯(Rogers, Carl Ransom 19021987),且人本主義在教育實際方面發生最大影響者,也非杰斯莫屬。他是人 本主義心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人本心治(humanistic psychotherapy)的 創始人,其心治法稱為當事人中心治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 要義 人格自我(self theory)杰斯以個體的自我為中心建其人格,稱之為 人格自我。採現象(phenomenalism)的看法,將人所經驗到的一匯集 起,包括直接經驗、間接經驗和評價性經驗,形成自我觀(self- concept)。 內在引導(inner direct
13、edness)Rogers 認為人擁有一種內在的,會促使一 個人成長、進步,做出讓自己成長的明智抉擇。此內在引導就是支持人格成長的主要 。 主觀的現實(subjective reality)每個人以其個人的方式看待人生,你所謂的現 實可能是我的現實,每個人的人格是對於現實之主觀看法的直接反射,我們一致 的動、思考及感覺方式,就反射出我們對自己生活的獨特看法。因此,我們只能 從內而外解人格,也就是從個人的觀點進入。 無條件積極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杰斯提出積極關注 (positive regard)的概,即希望別人以積極的態支持自己,當獲得別人的積極
14、關注時,自我概形明確、繼而健康成長。杰斯主張無條件積極關懷,取代 有條件積極關懷(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父母會愛孩子,只要孩子照 父母的期望去做,此即有條件積極關懷。孩子知道管做麼,會被接納、關 愛、獎,謂之無條件積極關懷。 自我和諧(self congruence)人格發展的成熟,由自我和諧判斷,指一個人 自我觀中沒有自我衝突的心現象。即想我(ideal self)與真實我 (real self)者一致時,會表現出自我和諧。想的態是,在個體成長的過程 中,提供無條件積極關注,使其形成和諧的自我觀,從而奠定自我實現的人格基 礎。 自我概(self-conce
15、pt)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一種綜合性與評價性的看法。包 括對自己的長相、健康況、能、興趣,能夠做和能做那些事的認知。換言之, 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合,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興趣、欲望的 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處事物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與評 價等,亦即,我們對於我們是誰和我像麼的主觀知覺。 相關心測驗Q分法(Q-sort techniques) 定義Q 分法,是一種測人格特質特別的方法。評分者或分者將近 100 張卡片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4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分成堆,描述一個人的人格。每張卡片包含一個人格敘述(如,有廣泛
16、的興 趣、是自我挫敗的),評分者將卡片分成九堆,描述最少的卡片放在左邊,描 述最多的卡片放在右邊,其他卡片放在中間,每個 Q 題目分從 1 到 9,字愈大就 表示個體愈具有該項特質。 特性Q 分法是一種以受試者本人做為變項的研究方法,二個 Q 分可以計算其間 的相關,並做化的互相比較,因此可以評估二個體在其整體人格結構相似的程。Q 分法使用的情境有二: 讓同一受試者在同時間接受Q分測驗,然後分析比較次施測的分,或求取 次分間的相關,從而研究個體人格特質(如態)改變的情形。 讓同受試者在同一時間接受Q分測驗,然後分析比較人所得分,或求取 人分間的相關,從而解人在某些人格特質上相似的程。 應用 R
17、ogers首先使用Q分作為測自我概的工具,他的Q組合包含如我對自 己感到滿意、我與他人間擁有溫暖的情感關係及我信任自己的情緒等 敘述。 在Rogers施測的過程中,個體首先以其真實的自己即他們的真實自我作分, 然後再以其希望成為的模樣即其想自我作分,種分間的相關可指出真 實自我與想自我的矛盾處,低相關或負相關就表示真實自我與想自我間存有極 大的差距,意味著低自尊與個人價值缺乏的感受。 Rogers重複次進Q分程序而評估治的效果,被治者在開始進治之 初,其真實自我與想自我的Q分間相關值平均為0.01,但在治之後,相關 值增加到0.34。 三、何謂 Hill(1958)提出的ABCX 壓模式?根據
18、此一觀點,當某人感受到工作與家庭等 方面合在一起產生過大壓時,應如何加以調適之。 【擬答】: 何謂壓(stress) 定義指個體生或心上感受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態。此種緊張態,使人在情緒 上產生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壓有時具有示警的功能,可使人面對壓的源,進 而消除壓解除威脅。 源壓在生活中無所在,而且無法避免。一般而言,生活中的壓有家庭壓 (包括家庭成員衝突、家務壓等)、婚姻壓、懷孕與養育子壓、財務、家 庭經濟及事業壓、家人工作變遷及工作壓、疾病照顧壓、失去家人的壓、家人 遷居壓、家庭法壓、家庭積壓等。 Hill的ABCX壓模式 在 ABC-X 這個模式中,壓是否會造成危機,壓源事件本身、面對壓
19、的可用資源、對 壓事件的看法,及這三個因素交互作用,影響對壓事件處的結果,處得宜,壓 源事件只會形成壓高低感受,但處當,就會造成危機。 A因素壓事件(stressor event) 凡會造成系統中界域、結構、目標、角色、過程、價值等的改變稱為壓事件。 壓事件可分成可預期(predictable)與可預期(unpredictable)種。 可預期的壓事件是日常正常生活的一部份,如子結婚或進入空巢的家庭生命 週期的改變、生命的誕生或死亡、子的就學、退休等。這些可預期的壓事件,雖 然常在期待中到,但仍會給靜止的系統帶正面或負面的衝擊,而使得系統失去原 有的平衡。如新生命的誕生,雖給家庭帶無限的喜悅,
20、但也常會造成家人的手忙 腳與摩擦,使得原本平靜的家庭生活產生改變。又如家中久病之人家的辭世, 可能帶給家人無限的感傷與哀痛,但同時也可能使的長期照顧的與錢壓得到 舒緩。 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5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可預期的壓事件包括自然的災害、失業、交通事故、甚至中獎等事件,這些 可預期的壓事件常給家庭造成比可預期的壓事件大的衝擊,而使得家庭系統 失去平衡態。如家人失業,即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甚至得搬家園;但也 可能因失業而積極自我充實,而找到滿意的工作。 B因素擁有的資源(the family resources or strengths) 當壓事件
21、產生時,個人或家庭有足夠、適當的資源去面對壓,那麼壓事件較 會困擾這個系統;反之,則系統容失去平衡而陷入混。資源從提供者的角,可 分為下三種: 個人資源(personal resources):如個人的財務況,如經濟能;影響問題解決 能的教育背景;健康況,如生及情緒的健康;心資源,如自尊。 家庭系統資源(family system resources):指家庭系統在應付壓原的內在特質, 如家庭的凝聚、調適、及溝通。愈是健康的家庭系統,愈有能應付家庭壓。 社會支持體系資源(social support):所謂社會資源指提供家庭或家庭成員包括情 緒上的支持、自尊上的支持、物質的支持、其他支持網絡。
22、社會資源的支持網絡,可 提供家庭對抗壓、或協助家庭從壓危機中原。 C因素壓事件的界定(the definition or meaning) 對壓事件的處,除上述二個因素之外,也受到對壓事件界定的影響。研究指出, 個人或家庭可將壓事件界定為是一種挑戰與成長機會,也可以將壓視為絕望、困難 與難以處的。實驗研究發現,個人如何評估生活中的壓事件,將會影響其處的結 果,正如社會心學常的事件被認為真,其結果必為真。壓事件發生時 家庭 以觀處之,則可以澄清問題、困境與任務,可容面對壓源; 減少面對壓 源事件的心負擔與焦慮的強; 激家庭成員完成個人任務,以提昇成員的社會及 情緒的發展。另外有學者指出,事件發生
23、時,家人感覺無助,則會因家人的無助感與 低自尊,使得家庭容受傷害。因而,壓是一個中的概,它一定是正向也 一定是負向。壓對個人或家庭產生壓迫,給個人或家庭帶的結果是有的還是有害 的,多半依賴對此情境的認定和評價。 X因素壓的高低程或危機(degree of stress or crisis) 壓既然是是一個中的概,那麼它給家庭帶的衝擊一定是壞的,壓會形成問 題只有在壓大到系統陷入混、個人感覺滿或出現身心症時。因而壓的高低程 ,全憑家庭對壓源事件的定義,及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因應。根據 Boss(1988)提出 對危機的界定有三: 一個平衡態的嚴重失序 非常嚴重(severe)的壓 非常劇的改變,以
24、致家庭系統面障礙、喪失機動性、且失去能。 當處於危機態時,至少會在一段時間內失去功能、界域無法維持、角色和職責再完 成、個人也無法處於最佳的身心態。因此,壓事件是否形成危機要看前三項因素互 動的結果,如果家庭成員對認知到問題確已嚴重性的威脅到系統成功的運作,那麼壓 事件強到系統無法因應時危機就會產生。 從學習家庭談如何調適壓 所謂學習型家庭(learning family)由於社會變遷快速、知半衰期縮短、知 源管道多元化、多元價值體系、終身學習觀的建,想要面對這些變遷帶的壓 ,透過學習是必須的。這些一直推學習型家庭,目的就是想協助國人建所 謂三 H 家庭-健康家庭(healthy family
25、)、快家庭(happy family)、溫 暖家庭(hearty family)。所謂學習型家庭是一種家人共學的家庭型態,家中除 個人的自我學習之外,全家人也共同學習,使家人有機會透過共同學習,強化個人的知 與經驗,增加家人的對話與分享,強化及提昇個人與家庭的褔祉朝向健康家庭邁進。 學習型家庭的五項修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自我超越是指學習斷釐清並加入個人的真正願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6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望、集中、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斷實現他 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就如同藝術家對藝
26、術作品一般,全心 投入、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 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動。然而我們通常容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 因而知覺中依自己的心智模式事,往往失去察先機的機。所以,我們要學 習發覺內心的圖像,使這些圖像浮上表面,而嚴加審視。 建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共同願景是一種共同的願望、想、遠 景或目標,一個組織、社區或家庭有共同願景,大家會努學習、追求卓越。這個 學習的動機是因為他們被要求這樣做,而是因為衷心想要如此。 團隊學習(team learn
27、ing)團隊學習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現代組織中,學習的 基本單位是團隊而是個人。唯有發揮團隊學習的,組織才能夠進步。 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人活動是一種系統、家庭活動也是一種系統,這 些活動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動所牽,彼此影響著,這些影響要經月才能 完全展現出;身為群體中的一小部份,置身其中而想要看清整體變化,是加倍困 難,因而我們必須具備系統思考能,悉系統中的變化,才有可能超越現。 四、解釋名詞: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繆氏錯覺(MullerLyer illusion) 現實治的WDEP技術 【擬答】: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28、 定義他人存在,可能對個人為產生助長或抑制的效果。當別人的目很多時(群 眾),個人因為隱藏於群眾中(hide in the crowd),可能會作出人匪夷所思的 為。在群體中的個人,失去對自己為負責的警覺,自我意被團體目標或動所取 代,任何為再代表自己而被視為是群體為的一部份,適當的自私、衝動、 為就容產生,這種現象稱為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名性(anonymity)名性是產生去個人化最重要的原因。個人處於團體中,他 人愈無法辨認其存在(名性愈高),愈有可能發生去個人化的現象,因為別人無法 指認、批評、斷或處罰他。換言之,單純的個人處於團體中,並一定會出現反社會 的去個
29、人化為,只有當個人的可辨認因素低時才容出現。如,網聊天室。 繆氏錯覺(MullerLyer illusion) 何謂錯覺完全符合激本身特徵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知覺經驗,稱為錯 覺。錯覺有很多種,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所構成的知覺經驗,會有錯覺。錯 覺就是知覺扭曲現象中最明顯的子。 視錯覺(visual illusion)指憑眼睛所而構成失真的或扭曲事實的知覺經驗,稱為 視錯覺。繆氏錯覺即屬於視錯覺。 所謂繆氏錯覺(Muller-Lyer Illusion)即是在相同長的線上其端點的箭頭方 向同,人就會產生線段箭頭向內者短於箭頭向外者長。如下圖所示,線段A與B一樣 長,然而視覺上線段B長於線段
30、A,此即為繆氏錯覺。 圖示:A: B: 現實治的WDEP技術 學者背景威葛瑟(William Glasser)一九五,出版現實治法 (Reality Therapy)一書,書中已能闡述他的基本,即我們需為生活中所做的選擇 負全責,以及在溫暖、接納、非懲罰性的治情境下,我們會願意學習做好的選擇, 也會以負責任的方式去過自己的生活。 主要概 控制(control theory)人為有其目的,而非外在環境的公職王屆試題 (98高普考) 共7頁 第7頁 全 國 最大公教職網站http:/.tw 。我們的為並非這些外在環境的造成的。 需求我們的為是為滿足 我們的基本需求。葛瑟提出人有屬、權、自由、玩等四
31、種心 需求,以及生存的生需求。控制解釋我們如何試圖滿足這些需求,而這些 需求是驅動為的強大。為的由人們選擇沮喪並表現出痛苦的為,乃因 為這些為是當時他自認是最佳的為,採取這些為通常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係基於四個由:使生氣得到控制、控制住我們自己或別人、促使別人幫忙我們、為 自己無意願做有效的事情找一些藉口。 WDEP W:探當事人的慾望、需求與知覺你想要得到麼?諮商員會探其內在的影 像,鼓當事人確認、界定及重新檢討自己希望如何滿足其需求。在只有接納、沒 有批評的氣氛下,當事人會願意坦其心聲。 D:方向與目前的為現實治法強調當事人目前的為,也會探討對目前為具有影 響的過去事件。如,如果當事
32、人小時候曾遭受性虐待,葛瑟仍會強調目前問題 的解決。唯有在有助於解決目前的問題時,則可探孩提時期的虐待事。你對於自 己的現在與未,你看到麼?,當當事人談到相關的問題的感覺時,諮商員 應專注在其感覺上,而必須鼓當事人改變正在做與正在想的事。言之,焦點在協 助當事人察覺其為,及發展出正面的自我形象。 E:評估諮商員的責任在協助當事人檢討其為的結果,評鑑其為中的動、思考、 感覺及生反應,督促當事人對自己為的品質做判斷。如,諮商員可詢問沮喪的 當事人,這種沮喪為長期而言對自己是否有幫助,協助當事人體悟自己某些為的 無效性,可以試著做其他的選擇。 P:規畫與承現實治諮商程的最高點在於能擬定出一份具體的動計畫。在諮商 員與當事人共同努下擬定一計畫後,當事人必須承執此計畫。一份好的計畫必 須是:簡單、能完成、能衡結果、能即進、投入、當事人能控制、許下執的 承、以及能持續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