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1日-5475).docx

上传人:陈十三 文档编号:1748699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1日-547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1日-547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1日-547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1日-547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8月11日-5475)1: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单项选择题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2: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杜威C、卢梭D、康德 3: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单项选择题A、

2、陶冶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际锻炼D、 品德评价 5:教师只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不发表任何评论的倾听是()。单项选择题A、介入型倾听B、非介入型倾听C、身势倾听D、非语言倾听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教育B、遗传C、环境D、社会活动 7: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组织教学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检查复习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单项选择题A、直接感知事物B、间接经验C、学生的实践活动D、交往 9: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思想是采取频繁的反馈和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判断题

3、对错 10:下列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单项选择题A、奥地利B、中国C、普鲁士D、英国 1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多项选择题A、 原有知识经验B、 原有认知结构C、 相似性D、 共同性E、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2: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包括多项选择题A、教育教学权B、学术研究权C、学生管理权D、报酬待遇权E、进修培训权 13: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多项选择题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E、政府办学

4、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14:一堂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多项选择题A、课前自学B、组织教学C、检查复习D、讲授和巩固新教材E、布置课外作业 1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6: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是()。多项选择题A、弹琴技能B、阅读技能C、记忆技能D、运算技能E、体操技能 17: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8: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单项选择题A、个体与

5、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9:地方课程的编定权在()单项选择题A、国家B、省、自治区和直辖市C、县D、校 20:信息技术改变的是教育手段,但难以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判断题对错 21: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判断题对错 22:教师代表性工作的集合描述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日志B、教学案例C、教学反思D、教师成长档案袋 23: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判断题对错 24:弗洛伊德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判断题对错 25:“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榜

6、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26: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单项选择题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 2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属于()。单项选择题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制裁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28:教师专业化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判断题对错 29: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 30:()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单项选择题A、科学的教材设计B、优秀的教师C、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正确的教学原则 查看答案 1:答案D 解析 见学

7、习精要中古代西方的教育学思想。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的人格。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4:答案A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观、朴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校园等。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8、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书本或者前人既有的经验进行。受制于时间和精力,学生大多时候通过间接经验认识世界。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普鲁士于l754年颁发义务教育法,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其次是奥地利。 11:答案B,C,E 解析 12:答案A,B,C,D,E 解析 13:答案A,B,D 解析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

9、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14:答案B,C,D,E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C,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略。 18:答案D 解析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由于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等教育手段的介入,使教育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使原有的师生现场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和教育既可以是师生互动,现场面

10、授,也可以是生机、生生和师生以信息技术为中介进行的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级、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的观点是威尔逊的主张。 25:答案B 解析 根据榜样示范法的定义可以判断。 26:答案C 解析 略。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正确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30:答案D 解析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正确和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师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