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131 -2009 P 备案号 J891-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ludg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2009 - 07 - 09 发布 2009-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ludg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
2、ent plant CJJ 131 -200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 0 0 9 年 12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ludg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JJ 131 - 2009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 发 行 ( 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 * 开本: 850X1168毫 米 1
3、 / 3 2印张: 2 字数: 57千字 2009年 10月第一版 2009年 10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 10. 00元 统一书号 :15112 1770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 100037) 本社网址 : http : /www. cabp. com. cn 网上书店: http: /www. china-building, com. 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 3 48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泥处理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 编号为 CJJ 1 3 1 - 2009,自 2
4、009年 12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3.3.6、4.1.11、6.1.10、6.3.3、7. 1. 6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9年 7 月 9 日 3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印发 “ 二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 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 标 2004 66号)的要求, 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 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术语; 3.方案设计 ; 4.堆肥; 5.石灰
5、稳定; 6.热干化; 7.焚烧; 8.施工与验收; 9.运行管理; 10.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 本规程中以 黑体 字标 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负责 管理和 对 强制性条文的 解 释 ,由北京城市 排 水 集团 有 限责任 公司 负责 技术内容的 解释 。执 行 过 程中如有意见 或 建 议 ,请 寄 送 北京城市 排 水 集团 有 限责任 公 司 ( 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高碑 店 甲 1 号,邮编: 100022)。 本规程主编 单位 :北京城市 排 水 集团 有 限责任 公司 本规程参编 单位 :中国城镇 供 水 排 水 协会排 水 专 业 委员
6、会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 院 国 家 城市 给 水 排 水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环境保护 部华 南环境科学 研究所 中国 科学院 地理 科学 与 资源 研究所 环境 修 复 中 心 本规程主要起 草 人: 王洪臣 陈同斌 甘 一 萍 周 军 王佳伟 本规程主要 审 查人: 杭世瑨 张 辰 李金 国 贾立敏 李 军 汪慧贞 王秀朵 崔希龙 黄占斌次 总 则 . 术 语 . 方案设计 . 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方案 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3 设计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堆 肥 . .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静 堆 式 条 垛 堆肥 . 3 翻堆 式 条 垛 堆肥 . . . . . . . . . . . . . . . . 4 仓 内堆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灰稳定 .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2 工 艺 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热干化 . .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直接加 热干化 . . . . . . . . . . . . . . . . . . . . 3 间接加 热干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直接 和 间接联合加 热干化 焚烧 . 1 一 般 规定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2 多膛 焚烧 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流 化 床 焚烧 炉 . . . . . . . . . . . . . . . . . . . 施工与验收 1 一 般 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 2 施 工 . 19 8 .3 验 收 .20 9 运行管理 22 9.1 一 般 规定 . 22 9.2 堆 肥 . 23 9 .3 石灰稳定 .24 9 .4
10、 热 干 化 v 24 9.5 焚 烧 . 25 1 0 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 .26 本规程 用词说明 . 27 引用 标准 名录 . 28 附 :条文 说明 . 29 6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Terms Process Design 3 . 1 General Requirements 3.2 Process Analysis . 3. 3 Design Requirements C om p ostin g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2 Static Solids Bed Composting 4. 3 Agitated
11、 Solids Bed Composting 4. 4 In-vessel Composting . Lime Stabilization .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2 Technical Parameters . H eat D ryin g .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 2 Direct Heat Drying 6. 3 Indirect Heat Drying . 6. 4 Direct-indirect Heat Drying . Incineration .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2、. 7.2 Multiple-Hearth Incineration 7.3 Fluidized-Bed Incineration . C on stru c tio n and A cceptance 8. 1 General Requirements8 .2 Construction . 19 8.3 Acceptance20 9 Operation Management 22 9. 1 General Requirements 22 9.2 Composting . 23 9.3 Lime Stabilization .24 9. 4 Heat Drying . 24 9.5 Incin
13、eration . 25 10 Safety Measures,Monitoring and Control . .2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7 Normative Standards . .28 Attachment :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9 81 . 0 . 1为 科学合 理地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所 产生 的污泥, 减少 污泥 对环境 的 不良影响 ,控制污泥所 造成 的污 染 ,促 进社 会 的可 持续 发 展 ,制定本规程。 1 . 0 . 2本规程 适用 于城镇污水处理厂 产
14、生 的 初沉 污泥、 剩余 污 泥 及 其 混合 污泥处理的方案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安全措 施和监测控制。 本规程 不适用 于城镇污水 预 处理中 产生 的 砂砾 和 栅渣 处理, 以 及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 置或利用 。 1 . 0 .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除应符合 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 国 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0. 1 污泥处理 sludge treatment 对 污泥进行稳定化、 减 量化和 无害 化处理的 过 程,一 般包括 浓 缩 ( 调理) 、 脱 水、 厌氧消 化、 好氧消 化、石灰稳定、堆肥、 干化和焚烧 等 。 2. 0. 2 污泥堆肥 sludg
15、e composting 污泥经 机械脱 水 后 ,在 微生物活动产生 的 较高温 度条 件下 , 使 有 机物 进行 生物降解 ,最终生成 性质稳定的 熟 化污泥的 过 程。 2. 0. 3 污泥热干化 sludge heat drying 利用 热 能 ,将脱 水污泥 加温 干化, 使之成 为干化 产品 。 2. 0. 4 污泥石灰稳定 sludge lime stabilization 污泥经 机械脱 水 后 ,往 泥 饼 中 投加 干 燥 的 生 石灰( CaO), 进一 步降低 泥 饼含 水 率 ,同时使 其 p H 值 和 温 度 升高 ,以 抑 制 病 原 菌 和其 他微生物生长
16、 的 过 程。 2. 0. 5 污泥焚烧 sludge incineration 利用 焚烧 炉将 污泥 加温 ,并 高温氧 化污泥中的有 机物 ,使之 成 为 少 量灰 烬 。 2. 0. 6 条 操 堆肥 windrow composting 将 污泥和调理 剂 的 混合料 堆 成长 堆,通 过空气 的自 然对流或 鼓风机 强制通 风 ,并控制条 垛温 度和 降低 污泥 含 水 率 的堆肥 过 程。 2.0.7 仓 内堆肥 in-vessel composting 指 在 反应器 内进行的堆肥 过 程。 2. 0. 8 快速 堆肥 high-rate composting 在定期翻堆和 /
17、或 强制通 风 条 件下 ,污泥中有 机物 经 过高温 发 酵 ,基本 达到 稳定, 形成腐殖 质的堆肥 过 程。2.0.9 熟 化 curing 快速 堆肥 后 ,微生物 以 较低 的 速 度 分解较难降解 有 机物 和中 间产物 的堆肥 过 程。3 方案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应 以城镇总 体 规划为主要 依 据, 从 全 局 出发, 因 地制 宜 ,以 “ 稳定化、 减 量化、 无害 化”为 目 的,并 宜利用 污泥中的 物 质和 能 量,实现其 “ 资源 化” 。 3 . 1 . 2 污泥处理工程建设 之前 ,应 进行污泥中有 机 质、 营养物 、
18、重金属 、病 原 菌 、污泥热 值 、有 毒 有 机物 的 分析 测 试 ;应 进行处 置途径 的调查工 作 ,明确 处 置 方 对 泥质和泥量的要求, 选择合适 的处理工 艺 。 3 . 1 . 3 在污泥运 输过 程中, 应保证 安全,严 禁造成 二次污 染 。 3 . 1 . 4 污泥处理工 艺 方案 应包括下列 内容: 1 确 定污泥性质、工程规 模 、选 址、处理要求和处 置途径 ; 2 确 定污泥处理 系 统的布 局 、处理工 艺 方案和污泥 输送 方案; 3 提 出污泥 最终 处 置 的 配 套 设施; 4 进行 相 应 的工程 投资 估算 、日 常 运行 费 用 计 算 、效益
19、 分 析 、风 险评 价和 环境影响 评 价 等 。 3 . 2方案选择 3 . 2 . 1 污泥处理方 式应 根据 当 地实际 情况 确 定。 3. 2 . 2 对 已 建 成 但 无 污泥处理 系 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应 根据 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泥质和 预 计可 能 发 生 的 变 化 情况综 合确 定污泥 处理工 艺 方案; 对 新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应 在 分析 研究污水处 理厂进水水质的基础上,参考 同 类 污水处理厂泥质,并 综 合 考 虑 可 能 发 生 的 变 化 情况 确 定污泥处理工 艺 方案。 3. 2 . 3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在污水处理厂内 就 地处理, 也可在
20、污水处理厂外新建的 专用 污泥处理厂 单 独 处理。 确 定方案 时 ,应 综 合 考 虑 环境影响 、运 输 、管理、人 员 安 排 和经 济比 较等 因 素 。 3. 2 . 4 污泥处理厂的规 模 、布 局 、选 址、数量和处理程度 等 , 应 根据 最终 处 置 的泥质、泥量要求和 具 体位置分 布 情况 确 定。 3 .2 .5 污泥处理厂可 服务 于一 个 或多 个 污水处理厂,并 宜 靠近 污水处理厂 或 污泥 产品 处 置 方 集 中地 区 。 3. 2 . 6 污泥处理备 选 技术方案 不应少 于 两套 ,并 应 在 对 各 种 方 案进行技术经 济比 选后 ,确 定 最佳
21、方案。技术经 济比 选应符合因 地制 宜 、稳定可 靠 、经 济 合 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综 合 评 价社 会 效益 、环境 效益 和经 济效益 。 3. 2 . 7 污泥处理方案 应 根据 最终 处 置 的要求, 按照 技术先进、 经 济 合 理的原则,进行技术 单 元 优 化组 合 。 3 . 3设计要求 3 .3 .1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系 统 应 由 浓缩 、稳定、 脱 水、 堆肥、干化 或 焚烧 等 子 系 统组 成 ,污泥处理工程设计 应 按 系 统工 程 综 合 考 虑 。 3 .3 .2 污泥处理厂 应 设 置 污泥 储存 设备,并 应 采取防渗漏 措施。 3 .3
22、.3 污泥处理厂 产生 的污水,可由本厂自行处理, 也 可 就近 排 入 污水处理厂 集 中处理。 3. 3. 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宜选用下列 基本组 合 工 艺 : 1 浓缩 一 脱 水一处 置 ; 2 浓缩 一 消 化一 脱 水一处 置 ; 3 浓缩 一 脱 水一堆肥 /干化 /石灰稳定一处 置 ; 4 浓缩 一 消 化一 脱 水一堆肥 /干化 /石灰稳定一处 置 ; 5 浓缩 一 脱 水一堆肥 /干化 /石灰稳定一焚烧一处 置 。 3 .3 .5 污泥 浓缩 、消 化、 脱 水工 艺 的设计 应符合 现行国 家 标准 室 外 排 水设计规 范 GB 50014的 相 关规定。 3
23、 .3 .6污泥处理厂必须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设置消防、防爆、抗 5震等设施。 3 . 3 . 7 污泥处理厂的 噪声 和 卫 生指 标 应符合 相 关 环境 标准的 规定。 3.3. 8 污泥 厌氧 处理 过 程中 产生 的污泥 气应 优 先 作 为 能源 综 合 利用 。4 . 1 . 1 堆肥可 采 用 条 垛 堆肥和 仓 内堆肥,并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条 垛 堆肥可 采 用静 堆 式或 翻堆 式 ; 2 根据污泥 流 态 ,仓 内堆肥可 采 用 垂 直流动式 、水 平 流动 式或单 箱 静 堆 式 。 4 . 1 . 2 堆肥 宜分成快速 堆肥和 熟 化 两个阶段 。仓 内堆肥和条
24、垛 堆肥 宜作 为 快速 堆肥 阶段 ,条 垛 堆肥 宜作 为 仓 内堆肥的 后续 工 艺 用 于污泥 熟 化。 4 . 1 . 3 堆肥 湿 度 宜符合下列 规定: 1 混合 污泥 初 始 含 水 率宜 为 55% 65% ,可通 过 添 加 蓬松 剂 和 返 混 干污泥调 节 含 水 率 ; 2 快速 堆肥 阶段 ,含 水 率应保持 在 50% 65% 。 4 . 1 . 4 堆肥 过 程中,堆内 温 度 应 为( 55 65) C,持续时间应 在 3d以上。 4 . 1 . 5 堆肥 初 始碳氮比 应 为 20 : 1 40 : 1,可通 过 添 加 调理 剂 调 节 营养 平衡 ,调理
25、 剂宜 采 用 锯木屑 、稻 草 、麦秆 、玉 米 杆 、泥 炭 、稻壳 、棉籽 饼 、厩 肥、 园林 修 剪 物等 。 4 . 1 . 6堆肥 宜 添 加 蓬松 剂 增 加料 堆的 孔隙 率 。蓬松 剂宜 采 用长 (2 5) c m 的 木屑 、专用 蓬松材 料 、花 生 壳 、树枝 等 。 4. 1. 7 返 混 干污泥和 蓬松 剂 添 加 量 应 按 下列 公 式确 定: X R = ( 1 - / 2) X/i X X C (4. 1.7-1) X B = / 1 X X c - X R (4. 1.7-2) 式 中 X R 每天返 混 干污泥的 湿 重 ( kg/d); X B 每
26、天添 加 蓬松 剂 的 湿 重 ( kg/d); A 蓬松 剂 和 返 混 干污泥的 湿 重 与进泥泥 饼 的 湿 重 比例 ,取 值 范围 : 0.75 1.25; /2 蓬松 剂 添 加 量 占 蓬松 剂 和 返 混 干污泥总 添 加 量的 比例 ,取 值 范围 :0.20 0.40; X c 每天 进泥泥 饼 的 湿 重 ( kg/d)。 4 . 1 . 8 堆肥 过 程中,堆 体 中 空气含氧 量 宜 控制在 5 % 15% (按 体 积 计)。 4 . 1 . 9 堆肥必须设 置 臭味 控制设施, 宜 采 用生物 滤 床等 方 式 。 滤 料 可 采 用 筛 分后 的 熟 化污泥 等
27、 材 料 。 4.1.10堆肥 后 的污泥可 作 为 土壤 调理 剂 、覆盖土 、有 机 基质 等 使用 。 4.1.11污泥接收区、快速反应区、熟化区、储存区的地面周边 及车行道必须进行防渗处理。 4.1.12堆肥厂必须设 置 渗滤液 的收 集 、排 出和处理设施。 4.1.13堆肥 产品 储存 区不宜 设 置供 暖 设施。 4 . 2 静堆式条垛堆肥 4 . 2 . 1 静 堆 式 条 垛 堆肥的 断面 形 状 宜 为 梯 形 ,并 应 根据污泥性 质和 鼓风 方 式 经 过试 验 确 定 具 体 尺寸 。 4 . 2 . 2 静 堆 式 条 垛 堆肥的 时间 要求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28、 快速 堆肥 时间 必须 大 于 10d,宜 为 ( 14 21) d;在 土 地 条 件 允许 的 情况 下 ,可 适 当延 长 ; 2 当 快速 堆肥 后 的污泥 含 固 率 小 于 50%时 ,应重 新 分 堆进 一 步 干化, 持续时间宜 大 于 7山 3 熟 化 前应 筛 分 回 收 添 加 材 料 ,熟 化处理 持续时间宜 为 (30 60) d0 4. 2 . 3 静 堆 式 条 垛 堆肥通 过 污泥堆的 气体 阻力损失 可 按 下式 计 算 : D = k X (Vn) X (Hj) X 3. 2S (4.2.3 ) 式 中 D一一堆肥中 气体 阻力损失 ( m); k 堆肥中
29、 气体 阻力 系 数, 取 值 范围 为 1.2 8.0;V 堆肥中 气体 的 速 度( m/s); 堆肥中 气体速 度 阻力 系 数, 取 值 范围 为 1. 0 2. 0; H 堆肥 高 度( m); j 堆肥 高 度 阻力 系 数, 取 值 范围 为 1. 0 2. 0。 4 . 2 . 4 静 堆 式 条 垛 堆肥的通 风 量 应 按 下列 三种 方 法 计 算 ,取 其 中 最 大 值 的 3 5 倍 作 为设计 依 据。 1 有 机物氧 化 需 气 量 应 按 下式 计 算 : Q aXqi+bXg2 (4. 2. 4- 1) b 式 中 兑 标准 状态 下 堆肥 过 程中有 机物
30、氧 化 需 气 量 (mVcl); a 城镇污泥中 生物 可 降解 有 机物 的 需 氧 量, 取 值 范 围 :( 1.0 4.0) kg 2/ k g 干污泥, 典型 值 为 2.0kg( 2/kg 干污泥; b 调理 剂 中 生物 可 降解 有 机物 的 需 氧 量, 取 值 范围 : (0. 5 3. 0)kg 2/kg干污泥, 典型 值 为 1. 2kg02/ kg干污泥; 一 -每 日处理城镇污泥中的 生物 可 降解 量 (kg干污泥 /d); qi 每 日 添 加 调理 剂 中的 生物 可 降解 量 (kg干污泥 /d); F 常 数, 取 0.28,标准 状态 (0. IMPa
31、,20C)下 的 每 立 方米 空气含氧 量 (kg()2/m3)。 2 除 湿需 气 量 应 按 下式 计 算 : 1 ss 1 vs x 1 sp n 切 。 出 口 空气 饱 和 湿 度 (kgH20/kg干 空气 ) ; 进 口 空气 湿 度 (kgH2/kg干 空气 ) ; 5s 一 生 污泥 固 体含 量, 取 值 范围 :( 0_15 0.30)kg干 9污泥 /kg生 污泥; 5T 调理 剂 固 体含 量, 取 值 范围 :( 0.30 0.50)k g干 污泥 /kg调理 剂 ; vs 生 污泥中 挥 发性 固 体含 量, 取 值 范围 :( 0.6 0.8)g挥 发性 固
32、体 /g干污泥; 5p 堆肥 产品 中 固 体含 量, 取 值 范围 :( 0.55 0.75) kg干污泥 /kg堆肥污泥; vT 调理 剂 中 挥 发性 固 体含 量, 取 值 范围 :( 0.6 0. 8)g挥 发性 固 体 /g调理 剂 干 物 质; % 堆肥 产品 中 挥 发性 固 体含 量, 取 值 范围 :( 0.3 0.5)g挥 发性 固 体 /g干污泥; P 常 数, 取 1.18,标准 状态 下 (O.IMPa,20C)空气 密 度 (kg/m3)。 3 除 热 需 气 量 应 按 下式 计 算 : Q = _(a X gi + 6X ? 2) X C_ / (“w0 Tv
33、- , ) X cH + zv0 X cv X ( T 0 T j) - f- cg X ( T a T ; ) (4. 2.4-3) 式 中 Q 3 标准 状态 下 去 除 堆肥 过 程中 产生 热量的 需 气 量 (m3/d); C 常 数, 取 13. 63,单位 耗 氧产 热量( kj/kg 2); cH 常 数, 温 度 乃 时 ,水的 汽 化热( kj/kg); cv 常 数, 取 1.84,101. 33kPa, 水 蒸 气 的定 压比 热 (kj/kg C); cg 常 数, 取 1.01,101.33kPa、干 空气 的定 压比 热 (kj/kg C); 丁。 出 口 的 温
34、 度( C); T, 进 口 的 温 度 ( V ) 。 4. 2 . 5 通 风 设施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宜选用 布 气 板 或 穿孔 管进行 环形 布 气 ,上部 铺 (15 30)cm 厚 的 蓬松 剂 ;当采 用 穿孔 管布 气时 ,支 管 间 距 宜 为( 0.8 102. 5)m; 2 应 根据堆内 温 度和 含氧 量调 整 风 量; 3 风机 的运行方 式 可 采 用 向 堆内 鼓风 和 从 堆内 吸 风 两种 形 式 。当 从 堆内 吸 风时 ,应 在 风机前 设 置 渗滤液 和 浓缩 液 的收 集 设 施并进行处理。 4. 2. 6 条 垛 表层 应 覆盖 (0. 1
35、0. 2 ) m的 熟 化污泥。 4 .2 .7 当 从 堆内 吸 风时 ,宜将 臭 气引 人 筛 分后 的 熟 化污泥堆进 行 除 臭 。每 (4 6)t堆肥污泥 (按 干 物 质计 )可 采 用 lm3筛 分熟 化 污泥进行 除 臭 ,用 于 除 臭 的 熟 化污泥 含 水 率应 小 于 50% ,并 应 定期进行 更 换。 4 . 3 翻堆式条垛堆肥 4 .3 .1 翻堆 式 条 垛 的 断面 形 状 宜 为 梯 形 ,高 度 宜 为( 1 2)m, 底 部 宽 宜 为 (3 5)m,上部 宽 宜 为( 0. 5 1.5)m,条 垛间 距 宜 大 于 0. 5m0 4 .3 .2 翻堆
36、式 条 垛 堆肥的 温 度、 时间 、翻 垛 要求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快速 堆肥 时间宜 为 ( 21 28)d,每 周应 翻 垛 ( 3 4)次, 垛 内 温 度 宜 控制在 (45 65)C ; 2 当 (2 3)条的 小 垛形成 一条 大 垛时 ,熟 化 阶段 时间应 大 于 21d,每 周应 翻 垛 ( 1 3)次。 4 .3 .3 当 翻堆 式 条 垛 堆肥设 置鼓风或 吸 风 设施 时 ,可 按 本规程 第 4. 2. 4、4. 2.5条的规定进行设计。 4 . 4仓内堆肥 4 .4 .1 仓 内堆肥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仓 内堆肥可 采 用机械 水 平 翻 垛 的 矩
37、形 槽 、机械 圆 周 翻 垛 的 圆 形 槽 、“ 达 诺 ”( Dano)转筒 等形式 ; 2 仓 内堆肥的 停留 时间应 根据堆肥 仓 的 形式 进行调 整 ,宜 为( 8 15)d; 113 仓 内堆肥 完 成后 ,熟 化 时间应 为 (1 3)月。 4 . 4 . 2 当 仓 内堆肥设 置 吸 风或鼓风 设施 时 ,可 按 本规程第 4.2.4、4. 2. 5 条的规定进行设计。 4 . 4 . 3 仓 内堆肥 宜 采 用 自 动 监控设施。 125 石灰稳定 5.1 一般规定 5 . 1 . 1 石灰稳定工 艺 中 宜 采 用生 石灰。 5 . 1 . 2 石灰稳定设施的 车 间
38、、除 尘 设备、 混料 设备、石灰 储存 库 等 均 应 密闭 。 5 . 1 . 3 机械 设备 应 采取隔声 措施。 5. 1. 4 石灰 储 料 筒 仓 的 顶端 应 设有 粉尘 收 集过 滤 装 置 。 5.1. 5 石灰 储存 容 积 应 按照大 于 7d以上的运行 供给 量 确 定。 5 . 1 . 6 石灰进 料 装 置应位 于 储 料 筒 仓 的 锥斗 部 分 ,并 宜 采 用 定 容 螺旋 式 进 料 装 置 。 5.1. 7 石灰 混合 装 置应 设在收 集 泥 饼 的 传 送 装 置 末端 。 5.1. 8 石灰 投加 设施 应 采 用 自 动 控制。 5. 1 . 9
39、石灰稳定设施必须设 置 废 气 处理设备,可 采 用 湿 式除 尘 设备。 5.1.10石灰稳定污泥 应 主要 用 于 酸 性 土壤 的 改 良剂 、路 基基 材 ,以 及 填埋场 的 覆盖土 等 。当采 用后续 水泥 窑注入法 生产 水泥 时 ,可 替代 水泥烧制的原 材 料 。 5 . 2工艺参数 5. 2. 1 石灰稳定 过 程中的 p H 值及 其 持续时间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反应时间持续 2h后 ,p H 值应升高到 12以上; 2 在 不过 量 投加 石灰的 情况 下 ,混合物 的 p H 值应 维 持 在 11. 5 以上, 持续时间应 大 于 24h。 5 . 2 . 2
40、石灰 投加 量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投加 石灰干 重宜占 污泥干 重 的 15% 30%; 2 石灰污泥 体 积增 加 量 宜 控制在 5 % 12% 。 136 热干化 6.1 一般规定 6 . 1 . 1 热干化可 采 用直接加 热、 间接加 热、 直接 和 间接联合加 热 三种 方 式 。 6.1. 2 热干化的热 源应 充 分利用 污泥自 身 的热量和其 他 设施的 余 热, 不宜 采 用 优 质一次 能源作 为主要干化热 源 。 6.1. 3 应 设 置不 小 于干化 系 统 3d生产能 力 的 湿 污泥 储存场 地。 6 . 1 . 4 干化 系 统的规 模应符合下列 规定:
41、1 当按湿 物料 被 干 燥成 为干 物料后 ,从 湿 物料 中 去 除 的水 分 量 确 定 时 ,应 按 下式 计 算 : E = DX (1/di l/dQ ) X 100 (6. 1. 4-1) 式 中 E 蒸 发量, 单位时间 内 蒸 发的水的质量( kgH20/h); D 污泥干 重 ( kg/h); d, 进人干化 系 统的污泥 含 固 率 ( TS); d0 排 出干化 系 统的污泥 含 固 率 ( TS)。 2 可 按每天 处理的 湿 污泥量 确 定。 3 间接 干化 系 统 应 按 下式 计 算 : SER = E/S (6. 1.4-2) 式 中 SER 比蒸 发 速率
42、,即 单位时间单位 传 热 面积 上 蒸 发的 水量 kgH20/(m2 h); E 系 统的总 蒸 发量, 即 单位时间 干化 系 统 蒸 发的水 量 (kg/h); S 间接 干化 系 统的热 表面积 ( m 2)。 6. 1. 5 干化 系 统 单位 耗 热量可 按 下式 计 算 : STR = Q t / E (6. 1.5) 式 中 STR 系 统 单位 耗 热量 ( kJ/kgH2) , 即蒸 发 单位 水 14量所 需 的热 能 ,平均 值宜 小 于 3300kJ/kgH2O ; Qt 干化 系 统所 需 的总热 能 ( kj/h); E 干化 系 统的 蒸 发量( kg/h)。
43、 6 . 1 . 6 热干化 系 统 产 泥的 含 固 率宜 在 60 %以上。 6.1. 7 污泥干化 气体温 度 应 在 75C以上。 6 . 1 . 8 当 干化 系 统内的 氧含 量要求 小 于 3 % 时 ,必须 采 用 纯 度 较高 的 惰 性 气体 。 6.1. 9 热干化污泥在 利用前应保持 干 燥 。 6 .1 .1 0热干化系统必须设置烟气净化处理设施,并应达标 排放。 6 . 2 直接加热干化 6. 2.1 直接加 热干化设备 宜 采 用 转 鼓式 。 6. 2 . 2 直接加 热干化工 艺 可 采 用空气 湿 度 图 进行计 算 ,并结 合 试 验数据 及 经验数据进行
44、设计。 6. 2 . 3 直接 干化所 产生 烟尘 中的 臭味 和 杂 质必须处理。 6 .2 .4 直接加 热 转 鼓 干化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宜 采 用 干化污泥 返 混 方 式 ,混合 污泥的 含 固 率应达到 50% 60%; 2 污泥 投加 量 宜占 整个圆筒 体 积 的 10% 20%; 3 圆筒转 速宜 为( 5 25) r/min; 4 正常 运行条 件下氧含 量 应 小 于 6%; 5 污泥与 温 度为 700 C的热 气流 在 转 鼓 内 接 触 混合时间宜 为 (10 25) m i n ; 6 直接加 热 转 鼓 干化 宜 采 用 冷凝 器 充 分 回 收
45、 利用分 离 出 来 的水 汽 所 携带 的热量。 6 . 3 间接加热干化 6 .3 .1 间接加 热干化 宜 采 用 转 鼓式 、多 段圆盘 式 。 6 .3 .2 间接加 热干化的热 交 换 介 质 宜 为 蒸汽 或 热 油 ,对 于 介 质 15温 度要求在 200 C以上的干化 系 统,其 加 热 介 质 宜 为热 油 。 6 .3 .3 当热交换介质为热油时,热油的闪点温度必须大于运行 温度。 6. 3. 4 比蒸 发 速率 (SER)宜 为 (7 20)kgH20/(m2 h) 6 .3 .5 转 鼓式间接加 热干化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宜 采 用 湿 泥 直接 进
46、料 ; 2 热 油 温 度 应 大 于 300C; 3 转 鼓 转 速不 得大 于 1. 5r/min0 4 干化 过 程的 氧含 量 应 小 于 2%; 5 转 鼓 经 吸 风 ,其内部 应 为 负 压 。 6 .3 .6 多 段圆盘 式间接加 热干化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进泥 含 固 率应 为 25% 30%; 2 所 需 的 能 量 应 由热 油传递 ,温 度 应 为( 230 260)C; 3 干化和 造 粒 过 程的 氧含 量 应 小 于 2%; 4 间接多 盘 干化 系 统 应 设 置 涂层 机 。 6 . 4 直接和间接联合加热干化 6. 4.1 直接 和 间接联合加
47、 热干化 宜 采 用流 化 床式 。 6. 4 . 2 流 化 床 污泥干化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宜 采 用 湿 泥 直接 进 料 ; 2 氧含 量 应 小 于 6%; 3 床 内干化 气体温 度 应 为 (853)C; 4 干化出泥 温 度 不应 大 于 50C; 5 热 交 换 介 质 温 度 应 为( 1 8 0 250) C。 167 焚 烧 7.1 一般规定 7 .1 .1 焚烧 炉宜 采 用多膛炉 、流 化 床等形式 。 7 .1 .2 焚烧 前宜将 污泥 粉碎 。 7 .1 .3 焚烧 炉 内 温 度 宜 大 于 700C 7 .1 .4 焚烧 时间宜 为( 0.5
48、1.5) h。 7 .1 .5 焚烧 时过剩空气系 数 宜 为 50% 150% 。 7 .1 .6 污泥焚烧必须设置烟气净化处理设施,且烟气处理后的 排放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5的相关规定。 7 .1 .7 污泥焚烧的 炉渣 与 除 尘 设备收 集 的 飞 灰 应分 别 收 集 、储 存 和运 输 。 7.1. 8 污泥焚烧 产生 烟 气 所 含 热 能 必须 回 收 利用 。 7 . 2 多膛焚烧炉 7 .2 .1 进泥 含 固 率 必须 大 于 15% 。 7. 2 . 2 当 进泥 含 固 率 在 15% 30%时 ,宜 补充燃 料 。 7 .2
49、 .3 当 进泥 含 固 率 超 过 50%时 ,应 采取 降温 措施。 7. 2 . 4 湿 泥 负 荷 宜 为 (25 75)kg/m2 (有 效 炉床 面积 ) h。 7 .2 .5 应 设 置 二次 燃 烧设备, 减少 燃 烧 排 放 的 烟 气 污 染 。 7 . 3 流化床焚烧炉 7. 3. 1 砂床静 止 时 的 厚 度 宜 为 (0. 8 1. 0)m。 7. 3. 2 流 化 床 焚烧的 空气 喷入压 强 宜 为 (20 35)kPa。 7 .3 .3 流 化 风速宜 取 流 化 初 始 速 度的( 2 8)倍 ,空 塔 风速应 为 (0. 5 1. 5)m/s0 17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