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4.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33950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 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测复习题 41(2017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已知:2NaAlO 2CO 23H 2O=2Al(OH)3Na 2CO3,向含 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 CO2,则通入 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n(CO2)/mol 2 3 4 6n(沉淀)/mol 2 2 3 32.(2017西安七十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在 Al2(SO4)3和 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 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2、则原混合液中 Al2(SO4)3与 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31 C21 D123(2016海南中学高三月考)甲和乙两烧杯中各装有 100 mL 0.2 molL1 AlCl3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和氨水,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B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D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4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2.7 g Al X溶液 Al(OH)3沉淀 100 mL稀 盐 酸 NaOH溶 液 方案:2.7 g Al Y溶液

3、Al(OH)3沉淀 100 mL NaOH溶 液 稀 盐 酸 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 3 molL1 ,如图是向 X溶液和 Y溶液中分别加入 NaOH溶液- 2 -或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溶液溶质为 AlCl3,Y 溶液溶质为 NaAlO2Bb 曲线表示的是向 X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C在 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Da、b 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2017临沧一中高三月考)向含 Al2(SO4)3和 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 1 molL1 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 Ba(OH)2溶液

4、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 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 AlO2B向 D点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C原混合液中 cAl2(SO4)3 c(AlCl3)12D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Ba2 2Al 3 8OH 3SO =BaSO42AlO 4H 2O24 26(2016安阳一中高三模拟)向含 Na2CO3、NaAlO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50 mL 1 molL1 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曲 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 H H 2O=Al(OH)32Bb 和 c曲线

5、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3 -CM 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 3.9 gD原混合溶液中的 CO 与 A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3 27(2016泉州五中高三模拟)标况下将 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 2 mol KOH、1 mol Ba(OH)2和 2 mol 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 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正确的是( )AAB 段和 CD 段发生的反应相同B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 2H 2OCO 2=Al(OH)3HCO2 3C V134.4 L, n3 molDD 点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c(K )

6、 c(CO ) c(OH ) c(HCO ) c(H )23 38(2016江西中南五校高三段考)将一小块铝片加人某盐酸溶液中,铝片完全溶解,在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 NaOH溶液。生成 Al(OH)3的量与加人的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与铝片反应后,盐酸还有剩余B图中 B点之前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Al3 3OH =Al(OH)3CAB 段消耗的 NaOH溶液体积与 BC 段消耗的 NaOH溶液体积比31D溶解铝片的盐酸浓度与滴加 的 NaOH溶液浓度相等- 4 -答案精析1C 通入 CO2时,反应的先后顺序:Ba(OH)2CO 2=BaCO3H 2O,2N

7、aOHCO 2=Na2CO3H 2O、2NaAlO 2CO 23H 2O=2Al(OH)3Na 2CO3、Na 2CO3CO 2H 2O=2NaHCO3、BaCO 3CO 2H 2 O=Ba(HCO3)2,根据通入CO2的量,判断沉淀的量,C 正确。2D 假设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氢氧化钠的体积单位扩大为升,50 60 L:发生反应 Al(OH)3OH =AlO 2H 2O,根据铝元素守恒, n(Al3 )101 2mol10 mol,则 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 5 mol;050 L:发生的反应:Mg2 2OH =Mg(OH)2,Al 3 3OH =Al(OH)

8、3,消耗的 Mg2 的物质的量为 10 mol,因此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2,D 正确。3D4C n(HCl)3 molL1 0.1 L0.3 mol, n(NaOH)3 molL 10.1 L0.3 mol, n(Al)0.1 mol,2Al6H =2Al3 3H 2、2Al2OH 2H 2O=2AlO 3H 2,根2据方程式知,Al 和 HCl完全反应需要 n(HCl)3 n(Al)0.3 mol,所以 Al和 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铝;根据方程式知,Al 和 NaOH完全反应需要 n(NaOH) n(Al)0.1 mol0.3 mol,所以 NaOH有剩余。根据以 上分析知,X 溶液

9、中溶质是 AlCl3,Y 溶液溶质为NaAlO2、NaOH,A 错误;加入溶液后先没有生成沉淀,则溶液中还发生其他反应,则该溶液应该是 Y溶液,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 b曲线表示的是向 Y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 错误;在 O点时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的溶质都是 NaCl,根据最初的钠原子和 Cl原子守恒知,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C 正确;a、b 曲线 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5D6D Na 2CO3、NaAlO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HCl溶液,先发生反应:AlO H H 2O=Al(OH)23,A 正确;第二阶段,AlO 反应完毕,发生反应:CO H =HCO ,b

10、 线表示 CO2 23 3减少,c 线表示 HCO 的增加,所以 b和 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B 正确;加盐23 3酸 50 mL时 NaAlO2中铝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加 50100 mL盐酸时 CO 转化为23HCO ,加 100150 mL时盐酸与 HCO 反应,氢氧化铝沉淀不溶解,则 M点沉淀的质量和3 3盐酸 50 mL时沉淀的质量相同,由 NaAlO2HClH 2O=NaClAl(OH) 3知, nAl(OH)3 n(NaAlO2) n(HCl)0.05 mol, mAl(OH)30.05 mol78 gmol1 3.9 g,C 正确;第一、第二两段消耗的盐酸的体积

11、都是 50 mL,所以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第- 5 -一阶段、第二阶段发生反应 AlO H H 2O=Al(OH)3,CO H =HCO ,可知 CO2 23 3与 A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D 错误。23 27C OA 段是二氧化碳首先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AB 段是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BC 段是偏铝酸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钾,CD段是碳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DE 段是碳酸钡溶解变成碳酸氢钡,A、B 错误;通入 V L二氧化碳气体时,溶液中存在碳酸氢钾碳酸氢钡,根据守恒可知,消耗二氧化碳共 6 mol,体积为 134.4 L,生成沉淀最大值是 1 mol的碳酸钡和 2 mol氢氧化铝,C正确;D 点时溶液为碳酸氢钾溶液,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根离子浓度,D 错误。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