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活动与探究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 (2)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1.点燃前探究蜡烛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1)
2、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气味,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质地较软。中心有细线拧成的烛芯。,(2)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注意观察: (1)形状有没有改变? (2)观察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3)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 (4)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蜡烛会有什么变化? (5)把一根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取出火柴梗,火柴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6)在火焰上放上一块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1) 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蜡
3、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2)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暗淡,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3) 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的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的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体石蜡贮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4)如果有风吹动蜡烛火焰,凹槽中的液体石蜡就会顺着烛身流下,在留下过程中遇冷变成半透明体,并凝固附在烛身上。,(5)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
4、,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了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最外层火焰(外焰)温度最高。,(6)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3.熄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由蜡烛蒸气形成的白烟,点燃这白烟,白烟可以燃烧并将蜡烛再次点燃。,问题与分析,蜡烛哪去了?是消失了,还是变成了其他物质?若变成其他物质?是什么物质?,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探讨,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5、,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 做出猜想:根据已有知识和查找的资料进行猜想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D、,活动与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实验步骤,(2),(1),(3),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正常燃烧,燃烧较旺,时间较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或立即熄灭,说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或二氧化碳少),3.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无明显现象(有一点点浑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明显。证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多。,4.取两块干燥洁净的玻璃片,在其中的一块上呼气,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有小水珠,无现象,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