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年中考化学基础过关(7)空气氧气》ppt课件(含答案).ppt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728937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年中考化学基础过关(7)空气氧气》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广东省年中考化学基础过关(7)空气氧气》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广东省年中考化学基础过关(7)空气氧气》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广东省年中考化学基础过关(7)空气氧气》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广东省年中考化学基础过关(7)空气氧气》ppt课件(含答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时7 空气氧气,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78%,21%,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78%,21%,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三、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木炭、硫、铁等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白色固体,火星四射,黑色固体,1.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小明在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

2、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D,B,3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或镁条代替 B.该实验除了能测定氧气的含量外还可说明N2难溶于水 C.若红磷足量,伸入点着的红磷时速度太慢会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 D.实验结束,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导致结果偏大,B,4.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A. B. C. D.,C,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 (2)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因为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3)鱼类能在水

3、中生存,证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 (4)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由它的着火点决定,而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 (5)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6)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7)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易错易混点1 对空气的组成掌握不到位 例1(2015苏州改编)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稀有气体是纯净物 D空气中CO2含量较高时,会使人窒息,因此C

4、O2也属于空气污染物,B,防错妙招,(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3)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的总称,不属于纯净物。 (4)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易错易混点2 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时现象的描述错误 例2(2016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

5、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防错妙招,描述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一般为“一光或火焰、二热、三生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将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 (2)注意区分“烟”与“雾”、“光”与“火焰”; (3)物质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的反应现象由于氧气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也不一样,现象也会有所不同; (4)注意区分生成固体的颜色。,实验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加热,水槽中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2.操作注意事项 (1)用KMn

6、O4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_。(2012年考查) (2)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 _(2012年考查);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3)用H2O2制取氧气时,若用长颈漏斗,则长颈漏斗末端必须浸入液面下,否则_。,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从而堵塞导管,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防止水倒吸入灼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管口逸出,例题(2015巴中改编)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同学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编号)。其中MnO2起_作用。若用排水法收

7、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填“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或“移开酒精灯”)。,A,催化,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2)乙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他观察到装置D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_。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A,2KMnO4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随气流通过导气管进入水槽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可用B装置,指出装置B中的错误:_。丙同学将B装置改正后制取氧气,发现仍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于是他将装置B改为装置F,与装置B相比,装置F的优点是_。,长颈漏斗末端未浸入液面以下,

8、能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4)实验室除用装置C和D收集氧气外,还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D,未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即开始收集,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较多空气,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利用了氧气_的性质。 若将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气体。(5)要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C,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过考点 参考答案,6.(1)引燃铁丝 3Fe+2O2 Fe3O4 黑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2)蓝紫 S+O2 SO2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淡蓝色 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 7.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