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政 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71719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 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政 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政 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政 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案【重难点知识梳理】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指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1)自然界是物 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 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

2、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 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3运动的含义: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 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2)静止是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

3、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注:事物的相对静 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6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 性(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本课原 理和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

4、性原理【原理内容】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课堂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2 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

5、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 ”这段话把个人意志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否定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A B C D3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毕尔生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4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5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

6、“时” “理”指的是A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规律 B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C物质世界的相对静止 D世界的物质性6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7 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8 “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 ,主要原因是他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

7、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9. 神奇的魔术表演常常受到观众的热捧。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是不存在的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创造利用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10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来源:学。科。网 Z。X。X。K价值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简析题11看漫画规律 ,简要分析其体现的哲学寓意。【解

8、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旨在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漫画的能力。【答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2)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3)漫画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民心不可违” 。顺民心则昌,逆民心则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12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

9、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 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哪些哲理?【解析】 本题为限制型问答题,要求在哲学的辩证唯物论范围内回答。材料设置了从古代到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由古代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到 近代人主宰自然,再到现代人认为人和自然应和谐相处,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答案】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3)我们必须正确处理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