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713300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190 大小:6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2016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2016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2016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2016秋季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我上学了教学时间:教材分析: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 3 部分。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 ,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

2、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介绍自己。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 ,我想说 (3)教师小结:天安门

3、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全班同学相互拥抱。(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

4、是中国人)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 ,学生学唱。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1.讲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读书姿

5、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1.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板书设计: 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教学反思: 1 天地人教学时间:教材分析:一这

6、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由 6 个单音节词组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人与人、人与天地的认识。这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也是学生首次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换言之,这篇课文的学习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 个生字。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 ,从字体演变图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 4.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

7、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 个生字。 2.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3.在识字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1.互动活动: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4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

8、?”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 “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 “你”是谁, “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4.教师板书“你 我 他” ,学生认读。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 6 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2.同桌合作: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

9、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 “大”字多一横就是“天” , “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 “也”字左边加个“土”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 ,右边是“也” ,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10、。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 “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 ,右边是“也” ,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4)形近字比较识字。 “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 ,字的左边不同, “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 , “地”与土有关,所以是“地”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3)猜字谜识字。 “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5我:(1)联

11、想识字。独体字, “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 “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板书设计: 天地人天地人你我他教学反思: 2 金木水火土教学时间: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

12、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6教学过程: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 3 遍。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第

13、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 , “天地”指的是“天和地” ,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 , “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 ,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5.齐声诵读。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 7 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

14、、开火车读。4.生字运用,在 7 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7(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

15、、三、上” 。(1)动画展示“横” “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2)动画展示“一” “二” “三” “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 8 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6)教

16、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 “竖”的写法。板书设计: 2 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 3 口 耳 目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认识。所要学习的十二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地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学情分析: 8教学目标:1会认“口” 、 “目” 、 “耳”等 12 个字,并能在生活中运用。通过观察图片,把字的形与实物的形联系起来,记住汉字,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悠久历史,对汉字的学习产生

17、兴趣。2会认“丿” 、 “丨” 、 “”基本笔画,能按照笔顺写“十” 、 “禾” 、 “木”三个字,能初步体会字的形体美。3使学生有自主识字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教学重点:在生活中积累词语,会认“口” 、 “目” 、 “耳”等 12 个字,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教学难点:会认“丿” 、 “丨” 、 “”基本笔画,能按照笔顺写“十” 、 “禾” 、 “木”三个字,能初步体会字的形体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

18、?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1.认识象形字。(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 “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4)请学生

19、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 ,并扩词。(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 “耳” “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9(2)汇报交流。4.游戏巩固。(1)连一连。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 ,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2)游戏。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 “你的朋

20、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三、朗读小文,认识“站” “坐”1.学生观察书中第 10 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田字格

21、,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 “撇” “弯钩” ,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 “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五、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板书设计: 3 口 耳 目教学反思: 104 日月水火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

22、(一)中的第二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学习 4 个象形文字“日、月、水、火“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看图理解字义,并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 4 个生字,认识 2 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掌握 4 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 8 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

23、到它们。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1.学习“日”字。(1)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预设: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2.学习“月”字。(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11预设: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

24、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 6 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 6 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预设:(1)我找到了“山” , “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2)我找到了“水” , “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3)我找到了“火” ,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 。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25、。(4)我找到了“田” ,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5)我找到了“石” ,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6)我找到了“禾” , “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3.生字运用,在 8 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五、指导书写

26、,掌握笔顺1.强调书写习惯。2.动画展示“日” “田” “禾” “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 ,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5.教师完整范写 4 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12板书设计: 4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5 对韵歌教学时间:

27、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 3 个生字,认识 3 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掌握 3 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 3 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 3 个字。教学过程: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13

28、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 “山” “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

29、字理。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学生发表感想。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 “风” “花” “鸟” 。7.理解词语。(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

30、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 。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个别读,齐读。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1.开火车读生字。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143.读要求写的生字。4.指导书写。(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 “云”字第三笔是“撇折” ;“虫”字的第五笔是“提” ;“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31、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3.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4.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5.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6.汇报朗读。7.小结。板书设计: 5 对韵歌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让我们有了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我说你做” 。通过游戏,学生在说话和听话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情分析:

32、15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插图和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2.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重点)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继续情境,明确要求三、游戏活动,戏中明理1.第一轮游戏:老师说,大家做。师:请大家把铅笔、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语文书、练习本、文具袋都放进书包里。(生照做,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点评,鼓励学生认真听清命令。)2.第二轮游戏:同学说,大家做。生 1:请大家站起来,一起拍手,再一起跺脚。生照做,教师也跟着做,并总结: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3.第三

33、轮游戏:我来说,你来做。分小组活动,一人发布命令,其他人照着做。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师:这节课,我们玩了有趣的“我说你做”游戏,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生 1:玩过游戏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才能知道别人要我们做什么。生 2:我以前说话声音太小,妈妈说我,我也没在意。现在我知道了,说话声音小,别人就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生 3:我以后要大声说话,让别人听得清楚,在听别人说话时也要认真听,知道人家要告诉我什么。(师指黑板,全班齐读板书。)师: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一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吧,而且还要把我们总结的活动秘诀告诉他们啊!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学反思:

34、16语文园地一教学时间: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 ,正确书写“八、十” 。(重点)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 “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6.感受

35、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17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 “一片两片

36、”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 “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 10 个数字,交流识字:(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7、(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 6 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 。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口”和“田”张开“口” ,里面没有东西。 “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 “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

38、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 ,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18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 “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 ,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

39、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

40、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课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1.引言: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2.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 ,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 ,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5.思考交流:第一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

41、段话?第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6.分角色朗读。7.讨论: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样的情况,你怎么做呢?8.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19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吧教学时间: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鼓励亲子阅读,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乐趣。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重点)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教学过程: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最

42、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2.小结过渡: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蛋可以看出,读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 。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神奇的世界。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二、借助插图,感受亲子阅读20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2.课件在原插图的基础上打出小女孩的话:“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 ”指名朗读后全班齐读。3.启发情感:小女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请你带

43、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4.小组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那是多么快乐的读书经历呀!你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吗?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过什么书?怎样阅读的?和小组伙伴说一说。5.全班交流:话题一:和大人一起读书,你们都是怎么做的?(1)家长读给孩子听;(2)孩子读给家长听;(3)家长读一部分,孩子读一部分,家长和孩子合作阅读。话题二:和大人一起阅读课外书,你有什么感受?话题三:爸爸、妈妈和你一起读书,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6.发出活动倡议:我们班要进行“亲子阅读接力”活动,每一个同学每天都要坚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全班同学轮流填写亲子阅读卡 ,让我们的亲子阅读活动坚持得更长久,让我们小朋

44、友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亲子阅读卡读书时间家长每天阅读时间:( )分钟。孩子每天阅读时间:( )分钟。每天有效共读时间:( )分钟。共读收获孩子的话:家长的话:精彩瞬间亲子共读相片:写上瞬间感受的话:三、借助插图,体验阅读成就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故事,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4.全班交流,推选“故事大王” 。四、借助插图,选择阅读类型1.课件出示课

45、文的第三幅插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哪儿。注意观察她正在翻阅哪种书。2.指名朗读或教师范读小女孩的话:“周末,我在书店看到了很多好看的图画书。 ”213.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带来的图画书,告诉他故事主要讲什么,哪个地方最有趣。4.小结:图画书以图画为主,图画精美,文字较少。我们可以一边阅读文字一边欣赏画面,透过文字与画面,感受故事的无穷魅力。五、借助插图,学会拼音阅读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哪?他们在干什么?2.讨论交流:在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是怎样进行阅读的呢?3.课件出示:“学了拼音,我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教师领读,齐声诵读后,说一说这句话告诉我们没

46、有人帮助的时候怎样读书。4.小结:我们刚刚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可以挑选一些拼音读物来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先读读拼音,然后再继续阅读。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一边观察图画一边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到图画中找找答案。六、布置作业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图画书或者拼音读物。2.与爸爸妈妈一起读自己喜欢的书,填写亲子阅读卡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 a o e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 ,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啊 啊” , “啊”提示 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 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 “鹅”提示的音,水中的倒影提示的形。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 三个单韵母的四声。第三部分是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学情分析: 22教学目标:1学会 3 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知道单韵母有 4 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