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03日-7018)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03日-7018)1:教学环境不是学习与教学的五大要素之一。()判断题对错 2:课的类型是由()课的种类。单项选择题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课的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高等教育。()判断题对错 4:教育理念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判断题对错 5:()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多项选
2、择题A、教师B、校长C、教材D、教具E、学生 6:人们常说“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7: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单项选择题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8: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单项选择题A、选拔性、淘汰性B、目标性、水平性C、参照性、差异性D、常模性、个别性 9: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期待B、学习目标C、成就动机D、自我效能感 1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
3、观点,其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 1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多项选择题A、引导、培养和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12: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多项选择题A、干预与服从B、责任与义务C、教育与被教育D、管理与被管理E、监护与被监护 13: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到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判断题对错 14: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单项选择题A、4年B、6年C、9年D、9年 15:
4、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 16:提出“三纲五常”、“正谊明道”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1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判断题对错 18:普通教育学是()的代表作。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 19:运用知识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判断题对错 20: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形式为最适宜,其结构包括()。多项选择题A、目标B、主题C、情景D、任务E、评价标准
5、21: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D、“官本位”价值取向 22:教学技能测评的构成因素有()多项选择题A、 教学技能评定B、 教学技能测验C、 教学技能考核D、 教学技能评价E、 教学技能测量 2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单项选择题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2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6、()判断题对错 25: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单项选择题A、专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 26: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予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单项选择题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 27: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单项选择题A、1
7、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29: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生产力B、社会C、知识D、儿童E、政治 30: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单项选择题A、明朝B、“中华民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D、清朝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2:答案B 解析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见学习精要。 3:答案错误 解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任职期间应接受继续教育。 4: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信念。 5:答案A,E 解析 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
8、和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间展开的。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 解析 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孔子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11:答案A,B,C,D 解析 略。 12:答案C,D 解析 学校和学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要由教育法调整。 1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4:答案B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中华民国的教育。 15:答案B 解析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正确 解
9、析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有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需求 18:答案B 解析 赫尔巴特于l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19:答案错误 解析 20:答案B,D,E 解析 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主题是课程单元的主要内容范围。任务是在一定的课程单元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评价标准是对于任务完成状况做出判断的依据。 21:答案A 解析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
10、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 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 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认为个人的发展都是后天 社会化的结果;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一味强调个人 22:答案D,E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
11、26:答案A 解析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观点有: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B 解析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 29:答案B,C,D 解析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30:答案D 解析 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定初等小学,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