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70832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十一、特征分析判断型下面图 1、图 2 分别为“某月 13 日 9 时和 15 日 9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 12 题。1.该日正值北半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15 日 9 时与 13 日 9 时相比( )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答案 1.D 2.A解析 第 1 题,从等压线分布图知,亚洲大陆此时受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第 2 题,对比两幅图示中等压线疏密、弯曲变化特征即可判断前后天气变化。此时华南地区受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干燥晴朗;我国东部等压线密集,气压

2、差变大,风力增强;日本南部受低压槽影响,但构不成台风;朝鲜半岛低压中心取代原高压中心,天气状况发生变化。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阴影地区为 7 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 7 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23.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特征相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 D.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4.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盛行风可能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降水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受丁地盛行风影响,印度海盐生产进入旺季D.丙、丁都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答案 3.D 4.A解析 第

3、3 题,结合图示知,甲、乙无风带分别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乙地受下沉气流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第 4 题,丁地盛行风为南亚夏季风,可能为我国西南地区带来降水。丙为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形成西北风。受丁地盛行风影响,印度降水增多,不利于海盐生产。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丙则无关。图 1 为“某区域水系图” ,图 2 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 。读图完成56 题。5.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 )1 月 7 月 8 月 11 月A. B. C. D.36.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6 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7 月

4、从西南流向东北 8 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11 月从西南流向东北A. B. C. D.答案 5.D 6.B解析 第 5 题,结合湖泊和河流水位变化特征,1 月和 11 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则湖泊水补给河水。第 6 题,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指向标即可判断河流流向。读“某区域等高线图” ,回答 79 题。7.关于该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为主,西高东低 B.丘陵为主,南高北低C.低山为主,山河相间 D.高原为主,沟谷纵横8.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人工灌渠的是( )A.a B.b C.c D.d9.下列四点中,侵蚀最强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7.B 8.C 9.B解

5、析 第 7 题,结合等高线分布、数据等特征知,该区域丘陵和平原面积较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第 8 题,结合等高线特征知,a、b、d 都分布于山谷之中,为天然河流发育处,c 段河渠与等高线大致平行,最有可能表示人工灌渠。第 9 题,四点中乙位于河流凹岸,受侵蚀最强烈。珠峰在 7 000 米以下,表面被冰雪覆盖;从 7 000 米往上到珠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受热力作用空气沿碎石面上升,到峰顶附近开始凝结成云,当云层高出峰顶时被大风吹拂,于是一面“云旗”就高高飘扬在峰顶了,这种云被称为旗云(如下图) 。旗云既可以作为风向标,4还可以根据风向变化预报天气。据此完成 1012 题。10.产生旗云的时间

6、段主要集中在当地( )A.69 时 B.912 时C.1215 时 D.1518 时11.一般情况下,高原上空刮的是强西风,旗云指向东方,若旗云指向北方,则预示着( )A.大雪将至 B.暴风雨临近C.晴空万里 D.气温升高12.若峰顶风力最大,则此时旗云的形状最可能是( )答案 10.C 11.A 12.A解析 第 10 题,旗云的产生与高原热力作用有关,成云的最基本条件是大气上升冷却,此时下垫面温度较高,根据气温日变化规律即可推知旗云产生时间。第 11 题,若旗云指向北方,说明此时高原上空吹南风,来自印度洋水汽可能上升冷却可能形成暴风雪。第 12 题,结合上题信息,峰顶最强风为西风,据此判断

7、旗云形状。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单位: m)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 。读图回答 1314 题。13.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3 000 m 的区域 B.5001 000 m 的区域C.100500 m 的区域 D.25 m 的区域14.图中信息表明,我国的人口( )A.分布较均匀5B.大多分布在在平原、丘陵区C.随海拔升高递减D.高原地区地广人稀答案 13.D 14.B解析 第 13 题,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上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用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之比来表示。通过计算可得出答案。第 14 题,从图中信息看出我国的人口 70%集中在 500 米以下的地区,而 500

8、 米以下是平原和丘陵。据图判断,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之间的不对等,说明人口分布不均匀;从25m 到 100500 m,随海拔升高人口增加;从图中可以得出“高原地区地广人稀”的结论,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如我国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逆风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下图示意“某机场及其附近地区飞机起飞时噪声等值线分布” 。读图完成 1516 题。15.机场附近盛行风向最可能为( )A.西北风、东南风 B.东北风、西南风C.东风、西风 D.南风、北风16.图中 E、F 两地分别适宜布局( )A.科技园区、乳畜业 B.草地、高级住宅C.高级住宅、乳畜业 D.科技园区、草地答案 15.B 16.D解析 第 15 题

9、,结合指向标知,图示中噪声等值线呈东北西南向延伸,据此推断飞机跑道呈东北西南向,机场附近盛行风向最可能为东北风、西南风。第 16 题,E 地距飞机场较近,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具有一定吸引力。F 地噪声较大,靠近飞机跑道,适于布局草地。图 1 和图 2 所示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人口迁移与比重示意图” 。读图回答 1718 题。617.读图可知( )A.1982 年以后三大城市群省际迁入人口呈现波动增长态势B.1987 年以后三大城市群省际迁出人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C.1990 年以后京津冀城市群迁入人口占全国比重明显升高D.2000 年以后珠三角城市群迁入人口占全国比重逐渐回落18.京津冀城市群的社会

10、经济要素与图 1 中“省际净迁入人口”发展趋势大体一致的是( )农业产值占全国比重 城市化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三产业产值A. B. C. D.答案 17.D 18.C解析 第 17 题,该题可通过读图直接获取答案。第 18 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产值都呈持续增长趋势。读“某大陆东部海岸线示意图” ,回答 1920 题。19.关于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7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雨日多,日照少B.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0.有关该国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和盆地面积大,种植业条件优越B.地广人稀,粮食的商品率高C.混合农业是该国分布最广的农业地域类型D.气候暖湿,利于农业生产答案 19.D 20.B解析 第 19 题,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第 20 题,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农业地域类型应为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只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和东南部。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小麦 )出口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