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总结了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特点和经验,并对进一步加强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非专业素质拓展是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一座桥梁。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由于其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活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对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生在观念、品格、方法、能力和知识等五个方面的素质结构,整体提高学生成功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既有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共性化功能,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自然、挑战
2、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开展以来,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取得了宝贵经验。 一、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突出特点 (一)坚持自主性原则,确立了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的主体性地位 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强调一切行为措施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和目的,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抢手型”人才为立足点。拓展训练的开展是在广大学生认同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整个过程中贯穿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原则,达到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完善自我、实现成功素质整体提升的目的。我校素质拓展训练中大学生既是素质拓展教育的对象,也是这一活动计划的受益者,始终以学生的评价为依据,改进了传
3、统的素质拓展的内容与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实行了项目化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参加活动,使学生由“要我参加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活动”。在我们跟踪调查的06级学生中,不少学生反映:通过2006年的“入学素质拓展训练”和2009年“提升素质拓展训练”,自己已经能够从“被动跟从”转变“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这正是学生在拓展活动中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了开放性原则,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不受专业、年级和学校的局限,鼓励同学们大范围交流,鼓励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相互借鉴。实践中,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尊重和培养个人
4、的自由发展,活动内容的设计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自身价值,为每一个大学生提供了发现“自我走向成功”的方向。活动内容的设计更是针对学生在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意志等方面的现状和差异而展开的,挖掘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个性。例如,我校在拓展实践中就坚持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进入我校素质拓展基地进行系统训练,平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不同学生团体进行相关素质拓展,学校提供基本条件。又如,我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入学训练”与“提升训练”等等。这些,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效果显著。特
5、别是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佳绩频传,累计上千名学生获得过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奖项。 (三)坚持刚柔相济原则,充分考虑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性 我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既不设定训练结果的硬指标,用以评价各位同学素质拓展成果的优劣,又不树典型,不作排名,不评优秀,重在过程和参与,追求真正的学习,鼓励同学们量力而行,倡导用柔性指标引导先进,鼓励相互借鉴,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年龄、心理、知识状况、爱好、学科特点等方面。注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在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要规定了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同时,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形式
6、、项目化运作、评价机制等各方面也进行了具体化设计,既照顾不同的学生群体,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多样性原则,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发展不仅包括当前的发展,而且包括长远的发展;不仅包括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包括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各种需求。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风格迥异的设计和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基本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一方面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
7、”的观念。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坚持普遍性原则,实现了广大学生全员参与的基本目标 “全员性”是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过往高校素质拓展训练,主要以活动形式开展,更多的是那些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唱主角,其他学生只是间接参与,其收获面毕竟是有限的。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科目,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在训练项目安排上,体现了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尽管大家的体会、感受与认知程度各不相同,但通过项目结束后的“分享”,学生的收获则是“大面积”的。 二、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经验 (一)系统化,形成了较完整的成功素质拓展体系 我校高度重视素质拓展的系统
8、性,真正把学生素质拓展列入工作日程、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时,明确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和素质拓展途径,体现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有效把握观念、品格、方法、能力、知识的拓展途径和内容,体现年级、性别、学生类别的差异性;通过一定的实践,及时归纳总结出适合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参与素质拓展项目,逐步形成了素质拓展的完整体系。 (二)规范化,建设组织机构健全和制度完整的工作运作机制 其一,创设专门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作为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实施者,科学构架行政体例,实现“教学训练研究”一体化,并聘请那些有人格魅力、人生经验丰富、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教师,担任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教师。极大地提
9、高了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科学性与训练能效。其二,建立由学校组织、院( 系) 实施、素质导师为主体的立体工作网络,形成了党组织为核心、学工行政系统为主干、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为纽带、学生社团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组织网络,从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和保证。其三,形成了组织建设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反馈评价制度、证书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和基地建设管理维护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使素质拓展的实施有条不紊、规范有序。 (三)多样性,丰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以成功素质为重点,努力体现时代特色、青年特色、学校特色。如以“成功素质展示节”大学生创新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建立学院的创新体
10、制,多角度构建创新思路,为创新提供多种载体。其次,通过紧密依托民族文化村,推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再次,规范整合素质拓展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仅是以前第二课堂活动的简单堆砌,整合和规范了以前的项目资源。 (四)严肃性,完善以“三个结合”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测评体系 “三个结合”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总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将得到的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项目和教育成果、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参加重要比赛的获奖情况、职业技能培训的结构和水平等因素,量化成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素质测评所
11、得成绩记入学分,充分体现了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严肃性。 三、进一步加强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的几点思考 尽管我校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已经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但由于实施时间还不是很长,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做好学生生涯设计的导航工作 生涯设计是大学素质拓展训练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个性化的最好体现。为有效做好这个环节,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对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导航前,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学习能力倾向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使指导老师和学生自己明白其发展方向以及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意愿,师生共同进行个
12、性化设计。第二,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一层次是素质导师指导。因为素质导师掌握学生情况较全面,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完善和拓展素质教育的各项活动。第二层次是依托优秀学生骨干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结对子”,让优秀学生骨干为其同学提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第三,要及时调整和检查。在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上学期的情况做出总结,找出不足之处,根据新学期的实际情况修正和调整上学期制定的计划,进行动态化和个性化的管理。 (二)建立透明度高的拓展活动评价认证体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形载体,是用于记录学生在素质培养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历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在认证中采用“谁主
13、办,谁审核”的原则。由院系向承办单位负责提供参与人员名单。在选择填写内容时注意导向性,充分体现成功素质教育思想,增加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 (三)拓展训练贴近社会,扩大影响,强化认同 在拓展训练的组织策划中,坚持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要服务于学校教育的需要,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更要坚持同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拓展训练的社会影响,获得社会的认同,使拓展训练具有更加广阔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上只是粗浅地对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更为系统有效的训练体系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1991-01-13. 2,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Z, 1999.6. 3赵作斌.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