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92898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 19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容积为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B.用物质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C.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D.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2、0.3 molL-12.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 N2(g)+2CO2(g) H=-746.4 kJmol-1。起始反应时 NO 和 CO 各为 4 mol,10 s 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 N2为 1 m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 5 s 内,用 NO 表示的平均反 应速率为 0.1 molL-1s-1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将减小,逆反应速率将增大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的关系有: v 正 (CO)=2v 逆 (N2)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 1 mol O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3

3、.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A B,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0.1 molL-1降到 0.06 molL-1需要 20 s,那么由 0.06 molL-1降到 0.036 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 ( )A.等于 10 s B.等于 12 sC.大于 12 s D.小于 12 s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 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SO 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汽车尾气中的 NO 与 CO 反应转化为无害的 N2和 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增大压强,一

4、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 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增加反应物的用量,一定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A. B.C. D.5.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C(g)+2D(s)。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D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 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2 min 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正向

5、移动C.反应过程中 A 和 B 的转化率之比为 31D.从开始到平衡,用 A 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3 molL-1min-16.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 2 L 的密闭 容器中发生反应 4A(s)+3B(g) 2C(g)+D(g),经 2 min 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B 反应了 1.2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 N2(不参与反应)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B.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 molL-1min-1C.平衡状态时,B、C 的反应速率相等D.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 molL-1min-17.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6、 2C(g) H v(逆)B.、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 CD.、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12。0.06-0.0364.B 铁片遇 98%的浓硫酸发生钝化,不能得到 H2,错误;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错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错误;NO 和 CO 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正确;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错误;加入硫酸铜能够形成锌铜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正确;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正确;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正确;固

7、体和纯液体用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错误。5.D 反应生成固体 D,气体质量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密度 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误;2 min 后,加压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正向移动,B 项错误;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比和起始量之比相同,所以反应过程中 A 和B 的转化率之比为 11,C 项错误;2 min 内生成 0.8 mol D,则消耗 A 的物质的量为 1.2 mol,故 2 min 内 v(A)= =0.3 molL-1min-1,D 项正确。=1.22 26.D 容器容积不变,充

8、入氮气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没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 A 项错误;不能用单位时间内固体的量的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 B 项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2v(B)=3v(C),故 C 项错误; v(C)= v(B)= =0.2 molL-1min-1,故 D 项正确。23 1.22 2237.C 在 t1t2时, v(正)= v(逆),A 项错误;由图像可知第二次平衡后,反应速率与第一次平衡时相同,这说明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所以 A 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B 项 错误;加入物质 C,物质 C 的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但容器体积增大,物质 A、B 的浓度降低,

9、正反应速率瞬间减小,平衡左移,物质 C 的浓度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也逐渐减小,物质 A、B 的浓度逐渐增大,正反应速率也逐渐增大,最终又达到原来的平衡状态,C 项正确;平衡常数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项错误。8.B 由题图可知,前 5 min 内 c(NO2)由 0 增加到 1.2 molL-1,c(N2O4)由 0 增加到 0.8 molL-1,则前 5 min 内 c(NO)=1.2 molL-1+0.8 molL-12=2.8 molL-1,v(NO)= =0.56 2.8-15molL-1min-1,A 项错误; T 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 =0.36,B 项正确;图中 10

10、 min 之后, c(NO2)、 c(N2O4)均逐渐减小,而降2(2)2()(2)=1.222.021.0低温度时,反应均正向移动, c(NO2)、 c(N2O4)应逐渐增大,C 项错误;起始时加入 1.6 mol NO2和4.0 mol N2O4,相当于加入 9.6 mol NO 和 4.8 mol O2,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 T 达到平衡时, c(NO2)与图中 510 min 的相同,D 项错误。9.C 由第一、二组数据知,X 的物质的量浓度加倍,而 Z 达到相同浓度所需时间缩短为原来的 ,故14反应速率与 c2(X)成正比,由第二、三组数据知,Y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 ,Z 达到

11、相同浓度所12需时间延长一倍,故反应速率与 c(Y)成正比,C 项正确。10.A t2时刻改变条件,浓度增大而平衡不移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则只能是改变容器的容积,使浓度增大且平衡不移动,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 x=2,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于 D 是固体,D 的多少不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故 C 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 D 项错误。11.答案 (1)0.009 molL -1min-1 (2)AD (3)一定解析 (1)1020 min 时,N 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9 molL-1min-1;(2)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到原来

12、的 1.20.25-1-0.16 -120-10倍,所以采取的措施可以是缩小体积增大压强,也可以是加入 NO 增大 NO 的浓度,因此 AD 正确。12.答案 (1)(或) 不同反应物浓度 (2)0.001 molL -1s-1解析 (1)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只改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实验温度相同,只是改变了反应物浓度。(2)由已知反应可得关系式 Na2S2O3S,即得 n(Na2S2O3)=n(S)= =0.000 5 mol,故0.016 32 -1v(Na2S2O3)= =0.001 molL-1s-1。0.000 52010-325 13.答案 (1)CH 4(g)+2

13、NO2(g) N2(g)+CO2(g)+2H2O(g) H=-867 kJmol-1(2)0.50 5.33 增大(3) abc bc;由图 2 可以看出,当 一定时, (CO)随温(2)()(2)()度升高而减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H0。对于气相反应 2CO(g)+4H2(g) CH3OCH3(g)+H2O(g),根据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 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33)(2)2()4(2)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A 正确;若容器的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但平衡正向移动,B 错误;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 K 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氢气的转化率减小,不一定是平衡逆向移动,如充入了氢气,平衡正向移动,但 H2转化率减小,D错误;答案为 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