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议《廿二史札记&amp#183;三国志》的价值.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69265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廿二史札记&amp#183;三国志》的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议《廿二史札记&amp#183;三国志》的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议《廿二史札记&amp#183;三国志》的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议廿二史札记三国志的价值 摘 要:关于三国志的评述著作很多,清人赵翼撰曹光甫校点的廿二史札记更被学界所推崇,既对三国志内容中回护、繁简不一等问题进行批评;又对其所作的考证、辩误表示赞许。由此可见赵翼史学功底之深。 关键词:浅议;廿二史札记三国志;评价;价值 廿二史札记三国志在廿二史札记中仅有十一篇目,在整本书中并不算多,但却如前言中张舜徽先生所评价的一样“赵氏偏于历史事实的综合比较”1。其主要围绕“三国志书法”展开,作者以后来人的视角,运用扎实的史学功底对三国志与后汉书在对待历史事实叙述上的差别进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个人对于三国志各方面的考据及评价。 细数中国民间流传最多的历史人物,大多出在三

2、国,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得益于三国演义及戏文。作为正本的三国志是否完全依据事实呢?赵翼认为三国志本为陈寿“一家之言”,后虽称为官史,但仍有弊端。赵翼详细分析了陈寿在著书时所需考虑的前因后果及其在文中的具体影响,环环相扣,若非是对各类史籍的熟识,想必是很难做到的。 一、对于三国志的批评与肯定 廿二史札记三国志中对于三国志的主要批评还是在于陈书对曹魏之史多回护之情。赵翼认为陈寿身仕于晋,不敢不为晋纬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对于隔朝之事任然不能秉笔之书却提出了很大的批评,但仔细思考之后就会发现,晋之代曹魏正如曹魏代汉之法,若对于当朝之事采用了这种写法后,那从逻辑和情理上也不得不对相同经历的曹魏也如此记

3、述。这样看来,陈寿对于三国志中的回护之情既有当朝史官的无奈也是史学逻辑上的必然。 其次,赵翼对于三国志的其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如立传繁简不一:陈寿所立三国诸臣传,较旧书有增有减,陈寿三国志中所立传原本是依照就书中的内容,但三国志中旧书本无的内容没有增加,就连旧书中本有的一些内容都被删减,比如蜀后主刘禅之子刘谌,哭于昭烈之庙而杀妻自尽,这样重要并且忠烈之事也未见其传,便确实有些不能理解。 此外,三国志文中仍有误处,比如魏武纪中关于曹操讨伐黄巾贼刘辟、黄劭的记载;高堂隆传中关于刘备、孙权与魏明帝的时代关系等,大多是集中在人物和时间或空间上的错误。作为一个拥有深厚功底的修史者,但却在文章中出现这

4、样最简单的错误,也是令人大为不惑。 书中提及了陈寿三国志中的一些问题,但廿二史札记三国志中对于三国志还是给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赵翼作为乾嘉学派重要的人物,对于考证、辩误之功力可想而知,能够对三国志给出这样的评价,也能看出对于陈寿著书的肯定。此外还有一点也是值得思考的,在廿二史札记三国志书法一文结尾处,赵翼对陈寿写三国志多回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而且关于书法中关于三国立传、称呼之区别也给予了分析。陈寿在吴志孙权称帝后仍书其名,而蜀志则不书其名而称先主、后主。陈寿虽为晋仕,但却曾为蜀臣,可见不忘旧国之微意也2,对于这一点赵翼在书中也显示出极大的宽容和认可。赵翼在对于补缺勘误的认识上也有自己的看法,并

5、不是所有可览之书皆可补充或作为注释,他认为前人所看之书能流传至今的并不多,选择哪些内容必是经过仔细思考的,后人不能因为偶然发现有之前未见之书便对前人之言进行反驳。这也体现了作为考据学派其治学之严谨。 廿二史札记中在卷七中还有一篇关于三国的内容即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此文中对于三国之主在用人主政上进行了分析,可谓入木三分,独有见解。关于三国各主用人之法赵翼总结为:“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3这些都是较为客观的评价,可见对三国志中关于用人态度的记载还是较为认可。 二、廿二史札记三国志的价值 治史本就是一件严谨并且繁复的事,如何去学习治史的态度在

6、这本书中也有所体现,在本书的小引中有这样一段话:“是以此编就正史记、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抵牾处,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云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4作者在此表述了自己写书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校刊史书的错误,去伪存真,这一点也是那个时代乾嘉考据学派共同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却显得难能可贵,是为了要探寻“治乱兴衰之故”,这一点却是乾嘉学派诸公们极少提及的,可见赵翼的这本廿二史札记却也有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治史思想。 乾嘉学派的书多半是繁复的引用和考据,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思考和乐趣,而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却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乾嘉学派中的史学三大巨匠,赵

7、翼与王鸣盛和钱大昕齐名,他们所著的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考异,都被钱穆先生誉为考据学上的典范著作。但同时与这两位不同的是,赵翼在史识上确实要稍微逊色,但在史学上却可与这二位相切磋。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更多的是从历史的得失和分析中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规律,正如上文中讨论过的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这篇文章中所想要表达的想法一样。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赵翼成为乾嘉学派中最能让人印象深的原因。 读史不仅是对内容的简单理解和辩误,需要去发现能够给予人们启示的东西。除廿二史札记三国志之外, 在翻阅廿二史札记中的其他篇目,就会发现和上文中提到的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相类似的文章,比如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六朝清谈之习、南朝多以

8、寒人掌机要、周隋唐皆出自武川之类,这些内容多像是在对某种规律的寻找和思考,甚至在读到一些大家之作时也常常能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作为摘引,可见其在史学文章中的地位。赵翼所追求的史学,是在探赜索隐之后进行了系统的思考,试图从浩如烟海的廿二史中寻找出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线索,这才是其可贵之处。 但也正如前文所说一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却也有很多的无奈何矛盾。在廿二史中,敢于对封建王朝的历史提出否定和怀疑的5,似乎只有司马迁的史记和范晔的后汉书。而在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中,他对于几千年来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基本上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当然,他也许是抱了“得可资,失亦可资;同可资,异亦可资”(王夫之读通

9、鉴论 叙论四)的态度来写这部犹如个人思考的廿二史札记的,从中不难发现,赵翼对于历史的这种否定态度其实更多地是基于他对于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失望。虽是如此,却也看出赵翼的率直和真实。 廿二十札记中,赵翼在对史实的考证中抨击和指责了正史著述者们的“回护”和“曲笔”。然而,读过廿二十札记又会发现,其本身又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蹈了前人的覆辙。这正是赵翼不可避免的自相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赵翼还是始终无法摆脱那个时代的局限。但不可否认,赵翼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研究法,抓住历代治乱兴衰的重大事件,然后进行了列条分类,综合叙述,再加以归纳,进行研究,发表评论。就这一点已经足以开创前人所无之功绩。(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翼.廿二史札记前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赵翼.廿二史札记三国志书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赵翼.廿二史札记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 赵翼.廿二史札记小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 李金堂.读赵翼廿二史札记书后J. 史学史研究1987,(4)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