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第3讲-质量与密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ppt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92074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第3讲-质量与密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第3讲-质量与密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第3讲-质量与密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第3讲-质量与密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第3讲-质量与密度ppt复习课件(含答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讲 质量与密度,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常考质量、密度的估测,1判断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是否正确 (1)(2017重庆A卷1A题0.75分)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5 kg. ( ) (2)(2016重庆B卷1D题0.75分)体育考试中所用实心球质量 约为10 kg. ( ),(3)(2015重庆A卷1C题0.75分)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 为30 g ( ) (4)(2012重庆1A题0.75分)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 g( ) (5)(2011重庆2C题0.75分)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 (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2(2012重庆16题(2)1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

2、中,经常使用下 面的实验仪器:图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_g.,第2题图,【解析】天平称量的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示数,题图中砝码质量为60 g,游码示数为3 g,故烧杯与盐水总质量为60 g3 g63 g.,63,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2011重庆16题(3)1分)图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mL.,第3题图,【解析】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40 mL对齐,40,测量物体的密度,5(2016重庆A卷16题8分)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第5题图,类型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向

3、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 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选填下列选项前 的字母) A B C D,【解析】(1)测固体密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先用 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再测物体的体积,最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密度;,A,(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 错误的是_,【解析】(2)由题图甲可知,此时游码没有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天平平衡前游码没有归零,(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

4、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g;由图丙和图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g/cm3.,【解析】(3)由题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m20 g5 g 2 g27 g,由题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4 mL; 由题图丁可知,量筒中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为24 mL,则 鹅卵石的体积为V24 mL14 mL10 mL10 cm3,鹅卵石的密度 2.7 g/cm3;,【答案】27 10 2.7,(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解析】(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鹅卵石磨损后,其密度不变;,不变,(5)用量筒测

5、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若在题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则读出的量筒中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偏小,将导致计算出的鹅卵石的体积偏小;由 可知,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偏大,在同一水平线上(相平),偏大,7(2013重庆A卷17题9分)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第7题图,(1)将托盘天平放在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

6、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解析】(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右,平衡螺母应向左端调节;,水平,左,(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 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kg/m3.,【解析】(2)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读数,即100 g100 g20 g0.8 g220.8 g,柑橘的密度 0

7、.96 g/cm30.96103 kg/m3;,220.8,0.9610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解析】(3)若先测柑橘的体积,再称柑橘的质量,由于将柑橘从水中取出,柑橘上会沾有一些水,测得的质量会偏大,从而导致所测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偏大,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值偏大,(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借助牙签使柑橘

8、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 妥之处是:_ _.,【解析】(5)由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时,总有一些水沾在烧杯壁上,量筒测出的水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导致测量误差较大,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 真实值偏大,类型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9(标记法)(2016重庆B卷16题8分)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 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第9题图,将天平放在_台上,把游码移到

9、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解析】(1)在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调平,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调节横梁水平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一侧,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另外一侧移动,故题目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水平,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 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 水的质量为_g,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 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_g/cm3.,【解析】砝码的质量为50 g10 g5 g6

10、5 g,游码分度值 是0.2 g、读数是4.6 g,所以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是65 g4.6 g 69.6 g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则江水的质量m69.6 g30g39.6 g量筒的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2 mL,则江水的 体积V36 mL36 cm3,密度 1.1 g/cm3.,39.6,1.1,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 (选填“偏大”或“偏小”),【解析】 在测量过程中,江水倒入量筒时,会有 少量液体残留在烧杯壁,导致所测体积偏小,根据 可知测得的密度值偏大;,偏大,(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 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用电子秤测

11、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 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 出空瓶的质量为m2;,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解析】(2)题目中没有给出量筒,无法直接测量体积,可以通过测量水的体积来测量出江水的体积,在倒入江水时要使液面与标记A相平,标记A,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_(纯净水的密度用水表示);,【解析】水的质量是m1m2,江水的质量是:m3m2,因为两者体积相等,V江水V水 ,江水的密度江水 ,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 _ A控制变量法 B等量替代法 C类比法,【解析】 通过测量水的体

12、积来间接测量江水的体积,这种方法叫等量替代法,B,考点梳理,质 量 与 密 度,质量,天平的使用与读数,量筒的使用与读数,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测量物质的密度,质 量,定义:物体所含 _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 _ 、 _和 _ 的改变而改变. 单位:基本单位是 _,符号是 _.常用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 单位换算:1 g _ kg;1 mg= _ g=10-6 kg; 1 t= _ kg.,常考质量的估测,测量工具,物质,形状,状态,位置,10-3,千克,kg,103,10-3,常考质量的估测: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13、500 g;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g;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 g;e.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0 g.,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 _ 测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秤、台秤和案秤测量.,天平,天 平 的 使 用 与 读 数,使 用 步 骤,看:观察天平的 _和 _. 放:把天平放在 _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_处.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 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调节遵循“左偏 _调,右偏 _调”的原则. 测:左盘放 _ ,右盘放 _ ,并移动 _,使横梁再次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注意事项,读,量程,分度值,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右,物体,左,砝码,游码,读,物体质量=砝

14、码质量+游码读数.读游 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时以左边为准.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_ g.,注 意 事 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_.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左盘中. (4)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31.6,量程,镊子,量 筒 的 使 用 与 读 数,看:看 _和 _. 放:放在 _台上. 读: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_相平;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视线要和凸液面的 _相平.如图所示,视线方向正确的是 _ ,量筒的分度值为 _ mL;量程为 _ mL;被测液体的体积为 _ mL. 体积单

15、位及其换算:1 mL= _ cm3;1 L= _ mL= _ cm3= _ m3.,量程,分度值,水平,底部,顶部,110-3,B,2,050,20,1103,1,1103,m表示质量,常用 单位为kg、g. V表示体积,常用 单位为m3、cm3. 表示密度,常用单 位为kg/m3、g/cm3.,密 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无关,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也不同.,变形 公式,求质量:m=V 求体积:V=,单位及其换算,常见物质的密度,公式: _,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 _.有

16、时也用克每立方厘米作为密度单位,符号是 _.1 g/cm3= _ kg/m3.常见物质的密度:a.水的密度1.0103 kg/m3;b.冰的密度0.9103 kg/m3;c.海水的密度1.03103 kg/m3;d.蜡的密度0.9103 kg/m3;e.干松木的密度0.5103 kg/m3.,kg/m3,g/cm3,1103,密 度 与 社 会 生 活,密度与温度: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 _ ,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 时密度最大. 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估算物体质量和体积等、农业选种、航空器材常利用高强度、低密 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等.,小,测 量 物 质 的 密 度 ( 常 规

17、法 ),原理: _. 工具:用 _测质量,用 _测体积.测量 固体 密度 的步 骤,(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使固体可以浸没且液面不超过量程),测出水的体积为V1. (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体积为V2. (4)固体的密度= = _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天平,量筒,测量 液体 密度 的步 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液体的密度= = _ .,重难点突破,例 1 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

18、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固态干松木的密度比液态水 银的密度小,A错误;由 可知,mV,在体积相同 时,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植物油的质量较大, B错误;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C正确;冰和植物油是不同的物质,但密度相同, D错误故选C.,【答案】C,例 2 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球的mV图 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 A. a物质的密度最小 B. a物质的密度是c的2倍 C.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

19、3 D.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 密度越大,例2题图,【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相同体积的a、b、c三个实心球,mambmc,根据 可判断a物质的密度最大,c物质的密度最小,A错误;a物质的密度为a 1.8 g/cm3,b物质的密度为b 1 g/cm31103 kg/m3,c物质的密度为c 0.5 g/cm3,ac1.80.53.61,B错误,C正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无关,D错误故选C.,【答案】 C,命题点:,实验突破,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1实验原理(_) 2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3量筒的使用和读数,4实验步骤(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为例) a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

20、小石块的质量m; b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 V1; c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 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V2; d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V_; e求出小石块的密度_ 5适量水的含义(水能够浸没物块且物块放入后液面 不能超过量筒量程),V2V1,6密度的相关计算 7实验误差分析 a测量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否则会导致 密度测量值偏_; b测量液体密度时,液体的质量应为液体倒入量筒前后的 质量差,需要分两次测量;若测量时未计算液体倒入量筒 前后的质量差,只进行一次测量,则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密度偏_,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密度偏_. 8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估,大,

21、大,小,9特殊方法测密度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2)称重法测浮力大小(F浮_)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固体的密度 (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液体的密度 10物质的鉴别(根据计算的密度对比密度表鉴 别物质),GF拉,例 1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珠是否是钢质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例1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 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解析】(1)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可知,当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右,(2)

22、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珠质量为m_g;,【解析】(2)砝码的总质量为 5 g10 g20 g35 g, 游码对应的示数为4.4 g,所以金属珠的质量为35 g 4.4 g39.4 g;,39.4,(3)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 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珠的体积为 V_cm3;,【解析】(3)由图乙可知,金属珠的体积为34 mL30 mL4 mL4 cm3;,4,(4)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_kg/m3;,【解析】(4)金属珠的密度为= 9.85 g/cm39.85103 kg/m

23、3;,9.85103,(5)查询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铁的密度为7.9 103 kg/m3,比较可知:小明的金属珠_(选填“是” 或“不是”)钢质的,【解析】(5)显然,金属珠的密度大于钢铁的密度,故小明的金属珠不是钢质的.,不是,(1)小明增减砝码时,当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向右偏,取 下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又向左偏,则此时他应该_ 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体积时,小明在放入金属球时不小心将水溅出,导 致密度的计算_(选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 是用细线悬挂金属球缓慢浸入水中,既能防止测量时水溅 出,又可以避免_,移动游码,偏大,损坏量筒,(3)实验中小明若将天平换成弹簧测力计,先用细

24、线把金属球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然后将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则金属球所受的浮力为_N,金属球密度的表达式为_(用所测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水),F1F2,例 2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例2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解析】(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说明右侧质量略大,应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

25、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零刻度线,左,(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g,酱油的密度为_kg/m3.,【解析】(2)在天平的标尺上,1 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 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 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150 g10 g2 g62 g,量筒的分度值为2 cm3,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40 cm3,空烧杯的质量为m217 g,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m1m262 g17 g45 g,酱油的密度为 1.125 g/cm31.125

26、103 kg/m3;,【答案】45 1.12510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解析】(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 知,密度测量结果会偏大;,偏大,(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 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 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将一个烧杯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 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装满水,(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如果游码忘记归零,则测出的被 测物体的质量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 (2)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小明重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酱油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与酱油的总质量m1; 将烧杯中的酱油一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得剩余酱油与烧杯的 总质量为m2; 测得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V; 则小明测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用上述已知 量进行表示),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