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9日-919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10月29日-9195)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单项选择题A、教材B、学生C、生存D、情境 2: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巴甫洛夫和()单项选择题A、华生B、桑代克C、斯金纳D、班杜拉 3: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单项选择题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4:_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单项选择题A、教师领导风格B、班级C、学校D、年级 5:以
2、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单项选择题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程序教学D、合作教学 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实验法B、调查法C、测验法D、临床法E、个案法 7: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它影响学习的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判断题对错 8: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一是创拟确立模型,二是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二步是关键。()判断题对错 9: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自主学习B、发现学习C、个别教学D、个别化教学 10: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不
3、会发生变化。()判断题对错 11:上位学习又称()。单项选择题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2:下面属于“问题解决”的是()。单项选择题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13: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单项选择题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 14: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合作学习B、情境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 15: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
4、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6: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表象B、原型C、经验D、概念 17: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C、45岁D、56岁 18:下列概念属于单独概念的有()多项选择题A、鸟B、花束C、渤海D、弗洛伊德E、沈阳师范大学 19: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单项选择题A、经验加能力B、经验加机遇C、经验加反思D、能力加机遇 20: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有()多项选择题A、年龄差异B、种族差异C、性
5、别差异D、智力成分差异 21:认知派学习理论的鼻祖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B、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C、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D、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22: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桑代克C、埃里克森D、维果斯基 23:动作技能的练习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判断题对错 24: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多项选择题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生理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E、主导动机 25: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记忆效果最好。单项选择题A、100B、150C、200D、50 26: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单项选择题A
6、、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 27: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布鲁纳C、埃里克森D、柯尔伯格 28: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29: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戴尔 30:皮亚杰认为,在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判断题对错 31:下列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的描述是()。单项选择题A、
7、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B、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C、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32: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判断题对错 33: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单项选择题A、015B、23C、612D、1218 34: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教师的教学行为B、是否理解学生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D、理解自己 35: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判断题对错 36: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
8、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 3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心理学B、教师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 3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单项选择题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 39: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不平衡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差异性D、连续性 40: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形式包括【】多项选择题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图形直观D、言语直观E、动作直观 41:品德是一种个性
9、心理特征。【】判断题对错 42: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单项选择题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 4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单项选择题A、有积极作用B、有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44:有些教师把大量时间化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他们在成长历程中处于()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效率阶段 45: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准备律B、反馈律C、练习律D、效果律E、惩罚律 46: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
10、、桑代克B、贾德C、苛勒D、加涅 47: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判断题对错 4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判断题对错 49:个人在工作中的状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蜜月期B、适应期C、先期厌倦期D、后期挫折期E、淡漠期 50: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单项选择题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
11、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6:答案A,B,C,D,E 解析 7:答案错误 解析 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它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8:答案错误 解析 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创拟确立模型是关键。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错误 解析 一般说来,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因此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11:答案B 解析 【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
12、学习。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类: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仅仅是由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的合理组合构成的,因而仅仅能与认知结构中相关内容的一般背景相联系,而不能与认知结构中某些特定的内容构成下位关系(从属关系)或上位关系(总括关系),那么,这时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14
13、:答案B 解析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5:答案D 解析 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C,D,E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A,B,C 解析 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属个体差异。因此,本题选择ABC选项。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正确 解析 动作技能的学习有一个共同特点: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4:答案C,
14、D 解析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5:答案B 解析 过度学习不意味复习次数越多越好。l50时,效果最好。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 答:错误。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31:答案C 解析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32:答案正确 解析 系
15、统暂无解析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A 解析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这是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 3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36: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B 解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A,B,D 解析 知识的直观包括三种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1:答案正确 解析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16、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2:答案A 解析 43:答案C 解析 44:答案A 解析 45:答案A,C,D 解析 AC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中桑代克的联结说,他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8:答案正确 解析 经典条件作用论揭示了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它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49:答案A,B,C,D,E 解析 50:答案C 解析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