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素材(打包16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素材打包16套新版新人教版.zip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素材打包16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备课素材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1.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0.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0.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99.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98.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授课典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2.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授课典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1.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9.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8.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3.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营养物质的吸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2.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7.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6.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3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5.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时训练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4.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时训练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3.doc
  • 全部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备课素材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1.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0.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0.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99.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98.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授课典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2.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授课典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1.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9.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8.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3.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营养物质的吸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12.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7.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6.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3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5.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时训练1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4.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时训练2新版新人教版201805122103.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 1课时 食物的消化[重难点]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重点)重点分析:有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果没有消化系统的完成,我们人体内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就供给不足,我们就不能进行各种活动,因此,消化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突破方案:1.播放人消化食物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2.观察教材中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说出每个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消化道的哪个部位,消化液含有什么酶。由此归纳出消化腺的组成,并为学习消化的全过程做必要的准备。3.消化系统各器官互指游戏,进一步了解各器官在身体的具体位置。[重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难点)难点分析:利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学生能够在:(1)单一变量的控制;(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3)数据的记录和整理;(4)现象的描述和结论的分析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突破方案:首先播放馒 头在口腔内被消化的视频,其次指导学生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探究。最后分析实验:理想的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馒头不变蓝色,②号试管馒头变深蓝色,③号试管馒头变蓝,颜色稍浅。对于实验 现象对比不明显的小组,教师也应给予关注,让小组成员反思失败的原因,如唾液量不足或不纯;馒头的大小可能有问题;水温过低;保温时间不够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消化及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等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由于本实验要探究的是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而①号与②号构成一组对照,探究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①号与③号构成一组对照,研究物理性消化的作用。因此,本实验这三组实验就足以说明问题。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视频)2.消化(视频)3.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视频)4.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动画设计)5.人体消化系统6.肝、胆、胰、十二指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问题导入] 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吃了大餐以后很不容易饥饿,这是什么原因呢?吃进去的食物是不是都直接转变为人体的成分了呢?都哪些物质需要消化,都是在什么部位消化的?又变成了什么物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入今天这个课的学习。[体验导入] 让学生体会吃馒头的过程中,口腔中是否有甜味儿。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明确没有甜味的淀粉变成有点味道的新物质,引入消化吸收的课题。21.吃火锅的学问吃火锅的学问火锅,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传统佳肴,可荤可素,可丰可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但是,如果忽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吃火锅就会害大于益。1.掌握好食品烫煮的时间。菜长时间放在锅里煮,容易破坏菜中的营养成分。贪图肉菜鲜嫩而不等火锅烧开就吃,极易引起腹泻、肠道寄生虫病和肝炎等消化道疾患。2.吃火锅还应谨防烫伤口腔和食道的黏膜,造成口腔溃疡而影响进食。3.调料不宜过于麻、辣。因为辛辣味会使脾胃功能受损,易造成胃肠道急性炎症,出现腹痛难忍。辛辣调味品对消化道黏膜刺激较强,容易诱发牙龈肿痛、口角糜烂、嘴唇燥裂肿痛等不适应症。4.吃火锅时,速度较慢,持续时间长,吃者容易摄取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而维生素类却相对不足,这样容易造成肥胖或其他有关的后遗症。2.人为什么要放屁人为什么要放屁我们呼吸、吃东西和讲话时,一些气体会从鼻子或嘴巴进入体内;另外我们吃入的食物在消化道里被细菌发酵分解时会产生一些气体,特别是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产生的气体就更多一些;再就是血液中携带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也会向肠腔内扩散。因此,每天通过消化道的气体总量有时可达 3000~4000 毫升。可见,一个人每天 的排气量真不少。假如一个人一天不排气,肚子就会胀得很难受。胃里的气体主要是从吞咽食物而来的。气体的成分和空气差不多。大肠里主要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氧、氢和甲烷,还夹杂有氨、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所以,大肠里的气体是有臭味的。大肠里的气体由肛门排出,这就是难闻的臭屁。3.阑尾和阑尾炎阑尾及阑尾炎盲肠在腹 腔近肚脐右下方大肠的起点上。阑尾悬挂在盲肠的末端和盲肠相通联。阑尾像条蚯蚓,其长短各人不同。短的只有 2厘米,长的可达 20厘米以上。到了老年,它还会萎缩,甚至很难找到它。阑尾发炎的表现:急性肚 子痛。先是脐周或上腹痛,后转移到右下腹,同时可伴有发烧、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并非所有的阑尾炎都具有上述典型的症状。多数是因为阑尾内部堵住了东西:刚吃完饭做剧烈运动,食物残渣从大肠 掉进阑尾里发生阻 塞;吃饭没有规律,饱一顿,饿一顿,肠道功能紊乱,时而拉稀,时而又便秘,阑尾肌肉痉挛发生阻塞;蛔虫钻进阑尾也会阻塞,血液运行不好,阑尾内的粪汁排不出来,细菌繁殖引起发炎。4.神奇的胃液神奇的胃液很早人们就知 道,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是在胃里被消化的。如果你好奇地打开鸡、狗、3鱼等动物的胃,你会在其中发现米粒、骨头或鱼虾吗?当然不会,因为胃里只是一 些烂得不能再烂的“馅” ,即所谓的食糜。那么胃内的消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花费了人们很长时间。一开始有人认为食物在胃内进行发酵、腐败形成食糜。后来有一名叫若穆的法国人,他用大鸢研究胃的消化作用,这种鸟能将吃下去而不能消化的东西(如羽毛)再吐出来。他利用这一特点,做了一铁制小管,管内固定一块肉或骨头,使这个鸟吞下去,然后观察吐出后里面食物的情况,结果发现肉或者骨头都被溶解了。他又把小管内放置海绵,大鸢吐出后挤出液体,尝有碱味,但可使石蕊试纸变红,这就是胃液。若穆可被认为是第一个采取纯净胃液的人,若穆的实验直接证明了,食物在胃内是被溶解而不是发酵。在十九世纪初,朴罗特和施旺先后发现胃液中含有游离盐酸和胃蛋白酶。一名美国军医利用一个腹部受枪伤,伤口未能愈合而永久性胃瘘的人,观察到胃液只有在进食后才引起分泌。胃液中的盐酸是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的,在餐后胃酸浓度可达 150—170mEg/L,相当于 PH1—2,比血浆中氢离子浓度高 300万倍。如此高的酸度可以使皮肤腐蚀,但由于胃粘膜表面有一层粘膜屏障,保护胃壁不受侵蚀,在病理情况下,粘膜屏障被坏将导致胃溃疡。胃液中高浓度的盐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激活胃蛋白酶,胃腺中的主细胞分泌出 的胃蛋白酶先是无活性的,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被激活,并同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胃酸的作用还包括杀菌、刺激胰液分泌等。胃的蠕动使胃液与食物得到充分混和,最后形成食糜排入小肠。巴甫洛夫对胃液分泌机制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加之他对其他消化腺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基础,并于 1904 年 12 月 10 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利用慢性手术方法,在狗胃上制成具有神经支配的小胃并插入瘘管通至体外,这样在狗正常进食时,能从小胃中收集到纯净的胃液。这就是著名的“巴氏小胃” 。他研究发现,食物在口腔、胃和小肠三个阶段,胃 液分泌出现三次高峰,分别称为头期、胃期和肠期胃液分泌,其中头期分泌量最大。如果一个人进餐后胃液分泌量过少,将出现消化不良或萎缩性胃炎等病症。[教材 P26想一想,议一议·参考答案]细嚼慢咽有利于健康。细嚼慢咽能充分咀嚼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均匀,从而充分发挥口腔的消化作用,减轻胃肠的负担。此外,细嚼慢咽能通过充分的咀嚼锻炼牙齿,促进牙的健康,还能通过延长咀嚼时间使人适时感到吃饱而防止过量摄入食物。[教材 P27探究·参考答案]1.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增加食物的表面积,舌的搅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它们都不直接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唾液能使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混合,促进淀粉的消化。2.口腔中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教材 P30资料分析·参考答案]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理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小肠很长,营养物质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长;②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薄。这些都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教材 P31技能训练·参考答案]41.Y 曲线表 示脂肪的消化过程。2.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3.D 代表 小肠,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5[教材 P31练习·参考答案]1.消化 系统 名称 功能口腔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使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咽 食物的通道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 通过蠕动促进食物与消化液混合,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消化道肛门 将粪便排出体外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使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被消化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使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被消化消化腺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 的消化2.五种消化液中,胆汁、胰液、肠液都进入小肠,共有 3 500 mL,而口腔中的消化液有 1 500 mL,胃中的消化液有 2 000 mL,所以小肠内消化液最多。3.提示:可以用拟人化手法从以下几方面选择撰写科普小文章。(1)西瓜子在消化系统各器官中所看到的。(2)西瓜子在各种消化液中的感受。(3)与西瓜子一起进入消化系统中的其他物质的变化。1第 2 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重难点] 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重难点)重、难点分析:前面学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那么如何吸收就成了关键。突破方案:1.播放录像,让学生对于食物的吸收有个大致的印象。2.通过对教材中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就可以得出“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一结论。3.通过比较大肠、小肠结构,理解为什么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消化和吸收(视频)2.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的特点(视频)3.胆汁的乳化作用(视频)4.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动画设计)5.大肠6.小肠7.小肠的结构8.大肠的结构[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食物的消化过程,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消化道内转变成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等小分子以后,它们又是怎样被吸收的呢 ?[问题导入] 人体细胞内的物质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 物质,那么,营养物质是怎样到达每一个细胞的呢?经过哪些结构和变化? 并且,你有没有注意到平时患有慢性肠胃炎的人,大都比较瘦,这是为什么?有人吃饭并不比别人多,身体却很胖,这又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往往与消化和吸收有关。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营养 物质的吸收。[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那么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是怎么被吸收的呢?1.小肠的组织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吸收面积小肠的组织结 构极大地增加了吸收面积经消化后的营养物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成人小肠长约 4~5m,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肠壁自内到外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小肠粘膜固有层及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许多皱襞,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大近 3 倍。从十二指肠近端的胆总管开口直到回盲瓣,全部小肠粘膜表面有由粘膜上皮和固有膜伸向肠腔而形成的小肠绒毛,粘膜上约 20~40 个/mm 2。绒毛长 0.5~1.0mm,又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加近 10 倍左右。(大鼠、鸽子由绒毛增 大吸收面积约 8 倍)。绒毛表面和单层柱状上皮游离面细胞膜伸出约 1000 个微绒毛,长约 0.75~1.5μm。(金黄地鼠2约 1.23μm,树鼩约 2.27μm),尤以吸收上皮的微绒毛密而长;又使小肠面积增大近 20 倍。由于这些结构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 样长短的圆筒面积增大近 600 倍。总吸收面积在 200m2以上。有人比喻此吸收面积乃为人体表面积的 100 倍。2.观察小肠绒毛观察小肠绒毛目的要求认识小肠内表面的小肠绒毛。材料用具猪(或羊、鸡)的新鲜的小肠一段,镊子,解剖剪,培养皿,放大镜,清水。方法步骤1.纵向剪开小肠用镊子取一段小肠,用水洗净,纵向剪开,露出小肠的内表面。2.用眼观察小肠内表面把这段小肠放在盛水的培养皿里,用眼观察小肠内表面,能看到什么?用手指粘摸 表面向左或向右抚摸,会有什么感觉?33.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放大镜的倍数要大一些,这时可以看到,小肠内表面有很多绒毛状的突起。这些绒毛状的突起叫什么?思考: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3.西瓜子历险记——生物日记西瓜子历险记——生物日记小明在吃西瓜的时候,一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吞进了肚子,西瓜子的体内历险开始了。4小西瓜子刚刚进入小明的嘴里,就经历一场不小的灾难:它遇到了一台坚硬的轧钢机,这上下坚硬的怪物把同小西瓜子一起进入口腔的伙伴压得粉身碎骨,多亏小明运气好,化险为夷,躲过了一劫。接下来还算顺利,小西瓜子与许多古怪的液体一起坐上了滑滑梯,顺着一条笔直的通道直线下滑, “咚” ,小西瓜子终于跌到了最低端。它和自己的伙伴们摸索着前进。出了龙潭又入虎穴,小西瓜子周围下起了酸雨,经过一阵酸雨的洗礼,小西瓜子身边的伙伴有许多神秘地失踪了!小西瓜子的心攥成一团,它担心自己也化成液体渗透进这红色的“地板”下。突然,脚下的地板晃动起来,莫非发生了地震?四面的墙壁不停地缩紧、增大,再缩紧、再增大……小西瓜子差一点被挤的骨断筋折。在这个过程中,小西瓜子与一团令人恶心的液体混在一起,继续向下“漂流” 。更多的液体向小西瓜子涌来,但这些液体的来源都不尽相同,唉!这迷宫里的管道可真多呀!小西瓜子又走进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通道,通道地板上铺着一层毛绒绒的红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小西瓜 子本想在这迷宫里好好玩玩,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下西瓜子感到胆颤心惊——又一起失踪事件发生了!它的伙伴们走在红地毯上越变越小,越变越小,最终不见了踪影。小西瓜子觉得这地毯肯定是罪魁祸首,不敢在上面停留,连滚带爬地逃 离了这是非之地。小西瓜子刚刚逃出迷宫,又钻进了一个死胡同,多亏它及时改变方向,逃了出来。它感到面前的管道似乎变大了,小西瓜子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这里到处臭气 熏天,它左转右转,终于离开了小明的身体,结束了这次神奇的 旅行。1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知识的划分要合理,知识点要全面,练习搭配是否贴切。 )知识点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管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2.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唾液腺、 肝脏、胰腺)和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小肠长、壁内表面有环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2)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食物(3)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做一做】1.下列消化管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A.小肠 B.胃 C.肝脏 D.口腔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A.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C.小肠与胃相连D.小肠黏膜表面有小肠绒毛和环形的皱襞【答案】1.C 2.C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大分子的,必须经消化系统的 消化,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三类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过程如下: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做一做】解读曲线图:图表示淀粉、 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用 A、B、C、D、E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1) 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2) 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___;蛋白质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3) 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 ] 的作用下,能将脂肪乳化成 。【答案】 (l)X (2) [C]胃 氨基酸(3) [D]小肠 脂肪微粒【注意】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进行乳化。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2食物经过消化道的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可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 口腔、咽、食道、肛门没有吸收功能,胃、小肠、大肠能够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质。胃: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想一想】人大量饮酒后,酒精被吸收的部位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注意】胃只吸收少量的酒精,大量吸收酒精的部位是小肠,因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类型划分要合理, 题目选取要典型,解析要实用,对知识的考察要适当体现多角度,题目要适当采用最新的中考题。 )类型之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的消化道中的口腔中牙齿可以咀嚼食物;胃成囊状,其内的内平滑肌蠕动可以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可以储存和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内的胃腺和肠腺,以及位于消化道外的肝脏、唾液腺和胰腺。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不含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例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最近,中央台新闻联播报道:英国一家医院的医生实施了不打开腹腔成功摘除病人阑尾的手术。医生用一根软管从病人的口腔插入,软管的前端带有微型 摄像头和由细丝牵引操控的手术工具。(1)右图是人体腹部的解剖图,图中①所示器官叫 ,它能分泌 ;脂肪的消化发生在图中标号[ ]所指的器官。(2)英国医生所使用的软管依次通过了哪些结构?口腔→咽→食道→ →大肠上的阑尾。(3) “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常被用来讽刺思考问题不着边际的人,但想象力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要,有依据地“异想天开”是值得鼓励的。请你根据上述新闻报道,想象利用上述技术还能干什么?【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各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能在图上识记各器官的名称,说出各部分从上而下的顺序和各自的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答案】 (1)肝脏,胆汁;⑤。 (2)④→⑤(或胃→小肠) 。(3)利用上述技术对胆道、消化道等进行手术。例如:进行胆结石手术等。类型之二:对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过程的理解【例 2】没有找到 09 年的中考题【解析】【答案】类型之三:通过设置对照实验考查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例 3】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请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试 管 加入的物质(各 2 毫升) 水 温 时 间 试 剂 加碘后的 现象31 号 淀粉﹢唾液 0℃ 10 分钟 碘液2 号 淀粉﹢唾液 80℃ 10 分钟 碘液3 号 淀粉﹢唾液 37℃ 10 分钟 碘液4 号 淀粉﹢清水 37℃ 10 分钟 碘液【解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时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在表中,1 号和 3 号、2 号和 3 号是对照组,变量是温度,是为了验证温度对实验的影响。3号温度是 37℃,接近人体的正常体温,酶的活性最强,所以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滴碘液不变蓝。3 号和 4 号形成对照组,变量是唾液,验证了唾液的消化作用。【答案】变蓝 变蓝 不变蓝 变蓝课堂小结: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消化的定义:淀粉、蛋白质、脂肪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和吸收 胃: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吸收 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结构 小肠长、壁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与相适应 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食物的特点 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一、选择题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A.口腔、食道、胃 B.消化道和肝脏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口腔、胃、小肠2.下面列举的消化管中,没有消化液的一项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3.人在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原因可能是( )A.胃肠蠕动缓慢 B.消化酶活性减弱 C.心脏跳动过快 D.营养吸收缓慢4.吃馒头时,越嚼越感觉甜,是因为(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 糖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麦芽糖5.蛋白质进行化学消化的场所有( )A.口腔、食道、胃 B.口腔、咽、胃 C.口腔、咽、小肠 D.胃、小肠6.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4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7. 试管内有一些大豆油,向里面加几滴新鲜的狗胆汁,过了一会儿发现油都不见了,由此可以看出胆汁对( )的消化具有一定的作用。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8.将熟鸡蛋白切成碎块,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震荡,置于37℃的温水中。请分析配制的消化液中,消化效率最高的一组是( )A.胆汁、肠液、胰液 B.唾液、胆汁、胃液 C.胃液、肠液、胰液 D.肠液、胃液、唾液9.下列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10. 下列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呈强酸性的是( )A.唾液腺 B.肝脏 C.胃腺 D.胰腺11.人患急性肠炎后,身体会严重脱水,造成严重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量喝进的水随尿排出 B.汗液蒸发过多 C.病人喝水过多 D.喝进的水不能吸收进入血液12.下列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 D.水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水13.在人体的小肠绒毛结构中,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的结构是 ( )A.小肠绒毛壁 B.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C.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 D.A、B、C 三项14.小肠是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小肠很长,有 5 一 7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C.小肠内表皮细胞有许多微绒毛 D.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15.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二、非选择题16.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多肽(蛋白质初步消化产物)、维生素、盐酸、水和少量麦芽糖等。最大可能是从 取样的?17.有 A、B、C、D 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肠液。A、B 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C、D 均不能;但 C 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在 A、B 两种消化液中,适量加入 D,可促使 B 消化脂肪,但 A 不能消化脂肪,则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A. B. C. D. 。18.莉莉同学午饭吃的是馒头、青椒炒鸡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 这顿午饭为莉莉提供的几类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莉莉丽咀嚼馒头时,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午饭中能被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______,这些物质被吸收的部位是______。(4) 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的______器官。19.图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 ]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食物中的营养5成分经吸收后进入 系统。 (3) [ ] 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4)既有吸收功能又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 ,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 。20. (5 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实验材料:A:淀粉糊 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C:花生油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酒等(1)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①胃液的采集: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在其胃底部做一 个人工胃瘘(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 ,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引起它产生分泌胃液的条件反射的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胃液。②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中应选择〔 〕 (填标号) ,并各取2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③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甲 乙 丙实验材料 2ml 2ml对照实验 ① ②水浴温度 ③在上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①加入 2ml__________,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2ml___________。甲、乙试管的水浴温度③应是__________,保温约 20—30 分钟。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 ,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 ;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_________。21.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一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作用是否都有关系,他们按照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1.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注入 2 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2.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 2 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3.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注入 2 毫升唾液,不搅拌。请回答:(1)这个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A: 和 ,这组对照实验说明 。B: 和 ,这组对照实验说明 。(2)把三支试管一起放在 37℃的水中保温 10 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碘液,结果是 变蓝,你得出的结论是 。(3)放到 37℃水中保温是因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 选 D解析:口腔中有唾液,胃中有胃液,小肠中有胆汁、胰液、肠液。大肠没有消化作用,3. 选 B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人在发烧时体温超过 37℃,酶的活性减弱。4.选 B6解析: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甜。5.选 D解析:此题考查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情况。蛋白质在人体的胃内和小肠内消化,在胃液中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氨基酸。6.选 B解析: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7.C 8.C 9.C 10.C 11. 选 D解析:患肠炎的病人,肠的吸收功能减弱,从而造成脱水。12. 选 C解析: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水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13.D14. 选 D解析:肠腺可以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15.A二、非选择题16.胃 17.A 是唾液 B 是胰液 C 是胃液 D 是胆汁18.(1)淀粉 维生素 C 蛋白质(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3)青椒中的维生素 小肠和大肠(4) 小肠19.(1)③ (2)[⑤]小肠 循环(3)[⑧] (4)[③和⑤]胃和小肠 [⑥]大肠 20.(1)B 胃液 清水 37℃ 胃蛋白酶(2)2ml 的盐酸21. (1)1 和 2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1 和 3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促进淀粉与唾液充分混合,利于消化。(2)2 号、3 号 1 号和 2 号作对照,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1 和 3 号,作对照,说明淀粉和唾液充分混合后,消化才充分(3)接近人体正常体温,酶的活性最强1消化和吸收一、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重点)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重点)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难点)二、探究过程(一)1.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的。2.唾液腺有___________,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_____________流入口腔。3.小肠开始一部分长度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_____________。4.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 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5.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___________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___________以外,胃、小肠器官中还有许多种________________。6.肝脏有病的人怕吃油腻食物,这 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7.牙齿的咀嚼能将大块食物磨碎成小块,这样有利于消化的主要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8.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种有机物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二)概括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口腔: : 消化道 : : : 消化系统 ; 肛门 : 消化腺 : : : :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方法步骤(制定并执行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及结论: 5、讨论分析:(1)为什么要设计 3组实验?(2)将 3支试管在 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3)如果实验成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四)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填表。2营养物质 开始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中间产物 最终产物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目标检测 1.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 )A.牙齿咀嚼 B.舌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 D.以上三 条都有关2.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 )①唾液腺②胃腺 ③肝脏 ④肠腺 ⑤胰腺A.①②③ B.②④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⑤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胃 B.唾液腺 C.胰腺 D.肝脏4 .下 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 B.水 C.维生素 D.含铁的无机盐5.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 37℃温水中,分 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6、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唾液腺 B.胃腺 C.肝脏 D.肠腺7、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8、淀粉在进行化学性消化过程中最先开始于 ( )A.口腔 B.小肠 C.大肠 D.胃9、人喝了牛奶以后,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0、下列食物中,能在口腔内进行初步化学性消化的是 ( )A.大米饭 B.鸡蛋 C.猪肉 D.蔬菜叶11、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四、小结与反思(学完本课你要掌握的有):知识点(二)和 知识点(四)的表格1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学案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 能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3.尝试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二、学习重点: 1.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 三、学习难点: 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准备、独立看书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汇报、当堂测评。 五、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_____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________ 、 。 4、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_____ ,在此部位起作用的消化腺是 。二、课堂学习: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活动一、淀粉的消化 A、淀粉从消化道哪里开始消化?__________,最后彻底消化在消化道的哪个器官? __________ 2B、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哪种消化 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淀粉先被分解成什么?___ __________,最后被分解成什么______________。活动二、蛋白质的消化 A、蛋白质从消化道哪里开始消化?_________,最后彻底消化在消化道的哪个器官?_________。 B、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哪种消化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蛋白质最后被分解成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脂肪的消化 A、脂肪从消化道哪里开始消化?______________ ,最后彻底消化在消化道的哪个器官?_________________。 B、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哪些?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哪种消化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脂肪先发生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试管编号 馒头 清水或唾液搅拌情况 在 37 ℃水中恒温冷却后加碘液 现象(1) 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10分钟 2滴 (2) 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10分钟 2滴 (3) 馒头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10分钟 2滴 3(2)由上实验可以看出,馒头的变甜与_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____三者都有关。 六、当堂检测: 1.在盛有一定植物油的试管内,要使植物油消失,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胃液 2. 能够消化淀粉的结构是下列哪一组( )? A.口腔和小肠 B.胃和小肠 C.小肠和大肠 D.口腔和大肠 3. 下列器官分泌的消化液 中不含消化 酶的是( ) 。 A A小肠分泌的小肠液 B.口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 C.胃内胃腺分泌的胃液 D.肝脏分泌的胆汁 4. 小 明的爸爸患了胆囊炎,恶心厌油。这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过程受到了影响? A脂肪→脂肪微粒 B.蛋白质→氨基酸C.淀粉→麦芽糖 D.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5.在消化道内,淀粉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 。 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 .胃和口腔 D.小肠和口腔6.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食道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些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淀粉在 开始被消化,在 被彻底消化成 ;脂肪在被消化成 ;蛋白质在 开始被消化,在 被彻底消化成 ;这些成分最终在 被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