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zip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zip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4.doc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5.doc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6.doc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7.doc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8.doc
  • 全部
    •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基础达标检测新版新人教版2018080612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第 1 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基础达标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衣服被淋湿后变重了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C.白醋在敞口容器中放置,质量减少 D.10 g 水蒸发成 10 g 水蒸气2.在化学反应 A+B=C+D 中,若有 5 g 的 A 与 11 g 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7 g 的 C 和一定质量的 D,则D 的质量为( )A.5 g B.16 g C.9 g D.23 g3.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人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 ,对于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不灭”的理解正确的组合是( )①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变 ②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 ③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变 ④物质的种类和质量不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带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B.30 g 过氧化氢和 70 g 水混合配制 100 g 过氧化氢溶液C.20 mL 酒精与 20 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40 mLD.加热后水变成水蒸气,质量没改变5.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6.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17 64 2 0反应后的质量(g) x 0 46 36A.x=1 B.反应生成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11︰9C.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可表示为:A+B→C+D7.在养鱼塘的水中加入增氧剂过氧化钙(化学式为 CaO2),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O 和 H2 B.Ca(OH) 2和 O2 C.CaCO3和 H2 D.CaCl2和 O28.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在 A+B→C+D 的化学反应中,12 g A 与 3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2︰3,当有 4克 B 参加反应时,生成 D 的质量是 。(2)小杨同学将 a g 氯酸钾和 b 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 c g 氯化钾,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g。(3)有人宣称,他可以用一种催化剂,将水直接变成“油”。你认为这个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2.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改造和创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复方蒿甲醚(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化学式为 C16H26O5) ,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2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氮原子 D.氢原子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 C 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补充此图形的依据是 。(2)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 ;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3)由此推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2.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发现使得化学科学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1)小梅同学在密闭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生成固体氧化铜。她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①参加反应铜丝的质量比燃烧生成氧化铜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②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选填“是”或“否”)。 (2)小麦同学设计了如下 A、B、C、D 四个实验,并按如图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观察到 B、C 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他认为 B、C 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 (填“是”或“不”)正确;而 A、D 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 D 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1.B 2.B 3.B 提示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4.A 5.C 6.A 7.B8.⑴12 g ⑵a-c ⑶错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燃油中含有碳元素,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碳元素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1.B 2.C 3.⑴ 质量守恒定律 ⑵分子 原子 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31.B 提示 该反应可读作每 36 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和 4 份质量的氧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2.(1)①小 ②是 (2)不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1第五单元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第 2 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基础达标1.化学方程式“2H 2+O2 2H2O”表示的意义是(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②氢气、氧气、水三者之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③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④氢气加氧气等于水。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C.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从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 4.从化学反应 2H2O 通 电 2H2↑+O 2↑,可得到下列信息,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B.每 2 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可生成 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2︰1D.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4︰32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说了一句话:甲: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各物质的分子分数比为 2:1:2;丙:是化合反应;丁:各物质质量比为:1:8:9;符合他们语言内容的方程式为( )6.一个化学方程式能得到很多信息,已知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中你能得出些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 。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D 22.D提示: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C提示:A、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该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故 A 错;B、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所以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是可以获得的,故 B 错;C、通过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故 C 正确;D、通过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前面的计量数,可以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故D 错.4.⑴(a-c)g ⑵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石灰石中不含金元素,石灰石是不可能变为黄金的 ⑶①小于 ②产生的白烟部分逸散到空气中提示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c)g。5.C提示: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不是 2:1:2,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正确.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2:1:2,且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6.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每 68 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分解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合理即可) 1第 5 单元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第 1 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基础达标1.化学方程式 aC2H2+bO2 cH2O+dCO2配平后 a、b、c、d 数值为( )A.2、5、2、4 B.1、2、1、2 C.4、5、2、4 D.1、3、1、22.我国国产芯片“龙芯二号”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原料制造的,Si 的制备原理之一是:SiClx+2H2 高 温 Si+yHCl。该反应式中的 x、y 分别是( )A.2、4 B.4、4 C.4、2 D.1、03.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常出错的环节,请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 1 也要填入横线) 。(1)____H 2+ ____Fe2O3═____ H 2O +____Fe(2)____Fe 3O4+_____C 高 温 ____Fe + ____CO2↑(3)____C 4H10 + ____O2 ____CO2 +___H2O(4)____Mg+____N 2 ____Mg3N2(5)____Mg+____CO 2 ____C+____MgO(6)____X 2O3+____Y═____X+____YO 2(7)____FeS+____O 2 ____Fe2O3+____SO2(8)____Al+____CuSO 4═____Al 2(SO 4) 3+____Cu(9)____Al+____MnO 2 高 温 ____Al2O3+____Mn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A 提示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 C2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 1,则氧气、水、二氧化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5、1、2,同时扩大 2 倍,分别为 2、5、2、4。2.B 3. (1)3 1 3 2 (2)1 2 3 2 (3)2 13 8 10 (4)3 2 1 (5)2 1 1 2 (6)2 3 4 3 (7)4 11 2 8 (8)2 3 1 3 (9)4 3 2 31第 5 单元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第 2 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基础达标1.汽车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是 2CO+2NO 2X+N2,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A.NO2 B.CO2 C.H2O D.C2.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小琳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A.Mg+O2 MgO2 B.KClO3 △ KCl+O2↑ C.H2+CuO═Cu+H 2O D.2H2↑+O 2↑2H2O E.4Fe+3O2 2Fe2O3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⑴化学式写错的是 ;⑵未配平的是 ;⑶“↑”使用不当的是 ;⑷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 。3.某学生写了下面 6 个化学方程式:A.Mg+O 2═MgO 2、B.2P 2+2O5 2P2O5、C.Cu2(OH) 2CO3 △ CuO+H2O+CO2↑、D.3Fe+2O 2↑═Fe 3O4、E.Zn+H 2SO4═ZnSO4+H2、F.CuO+H 2═Cu↓+H 2O,其中(请填序号):⑴化学式写错的有 ;⑵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 ;⑶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 ;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基本反应类型。⑴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⑵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⑶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⑷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物质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化锑(Sb 2S3),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份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因磨擦产生热量,有氧气放出,生成白烟,进而引燃木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⑴生成氧气的反应: 。⑵生成白烟的反应: 。⑶可燃物(Sb 2S3)燃烧生成+3 价 Sb 的氧化物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 。⑷火柴棍充分燃烧的反应: 。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请同学们按题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⑵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该反2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的反应类型)⑶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丙烷(C 3H8)可作为火炬的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植物光合作用必须的气体和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⑸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7.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⑴上述过程中,共有 种分子,属于单质的有 种。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⑶你从上图获得的信息有 (写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B2.⑴AE ⑵B ⑶D ⑷C3.⑴AB ⑵C ⑶DF ⑷DEF 4.⑴2KMnO 4 △ K2MnO4+MnO2+O2↑ ⑵2H 2O2 2H2O+O2↑ ⑶4P+5O 2 2P2O5 ⑷2Mg+O 2 2MgO⑸3Fe+2O 2 Fe3O4 ⑶⑷⑸ ⑴⑵5.⑴2KClO 3 MnO2 △ 2KCl +3O2↑ ⑵4P+5O 2 2P2O5 ⑶2Sb 2S3+9O2 2Sb2O3+6SO2 ⑷C+O 2 CO2 6.⑴3Fe+2O 2 Fe3O4 ⑵2H 2O2 2H2O+O2↑ ⑶2Mg+O 2 2MgO ⑷C 3H8+5O23CO2+4H2O ⑸2Mg+CO 2 C+2MgO 7.⑴3 1 ⑵2SO 2+ O2 催 化 剂 △ 2SO3 ⑶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合理即可)11第 5 单元课题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练基础达标1.在反应 2X+Y═2Z 中,已知 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则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4 B.48 C.64 D.128 2.在反应 A+3B═2C+3D 中,已知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6,2.5 g A 与一定量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5 g D,则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A.2︰1 B.9︰8 C.3︰2 D.4︰73.甲烷(CH 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是( )A.4︰16︰11︰9 B.8︰16︰22︰9 C.4︰8︰11︰1 D.8︰16︰11︰94.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 g 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 g 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A.4︰19 B.3︰5 C.1︰3 D.1︰75.3 g 镁在 3 g 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 )A.小于 6 g B.大于 6 g C.等于 6 g D.以上都有可能6.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入氢气和氧气,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 9 g 水。已知原容器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3︰2,则原容器中氢气质量为 g,氧气质量为 g。7.在 A+2B→2C 的反应中,若 32 g 物质 A 和足量物质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6 g 物质 C,则参加反应的物质 B 的质量为 。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氮化铝(AlN)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在氮气(N 2)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Al 2O3+N2+3C 高 温 2AlN+3CO。若有 14 kg 的氮气参加反应,可生成氮化铝的质量为多少?9. 自来水厂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消毒剂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 2O 通 电 2NaOH+Cl2↑+H 2↑。现需要 142 t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理论上要消耗的氯化钠多少吨?10.如下表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 35.6反应后 34.8(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参考答案基础达标21.C 2.B 3.A 4.D 提示 设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x,列式: xg201, x=2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C 的质量为20 g+2 g-8 g=14 g,则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2 g︰14 g=1︰7。5.A 提示 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参加反应的镁的氧气的质量比为48︰32=3︰2。3 g 镁在 3 g 氧气中燃烧,氧气有剩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小于 6 g。6.12 8 7.24 g 12提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参加反应的物质 B 的质量为 56 g-32 g=24 g。设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则 243,解得:x=12。8.解:设可生成氮化铝的质量为 x。Al2O3+N2+3C 高 温 2AlN+3CO28 8214kg xkg1482解得:x=41 kg答:可生成氮化铝的质量为 41 kg。9.解:设理论上要消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x。2NaCl+2H2O 通 电 2NaOH+Cl2↑+H 2↑117 71x 142tt1427解得:x=234 t答:理论上要消耗的氯化钠 234 t。10.⑴0.8 g⑵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2H2O2 2H2O+O2↑68 32x 0.8 g3268= .0 解得:x=1.7 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1.7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