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短文三篇-2-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3-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这三篇短文都是富有哲理的随笔。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在热爱生命一文中 ,作者从 “度日 ”的含义谈起 ,引出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生命是否可爱 ,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认识有偏差 ,就会虚度此生。接着换了一个角度 ,从生命的特殊形式 死亡谈起 ,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作者由于讲究生活的方法 ,才使生命丰盈饱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2、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 ,是帕斯卡尔记录的偶尔闪现的思想 ,虽然是零星无序的 ,但真实而细致 ,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 ,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4-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信条开宗明义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 ,即怎样生活 ,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 ,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接着 ,文章列出了十六条幼儿园中学到的信条 ,并对此做出进一步阐释 ;最后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 ,要互相关爱 ,要有集体精神。解读三篇短文的关键是要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5-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3、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蒙 田蒙田 (1533159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人文主义者 ,思想家、散文家。他的主要著作有随笔集论文三卷 ,其中论述教育、学校和教师的文章有论学究气和论儿童的教育等。-6-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帕斯卡尔 (16231662),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思想录 ,这本书现已成为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 ,影响极其深远。富尔格姆 ,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他当过牛仔、民歌手、 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著有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一书
4、。-7-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1.注 字音 -8-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2.写 汉字 3.解词语(1)消磨 :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 ;度过 (时间 ,多指虚度 )。(2)风和日丽 :微风温和 ,阳光明媚。(3)推衍 :由推理而引出 ;推导产生。(4)追溯 :逆流而上 ,向江河发源处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9-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4.辨近义(1)赋予 给予辨析 :两者都有向对方提供的意思。 “赋予
5、”,交给 (重大任务、使命等 ),一般表示主观的 ,带有某种情感的 ,常用于非物质的形式。 “给予 ”,常表示不含感情色彩的、或双方平等状态下使对方得到帮助或某种物质 ,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付出 (关心、爱护 )等。例 : 目前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了 2万公里 ,开启中国高铁发展新纪元 ,也给时间和空间 赋予 了新的意义。 对纳入 “一带一路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企业 ,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将 给予 重点支持。-10-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2)转瞬即逝 稍纵即逝辨析 :两者都有一会儿就消失的意思 ,都可以用于时间或时机 ,但词义的侧
6、重点不同。 “转瞬即逝 ”,一眨眼的工夫就消失了 ,形容事物消失得极快。 “稍纵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 ,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例 : 对多名目击者采访得到的相同结果是 ,那是一个 转瞬即逝的飞行物 ,有着明亮的光环。 就当前形势而言 ,不少电商的感觉是 :挑战已迫在眉睫 ,机遇 稍纵即逝 。-11-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目标一】 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1.热爱生命第一段与第三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段文字都紧紧围绕 “热爱生命 ”这一中心来谈 ,但是侧重点不同 :参考答案 :第一段 ,作者从对 “度日 ”的理解谈起
7、,深入到对生命的热爱 ;第三段 ,作者用 “不过 ”一转 ,谈的似乎是生死观。2.作者以 “苇草 ”为喻说明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参考答案 :形象地写出人的渺小、脆弱 ,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 : 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 ,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 ;人却因为思想 ,可以囊括宇宙 ,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12-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3.信条一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作者重点强调什么内容 ?参考答案 :观点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 ,即怎样生活 ,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 ,我在幼
8、儿园就学过 ”。作者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 ,要互相关爱 ,要有集体精神。-13-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目标二】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怎样理解 “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 ,都是短暂的、有限的 ,总是要死亡的 ,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 ,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2.“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认真而充实地生活 ,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 ,就不感到死的
9、苦恼了。3.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 ,作者说 :“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为什么说 “思想 ”是 “道德的原则 ”?参考答案 :道德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 ”作为道德的原则 ,说明作者对思想的高度重视。-14-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4.富尔格姆在信条中反复告诫我们 :“当你们出门 ,到世界上去走走 ,要注意来往车辆 ,手拉手 ,紧挨一起。 ”“这仍然是个忠告 ,不论你们年纪多大 当你们出门 ,到世界上去走走 ,最好还
10、是手拉手 ,紧挨一起。 ”其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这是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 ,作者反复告诫的目的是呼吁人们都来积极主动地实践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忠告。-15-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1.在信条一文中 ,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提示 :这是一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写法。参考答案 :人们常说 ,真理是朴素的。又说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 ,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11、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而且讲得机智、幽默 ,充满温情 ,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 ,这些信条 “贴近真实 ,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 ”,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 ,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 ,他之所以能得奖 ,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16-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2.本课三篇短文之间有没有联系 ?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 :三篇文章都围绕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而谈 ,侧重点不同而已。参考答案 :这三篇短文 ,以闪烁着理性光芒的语句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当我们懂得了死与生的关系时 ,
12、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 ;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 ,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高贵而强大时 ,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 ;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 ,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含了多少永恒 !从文章的立意角度看 ,这三篇文章如同一首乐曲的三个篇章 ,虽然每一篇章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主题 ,但是它们共同演奏的是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这一主旋律。-17-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18-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19-10 短文
13、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法人生贵在行胸臆周国平在明末文坛上 ,袁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他们的风格 ,用袁中郎评其弟小修诗的话说 ,便是 “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 ,不肯下笔 ”。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 ,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 ,活出自己的本色来。每个人一生中 ,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 ,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烂漫 ,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 ,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随着年龄增长 ,染世渐深 ,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 ,原本纯
14、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20-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法那么 ,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 ?很难 ,人的天性是脆弱的 ,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童年的消逝 ,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 ,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凡童心不灭的人 ,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 ,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 ,只怕连想也不肯想。袁中郎责问得好 :“天下皆知生死 ,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 趋名骛利 ,唯曰不足 ,头白面焦 ,如虑铜铁之不坚 ,信有死者 ,当如是耶 ?”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在终身
15、的驰逐中 ,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21-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法事情是明摆着的 :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 ,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他会觉得 ,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 ,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 ,实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 ,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 ,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 ,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 ,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 ,就自然会
16、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用中郎的话说 ,这叫作 :“退得一步 ,即为稳实 ,多少受用。 ”所以 ,与其贪图活得长久 ,不如争取活得痛快。中郎引惠开的话说 :“人生不得行胸臆 ,纵年百岁犹为夭。 ”就是这个意思。-22-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法思维训练 1.试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义。参考答案 : 纯真的童心脆弱易失。 世俗利害和规矩力量强大。 人应该懂得 “生之必死 ”的道理。2.结合文意 ,简述你对 “人生贵在行胸臆 ”的理解。参考答案 : 行胸臆就是活出真性情 ,活出自己的本色。 可以远离俗虑和束缚。 名利的追
17、求是无止境的 ,在终身的驰逐中 ,会变得头白面焦 ,心力交瘁。 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 ,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23-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法在生活中酿造诗意德国当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不止一次地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 :“人充满劳绩 ,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说得多么好啊 !人 ,不管有多少劳顿、困苦 ,但还充满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正是有这种诗意 ,人才在这块大地上延续至今。诗意是一种美 ,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 ,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有生活存在 ,
18、诗意就不会消失。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多彩、缤纷多姿的。烂漫春光里有诗意 ,萧瑟秋风中也有诗意 ,夏日骄阳下有诗意 ,寒冬冰雪中也有诗意。你会在清晨的朝阳中发现诗意 ,你会在林中的鸟鸣中感受诗意 ,你会在金叶飘飘中寻找诗意 ,你会在溪水潺潺中倾听诗意-24-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法没有诗意的人生是干枯的。人生的诗意比大自然的诗意更温馨更深沉 ,更使人为之心弦颤动。少女的明眸 ,飘逸的长发 ,舞动的肢体 ,婴儿的啼哭 ,情侣的凝视 ,莞尔一笑 ,偶然邂逅 ,真诚呼唤 ,久别重逢 都会让人感受到诗意的美。人要充满诗
19、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就要在生活中酿造诗意 ,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诗意 ,不管生活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 ,酿造诗意的土壤永远存在。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翁整日忙碌 ,他烦躁地说 :“我穷得什么也没有了 ,只剩下钱了。 ”一天抽闲 ,他去了农村 ,见一荷锄而歌的赤脚农民 ,便去询问农民为何这样快乐。农民说 :“我连鞋子也买不起 ,我曾悲哀过 ,可是当我看见有鞋子却没有双脚的人 ,我就没有理由不哼歌了。 ”农民在生活中看到了阳光 ,他的诗意没有失落在穷苦的劳作中 ,相反 ,他在艰辛中酿造出诗意。-25-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每课一
20、法诗意是一种心情 ,一种激情的抒发和流露。叶圣陶先生离开乡间住进北京 ,在没有秋虫的都市却出现了秋虫唧唧的幻听。在他看来 ,虫吟是 “无上美的境界 ”,“只要时时有点味道尝尝 ,生活就不空虚了 ”。诗意撒落在茫茫的大地上 ,像碎金一样隐藏在生活的每一处 ,在岁月的每时每刻 ,装点一个个闪光的日子。无论你是谁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 ,它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帘 ,荡漾在你的心胸。即使面对艰难困苦 ,你也会带着微笑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品读提示 : 用诗意的眼光来看世界。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本文作者将 “诗意 ”与 “生活 ”紧密结合起来 ,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 “诗意 ”的感觉写得可观
21、可感 ,又将我们平时所谓枯燥乏味的 “生活 ”写得充满人性的光辉 ,令人感动。 -26-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 微写作每课一法生命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 ,都只有一次 ,因此 ,它是十分宝贵的。那么 ,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呢 ?法国思想家蒙田先生在他的散文热爱生命一文中 ,这样说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 ,它是优越无比的 ,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 ,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 ,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 ;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你们打算怎样不虚度人生 ,
22、珍惜生命呢 ?思想使人高贵。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是帕斯卡尔思想录里最精彩的语句。在这里 ,帕斯卡尔发现的不是人的渺小 ,而是人的高贵。一个人 ,只要拥有了思想 ,遇见困难 ,困难畏惧你 ;遇见高山 ,高山给你让路 ;遇见河流 ,河流给你铺桥。思想的力量无人能阻挡。人因为思想而伟大。-27-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 微写作每课一法运用方向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于思考、思想使人伟大等。 -28-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
23、案美文品读类文悦读 微写作每课一法素材开发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指从小的事物中看出大的道理 ,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 ,或通过一小部分可以看出整体。这种手法 ,关键在于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扩展议论 ,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信条 ”是人们信守的准则 ,一般是抽象的哲理性语言。写这样的文章容易板起面孔 ,旁征博引 ,失之形象 ;然而本文篇幅短小 ,所阐述的主题集中 ,见解新颖而不难理解。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而且讲得机智、幽默 ,充满温情 ,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并高高兴兴地去实践。-29-10 短文三篇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素材开发美文品读类文悦读 微写作每课一法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写你的 “信条 ”。可以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归纳 ,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感悟。字数不限 ,要求在五条以上 ,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写作示例 1.坚持就会有希望 ,努力就会有收获。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3.人生需要耐力 ,但更需要速度。4.积极勤奋地努力和不计成败地付出是成功的两翼。5.以至诚为道 ,以至仁为德。6.改变你所能改变的一切 ,适应你所不能适应的一切。7.我可以做平凡的工作 ,但我绝不甘平庸的人生。8.自信不一定成功 ,但不自信一定不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