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光现象基础过关图 11.如图 1 是某次发生的月偏食现象,它的成因是 (A)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如选项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D)3.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选项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4.选项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D)5.如图 2,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C)A.甲 B.乙 C.丙 D.丁图 2 图 36.如图 3 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B)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
2、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7.把一个高 0.8 m 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 1.6 m 的人以 2 m/s 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C)A.高度为 0.8 m,以 2 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变大,以 2 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 1.6 m,以 2 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 4 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图 48.如图 4 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 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 镜 面与桌面间的夹角 应为(C)A.90 B.6
3、0C.45 D.309.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C)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10.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B)A.池水映明月 B.彩 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1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C)A.电视遥控器 B
4、.医用“B 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13.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 2 m 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4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衣领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 图 514.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 5 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反射 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 发生 折射 进入了水中. 15.美国航天局发
5、现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其中较近的两 颗,距地球 1 200 光年.那么光年 是 长度 (选填“时间”“长度”或“速度”)的单位;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 8 m/s,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16.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漫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的缘故. 17.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2 m 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 0.5 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 3 m,像的大小
6、将 不变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8.锦州世博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边园区,来自荷兰的珍稀黑色郁金香在运输过程中是利用干冰 升华 来进行保鲜的.初春早上海面上的“白气”是 液化 现象(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郁金香花呈现黑色是因为它 吸收 各种颜色的光. 19.(1)如图 6,是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2)如图 7 所示,在平面镜的上方有一发光点 S,OB、 OB分别是 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发光点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图 6图 7【答案】如图所示:图 820.小明利用如图 8
7、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 E 射到镜面 O 点,在平面 E 上可看到入射光线 AO,若将纸板 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 F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在 同一平面内.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答案】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3(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 OA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综合提升2
8、1.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图 9(1)实验室有厚为 0.2 cm 的透明玻璃板 A 和厚为 0.5 cm 的透明玻璃板 B.为了减小 误差,他应该选用 A (选填“ A”或“ B”)玻璃板做实验.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3)如图 9 所示,把点燃的 a 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 a 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果在 a 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 a 蜡烛的像.这
9、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图 1022.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 10 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 010 20 30 4041.241.842折射角 015.230.948.674.6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或增加) ,当入射角达到 41.8 时,反射能量达到 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小于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图 1123.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 11 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线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 S1移向 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下降 ,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 S1移向 S3,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上升 .(均选填“上升”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