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经济的生态性解析 黄军 华东理工大学 摘 要: 闲置资源、第三方支付、大数据和移动智能终端这四种力量的聚合, 催生了“共享经济“的新形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就是通过第三方平台, 将供给方闲置资源的使用权短租给需求方, 通过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率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共享经济的概念出发并指出共享经济的四大特征, 尤其是生态性, 通过对共享经济生态要素和生态内涵的考察, 进一步指出共享经济所特有的经济与生态双驱动特性, 在此基础上指出共享经济的生态目标并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共享经济; 大数据; 共享; 生态
2、; 环境保护; 作者简介:黄军 (1986-) , 男,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4 级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7-10-11Received: 2017-10-11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一)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学界的两位教授马科斯费尔逊 (Marcus Felson) 和琼斯潘思 (Joe LSpaeth) 在 1978 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提出的“协作消费“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到 1984 年麻省理工的马丁威茨教授在共享经济中也同样阐述了“共享经济“的概念。2010 年,
3、英国学者雷切尔 o 布茨曼和茹 o 罗杰斯在他们合著的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兴起 (Whats Mine is Yours: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这本著作中, 指出了“协作消费“是一种新的经济范式, 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让协作消费的概念开始被西方学术界广泛重视, 虽然此时共享经济还是指向消费行为。2015 年, 美国 Zipcar 创始人罗宾蔡斯女士在她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这本著作中, 在其租车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共享经济“的三大要素即过剩产能、互联网平台和供需平衡。就目前的发展状况, 共享经济在能源领域
4、和生产领域也相继展开。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搭建和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这些共享经济的要素不断发展,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 迅速在生产、生活、能源和流通领域发展起来。鉴于共享经济这样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 中国学术界也给予了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对共享经济运行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汤天波 (2015) 对共享经济的实际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分析了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并提出了改善意见;第二, 对共享经济模式推动经济增长的研究。唐纯 (2016) 在分析共享经济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 指出了共享经济的七大经济作用;第三, 共享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及其不足
5、研究。黄骏 (2016) 在对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共享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二) 问题的提出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的共享理念尤为引人注目, 标志着“共享”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2016 年 5 月 25 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时指出, 共享经济不仅是在做加法, 更是在做乘法, 以此有效降低创业创新门槛, 实现闲置资源充分利用, 形成新的增长点, 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此外, 共享经济的另一大特点是, 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受益,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经济不仅在商业
6、实践中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可, 同时在政策上也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特别要指出的是共享经济给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突破点。在学术界对共享经济的运营案例和经济意义关注颇多, 而对共享经济的生态意义回应不是十分强烈, 这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二、共享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共享经济企业在世界各地落地开花, 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进入和被动卷入其中, “共享经济的闲置就是浪费、用而不占等理念, 兼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特性, 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一) 共享经济的概念一般看来, 共享经济是围绕
7、人力资产和实物资产共享而建立起来的可持续经济模式。它的价值在于能够使社会群体及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未充分利用的资本, 进而减少对这类资本所有权的需求。更粗略地说, 共享经济的实质在于社会重新分配过剩产能, 使资产利用率最大化。其核心是资源的分享, 关键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共享经济的概念有以下 5 个层面:第一, 价值。共享经济平台创造互惠的经济价值;第二, 未充分利用的资产。在一定时间段可从这些资产中获取的附加值;第三, 网络平台的易访问性。为了增加资产的利用率, 这些资产应该能够方便人们使用;第四, 社群和个人。仅能够访问这些资产还是不够的, 需要在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快速流动;
8、第五, 所有权需求的下降。如果人们在共享平台的帮助下使用某些资产, 就会降低独自拥有这些资产的需求。(二) 共享经济的特征共享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公平性和生态性四大特征。第一是经济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共享经济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与机制来发展。二是共享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导致人们的福利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下降。换句话说, 共享经济在创造互惠的经济价值的前提下, 又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其次是技术性:也就是共享经济背景下依赖通信与能源技术的进步, 推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同时带来“极致生产力”与“免费能源”。前者是在消耗同样的能源条件下, 人们享受更多的服务与使用价值, 而后者是说不降低能
9、源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能源的产出。再次是公平性:共享经济为人人参与经济获得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 以往人们的资产无法转化为“资本”去获取利润, 现在个人的闲置资产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配置给需求方, 这样为全社会的个人带来了公平获得社会财富的机会。最后是共享经济的生态性:发展共享经济, 各方“资本”在一开始虽然并不是出于环境与生态的思考, 只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但是随着共享经济规模的扩大, 其“绿色副产品”也随之增加, 共享经济的生态性就目前而言已经与其经济性一起成为共享经济追求的目标。共享经济生态性特征, 是共享经济区别于传统工业经济的最为鲜明的特征。地球的资源总量是一定的, 环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
10、, 如果无度的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 人类社会会在自然崩溃的同时瓦解。传统工业经济追求的是生产更多、消费更多。这种工业经济体系已经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高消费与高耗能带来高污染, 然后社会资源消耗来治理污染。然而这种环境治理已经赶不上那样的环境污染了。长久以来, 人们一直希望技术进步来解决这一难题, 然而这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 已经涉及到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问题。目前兴起的共享经济却是另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传统工业追求的是生产最大化, 而共享经济是对闲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共享经济这些生态性的表现, 再次证明共享经济是一种更符合生态环境的绿色经济。三、共享经济的生态要素与生态内涵要深入了解并把握
11、共享经济的生态性特征, 就要深入分析共享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内涵, 弄清其生态发展的动力、平台、载体等, 并通过对共享经济生态内涵的发掘认识共享经济的生态本质。(一) 共享经济的生态要素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它的经济动力、能源分享的生态发展核心、共享产业的生态发展载体与共享管理的生态发展保障这几个方面都作为共享经济核心的生态要素来看待:其一, 经济价值是共享经济生态发展的动力。共享经济是一种商业活动, 是盈利行为, 而不仅仅是互相帮助。所谓商业活动就是一定要能够赚钱的活动。因为这样的追求“赚钱”的动机, 共享经济才能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 这样的发展加速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同时又
12、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对“幸福生活” (使用价值的获得) 的追求。“用少做多正是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正是这样追求“赚钱”的市场动力, 促进了共享经济越来越多地创造“生态副产品”。其二, 能源分享是共享经济生态发展的核心。“能源在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 能源的增长和分配也就成为资源增长和分配的核心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 化石燃料能源永远不可能达到零边际成本, 甚至不可能接近于零。如何获得免费能源, 一直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目标, 例如戴森球, 然而那也是人类文明的再次攀升。就目前而言, “可再生能源依然是人类获得清洁能源的便利通道。利用目前已经建成的电力网和互联网, 形成一种便捷的能源网络,
13、 所有的用电设备都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 就能够反映用电的实时情况, 这样就能够进一步优化电力的配置。”人们还可以在自己家中或者工作场所不断的生产可再生能源, 并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电力资源。对于早期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者而言, 目前可再生能源已经接近于零边际成本了。这种对传统电力资源增加和分配的“颠覆“, 必然能够改善目前因为传统发电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三, 共享产业是共享经济生态发展的载体。“载体”是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经济发展的载体就是经济发展中起核心支撑作用的平台, 它的作用就是承载、传递和催化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经济质量的提升”。不同的经济模式有着不同的经济载体与之相适应,
14、共享经济发展的载体就是共享产业。共享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与共享产业承载能力密切相关, 共享产业的承载能力就自然决定着共享经济的生态发展水平, 这主要体现在:共享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所涉产业的绿色转型,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四, 共享城市是共享经济生态发展的平台。城市相对于农村更大的人口密度, 更完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 这些都使得城市相对于乡村更具有共享经济发展的基本必备要素。在城市这个平台共享经济的生态性才能显现出来, 例如“饿了吗”平台的送货员在城市他所消耗的运输资源 (电力或者汽油) 都会相对于乡村少很多, 这就是城市的人口集聚程度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决
15、定了共享经济不管要实现其经济性还是追求其生态性, 都必然立足于城市。其五, 共享管理是共享经济生态发展的保障。共享管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政府对共享经济的监管。共享管理古已有之, 而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 共享管理就包含着共享经济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和制度的创新以及技术的创新机制等方面, 这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保障。政府和企业自身都应该成为共享经济管理的主体, 一方面政府通过社会信用机制等手段来保证共享经济的运行, 另一方面企业进行自我监管, 也就是企业通过商业选择的方式运用 APP 的自我监管。共享经济生态发展是在政府的监管下 (弱监管, 重服务) , 以经济利益为动力, 以能源分享为核心, 通过城市
16、这个平台发展共享经济产业, 以追求生态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模式。(二) 共享经济的生态内涵共享经济的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闲置资源进行再次配置, 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化解日益矛盾的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式。从方法论层面上讲, 共享经济的出现是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缺乏市场动力的缺陷, 它是以生态整体观为原则, 遵循生态规律, 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价值,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进而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第一, 共享经济的生态整体观。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整体观主张人与自然是统一的生态系统,
17、 人也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人类的利益不是最终价值, 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才是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生态整体观并非否定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也非否定人类改造自然的权利。传统共享经济的生态价值观古已有之, 瑞士的特波尔村 (Tobel) 就是共享模式成功的案例, 在那里哈丁的“公地悲剧”被克服了, 当地居民与自然达到了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现代共享经济的生态整体观是随着互联网的当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共享经济作为人人参与的经济模式, 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每个人分享越多自然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互联网这些个人又成为一个整体, 每个人的每一次分享都在为人类的整体利用服
18、务。第二, 共享经济的生态自然观。共享经济在广义上虽然是对各类资源的深度分享, 这些资源包括时间、技能、金钱和自然资源, 这些资源归根结底都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在传统工业经济那里, 企业和个人都在追求对自然的无限开发, 追求 GDP 这一非生态的经济指标, 认为生产更多消费更多才是人类幸福的源泉。而共享经济正是在认识到人类对自然价值的依赖, 以及目前资源与发展矛盾的现实, 才利用互联网平台创造“新的价值“。第三, 共享经济遵循生态规律。生态规律是支配人与自然这个复杂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美国
19、生态学家小米勒总结了相互关系、勿干扰与多效应的生态规律。共享经济的出发点就是从关注人们已经占有却闲置的资产出发的, 共享经济是以生态规律为根本原则来指导人们的经济生活的, 它将生态因素嵌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通过优化配置闲置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自然总体性消耗,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从生态规律出发, 一方面通过闲置资源的再利用, 达到生态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能源和互联网技术, 发展绿色能源, 建设绿色能源网络。由此可见, 共享经济是一种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经济模式, 它的理念和实践都符合生态规律, 这有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四、
20、共享经济的生态目标及其生态新思路共享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和发展, 已经充分展现了其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作用。换句话说, 共享经济的生态特质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经济模式, 是当前实现低碳生活、生态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推动力量。(一) 共享经济的生态目标:经济与生态的双重驱动的经济模式以往我们看待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或者生态文明建设, 大多无视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解决生态问题、环保问题, 例如我们提出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为什么它们目前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显得十分乏力, 原因很多, 但是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市场动力。目前共享经济迅速发展, 虽然暴露出许多问题, 但是资本
21、对其表现出巨大的兴趣, 这也许是我们善用“资本“来应对环境问题的一次机会。共享经济的本质就是使用价值的再利用, 生产能力的再开发, 是对存量经济的继续放大, 是对现有资源的再次优化配置。从共享经济的本质规定中, 我们不难发现共享经济内在包含着对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支出满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而这样的需求也是物质生产的根本前提。正如我党一直强调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我们发展生产力的动力,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这样的利己动机和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兴起, 原来的协作消费和分享经济在现在能够得到实现, 同时越
22、来越多的人接受共享经济的消费理念 (基于利己动机) , 这又加速了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 现实生活中滴滴快车、小猪短租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大多数共享经济的参与者, 主观上有的想通过闲置资产、时间和技术获得额外的收益, 有的则是想用最少的支出获得等量的物质使用和消费。但是在客观上一方面却推动了绿色消费理念的生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存量经济或者是已有物品使用价值的放大和再次利用。但是, 绝大多数消费者身处这种“化学实验“中而不自知。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环保主义在开始的时候没能成为核心推动力, 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是懒惰的短期主义者。而共享经济的生态驱动力是随着共享经济在生活和生产领域逐步展
23、开的情况下显现出来的, 共享经济企业在目前看来是往往非常重视其服务的绿色参数的。生态发展越来越成为共享经济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第一, 环保意识的自觉。例如目前国内外的一些 P2P 平台都相继打出了“绿色“这则广告语, 比如, 网上租车公司 Zipcar 就宣言其共享车辆的环保信誉。这是共享经济生态性驱动有力证明。第二, 新生态生产方式的自觉。传统工业经济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就能源行业来说, 传统的火力电网需要更多的煤、气、油, 自然资源却日益不堪重负, 其边际成本也日益增长;生产领域, 僵化资产和闲置资产的潜能得不到释放, 究其原因也是传统工业经济对资产有选择性保护的结果
24、。基于共享经济的智能电网, 目前在德国已经获得初步成功, 德国市场已经率先体验到接近于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资源, 2013 年德国已经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了 23%的电力, 这样的数值还在逐年增加, 太阳能和风能的激增的产能又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分享给需要的群体。第三, 新生态生活方式的自觉。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下人们幸福是拿占有的多寡来衡量的, 而在共享经济那里新的分享式生活方式是用分享多少来衡量幸福 (分享越多, 精神和金钱的获得也越多) 。共享经济的生态驱动已经显现出来, 这与当前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驱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再也不是单一的经济利益, 它内在的生态驱动力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 生态驱动力与
25、经济驱动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两者内在的统一于共享经济中。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为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持, 那么经济利益与生态发展就是为共享经济提供内生动力。共享经济的生态目标就是要让共享经济的生态性在追求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来, 进而构建经济与生态的双重驱动的经济模式。(二) 共享经济的生态新思路共享经济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重大突破, 就在于对产能和供给带来新的释放, 同时把产能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某种平台撮合下, 最终得到最高效的满足。在中国的语境下, 就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有效满足, 并达到供需的平衡。而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它的突破就是初步找到了一种破解当代人类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新路径, 也
26、就是共享经济的生态新思路。第一, 共享经济为我们从消费端找到了生态发展的新路径。当前全球化的工业经济就是一个追求生产更多、消费更多的竞争型经济。如果我们无法对这样的经济模式进行变革, 我们就无法真正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 生态发展就无从谈起。想要带领我们人类走出这样的经济死循环, 首要的就是在生活需求端进行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世界范围内, 这一个世纪来几大重要经济体已经相继完成了工业化, 甚至有的已经走完了信息化之路。由此而带来的生产力巨大释放, 不管是欧美, 还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人民的温饱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消费行为也开始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由原来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转变为超出实际的
27、占有需求和满足私欲的奢侈消费的转变。这种消费主导的经济必然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无节制破坏, 但是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发现资源和环境问题后, 他们的基本做法就是利用旧的世界体系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转移污染型产业, 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在海外开拓资源的供给, 这就是一种危机转嫁。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 不可以用这样的“生态治理”形式。“长期以来, 绿色发展的重心都放在了生产端如何降低能耗和改进技术上, 无法在市场经济这样的逐利和竞争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而在生活端进行的消费主义启蒙也显得乏力, 特别是绿色消费和有机消费的交易成本和支出成本都居高不下, 无法形成内在动力”。而共享经济背景下的这种对
28、过剩产能的再消费, 是具有一定成本优势 (边际成本趋向于零) , 就是把绿色消费内化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在共享经济驱动下, 大力倡导绿色生活, 提升居民的生态意识, 一方面可以破解生态治理的难题, 另一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目前改变生活端的生态生活的倡导遇到最大的障碍是需要大力改变消费主义主导的扩展性消费。共享经济的生态性, 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活端提供了可能性, 那自然就得高度关注共享经济的生态发展。共享经济虽然在目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甚至其生态性也凸显出来。但是共享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科技产物, 有人认为它只是很少的资源共享, 没有发展前途 (许小年, 2016) , 而有的
29、人则认为共享经济也会带来新一轮消费的无序扩张。为了避免共享经济无序化发展, 我们应该努力把住共享经济这个生态性, 并继续把他放大。在全社会倡导大家参与到绿色消费中去, 同时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规范和调整共享经济的社会化模式, 使绿色生活成为人人都追求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第二, 共享经济为我们找到了破解生态发展难题的新市场动力。长久以来, 在环保领域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基本都是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了发展经济, 增加资本投入, 工业规模只是量上的增加, 资源和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 为了消耗工业成品, 又鼓励扩张性的消费, 过渡消费又带来自身的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和资源以及自身的健康问
30、题, 又带来新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的保护基于再消耗与再污染的需要, 没有形成另一种内在市场动力, 我们似乎已经走不出这样的闭环逻辑, 甚至变成一种被锁死的闭环。共享经济的兴起, 可以一定程度上把人们需求欲望作为动力源去驱动生产端的过剩产能的消费。相对对新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而言, 共享经济就是对已有的生产生活资源进行再消费, 是减少了对资源总量和环境存量的消费。这种由消费驱动的新经济模式, 可以使环保的外部动内化为一种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共享经济在生产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展开, 可能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生产领域, 例如中国的沈阳机床 I5 平台, 现
31、在利用 U2U (unis to user) 分时租的租赁方案能最大限度的解决用户需求, 提供开机付费的分时租赁模式, 将企业的闲置资源最大化的配给给生产者;在新能源领域, 就产生的能量而言, 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经历指数增长曲线, 科学美国人 (Scientific American) 杂志在 2011 年的一篇文章中就这样的曲线增长规律讨论中得到了科学家们的肯定。共享经济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创新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使得绿色发展成为现实, 进而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同时随着生活和生产耐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比的提升, 未来的共享经济空间还会继续提升。此外,
32、用共享经济思维来促进绿色生态农业、旅游业, 继续丰富和发展共享信息平台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随着, 共享经济及其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拓展, 绿色的、生态的经济不再是无法触及的目标。第三, 共享经济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当基于个人主义的决策产生了对整个群体来说不良的后果时, 集体采取的行动产生了影响他人福利的非预期后果或副作用时, 就是“副作用”。在环境保护领域, 最常见的副作用, 在经济学家那里统称“外部性”, 就是个别成员出于私利的行为对群体其他成员甚至整个群体所造成的负面副作用或非预期性伤害。) 建立一种应对环境副作用的治理机制是非常困难, 一方面在于设计出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机制的复杂性,
33、 另一方面就是环境治理的主体力量在日常治理中会简单地弱化为政府与少数民间机构等, 而居民在这场环境治理中因为是理性思考的个人, 在不关乎自己核心环境利益的情况下, 他们是集体不作为的。基于绿色消费和再消费的共享经济, 则是一个“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受益”的新生态运动。在共享经济时代的绿色消费已经内化为内在的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 同时企业也在客观上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即利用过剩产能 (分割、整合和开放) 。随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需求的驱动下, 企业一方面要面对环保机构的约束, 进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良好的生态公众形象, 进而建立与消费者环保信任。在绿色生产的共享经济理念下, 企业的绿色
34、创新能力会释放出来, 通过技术进步, 而不是通过重复的资本投资, 在现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充分释放生产力。同时在共享经济时代, 作为居民的个人一方面在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号召下, 或多或少的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另一方面居民在绿色消费的共享经济低成本的驱动下, 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再消费, 进而客观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居民和企业的“主动参与”自然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力量源泉。第四, 共享经济创新政府生态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生态环境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问题, 越来越突破村、乡 (镇) 、县甚至省的界限, 成为一种跨界的环境问题。而环境合作治理理念的缺失和技术的匮乏, 成为制约当前生态治理现代化的
35、最大障碍。共享经济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大数据的应用, 即共享平台的应用, 也就是对大数据的共享 (分享) 。大数据的特点:大, 就是 TB 级的数据量;从看似无序的数据中提炼出规律;将零散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整合。共享经济的两大特点即大数据与资源共享, 为国家生态治理提供了新的共享理念和新的治理方式。以共享的理念推动政府在资源环境进行动态的坚持, 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检测设备和云计算平台, 实现各级政府和同级政府间的环境动态数据和污染物排放在线数据的共享;鉴于“资本“历史性, 发挥好国有资本的“生态”作用, 国有资本作为国家所有的资本具有其制度和“资本”优势, 通过共享经济平台释放更多绿色产能,
36、 发挥好国有资本的“生态”作用, 为其他形式的资本参与生态治理作出引导和表率;政府应该鼓励, 甚至自己搭建互联网平台用共享经济的方式完善废旧资源和过剩产能的交易系统。综上所述, 我们在面对环境保护问题时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虽然不可忽视, 但是收效甚微。随着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移动互联和第三方支付的兴起, 为一种新的市场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从理论走向现实, 共享经济及其理念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生根发芽。共享经济在中国, 不仅带了就业和财富, 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是对过剩产能的有效消费, 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客观上带来了资源的节约、物品的再消费与再利用。在关注共享经济的生态性的同时, 政府需要鼓励其创新的一面, 进而为经济带来动力, 同时也要规范它的实际运营, 防止它从共享走向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