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沪科版】2016年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ppt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164787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6年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6年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6年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6年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6年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些横线是直的吗?,想一想,测量单位,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叫做单位。,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为了使用方便,还有一些常用单位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m109nm,换算关系:,2、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为了使用方便,还有一些单位: 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 1h 60min

2、 1min60s 1s 103ms 1ms 103s,光年是长度单位还是时间单位?,学生直尺、三角板,长度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工具,卷尺,游标卡尺,测量活动,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 选择适当的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 、 。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零刻度线要 ,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 (即“紧贴物体且不 ” )。 D、“看”: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要估读且只能估读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 值 值和 组成)。,测量要求,是否磨损,量程,

3、分度值,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紧靠,保持平行,歪斜,正对着,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单位,准确,估读,单位,时间测量的工具,日晷,沙漏,石英钟,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的使用,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秒表 (1)使用秒表前应观察它的:大表盘一周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小表盘一周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2)读数时先读小盘再读大盘,然后相加,大盘一圈 每一小格,小盘一圈 每一小格,此时时间为: ,30s,0.1s,15min,0.5min,9min38.4s,长度估测:1、目测2、用身体的某部分或身边的某物品作为尺去量 时间的估测:借助太阳估测; 采用脉搏跳动的次数估测等,误差,被测物体真

4、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每位同学测同一个物体的测量结果可能不同,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测量出现误差?误差能完全消灭吗?,误差,1、错误与误差不同: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是在最后的结果确定时,还须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同一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相同,测得数据的准确值应相等,计算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数据,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才接近真实值。,1、某

5、同学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 25.79 cm,25.78 cm,25.81 cm,25.09 cm,25.79 cm,那么此课本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与( )A、25.793 cm B、25.65 cmC、25.81 cm D、25.79 cm,D,练一练,2、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D,1、长度国际单位制主单位是米(m),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正确使用刻度尺。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读: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3、正确使用秒表,准确读出秒表示数。 4、误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1)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2)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