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8日-3997)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8日-3997)1: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2:动作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各个动作要素之间协调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3: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判断题对错 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
2、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5: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单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正性偏差D、刻板效应 6: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单项选择题A、主动和被动的不同层次B、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层次C、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D、正确和错误的不同层次 7: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中等能力者很多,能力低下和极为优秀者很少,即能力发展水平呈()单项选择题A、常态分布B、正态分布C、动态分布D、偏态分布 8: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
3、单项选择题A、情绪B、认知C、人格D、道德 9: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_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0: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单项选择题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1:专家教师常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单项选择题A、过程B、工具C、目的D、手段 12:格式塔认为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判断题对错 1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
4、系统。()判断题对错 14: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可分为()Page单项选择题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15: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绝对评价B、定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16:以下属于心理测验的是()多项选择题A、人格测验B、认知测验C、观察法D、自述法E、评估性会谈 17: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单项选择题A、交往动机B、
5、外部动机C、内部动机D、无意识动机 18: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 19: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单项选择题A、二十世纪末B、二十世纪初C、十九世纪末D、十九世纪初 20: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_对学生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 21: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单项选择题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 22: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单项选择题A、建构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C、认知学习
6、论D、联结学习论 23: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判断题对错 24: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单项选择题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25: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单项选择题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6: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桑代克提出了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说B、发现说C、顿悟说D、认知说 27:依据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划分为与社会性需要。()单项选择题A、生理性需要B、生物性需要C、心理上需要D、情感上需要 28: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单项选择题A、高
7、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B、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C、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D、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 29: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史莫克B、莫雷若C、加涅D、奥苏贝尔 30:迁移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B、新旧知识的同化C、新旧知识的顺应D、新旧经验重组 31: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教学 32: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是()。单项选择题A、感知B、表象C、概念D、命题 33: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多项选择题A、抽象问题B、排列问题C、转换问题D、无结构问题E、有结构问题
8、34: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需要的是()单项选择题A、认知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C、自我提高的需要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3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智力 36: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单项选择题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 37: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38:、“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性迁移D、普遍性迁移 39:学习动机按其作用及与学习
9、活动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判断题对错 40: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所发展,这称为()。单项选择题A、首因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 41:()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单项选择题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4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单项选择题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43: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成就B、包容C、情感D、支配E、生存 44: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10、单项选择题A、爱好B、忠诚C、热爱D、兴趣 45: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_。单项选择题A、专业知识B、教育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相对学科知识 46: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4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自觉思维D、发散思维 48:经常在一起游玩、娱乐的学生小团伙属于()单项选择题A、消极型非正式群体B、正面型非正式群体C、中间型非正式群体D、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49: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行为时,用一些小红花或盖章的卡片作为强化物,可以兑换实际的奖励物。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
11、于()单项选择题A、强化法B、行为塑造法C、代币奖励法D、示范法 50: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略。 2:答案B 解析 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1)动作最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答案C 解析 5
12、:答案A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正确 解析 (P98) 1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B 解析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包括人格测验和认知测验。因此,本题选择AB选项。 17:答案C 解析 一般说来,由内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略。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错误 解析 学
13、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26:答案A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是迁移的实质。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D,E 解析 现实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C 解析 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性格。 37:答案C 解析 教师的自我反省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
14、检讨的过程,不属于教师的能力。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动机按其作用及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40:答案B 解析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41:答案C 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42:答案A 解析 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43:答案B,C,D 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44:答案B 解析 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45:答案A 解析 46:答案D 解析 47:答案D 解析 48:答案C 解析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介于正面型非正式群体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例如,经常在一起游玩、娱乐的学生小团伙。 49:答案C 解析 50:答案正确 解析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