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6339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路径研究 梁浩 中共宝山区委党校 摘 要: 本文从吴淞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 基于对宏观形势的解读和工业区自身发展条件的分析, 借鉴国际老工业区转型经验, 并结合城市更新的需求, 将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功能定位为“城市再生、功能再造、产城融合”, 并从规划引领转型、文化带动转型、项目突破转型、调整倒逼转型和服务促进转型五个方面提出上海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路径。宝山的吴淞工业区是上海的传统工业基地, 曾经为国家和上海的重工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城市空间拓展、产业结构转型、环保意识增强、土地资源稀缺等问题不断出现, 吴淞工业区转型已迫在眉睫。

2、一、吴淞工业区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一) 发展优势分析第一, 区位优势。首先是地理区位优势。吴淞工业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市北端, 外环线内外两侧, 濒临长江, 与浦东新区隔黄浦江相望, 距离陆家嘴直线距离约 16 千米, 周边拥有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 是宝山区紧邻中心城区的区域, 外环线与蕰藻浜内河航道东西贯穿, 地理位置好, 土地级差比较优势明显。其次是交通区位优势。吴淞工业区与上海中心城区交通联系便捷, 逸仙路高架连通内环线, 外轨道交通 3 条线纵切吴淞工业区东侧, 并在张华浜、淞滨路、水产路设有站点, 规划建设中的轨交 18 号线将沿长江西路横切其南侧, 19 号线将纵向穿越吴淞地工业区,

3、深入其内部核心地带。外环线与郊环线在此交汇, 外环线隧道连接浦江两岸及吴淞港国际客运中心等。最后是功能区位优势。在全市“两轴两带、多层多核”的城市格局中, 吴淞工业区临近城市南北向发展轴, 是宝山滨江开发的联动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腹地拓展空间。其可有效弥补上海北部地区原有城市功能的相对缺失, 充分实现与中心城区的无缝对接, 成为上海北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极。第二, 资源优势。一是工业遗存独特。吴淞工业区蕰藻浜以南、鹤岗路以西部分作为工业遗存风貌街坊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区域内拥有大量结构完好、跨度大、特色鲜明的工业厂房和工业装置, 如宝钢不锈钢的炼钢厂房是目前全国最具特色且独一无二的工业

4、遗存标志性建筑, 长 590 米、宽 267 米、高 60 米, 总占地面积 157 530 平方米, 适合引入世界知名的大型文化演艺类项目, 打造文化综合体。例如, 宝钢不锈钢的烟囱, 高约 75 米, 占地圆直径约 9.4 米, 底部到顶部半径逐渐减小, 造型独特, 适合改造成景观装置, 成为区域转型地标。二是空间优势明显。吴淞工业区规划范围达 26 平方千米, 其中国有土地占81.9%, 是上海市区不可多得的成片再开发产业综合用地, 空间广阔。此外, 吴淞工业区水系发达, 水体总面积约为 177.14 公顷, 河道总长度约为 27.5 千米, 河网密度约为 1.15 千米/平方千米, 为

5、区域后工业发展和高端商业商务、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开发提供滨水优势。三是人才支撑有力。宝山区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各大院校在新材料、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联合开展了技术攻关等产学研合作, 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此外, 宝山已建成 12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拥有 26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出台了宝山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形成了“聚才、育才、引才、用才”的工作机制, 为区域转型中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第三, 空间优势。首先, 拥有较为充沛的发

6、展用地, 总规划范围约为 26 平方千米。其中, 国有土地占 81.9%, 是上海市区不可多得的成片再开发产业用地。未来吴淞工业区的改造还将迁出一些企业, 释放大量土地, 为新产业的引入提供充足的空间。其次, 拥有优越的滨水环境。在工业区东侧, 黄浦江由南向北汇入长江;在工业区南部, 蕰藻浜东西贯穿;在工业区东部, 泗塘河南北贯穿。水体总面积约为177.14 公顷, 河道总长度约为 27.5 千米, 河网密度约为 1.15 千米/平方千米, 为地区的后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滨水条件, 也是高端商业商务、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培育的重要依托。(二) 存在问题分析结合吴淞工业区现状综合来看, 主要存

7、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 土地利用效率低。一方面, 工业区内工业点布局分散、集中度不高;另一方面, 工业区内的单位产值较低, 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第二, 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区内工业企业占企业数量的绝大部分, 新型产业、服务类企业较少, 企业技术水平不高, 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第三, 环境问题凸显。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 工业区内大部分工业企业治理设施老化, 超标排放现象十分严重, 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二、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功能定位根据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 宝山作为新增中心城区, 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两轴、三分区”的区域空间布局中, 吴淞工业区作为滨江发展带的

8、重要组成部分, 被列为宝山重点发展地区之一, 要实现全面整治向整体转型的转变, 逐步建设成为融生态景观、商业商务、居住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上海北部现代城区。需要从独特的工业遗产规划入手, 规划过程中凸显深厚的工业文化积淀, 承载起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在新的规划中, 吴淞工业区将着力打造老工业区再生的国家级创新示范区, 着力建设市级商业中心发展服务经济;加速推进滨水地带开发彰显城市魅力;充分利用工业历史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等方式, 促进转型发展。三、吴淞工业区转型的着力点和路径(一) 着力点分析一是注重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地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吴淞工业区要立足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和加快城市更新的大背

9、景, 坚持国际视野、创新理念、合作开放, 高起点、高标准确定转型发展战略定位, 编制转型发展规划体系。二是注重功能优先。功能是地区发展的先导。在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过程中, 要把功能引入、注入作为核心, 推动吴淞工业区向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和科技等城市复合功能转变, 打造以产业创新、文化创意、大众创业为重点的创新城。三是注重项目示范。项目是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落地的根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 引入对吴淞工业区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国际性项目, 以功能性项目树立区域转型标杆, 引领和带动区域转型。四是注重协调推进。协调推进是提高效率、增强合力的关键。工作中要坚持“引”“逼”结合。一方面发挥吴淞转型

10、办的综合服务功能, 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另一方面, 要强化综合治理功能,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切实推进区域整体转型。(二) 路径分析第一, 规划引领转型, 高起点编制转型发展规划。基于吴淞工业区在宝山的功能定位, 结合宝山区的总体规划格局和现状发展条件, 确定吴淞工业区“一核四区、三轴三带”的规划结构。“一核”, 即城市副中心。吴淞城市副中心位于外环线以南, 蕰藻浜和泗塘河的交汇部位, 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将对这两条滨水发展带产生辐射效应。其未来将是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充满活力的24 小时城区。主要改变体现在设施商业街区、土地功能混合、交通小尺度街区和环境环境友好 4 个方面。“三轴三带”

11、, 即蕰藻浜滨水景观轴和滨水发展带、北泗塘滨水景观轴和滨水发展带、黄浦江滨水景观轴和滨水发展带。黄浦江、蕰藻浜和南泗塘的滨水地带是景观休闲、文化魅力元素的集聚地带。规划将现代文化元素、工业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分别嵌入 3 条滨水发展带和 3 条滨水景观轴中, 形成一个集居住、商业、商务、文化、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滨水魅力发展地区。“四区”, 即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总部工业区和国际化教育工业区。在蕰藻浜滨水发展带的南侧和北侧、北泗塘滨水发展带的西侧, 分别形成以节能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在新材料传统工业区产业园的北面, 设置一个教育工业区,

12、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教育工业区的东面设置一个科技研发总部工业区, 与教育工业区形成产学研联盟。教育工业区和科技研发总部工业区的设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资源与实验基础。第二, 文化带动转型, 积极引进功能性文化项目。纵观美国匹兹堡、德国鲁尔、英国曼彻斯特等国际著名工业区调整转型的成功案例, 高品位的文化项目既能扭转老工业区形象, 提升社会关注度, 又能成为点睛之笔, 彰显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引领区域转型。吴淞工业区内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成功转型, 同样证明了工业遗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资源。吴淞工业可以探索利用宝武不锈钢等现有工业厂房大面积、大跨度的结构优势, 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

13、再开发, 引入和建设文化地标, 打造工业遗存文化新天地。同时, 将工业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入黄浦江、蕰藻浜和南泗塘滨水魅力发展带, 率先演绎属于上海的“会客山庄”, 在滨水地带确保生态友好的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区域性生态网络的组成部分, 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将大幅度提升宝山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第三, 项目突破转型, 加快推动先行转型项目建设。研究型大学和研发企业是产业转型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工业转型过程中, 应注重教育研发实力的培养。规划引入科技研发总部工业区, 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带动核心。中小型的研发企业构成科技研发工业区的主体。因资金链往往较为紧张, 不可能全面引入全套

14、设备进行科技研发, 故工业区需要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如孵化器、公共实验平台、检测平台等) , 帮助企业发展。此外, 工业区内通过设置科研院所、研发工业区和科研培训基地提升该片区教育研发的实力, 以促进吴淞工业区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总结推广淞南中成智谷转型开发经验和做法, 分层次、按节点推进吴淞工业区先行转型项目建设, 发挥重点项目先行示范和突破带动作用。第四, 调整倒逼转型,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吴淞工业区内有各类企业 353家, 其中 70%为制造业企业, 大部分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厂房、场地出租非常普遍, 形成大量低能级、高污染的“五小”企业和集装箱堆场。针对这一实际情

15、况, 分类分步加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加强沟通协调, 引导宝武等大型企业加快推动宝钢不锈钢、益昌薄板等重点企业的关停调整进度;另一方面, 进一步梳理区内企业情况, 建立负面清单, 研究组建转型调整综合执法队伍。对接区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和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集中整治工业区内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和地块, 严厉打击企业违法生产、出租、经营和搭建等行为, 加快淘汰一批劣势企业和落后产能, 倒逼企业主动转型、服从转型。第五, 服务促进转型, 切实增强转型推进合力。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面积大、主体多、任务重, 需要各方面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和协同推动。工作中政府应该始终坚持跨前服务、主动协调和全程跟踪。一是切实激发大企业转型的积极性。研究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 支持大企业整体转型。二是街镇联动。吴淞工业区范围分属淞南、杨行、友谊、吴淞、张庙等街镇, 及时把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纳入街镇总体安排中, 形成和实现转型目标联定、工作联推、成果联享。三是部门协同。转型涉及诸多职能部门, 政府成立了转型发展领导小组, 充分发挥发展改革、经济、规土、环保、市场监督、城市执法等区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 争取市职能部门指导和支持在项目推进、结构调整和市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等方面形成推进和服务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