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惑.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62694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惑摘 要: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代写论文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校园的人际交往中反映出自身的特殊性,产生一些困惑,出现了困境。要改变贫困大学生的社交困境,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要探索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三是贫困大学生要努力克服自身不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社交特点;团体辅导 大学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更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已决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将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

2、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但是,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经历只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所以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最终导致不敢参与活动,妨碍了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己缺乏信心,对人缺少信任,很难与他人深交,有的则因人格因素,产生与他人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 贫困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交方面所反映出

3、的问题更为严重,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 23 凶杀案 ”主犯马加爵,在发生问题之前已经有了一些预兆,他孤僻、敏感、朋友少,一个人独来独往,有了心理困惑不是及时向人倾诉,而是一个人钻牛角尖,从而积怨越来越深,不可自拔,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果当时能向他人倾诉,把苦恼及时排解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一、贫困大学生的社交特点 1贫困大学生在社交中较自卑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敏感多疑。经济上的贫困,尤其是通

4、过与普通学生甚至富裕学生的比较,致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影响了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心。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的重担使他们细致、懂事,他们把升入大学当作改变自己及家人的生存状态的转机。但是,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学生,要想融入现代社会,实际上要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这使他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同时他们往往无法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 ,怕自己的言行举止被他人嘲笑,导致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这类学生中还有一少部分是城市下岗职工的子女,特别是父母双双下岗的家庭,子女升入大学无疑会使本已以接受政府救济而勉强生活的家庭雪上加霜。他们有的因贫困而感到羞愧,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

5、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以表面上的自强,甚至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自卑。 2贫困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尽管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自信心不足,但并不是说他们不会与人交往,有的学生的社交能力还是挺强的,只是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了打击。如来自农村多子女家庭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从小便懂得谦让、分享与分担,他们与同学一旦建立了朋友关系,其友好相处的能力要好于那些家庭状况优越,千般宠爱集于一身的学生。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比如,适应能力较差。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当刚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时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关

6、键就是逐渐政变在过去环境中所形成的某些期望以及原有的某些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从而逐渐适应新环境,这些是当代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与城市和富裕家庭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要困难得多,他们需要改变的更多。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文化氛围的不适应,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甚至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面对这么多的环境和心理上的不谐调,使这些学生难以很快融入到新的社交群体当中。再加上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为生计奔波,同时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档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没有时间、必要的费用和精力去

7、结识更多的朋友,去参与校园和社会的文化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尽管有 95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但现实中贫困生只有少数人参加了班级、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活动,而普通学生却只有少数人没有参加这些活动。同时由于自卑,贫困生一般多与自己经济条件相似的同学交往,而且较少参加同学聚会等活动,因为他们担心这样要花钱,所以会刻意回避。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交友欲望的满足倾注于网络,日子一长,同学们就会对其产生“性格孤僻、自卑”等看法,而贫困生自己也会产生一种被大家孤立、忽视的感觉,从而很难建立新的友谊。尽管如此,贫困大学生还是很在意同学之间的友情,他们更渴望朋友,更在乎朋友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8、更怕失去朋友。所以,一旦朋友间出现了矛盾,往往“当局者迷” ,夸大矛盾,处理起来也会更加感情用事。 3贫困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显示了较强的支配性 由于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多子女的家庭,且在家里排行非老小(在农村多子女家庭中的排行老小的学生并不是贫困生,因为他们除了父母资助以外,还有已参加工作的兄姐的支持,所以经济来源较广)。他们在家经常帮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遇事较有主见,因而,尽管他们的社交圈子较窄,但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会比较主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较爱支配人,而且办事比较专断,从而导致有时会我行我素。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学生在处理人际冲突时不会主动做出让步,从而使朋友关

9、系僵化的一个原因。 二、贫困大学生社交困境的改进措施 1加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并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应多开展一些促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积极而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建立贫困大学生社团,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辅导员、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优势,组织活动时对他们做适当的安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未被忽视,自己的能力被肯定,从而有助于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努力表现自己。 2探索有

10、效的学校心理咨询方式 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是不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几乎是虚设,很少有贫困大学生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他们除了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外,强烈的自尊心以及与咨询者打交道对本已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次考验。而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在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团体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交往的机会,使前来咨询的贫困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通过贫困大学生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贫困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真实而客观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主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生活态

11、度与行为方式。 3.贫困大学生要克服自身不足 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努力是改善自己的社交状况的关键。贫困大学生应树立主动交往的意识,要认识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和不善交往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自我人际价值感偏低,导致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效能感低,从而使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自信、被动,实际上他们更渴求他人的赞许,为避免碰壁,他们又往往采取了自我封闭的态度。因此,贫困大学生应该肯定自己在交往中的作用,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变通,减少在人际交往中遭受挫折后的消极情绪,对失败进行合理归因。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主动地与人合作和沟通,要以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主动与他人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并从小事做起,注意社交礼仪,逐步走出社交困惑的怪圈。更要消除恐惧,大胆地走出校门,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中去体会和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当然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一定要以诚相待,以诚办事。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