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章 農業發展的變遷與問題 15 A 一 能了解社經發展對農業的影響。能認識科技變革對農業的影響。能了解自由貿易組織對開發中國家的衝擊。能認識農業轉型的方向。能分析農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B 一 農業變遷的因素3-1社會經濟發展 一1. 因應工業化、都市化、 全球 化等社會經濟條件的改變,農業發展具有商品 化、企業化、專業化的趨勢。2. 農業商品化:(1) 都市化 提供農產品廣大的消費市場。(2) 產業的分工 與 貿易的活絡 ,促使農業生產由自給趨向商業化。3. 農業企業化:(1) 小型農場的數量日漸減少,代之而起的是 農企業 。(2) 農業生產逐漸有資本密集化與集中化的傾向,尤其是具資
2、本優勢的 跨國農企業 。4. 農業專業化:(1) 比較 種類 目的 農 作傳統農業 自給 雜作 制現代農業 商業 單 作 制(2) 全球市場形成之後,農業土地利用的 專業化 程度更高,且生產活動的空間分布更為 集中 。第 3 章 農業發展的變遷與問題高中地理(二)學習手冊16(3) 全球著名專業農牧業 國家 泰國 荷蘭 加拿大 紐西蘭 澳洲農作 稻米 花卉 小麥 奇異果 羊毛一 交通革新與區域專業化運輸革新前,甲市和乙市原是兩個孤立的都市,為求自給自足,生產活動種類多且規模小。當甲、乙兩都市間建立起運輸路線後,兩地的農產品可以互通有無,出現專業化的端倪。隨著交通網的完整,專業化愈提高。科技的變
3、革 一1. 綠色革命(1950 年代):(1) 目的 增加糧產 。 (2) 方式 優良品種的培育、 化學肥料 及農藥的使用。 (3) 負面影響 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現象;地力快速衰退;加速了 不可更新 資源的消耗。2. 基因改造 技術(1970 年代):(1) 使原作物的基因成分產生變異,增加對藥劑或昆蟲、疾病的抵抗力。(2) 對環境與 人類健康 的風險無法預知。(3) 跨國生物科技公司推廣基因改造作物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追求可觀的商業利潤。(4) 美國基因改造作物的種植比例(2007) 作物 玉米 大豆 棉花比例() 73 91 87自由貿易組織的影響 一1. 1995 年 世界貿易
4、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出現。2. 南方國家的 農業生產 結構及 糧食 安全,因此受到影響。3. 開發中國家的農民,種植 現金 作物,一旦遇到國際價格大跌,就無力購買高價的 進口 糧食。4. 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曾強迫海地稻米市場自由化, 美國 的廉價米大量進口,造成數以萬計的海地農民生活陷入困境。 一 3-1 ( ) 下列哪一項農業問題是臺灣加入WTO後,農產較不具競爭力的主因()耕地狹小 ()生產過剩 ()勞力不足 ()投資低落第 3 章 農業發展的變遷與問題 17農業變遷中農民的調適3-2農業轉型 1. 休閒 農業;2. 有機 農業的興起
5、;3.建立 品牌 。 一 出售田園生活 休閒農業興起 1. 結合第一、二、三級產業於一體的休閒農業。2. 德國的 市民 農園:德國精神科醫師史威伯發現透過農作和接觸自然,可以讓都市居民的 憂鬱 症達到療癒功效。3.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的休閒農場 經營項目:(1)農產品的銷售;(2) 生產活動參與; (3) 農家文化 體驗;(4)農村田園風光的休閒遊憩享受。販賣健康 有機農業興起 一1. 有機農業是一種兼顧 生產利潤 與 環境生態 的農業型態。2. 全球 安全飲食 的風潮下,近年來有機耕作的比例大增。3. 苗栗縣苑裡鄉的 鴨間 稻:(1)山水有機米;(2) 不用化肥與農藥的生態 農法;(3) 取得
6、 有機農產品 的認證。建立品牌 農業行銷轉型 一1. 建立品牌,帶進 商業行銷 手法,讓臺灣稻米產業轉型。2. 臺灣 地方特色 米 品牌行銷: 品 牌 產 地 外 銷 市 場富麗米 花蓮富里 日本 夢美人和上水米 臺南後壁 上海、北京和新加坡一 市民農園市民農園即利用近郊區的農地,規劃成小塊地出租給市民,承租者可以在農地上種植花草、樹木、蔬菜,體驗田園生活。許多先進國家積極推展市民農園,其中以德國最為成功。德國不僅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農園制度,其歷史淵源也是最悠久。此項風潮源於德國精神科醫師史威伯(Schreber)的推廣,他發現透過農作和接觸自然,可以讓都市居民的憂鬱症達到療癒功效,德國遂於
7、1919 年制定市民農園法,市民農園多達 80 萬戶,面積超過 3 萬公頃。 一 3-2 ( ) 影響目前臺灣農業地景與農業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甲 )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乙 )增加大量的農業人口; (丙 )發揮農業生產環境的條件與特色;(丁 )積極增加國外農產品之進口; (戊 )發展農業專業化與區域化。()甲乙丙 ()甲丙戊 ()乙丙丁 ()丙丁戊農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3-高中地理(二)學習手冊18墨累大令盆地的農業發展 一1. 自然環境:(1) 位處 大分水嶺 的西側,背 東南信風 ,降水少。(2) 水量季節性變化大,乾季時大支流常有斷流現象。(3) 地下水豐富但礦物質及鹽
8、分含量高,不適合農業灌溉。2. 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的問題: 大雪山 東水西調的工程計畫。3. 澳洲的 麵包籃 :75的作物和牧草,50的綿羊,25的牛。人工灌溉對環境的衝擊 一1. 土壤鹽鹼化:當雨水下滲、農地灌溉後,地下水位上升,隨著旺盛的蒸發作用導致土壤鹽鹼化, 環境負載力 下降。2. 生態環境惡化:(1) 墨累河因為過度取水灌溉,幾乎變成一條死河。(2) 森林生長不良。(3) 湖泊與溼地面積縮減。(4) 河口土地的鹽化。未來展望 把水還給墨累河 一1. 鼓勵種植耐旱作物。2. 建立農業 用水許可 制度:(1)水資源總量管制;(2) 用水許可證;(3) 水權 交易。 一 3- ( ) 人工灌
9、溉雖然可以解決水資源不足地區的農業用水問題,但是乾燥地區過度灌溉的結果,容易產生什麼問題?()土壤流失 ()海水倒灌 ()地層下陷 ()土壤鹽鹼化 C 一 一、單選題( ) 1. 臺灣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農委會積極推展多項農業轉型工作,其中休閒農業廣受農戶青睞,可是並非所有農地都適宜轉型。請問:下列何者是轉型為休閒農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區位 ()勞力 ()成本 ()土地( ) 2. 綠色革命的成功,固然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但亦會引發出不少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問題為何?()農產價格下降 ()土地兼併 ()擴大貧富差距 ()生產過剩( ) 3. 霧峰香米精選優良品種,嚴格控管農藥與
10、肥料,以先進設備剔除雜質,(1.交通方便的良好區位,為休閒農業成功的關鍵)(3.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為精緻農業的目標)第 3 章 農業發展的變遷與問題 19確保品質;收穫後低溫冷藏,確保新鮮;真空包裝設計,確保香味不流失。此段文字描述的是霧峰香米的哪一特色?()精緻農業 ()生態農業 ()休閒農業 ()有機農業( ) 4. 將傳統以勞力為主的產業轉型為結合研發、生產、管理、行銷的知識產業,注重資本的密集與集中化傾向,降低成本以獲取最大利潤,和重視經營的策略及行銷管道。請問:此種產業結構稱為什麼?()農業機械化 ()農業企業化 ()農業專業化 ()農業科學化( ) 5. 自青銅峽水庫興建完成後,河
11、套平原耕種面積增加不少,但近年來發現農產量逐年減產,調查顯示係因土壤出了問題。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何?()土壤鐵鋁化 ()土壤鹽鹼化 ()土壤侵蝕 ()土壤鈣化( ) 6. 以下為有關近年中國東北農業變遷的報導,報導 (一 ):東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產區。1949 年後轉以內銷為主,是中國主要食用油的來源。自加入WTO 後,2001 年江蘇省某搾油廠即進口美國大豆 1,396 萬噸,約相當於中國一年的產量,同年東北大豆卻有七成積壓在農村。報導 (二 ):黑龍江省某食品公司推出無汙染的小包裝小米,銷售遍及全省;黑省稻米適合日、韓人口味。故水稻種植面積增加;黑省北安市有農民給人家端盤子,後來端
12、出自己的酒店;有農民上船當漁工,沒幾年當了幾條漁船的老板;有人憑一把剪刀剪出自己的製衣廠。由上述資料判斷,下列何者不是東北農業轉變的趨勢?()發展適應市場產品 ()發展生態農業()農業就業人口增加 ()擴大生產規模( ) 7. 中亞的鹹海正遭逢生態的浩劫,湖泊面積逐漸縮小,湖濱地帶土壤嚴重鹽鹼化。此一生態環境的改變,與下列哪一因素關係最為密切?()工業廢水排入 ()氣候長期乾旱()灌溉農地增加 ()游牧畜群擴張( ) 8. 在臺灣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以下哪一地區的農民所受到的衝擊可能最大?()內湖觀光草莓園 ()木柵附近的茶園()彰化田尾公路花園 ()嘉南平原種稻農家( ) 9. 欲解決
13、沙漠地區土壤鹽鹼化問題,最適宜的方法為何?(4.注重資本與重視行銷,為企業經營的特色)(8.稻米耐貯存,在未規模生產下,難與國外進口米抗衡)高中地理(二)學習手冊20()引渠水入田淡化土壤 ()開豎井抽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設置水庫,在山坡地儲水 ()種防風林固沙( ) 10. 休閒農業應是人道、福祉、教育等三取向,使遊客產生信賴與感激之情,且樂意支付合理費用及購買當地的特產。下列何者的自然環境與臺灣相同,經營休閒農業堪為臺灣之師?()德國 ()紐西蘭 ()荷蘭 ()日本二、題組題1.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成立於 1995 年 1 月 1 日
14、,其成立之目的在確保自由貿易,並透過多邊諮商,建立國際貿易規範,降低各會員間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為各會員提供一個穩定及可預測的國際貿易環境,以促進對外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拓展貿易機會及增進世界經濟成長與發展。請問:( ) (1) 1999年底以前,美國已和中國完成雙邊諮商協定,美國政府宣稱推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全球經濟發展而言是利多於弊,其中最有利的區位因素為何?()原料 ()動力 ()交通 ()市場( ) (2) (甲 )稻米; (乙 )甘蔗; (丙 )蔬菜; (丁 )花卉; (戊 )溫帶水果; (己 )鮮乳; (庚 )豬肉。根據臺灣農業環境及主要農產品的特性,判斷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
15、還具有競爭力而不會消失的有哪些產品?()甲丙丁 ()乙丙己 ()丙丁庚 ()丙丁己2. 右圖為甲、乙兩市因交通的聯繫,農業土地利用變化的情形。請問:( ) (1) 該圖可用來說明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哪一現象?()綠色革命 ()農業精緻化()農業企業化 ()區域專業化( ) (2) 承上題,導致此種現象的主要因素為何?()運輸革新 ()生產技術進步()農業機械化 ()新作物的引進3. 二戰後的 60 年來,臺灣農業從傳統轉化成市場及多元化導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為因應國內、外市場之變遷及永續發展的潮流,農業再度面臨著轉型。請問:(1.(2) (丙 )(丁 )(己 )三項農產品均有產品易腐特性,若由
16、國外進口,運輸成本將增加不少)第 3 章 農業發展的變遷與問題 21( ) (1) 下列哪些現象是臺灣農業市場及多元化導向的呈現? (甲 )城鄉差距的縮短;(乙 )生產結構的改變; (丙 )附加價值的提高; (丁 )休閒農業的發展; (戊 )自給經濟的發展。()甲丙戊 ()甲乙丁 ()乙丙丁 ()丙丁戊( ) (2) 臺灣目前市場流行的有機農產品,最主要是下列哪些(社會)變遷的結果?(甲 )消費者追求健康飲食的趨勢; (乙 )農業生產與行銷策略的變更; (丙 )社會追求自然資源永續利用; (丁 )城鄉差異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戊 )老年人口飲食消費需求降低。()甲乙丙 ()甲丙戊 ()甲丙丁
17、 ()乙丁戊( ) (3) 下列哪些發展方向最有利於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甲 )提倡融合地方生態環境的休閒農業; (乙 )重視農民地方經驗以求特色農業的發展; (丙 )農地產權買賣高度自主以符民主潮流; (丁 )擴增交通路線以因應休閒農業的需要; (戊 )善用農業生物科技以提高農業的效益。()甲丙丁 ()甲乙戊()甲乙丁 ()丙丁戊4. 甘肅省古浪縣黃羊川鄉海拔 3,500 公尺,年降水量約 300mm,為中國最貧困的農鄉之一。已故溫世仁先生創辦的某科技公司捐贈電腦給該鄉的黃羊川職業中學,透過網際網路師生接觸到各種外界資訊及教學資源,學生還設計了網頁,登載農民委託出售的農特產品,為當地帶來新
18、的財源。請問:( ) (1) 中國西部偏遠農村過去在農業產銷上所面臨的主要困難應是下列哪些? (甲 )勞動力不足; (乙 )市場資訊封閉; (丙 )交通不便; (丁 )耕地不足。()甲乙 ()乙丙 ()丙丁 ()丁甲( ) (2) 透過網路訂購並以郵政或貨運公司交貨的運銷方式,被認為有助於中國西部偏遠農村的發展,是因為其具有下列哪些優點? (甲 )農民可專業化大量生產農特產品; (乙 )農民可協調運作成為系統化的生產隊伍; (丙 )農民可少量多樣化生產農特產品; (丁 )農民可直接面對無地域障礙的廣大市場。()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 (3) 以學校做為地方電子商務中心來行銷農
19、特產品,被稱之為以校領鄉,其原因為何?()學校的空間面積較大 ()學校為農村人才所在地(3.(3) (丙 )(丁 )兩項容易有副作用,不利永續發展。 (丙 )項會造成土地失去管制,優良農地喪失; (丁 )項則會造成過度開發,破壞環境)高中地理(二)學習手冊22()學校的交通位置適中 ()學校師生薪資較為便宜5. 政府為推廣國民旅遊,在彰化縣設置田尾花卉專業區,稱為田尾公路花園。園區內供應春、夏、秋、冬各種季節的花品,遊客既能賞花,也能一次購足所需花卉,是全國最具規模的花卉勝地。請問:( ) (1) 田尾花卉專業區的經營模式,具有哪些特色? (甲 )精緻農業; (乙 )休閒農業; (丙 )集約農業; (丁 )粗放農業。()甲乙丙 ()甲乙丁 ()甲丙丁 ()乙丙丁( ) (2) 田尾公路花園對外交通便利,遊客容易進出園區。此一事實所呈現的,是哪一因素的重要性?()地點 ()位置 ()聚落 ()人口三、非選題 青藏高原的索加在 1960 年代剛開發時,原是一個游牧的好地方,許多高原特有的動物如野犛牛、藏羚羊等悠遊於雪山草場間。但是後來牧民在定居點住上三、四年後,帳棚四周就成了裸露地,並且愈來愈擴大,每公頃草地的產草量減少了五、六成,牛羊的單體重量也降了兩成。根據文中的敘述,造成帳棚四周成為裸露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過度放牧。一(5.(2)位置顯示對外關係良好,尤指交通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