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终身学习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一、职前培养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动态活动过程,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对教师职业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等都极为认可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该职业的认知。故此,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应该从职前开始。 ( 一) 专业选择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日后从事的工作是当初求学时选择的专业。家长在学生填报高考( 中考) 志愿时一定结合考生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特点,兼顾社会需求,理性分析幼教行业,慎重选择适合考生的专业,决不能被社会流传的冷门热门专业所左右。 ( 二) 学校培养 1.
2、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一定紧紧围绕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通盘考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兼顾师范性、示范性,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杜绝课程内容严重滞后倾向。 2. 师范院校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人物,从学生第一天跨进师范院校大门,就担负起培养准幼师职业认同感的光荣使命。要知道,培养职业认同感,绝不是政治学科、教育心理学科、语文学科等文化课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课堂教
3、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为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任课教师的每堂课都要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充分落实这一目标。同时,重视教育见习与实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课堂上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产生些许的认可,那么与幼儿零距离接触、走进幼儿园更能唤醒准幼师心灵深处的情感意识。增加见习、实习次数和时间,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准幼师对幼教工作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对职业认同与否,此时已经建立起来。这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幼教工作提供了前提。 3. 重视师范院校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仅教务处、学生处把培养学生的职业
4、认同感放到首位,科研处、保卫处、总务处、图书馆、办公室等学校所有职能部门都应行动起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学校组织的讲座、竞赛、经验介绍、新闻报告等大型活动都应以弘扬正气、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为主旋律。 二、入职初期 这一时期是准幼师到幼儿教师身份转变时期,也是职业不稳定时期。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基本上都是刚刚从学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期待、或兴奋喜悦、或焦虑,是思想、情绪极易变化的时期,也是对任何事不以为然的时期。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建立起来的信仰、观念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遭遇的问题面前顷刻间化为乌
5、有。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多数是私立幼儿园入职不久的幼儿教师所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认同感,甚至痛恨自己的工作,所在单位又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和对新入职人员的关心、教育,酿成事故是必然的。从这一点而言,用人单位在招聘幼师时,一定要牢牢把住幼儿教师入口关,对那些没有爱心、没有责任感、有心理疾病的应聘者坚决拒之门外。幼儿园要承担起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培养重任,帮助她们尽快走出进入职场的困难期。幼儿园要重申职业要求,明确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职业操守,让新入职者感受到工作带给她们的成就感,以及儿童带给她们的快乐; 为每一位新入职者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工作上进行指导,生
6、活中提供帮助; 工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关心年轻人疾苦,使新入职者体会到工作集体的温暖,促进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年轻教师要从主观上积极进取,主动学习。结束师范院校的学习,获得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理念一定根植于心中。所谓终身学习,指的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幼儿教师要将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相结合、园内学习与园外学习相结合,向同行学,向专家名师学,向书本学,向媒体学,向家长学。既要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
7、新动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提升专业能力,也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职业理想,争取做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健全人格和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加快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 三、职业倦怠期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难以顺利应对职场压力而产生的疲倦困怠的身心状态。它伴发于教师成长过程中,属教师履职的非正常行为和心理。它直接影响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工作士气受挫,成为教师厌教、流失和教育水准低下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对学生产生消极
8、影响4。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对近 9000 名教师进行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6% 的教师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 ; 58. 50% 的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工作倦怠; 29% 的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主持这一调查的李超平博士认为,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障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众多研究者纷纷从社会层面( 教师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对教师要求高) 、学校层面( 学校管理模式僵化、缺乏人性化、教师工作环境差) 、个人层面( 工作压力大、超负荷、身体心理亚健康) 寻求问题出现的
9、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忽视了幼儿教育自身的因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就如同金字塔一样是逐渐上升的,又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当低级的需求满足后,就会向更高一层次的需求迈进,与此同时,获得基本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是激励力量。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低层次的温饱需求以及安全需求有了充分的保障,追求高层次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更多人的人生理想。然而,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比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获得的时间要长,方法要复杂,需要
10、更好的精神环境和制度框架来支撑。在我国,一名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轨迹是: 入职时是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三十多岁的教学骨干四十多岁的幼儿园( 行政人员) 主任、园长退休。职业特点决定进入中年阶段的教师不再胜任一线教师岗位,因为她们不具有年轻人的精力和体力,同时幼儿对这些不再年轻的教师也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排斥感。一方面,幼儿园的园长和主任永远是少数人; 另一方面,有些人不具备领导能力,不适合当领导。这些人的出路何在? 是提前退休还是无所事事? 当她们意识到自己凄凉的职业生涯前景时,何谈职业认同感! 反映在工作上是工作干劲逐渐消退,进取心丧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懒散、情绪低落、沮丧、抱怨等一系列职业倦怠
11、行为。应该说这部分人是职业倦怠期的主力军。要避免职业认同中职业倦怠的发生,社会、管理者、教师自身都要做出努力: 全社会应形成尊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浓厚氛围,把幼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如大学教授、专家学者) 一视同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 幼儿园管理者要学习当代管理理论,把幼儿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深知不同员工的需要充满差异性; 创新管理模式,向职业丰富化、动态化管理模式转变,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蹦不动跳不动的年龄偏大的曾经的骨干教师,委以重任。可安排其做年轻教师的师傅、玩教具开发人员、幼儿园环境设计者、语言类教育内容的主讲者、
12、国内外最新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搜集人; 对于年纪较轻即有职业倦怠感的教师,幼儿园应进一步完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创新发展。让不同年龄的教师都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希望,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工作满腔热情。 就个人层面而言,教师职业认同感过程与状态说告诉我们,职业认同感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会随着外界的影响、内心感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既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又可以向消极的方面改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样看来,能否产生职业倦怠感,关键在幼儿教师自己。终身学习理论要求我们不但要学会学习,更重要
13、的是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幼儿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重塑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自省或寻求帮助,化解悲观心理; 通过主动学习,掌握前沿学前教育信息,为幼教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主动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帮助新入职教师渡过困难期; 在教师充满浓浓爱意教育下的孩子和得到帮助的同行又会以特有的方式回馈施教者,反过来又会促进教师的积极的职业心理,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幼儿教师通过主观努力,完成自我救赎,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同。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伴随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需要职前培养,
14、更需要职中强化,其中,职前期、职初期和职业倦怠期是关键时期;也不是任何一方的努力就奏效的,需要社会、学校、幼儿园和教师自己多方联手,共同打造。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要成为一名幸福的幼儿教师,树立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必要也是重要的。1 一般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一般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体系应具有普遍性,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的评估、营养状况的评估、心理发育评估、家庭成长环境因素评估等。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世界各国儿童健康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世界卫生组织(I)、Kaup 体质量身高指数、Quetelet 指数、Ververch指数等
15、也在使用中。例如,BMI 可以用来评价儿童肥胖,Kaup 体质量身高指数,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体格营养状况评价,二者也可用于大规模有效筛查。应用婴幼儿身长或体质量值与参考值相比较,评估婴幼儿体格发育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基层使用仍较普遍。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它是以儿童骨骼的发育变化用于计量儿童体格发育的进程,这是一项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营养性疾病的筛查 3 种形式进行评估。另外,还应考虑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研究证实,婴幼儿母乳喂养是最为合理的喂养方式,是最符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
16、物质,也是婴幼儿获得免疫防御功能的绝佳食物。因此,婴幼儿阶段是否母乳喂养,早已成为评价婴幼儿是否获得最佳的喂养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产后婴儿与妈妈早接触、早吸奶、勤吸允,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适时合理添加辅食也是评价的重点之一,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WHO 的最新标准是,纯母乳喂养应持续 6 个月,从6 个月以后开始,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由细到粗,由少到多逐渐添加各种辅食,并认为母乳可以喂养至 2 周岁。在我国,婴幼儿添加辅食易受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给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过早或过晚,我国传统的习惯是添加辅食的种
17、类偏少、质量较差,少量食物过敏等也应值得重视。目前还没有适用于我国的儿童喂养问题筛查标准,具体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和标准化。营养性疾病在一般儿童群体健康管理中重要性较弱,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是儿童健康管理的空白,相关前瞻性研究在我国也几乎是空白。 婴幼儿的心理发育,行为发育评估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我国,目前的儿童心理行为领域的信息获取还相当有限,主要靠监护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如医生和校医的观察和询问,根据相应的心理测量(如性格、智力、个性、行为、情绪等)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合理推测、评价和诊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发育的筛查与评估和儿童神经心理测验得以实现,常用的心理行为发育测量表
18、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 、盖塞尔发展量表(GDDS) 等。 家庭成长环境的评估还于较浅的实施阶段,内容包括家庭的生活模式、亲子关系及父母的育儿观念、父母婚姻质量、家庭氛围等方面。国外执行的是家庭环境评价的陈述量表家庭环境筛查问卷,在国内,尚未系统编制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环境评价量表。中医体质的评估是崭新的儿童健康管理评价指标,由于儿童处于生长期,所以其科学性评价尚需要深入研究,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儿童快速生长生理特点的、客观化、规范化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目前对于儿童中医体质分类种类较多。如均衡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特异质 5 种类型,如心
19、肝有余 (热体)和肺脾不足( 寒体)2 类,如正常质、阴虚燥热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倦怠质、阳盛质 6 种类型等。 2 留守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群体,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超过 3 000 多万人。由于留守儿童存在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因此,他们需要特别关注,进而提高这一群体的健康水平。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 2009显示,儿童少年健康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状况则更为严重,尤其是生长营养不良和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基层政府、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健康管理的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健康干预模式也研究不多。如何建
20、立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健康干预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快乐感,做好留守儿童健康管理对预防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与一般儿童健康管理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责任弱化或缺失会导致上述监测指标的全面下降,而且健康管理实施难度更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健康管理的范畴应当有所侧重,重点要进行生长发育的评估和心理健康评估。 由于目前城乡儿童不同年龄段在平均身高、平均体质量、幼儿 2 周患病率和体检达标率等仍存在较大差异,受祖父母教育程度不高、健康习惯落后等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估主要通过教
21、育机构来完成,首先要获取准确的生长发育信息,对照标准发现问题,进而进行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对留守儿童正常成长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儿童个体的人生发展和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依靠直接监护人和教师的认同和配合,在性格、智力、个性、行为、情绪等方面要及时动态采集信息、评价和诊断。教育机构应当与监护人和全社会相互配合,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对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指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疾病干预。从长远来讲,留守儿童健康管理要进入行政和立法的轨道,政府部门要进
22、行在经济和人员投入上加大成本,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学生健康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健全法制是留守儿童健康公平的保障。 3 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权益全面受损而正在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弱势群体。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则是底层社会生活阶层的极端个体,研究表明,这些特殊儿童群体与留守儿童有密切的关系。现阶段这些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只能停留在理论,尚不能进入全面的实践操作层面,由于长时间远离家庭,缺乏亲情,这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非常复杂,已经形成了特
23、有的精神认知世界和人格体系,社会矫正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已属不易。 但这些儿童群体营养性疾病的管理仍有必要,主要通过社会救助机构,社区或家庭对进行性低体质量、消瘦、发育迟缓及慢性营养不良的生长发育水平进行评价,有条件可结合临床诊断筛查微量元素、铁蛋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等。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教育、医疗、法律道德建设和社会帮助等方面共同在源头上减少这些群体的数量才是根本。4 儿童群体健康成长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儿童,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行为、潜能表达、体质体能、营养状况等早期发育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这些需求或依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或直接享受儿童健康促进及个性化高端服务等。总之,这种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不同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平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颁布关于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标准。不同儿童群体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变化阶段,身体、心理、心态和行为受周围环境影响大,需要全社会和专业队伍来做好相关服务。相信,在现代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形成一套系统的不同儿童群体健康管理的模式,不同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将会得到更为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