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这首词是是 1925 年毛泽东在长沙所写的,本词的大意主要是毛泽东回忆起自己在 1913-1918 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与同学们一起开始早期的政治运动时所抒发的情感。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贫困家庭。1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在 1936 -1976 委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在 1943
2、 -1945 委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在 1945 -1976 委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在 1949 -1954 委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在 1954 -1959 委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红色励志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秀” 字,从水墨画一样的片头,到里面清秀的美少年形象,就像一杯清茶一样清新,把人又带回了那个青春洋溢、纯真的学生时代。本部电视剧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
3、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 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充分展现了青年时的毛泽东的意气风貌,崇高的思想。随着杨昌济北动的列车缓缓启动,毛泽东等师生的依依挥别中, “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湖南第一师范雄壮的校歌声再度响亮响起,仿佛正预示着这批优秀青年们即将迎接更为广阔的天地和更为波澜壮阔的人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家族的成分非常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个人从出生到走什么路,都要服从社会、长辈的意志,个人独立意识的缺乏,必导致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独立学术品格的缺乏。因此,毛泽东认为,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要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与生
4、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考试成绩有的正数第一(如国文等社会科学) 、有的倒数第一(如数学)的情况,老师们在一起展开讨论,有的老师说他既聪明又勤奋,有的老师说他聪明不勤奋,有的老师说他勤奋不聪明,还有的老师干脆说他是既不聪明又不勤奋,可真谓众说纷纭。这样一个学生,可以说他是一个偏科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一个独擅专长的奇才。如何看待这个学生,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杨昌济老师指出,那种恨不得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才、通才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削足适履的做法。从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可以揭示毛泽东日后必定是一个伟人,他的出现注定是中国的一大曙光,他必定是为中国谋福祉,谋幸福
5、的伟人,他的每一个行为必定是壮举。但是壮举的过后,历史告诉我们,毛泽东虽然一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而奋斗,而他却做出了使中国陷入不幸的举动。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月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政治上长期动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毛泽东对现行教育理念的完善,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他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他是我国的伟大开国者,他对我们整个中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他。以上就是我观恰同学少年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