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个怎 么看读后感.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614088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个怎 么看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个怎 么看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个怎 么看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个怎 么看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个怎 么看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了解怎么看,知道怎么办 有感于七个怎么看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我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仅有 60 余 年。自从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 我们的社会经历了 30 余年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单边大幅提高,实现了由一个 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到经济发展位居世界第三的转变。但在发展的同时,诸多社 会问题也不断暴露且有日益激化之势,社会和谐与稳定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温 总理提出的: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 的执政理念,并明确了当前的执政目标。 这些社会问题纷繁复杂,盘根错节。其中有很多都是世界性难题,是每

2、个国 家在发展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难题。只有把清社会的脉搏,对症下药,才能解决这 些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的情况 下, 民众的精神需求也随之提升和发展。 他们渴望政治更加民主、 社会更加公平、 希望一些关系民众自身生活发展的如看病、 住房、 就业等问题能得到更多的改善。 七个怎么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这些复杂问题中理清脉络,在广泛调查的 基础上,注重用事实和事例说话,以专家的视野,百姓的角度、理性的回答了当 前广受关注: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 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 7 个问题。以通 俗易懂

3、的语言向大众真实表达了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使民众认识到国家发 展和成就来之不易,使民众看到了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这本书,没有用抽 象的概念演绎和繁琐的逻辑论证,而是把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清新、富有哲理 的语言娓娓道来, 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去说话。 通俗不等于肤浅, 浅显不等于浅薄。这本书坚持平和、平实的文风,说话平易近人,以理服人,不 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说话有根有据,不遮掩,不回避,不浮躁,不虚 夸, 文风平实。 读这本书, 使人感觉很亲切, 因为它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 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落脚点也是人民 群众的切身利

4、益和实际需要。 七个怎么看增进了政府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1取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回顾几年来国家的一系列发展战略我们不难看出, 国家一直在致力去解决这 7 大现实问题。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西南、发 展大新疆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当中。教育改革,不断推出国家 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城镇医疗、城居医疗覆盖了几乎所有城镇居民,新农合 也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民。廉政准则 52 不准如同 52 把利剑直刺腐败要害,限制高 房价和恶意炒房的一些列政策让老百姓看到国家反对高房价的决心。 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 那就是发展不平衡问 题,有东

5、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其中地域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东 富,西穷,南富,北穷。东南沿海最富,西北最穷。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原因:很多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名 城,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些城市有基础好、人口多等优势,自然成为经 济发达区域,如:北京、南京。2)地理位置及资源因素:有些地区资源丰富, 首先开发这些地区,便于因地制宜,如东北地区就是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有些地 区因为交通便利,也有利于发展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城市更是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制度因素:中国自 1978 年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过渡,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导致了区域经济

6、发展的不平衡。一般来 说,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能力就越弱,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 中国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4) 政策倾斜效应: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给予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包括投资、 财税、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使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发展能力上产生了极 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1995 年中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 1499.50 亿 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 1309.56 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 的 87.3%,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 127.06 亿美元和 62.88 亿 美元,仅占

7、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 8.5%和 4.2%。5)人力资源差异:区域间人力资 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普 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所占比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 布状况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 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 2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面对以上问题,国家采取了有效措施来改善这些状况,其根本思路可总结如 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一国 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

8、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 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 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加强各区域之间经 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能在短期内消除时,国家区域经济发 展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各区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 为各区域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 强创造软、硬条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 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 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后发效应” 。应正确地、积极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的长短。既要“扬长避短”, 又积极“化短为

9、长”。其次,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这是中西部地区通过塑造体制优势、加快发展的唯一出路,因为经济落后不等于 改革落后。 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率先建立新体制来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从而为加快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机遇。 要促进“ 西进”,关键在于加快模式转换, 形成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并优化组合的经济机制。 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消退的今天,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出现了反常的 “招工难” 现象。尤其是在 2010 年春节前后,招工难的现象更是波及到了部分内陆地区。 据调查,仅广东地区的用工缺口就达到了近 100 万。一方面是“招工难” ;另一 方面则是目前大学生普遍陷入的就业难困境,这着实让人疑惑。 面

10、对这种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主 要存在以下两个矛盾:1、供求矛盾,所谓的供求矛盾是指就业人员的就业期望 值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面招工难,一方面就业难的情 况。2、结构性矛盾,所谓结构性短缺就是说大企业不缺,中小企业缺;普工不 缺,高级技工缺;长期稳定工不缺,季节性用工缺。其中,结构性矛盾特别突出。 目前对于农民工就业群体出现用工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回 暖,外贸订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一定增长。二是由于生产加工和服务型企 业劳动力流失加快,造成企业用工需求增长,在春节前后劳动力供求旺盛阶段, 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三是薪酬问题

11、。我国沿海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薪酬不高,但 3在这些地方生活成本高,造成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收入除去生活成本,可能和在内 地生活差不多,因此一些农民工选择留在本地或到中西部地区务工。四是与新生 代农民工价值观念等转变有关。据调查,目前劳动力市场上“80 后”和“90 后” 农民工达亿左右,他们的工作要求出现了新变化,对职业发展、收入等有了更 高的要求,因而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了。五是目前中央对新农村发展非常重视, 农民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农民选择在当地创业和就业,劳 动力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而从大学生就业群体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首先,大学教育方面,重视 理论和概念,而忽略了实

12、践方面的锻炼,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做 过一项调查:中国每年培养工程师的数目是美国的 9 倍,但真正符合国际化要求 的人才仅占 10%。其实,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 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 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还有就是生涯模糊 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 接下来就是关系到群众生命健康的看病难的问题。根据卫生部相关专家分 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 保险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

13、合理, 存在逐利倾向。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这些都是导致看病难的因素。 要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必须把 “强基层” 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 着力完善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大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分工合作的分 层就医格局,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要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 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使全国每个乡镇 至少要有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室,并配备必备医 疗设备设施,改善就医条件和环境。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 乡村卫生资源, 规范服务行

14、为, 提高服务能力, “小病不出村, 实现 大病不出县” 。 加快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建设。把城市卫生投入重点转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 4务机构布局,合理调整和配置资源,既要将现有的一批小医院转型或改造为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又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仅需要 “硬件” 的发展,更离不开“软件”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重点加强城乡基层医 疗卫生队伍建设,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城乡基层服务,在职称 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同时,也要鼓励大医院通

15、过对口支援、人 员培训等方式,帮助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总之,要构建一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协 调有序的运转机制。 在教育公平方面,以前大家面对的是“能上学”的问题,这随着我国经济的 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在面临的是“上好学” 的 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的转型,家长都有要 让孩子得到优质教育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远远达不到数量如 此之广的受教育人群的要求。“择校热” 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出现。而对于农民 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亿人。这 2 亿人的

16、背后,有 7000 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 1400 多万 随迁子女,5800 多万留守儿童,其中 4000 多万年龄在 14 周岁以下。他们一边 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艰辛,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 连着明天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成为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新的难点和薄弱环 节。 在此方面,国家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完善义务教育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 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等,还有比如花了 5 年时间,耗资 100 多亿元推行了初中建设 计划。这些都表明了国家、政府在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方面的决心。 总的来说,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取向,不公平问题仅仅 是在

17、一个特定的时期产生出的一个特殊的情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问题 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很好的解决。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 民生问题, “住有所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 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5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课 题。 那么房价过高的结症究竟何在呢? 投资推动。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人们纷纷加入“炒房大 军” ,住房消费存在严重的“投资化” 倾向。对高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资

18、金推动。因为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足,也就是说市场流通中 的钱过多。2009 年我国新增信贷规模近 10 万亿元,相当于过去三四年的增量。 资金充裕必然刺激投资需求,而一些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尚未完全走出低 谷,大量资金就涌向房地产市场,必然使房价过快上涨。 地价推动。近年来, “土地财政”导致的地价上涨成为高房价的一大推力。 所谓“土地财政” ,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由于很 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 ”过分依赖、对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过于倚重,造成 地价与房价相互影响、交替上涨。 制度原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只有 10 多年,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比如,由

19、于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双重属性,大多数国家住房既有市场供应的商品 住房,又有政府支持投资的公共住房,我国在过去 10 多年较为重视通过房地产 市场解决住房需求,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欠账过多,造成住 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 “蜗居”“蚁族”“房奴”“ 裸婚”这些热词的流行,表明高房价已经 、 、 、 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 ” 。而历史和现实的很多教训都深刻地警示我们: 房价问题事关全局,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必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承 受之重” 。因此,房价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 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房

20、价过快上涨,促 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公平,一般地讲,反映的是人们追求利益分配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分配公平 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中国自古就有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新中国的成立之初我们曾实 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 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6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 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 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许多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由于分配领域种种不 公问题,

21、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也可能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的危险因素。专家所指出的,目前收入差距已经接近社会所能忍受的“红线” , 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 题, 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当前,造成收入、财产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还不是市场机制,而 是破坏市场秩序的行政垄断、权钱交易和种种潜规则。行政垄断是分配不公的最 大根源。从行为性质判断,它是凭借和滥用超经济力量,对别人财产的无偿占有 和剥夺。 市场竞争性稀缺资源缺少效率机制, 社会公共性稀缺资源缺少公平机制, 这也是造成分配不均的

22、根源之一。纳税人的钱被增幅遥遥领先、日益庞大的巨额 行政开支大量侵吞,公共资源被少数人占有把持、挥霍浪费,最终的结果是既丢 掉了效率,也失去了公平。长此以往,人们期待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共建 共享、增进和谐”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如何解决分配不均是社会各方面都在关注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应该做到切 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这在具体的实 施上还是需要各方面专家的不断努力。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 究院院长厉以宁教授,针对中国目前收入分配现状,提出了收入不应只有市场、 生产要素进行首次分配,而是要政府加强调节、引导慈善事业的三次分配理论。 厉以宁表示

23、,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 ”;通过政府调节 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 ”;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 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 。如果能 使这些措施落到实处,那么在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再把蛋糕分好一定是可以实 现的。 腐败是人民的大敌,是党的大敌,也是国家的大敌。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倡廉工作不断 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随着一桩桩大案要案被查处,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 以法,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7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

24、、权力 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 局面。当前,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 设, 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建立起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必须提高其执行力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好制 度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没有执行力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只有 下决心、下力气狠抓执行力,才能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效用,才能打开反腐败工 作新局面。 建立责任制。应建立健全保障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保障制度执行的程 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对制度落实的各项措施进行责任分解,明确 责任部

25、门和责任人,明确落实时限和阶段性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 手” 要带头执行和维护制度,坚决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维护制度的严 肃性和权威性。 增强制度意识。要把制度作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使广大党员、干部熟知制度内容、领会制度精神,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纪律 意识、法治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 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 加强督促检查。“徒法不足以自行。” 制度能否落实,关键在于监督检查。 应建立制度本身的监督执行机制,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每项制度都要明 确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使制度执行的监督责任无可推

26、卸,对执行制度不力的坚 决追究责任。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注重发挥各类监督主体 的作用。 加大查处力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使制度真 正成为不可触犯的“火炉”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 重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够 切除腐败这个“政治之癌” ,建设一个河清海晏、官清民安、邦兴国盛的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纵观整本书,首先可以看出这本书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对 8于民生所包含的价值问题的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包括对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人

27、 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怀、对普通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等。例如,在分析就业难 的问题时,文中用“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一个人 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的描述来探讨人本主义的问题; 在分析房价过高问题时,特别强调“高房价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明确指出这一 问题“引发了社会情绪的焦虑,成为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甚至加剧社会矛盾 的重要因素 ”等。 充分体现了“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天地万物, 唯人为贵” 的发展观。 其次,客观的论述了目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整书没有用抽象的概念演绎和 繁琐的逻辑论证, 而是把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清新、 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

28、。 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阐释, 问题分析有理有据, 不遮掩, 不回避, 不浮躁,不虚夸,不摆架子,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百姓熟悉的事情来阐 述问题,更彰显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讲到“看病难难在哪里” 的问题 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北京市 19 家著名大医院的院长分别到其他大医院“当 一天患者”,其中一位院长从排队挂号到离开医院共用了近 7 个小时,但真正看 病不过 20 分钟,排队等候占整个就诊时间的 95.1%。这样的经历我们或多或少 都有遇到过,一定程度上反映看病难的现实情况。再如当讲到“中国房价到底有 多高”的问题时,用了这样一组的数据:全国住宅平均价格涨幅 25.

29、1%,北京商 品房均价 21880 元/平方米,比同期上涨 88.4%,70%居民认为 “难以接受”,别 一组对比数据是:同期纽约房价最高的曼哈顿区中间价约合人民币 2.75 万元/ 平方米,德国首都柏林 1.7 万元/平方米。而事实是我国的收入水平却相差数倍, 由此可见我国部分城市房价之高。这些鲜活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触动每个读者 的心,充分认识问题的严峻性,增强论证问题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把逻辑的力量 同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理论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言之有物、言之 有理、言之有情。 这本书从多层次、 多角度彻底分析了这七个问题。 采用的是一种全面、 辩证、 历史的眼光,按照问题现状、

30、存在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三个方面展开, 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充分论证, 抽丝剥茧、 层层深入。 讲到房价过高症结何在时, 不仅从投资、资金、地价、制度等的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还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 9指出这是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在住房领域的反映,比如区域发展、人口流动、 财政体制、腐败现象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发展,说明高房价是 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书对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有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其中,公平问题则多次被 提到,在七个问题中多处涉及到公平,比如教育公平、医疗公平、分配公平、高 房价影响社会公平,公平二字贯穿七个问题之中;几个问题也是交叉存在的,比 如,教育公平、

31、房价过高、分配不公等都存在腐败现象。一个社会存在的问题本 身就是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 ”,解决亦 “非一蹴而就”,“ 不 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就能逐渐 减少甚至消灭问题。在讲到七个问题“怎么办” 时,更是通过对党和国家方针政 策的深入解读, 对各方面实际工作进展和成效的交待, 对解决问题的前景的展望, 使读者增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希望, 激发同心同德投身社会事业的热情和干劲。 今天我们借着七个怎么看理论学习的平民化书籍,借着反思现实中存在 的问题的根源与治理的方法,带着全民议政的民主化氛围,一起探讨社会

32、问题,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对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贯彻;今天我们借着七个怎 么看 ,也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是诚心诚意的,工作是尽 心尽力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看完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我想每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民众充分理解这些 现实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看到了政府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所作的一些不 懈努力,充分体谅政府的难处,以理性的观点客观的对待存在于身边这些问题。 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支持政府的工作。 七个怎么看这本书之所以引起使整个社会强烈反响,是因为它反映了时 代呼声,解答了时代关注的现实问题,使民众更加理性的去看待社会政治生活中 的每一件事情,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团结,使我国的国家获得更 大的发展动力。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