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61408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学情分析篇一: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执教:李卫霞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四个班一共有学生 180 名学生,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稍有欠缺,表现在对于 windows 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 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部分来自城区学校,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计算机基

2、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好,对此应继续保持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的探索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向尝试完成较为优秀的计算机设计作品(电子报刊)的方向努力。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介绍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信息基础知识和基础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第二部分是掌握windows 操作系统。技能训练要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较为熟练的操作 Word 和 wps 操作系统。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础知识

3、,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所涉知识都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信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相应的软硬件知识;掌握 windows的基本操作。(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

4、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信息的概念和意义,初步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5、;2、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3、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知识;4、windows 的基本操作。五、教学措施1.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 12 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

6、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4)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

7、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课时安排:共 16 课时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2 课时)1、 认识信息技术。 (1 课时)2、 认识计算机系统。 (1 课时)第二章 获取多媒体素材(8 课时)1、获取与处理图像素材。 (2 课时)2、获取与处理文字素材。 (2 课时)3、获取与处理声音素材。 (2 课时)4、获取与处理视频和动画素材。 (2 课时)第三章信息的集成与发布(6 课时)1、制作电子报刊。 (2 课时)2、制作演示文稿。 (2 课时)复习检测 2 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

8、: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四 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 教学方法:阅读法 讲授法 案例讨论法六 教学安排:一课时七 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一:什么是信息?(打开幻灯片)二:信息的特征(播放幻灯片)通过幻灯片了解信息的的六大特征。1、 可传递性。2、 可加工性。3、 可共享性。4、 时效性。(举例)5

9、、 依附性。6、 真伪性。 (例举大学生被骗案例进行分析)三、信息技术的简介。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幻灯片出示)分别给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在医学、农业、军事、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给学生举例,组织学生讨论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五、介绍信息安全(幻灯片演示)1、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产生的因素引导学生说出病毒的因素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恶意软件和人为忽视这些因素。六、讨论计算机病毒的防护。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七、引导学生遵守信息道德。(课件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让学生牢记在心八、回顾所学的内容:通过幻灯片播放(总结性的)

10、篇二:【备课参考】(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 9课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设计第九课-计算机操作系统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参考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九课-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课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的发展及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特点。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对象是初一(七)年级同学,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县及学校,各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及教学要求不统一,能力水平不齐,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学习者本身年龄也不断增长,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能更科学地理解知识,学会变通,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寻找答案。三、教学目标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教学难点:对 Dos、Windows 操作系统特点的理解及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启动及安装的特点。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六、教学准备局域网,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课件,及 windows xp setup 演示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