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TI呼叫中心培训.ppt

上传人:暖洋洋 文档编号:160716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I呼叫中心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CTI呼叫中心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CTI呼叫中心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CTI呼叫中心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CTI呼叫中心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呼叫中心培训,议程,呼叫中心建设的历史回顾 目前国内外呼叫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呼叫中心建设的几种主流方案分析 呼叫中心的组网 呼叫中心的坐席部署 呼叫中心的管理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建设模式分析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建设案例 建设案例1(浙江电信114系统) 建设案例2(中国网通语音天地) 青牛产品介绍(CTI/IVR)及竞争对手简介,呼叫中心建设的历史回顾,以Siebel、Oracle为代表的CRM成型 融合Web、Email的呼叫中心出现,90年代,电脑话务员技术 1stCTI、3rdCTI出现,80年代,美国大陆航空公司 第一个呼叫中心诞生,70年代,NGN持续升温 主动营销需求

2、3G时代到来,现在,目前国内外呼叫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1,以欧美为代表的呼叫中心经过3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接近饱和,该市场的关注点在于如何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如何节省成本;如何获得更高的业务收入(从Cost Center到Profit Center之间的转变上);如何降低坐席人员的流失率 因此在欧美市场上出现了WFM(Work Force Management)、全球外包呼叫中心(欧美主要向印度、爱尔兰等英语国家转移,而日本主要向中国大连、北京转移)等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呼叫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2,中国呼叫中心市场以1997年北京电信建设客户服务中心为现代呼叫中心在中国的开始;

3、 目前中国通讯运营业成为呼叫中心建设的主要(最大)行业,从97工程中建设114开始,5大运营商均建设了以客户服务为主的呼叫中心系统; 目前国内外呼叫中心主要关注的管理问题如右表所示:,面对电信呼叫中心建设新变化,目前电信运营商呼叫中心建设的新变化(业务和技术): 系统将至少以省为单位进行全网的建设和规划,系统规模增大,不仅对接入设备的处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对于接入设备的部署、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服务质量和成本,自助设备(IVR)、人工坐席越来越多的采用集中+分布的建设模式,同时整体方案能够进行集中的管理+分布的监控; 作为面对客户的一线服务单位,呼叫中心面临来自客户和公司

4、内部业务变化的压力,要求整体系统架构能够灵活的满足业务快速变化; 呼叫中心自身的定位也从单一的服务中心,变得更加的多元化,服务、营销的渠道也从单一的电话向多种不同的媒体进行整合和扩展;,电信行业呼叫中心建设模式,电信运营行业是中国呼叫中心建设的领先行业; 电信运营行业呼叫中心的建设 以地市为中心建设,建设的模式是接入、坐席、管理全分散模式 以原中国电信114、112为代表 以华为Intess 114、112系统为代表 以省为中心建设,建设的模式是接入、坐席、管理全集中模式 以中国移动短消息、12580为代表 以华为Intess SM/12580、AVAYA Definity、S87XX系统为代

5、表 建设的模式是接入、坐席集中+分布,管理集中模式 以中国网通语音天地为代表 供应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代表的公司包括传统的PBX供应商,例如华为、AVAYA,也包括传统的数据通讯设备供应商,例如Cisco以及其他IP PBX、NGN供应商,接入、坐席、管理全分布模式,CTI,PLMN,应用,PLMN,A,B,排队机,IVR,典型应用:原中国电信114、112系统(对于省公司而言),中国建设银行; 优点:方案成熟,建设简单,设备选型灵活; 缺点:建设费用高,维护成本高,资源分离、集中管理功能较弱;,接入、管理、坐席全集中模式之一,典型应用:原中国电信114、112系统(对于地市而言),大多数80

6、0、4008、4006系统; 优点:系统维护方便,管理成本较低; 缺点:企业通信成本较高;,接入、管理、坐席全集中模式之二,典型应用:电信、金融行业部分大型系统; 优点:系统维护方便,管理成本较低; 缺点:IVR流程开发复杂;,接入、管理集中,坐席分布模式,典型应用:中国邮政部分省市185,中国银行部分省市等; 优点:厂商方案较成熟,维护较方便,管理成本较低,坐席部署较灵活; 缺点:设备性能要求高,长途资源要求高,远端模块均有较多的限制,电信商用案例较少;,接入、坐席全分布,管理集中模式之一,典型应用:部分金融企业等; 优点:方案成熟,建设简单,较少占用长途资源,能够提供话路溢出功能; 缺点:

7、资源分离、集中管理功能较弱,目前电信运营商基本没有成功的案例;,接入、坐席全分布,管理集中模式之二,典型应用:部分金融、邮政企业等; 优点:方案成熟,建设简单; 缺点:接入能力限制较多,占用较多的长途资源(E1或网络带宽),坐席的部署不够灵活;,CTI,应用,排队机,IVR,A,B,PLMN,PLMN,远端模块,接入、坐席全分布,管理集中模式之三,典型应用:电信和金融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始建设基于软交换模式下的呼叫中心; 优点:方案成熟,建设简单,灵活性好; 缺点:目前实际案例不多,软交换设备和CTI之间的规范有待完善;,CTI,应用,TG,IVR,A,B,PLMN,PLMN,SoftACD,IV

8、R,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建设模式分析,基于软交换的建设方案能够全部提供基于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组网(接入)、坐席部署和管理模式; 传统的电路交换建设模式需要部署普通的电话线(模拟线和E1线路)和服务器、坐席的网线,而基于软交换的建设模式只需要部署LAN或者WAN,因此在灵活部署、部署成本、集中监控和管理上大大的优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电信业务快速发展变化以及有传统的语音竞争向综合业务竞争的需要;,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建设模式分析,备注:5/5指基于电路交换和基于软交换在该项的综合评价,最高为5分,软交换模式下的呼叫中心建设案例1(浙江电信114),建设模式:自动服务集中,接入、人

9、工服务分布,集中管理和维护; 主要功能模块:接入,人工、自动服务,计费,系统管理,业务管理等; 建设情况:2005年12月开始建设,2006年4月正式收费;将原来计划的44类业务整合为19大类、58小类业务; 系统规模:700余坐席,日均处理话务量为300K(截至到2006年6月);,软交换模式下的呼叫中心建设案例1(浙江电信114),软交换模式下的呼叫中心建设案例2(中国网通语音天地),中国网通语音天地平台主要是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服务,覆盖企业的对外通信服务和内部通信服务,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业务和接入规模的调整。 主要业务特征:唯一号码,自动语音,人工服务,智能路由,语音和数据同

10、步转移,坐席软电话和业务应用平台,统计报表以及管理等功能; 建设模式:分布式接入,坐席分布,管理集中; 系统一期规模:246E1,2000余坐席;,软交换模式下的呼叫中心建设案例2(中国网通语音天地),USE逻辑结构,基于OCX控件 的桌面应用程序,基本呼叫统计数据,分析处理后的统计 数据/视图、存储过程,Tel Service Mgr,Agent Resource Manager,Device Resource Manager,Event Server,Unified Service Router,Service Data Manager,Data Manager,Log Server,AP

11、I,监控、管理 配置工具,Client OCX 控件 USE-Agent,基于呼叫数据的 统计报表程序,Tel Channel Mgr,Mail Service Mgr,Mail Channel Mgr,Web Service Mgr,Web Channel Mgr,USE Statistic,工具层,应用层,核心服务层,外围接口层,VoiceMail Service Mgr,VoiceMail Channel Mgr,IP Switch,Web Server,Voice Box,Mail Server,第三方CRM应用程序,SMS Service Mgr,SMS Channel Mgr,SM

12、S Gateway,Service Daemon,PBX,USE兼容性,Open USE,USE所满足的CTI Link协议,CSTA Phase:CT Connect、华呼Elink(Nortel)、青牛PC Switch TSAPI:Alcate Tserver/Avaya CVCT 9.5 TAPI:3COM NBX,关于USE的路由策略,软排队 路由脚本定制 内核路由扩展路由,USE IP Contact Call Center解决方案,CustomerTDM Call,IP Phone Agent,IP PBX,Customer Database,USE,Web / Email US

13、ER,应用服务器,Web/Email Server,USE 分布式解决方案,PSTN,LAN/WAN (TCP/IP),应用服务器,Customer DB,网管系统,Web/Email服务器,IVR,IVR,语音网络,USE,Global USE,USE,PSTN,分中心A,分中心B,总中心,V3.0和V3.5支持接入设备详细说明,V3.0和V3.5支持多媒体通道情况,V3.5较V3.0的主要技术改进点,内部服务间采用ncalrpc方式连接,性能上有所上升 ; 支持通过Socket UDP通信协议机制来穿越防火墙 ; 增加MonitorService单独的监控服务 ,同时监控工具采用图形化的方

14、式,更直观的展现呼叫中心的资源状态情况; 增加报表工具;,ATS体系结构,ATSB,ATSE,ATS的集成特性,与数据库的集成:可与常见的主流数据库通过ODBC方式连接,包括:Oracel、DB2、Informix、Sybase、SQL Server等。 强大的应用集成能力:支持内嵌VBScript、JavaScript,支持本地计算(COM、DCOM、DLL等方式),也支持分布式计算(ASP、JSP、PHP、Web Service等)。 与多种通道的集成:同时支持语音、FAX、SMS、Email、USSD等呼入/出通道。,ATS的集成特性,与CTI的集成可与青牛USE、Genesys、ICM

15、等主流的CTI产品连接。 与交换机的集成可以集成的交换机包括:AVAYA、Nortel、Alcatel、Siemens。 与TTS系统的集成可与科大讯飞TTS、捷通华声TTS、言丰科技TTS等主流TTS集成。 与ASR系统的集成可与NUANCE和言丰ASR产品集成。,ATS的多通道处理特性,mail,SMS,FAX,TEL,USSD,后台业务系统,VBScript、JavaScript COM/DCOM/DLL JSP/ASP/PHP/Web Service,IVR-ATS的多通道处理特性,IVR-ATS的分布式管理功能,业务管理 业务提交 业务审核 业务测试 业务发布网络管理 配置管理 性能

16、管理 故障管理,青牛大规模呼叫中心解决方案,PSTN,座席,班长台,座席,电话用户,Fax用户,数据库、应用服务器,DB,LAN,排队机(Avaya、Alcatel、Siemens、Nortel等),监控管理台,青牛USE,IVR、Fax 服务器,应用代理 服务器,PSTN,E1/ISDN/No.7,E1/ISDN/No.7,中继,中继,CTI服务器,青牛ATS,E1中继,E1中继,E1中继,Fax用户,电话用户,Internet用户,LAN,Internet,Web/Mail服务器,录音服务器,ISDN/No.7,青牛ATS,青牛ATS,ICM for PBX(Cisco),ICM主要结构:

17、,IVR,ACD,Agent,PSTN,Call Router Logger,ACD PG,IVR PG,CTI Server/CG,Center Controller,ICM for IPCC,ICM的优缺点,优点: 分布扩展方便 产品架构比较合理,配置修改无需重启 支持Prerouting,对IVR前置方式支持较好 有图形化路由定制工具 缺点: 价格昂贵 大容量处理能力不行 安装配置复杂,开发难度大,对集成商依赖强 几乎没有国内的支持 只支持SQL Server DB 比较失败的案例有:民生银行、北京农行、云南电力、,Genesys,Agent Workstation,Caller,IVR

18、 Interface,Supervisor Workstation,Desktop Toolkit,Customer & Configuration DB,DB Server,Stat Server,Strategy Builder,Strategy Loader,T-Server Site A,Config Server,IR Server,Switch Site B,T-Server Site B,IVR Interface,Desktop Toolkit,Switch Site A,Genesys的优缺点,优点: 分布扩展方便 产品架构比较合理 有图形化路由定制工具 缺点: 价格昂贵 安装配置复杂,开发难度大,对集成商依赖强 国内的支持力量较弱 对IVR前置支持不好,需要专门的模块,系统造价高 修改配置需要重新启动 比较失败的案例:湖南建行、浙江联通,Edify的优缺点,优点: 流程编写功能比较强大,有丰富的编程对象 能够实现比较复杂的流程,支持流程外和内部调用 有丰富的传真模板定制工具 调试方便 缺点: 只支持NMS板卡 不支持多通道 没有远程业务、监控、配置等功能 文件格式不开放,编程开发环境需要安装有板卡等设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