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双安乡集镇垃圾处理、集中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做好 2017年农村环境保护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有效作用,根据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为核心,努力促进集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以污染物减排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快“三大体系”建设,强化集镇和农村污染防治,推进集镇和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促
2、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 基本情况双安乡基本情况,双安乡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汉江上游,全乡总面积 71.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双河口村。全乡总户数3450户,14372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 2708元,集镇辐射人口数为 4523人,近年来随着集镇骨架拉大,集镇建设及规划有了长2远发展。但由于集镇规划滞后。功能不完善,垃圾处理及集镇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主要是水源地无保护措施,土地表面疏松,降雨导致污染物流入水源,致使水源地水质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基本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许多粪便不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由于无固定垃圾
3、存放点,居民和村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三、工作目标1、保护好饮用水源是保证供水工程水质、向人民群众供应干净水的前提。我们将把全乡人饮用水达到标准,让全乡人都能喝上放心、干净的水,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防止乱打井、乱开矿造成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饮用水水源地附近要严格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2、加强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整治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有一个洁净卫生的生存环境。3、加大对集镇居民和农村村民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自觉的遵守保护环境,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环境,让村民有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倡导生
4、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三、 基本原则(一)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和预决算制度。3(二)坚持因地制宜、统分结合、务求实效。(三)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四)落实职责,保障经费。四、成立机构(一)双安乡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彭 勇(政府乡长)副组长:李 鹏(政府副乡长)成 员:李 明(财政所长)漆朝华(扶贫经济办公室主任)张 华(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郭冰花(党政办副主任)罗利文(居委会支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高在乡党政办,副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规划实施、组织协调、监理评价等一切事宜。项目所地也建立起了相应的“
5、环保”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乡政府抽调 2名技术员,负责双安乡垃圾处理工作。项目实行乡长负责制,负责本辖区的垃圾处理工作。五、主要采取措施(一)对村饮用水源污染采取的措施一是对双河口村通往饮用水源地的道路进行铺垫、拓宽;二是对两处饮用水源地建防护网、防护栏,设置界标和警4示标志,并对水源地保护区内进行美化绿化。(二)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粪尿分离式卫生厕所 5个;建垃圾箱 40个;建垃圾存放点 4个;二是建 6.3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厂一处。购置垃圾转运车一台,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三是改善村容村貌,美化绿化生活环境。四是在垃圾填埋场周围设置永久性、临时性防止飞散设施。永久性设置
6、在垃圾场环场公路外侧,采用钢丝编织网,高度4M。临时性或称活动性设施根据垃圾成分,考虑风向、风速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随时设置在填埋区工作面附近,采用尼龙彩条布,高度 35M。六、工程初步预算及实施进度安排1、双河口村在廖家沟取水口修建 1座长 21M,均高 0.7M,顶宽 0.8M,底宽 1.0的拦水坝,坝体为 C20砼,铺 100PE 管60M;新建沉沙池和过滤池;新建蓄水量 100m3蓄水池,以及与其配套的排水管线 1350m。计:90 万元, 2009 年 11月开工 2010年 2月竣工。2、垃圾填埋场 6.3万 m2,购置垃圾转运车一台。计:65 万元, 2009年 11月开工 2010年 6月建成垃圾填埋厂。3、水源地保护工程:对育林新村通往两处水源地的道路进5行铺垫拓宽;建网设栏 100米,设置界标 2个、警示标志 2个;两处饮用水源地蓄水池重新翻建,新建蓄水池 1处;对水源地保护区内进行美化绿化。计:50 万元,预计 2010年 6月完工。4、村内其他环保项目:建粪尿分离式卫生厕所 5个;建垃圾箱 40个;建垃圾存放点 4个;美化绿化村容村貌。计:41 万元,预计 2010年 6月完工。总计:246 万元。双安乡 2009年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共需 246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 1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 38万元,村自筹 1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