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对全球问题的超前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赵龙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特点、新变化,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就我国外交战略方针和政策主张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发展期和开拓期,全球战略布局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积极进展。如何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让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我国的经验和理念,所有这一切都为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是全球性。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国
2、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在提出、阐述和分析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必须站在全球的角度,关注全球的利益和兴趣,才能比较有效地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和重视比较薄弱,现在必须扭转这种局面,注意兼顾国际国内的兴趣和利益,只有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地位和利益。 其次是责任性。在新一轮国际秩序的重构中,国际社会对中国寄予厚望,我们不仅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区域进而全球治理的重任,而且要善于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既要维护国际道义,更要给国际社会带来希望、带来发展。过去西方国家总是把我国说成是搭乘国际社会“便车”或“便宜车”的国家,我国要以实际行动向国
3、际社会证明,我们不仅是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也是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再次是准确性。要将宝贵的资源用在最需要使用的地方,要准确地传播中国的理念,特别注意讲好“中国故事”,向外宣传我国的正面形象和积极作用,化解西方社会对我国的误解,增强我国全球战略布局的透明度,审慎处理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避免由于误解而浪费资源,甚至增加国际合作的成本。 最后是时效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社会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问题都可能与其他地方存在着关系,我国需要及时有效地发出中国的声音,掌握国际社会舆论的新动向,从而引导其为我服务。这就需要我国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强化对全球问题的超前研究,重视全球治理方面复合人才的培养。 责编/潘丽莉 张寒 刘瑞一 美编/于珊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