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867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朱丽萍 陈英 周焕芳 赵燕 任玉娇 苏严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心内科 摘 要: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接受抗栓治疗的 166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给予相应的抗栓治疗, 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并通过随访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抗栓依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66 例患者出院后 6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 85 例 (51.20%) , 其受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

2、住地、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有关,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66 例患者出院后 12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 61 例 (36.75%) , 其影响因素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参加过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有关,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院外抗栓治疗依从性低下, 其可能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疾病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及应用药物的认知度能够增加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依从性; 作者简介:朱丽萍 (1978-) , 副主任

3、护师作者简介:赵燕, 主任护师, E-mail:收稿日期:2017-8-9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ZHU Li-ping CHEN Ying ZHOU Huan-fang Wuxi NO 2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and

4、 antithrombotic therapy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166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were diagnosed and given anti thrombotic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F

5、ebruary 2015,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ir CHA2 DS2-VASc scor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compliance in patients by follow-up surveys, an

6、d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e compliance of 85 patients among the 166 patients of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appeared well at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rate of good medical compliance was 51. 20%, which was related to gender, age, education level, residence, relevant traini

7、ng and cognition of family membe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 05) ; The compliance of 61 patients among the 166 patients of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appeared well at 1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rate of good medical compliance was 36. 75%, which was p

8、robably influenced by age, education level, residence, relevant training and cognition of family membe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 01) . Conclusions The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trial fibrillatio

9、n is low, and the probably factors are age, educational level, disease related training and cognition of family members. This study found that improving the patients and his family members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rugs can increase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of extramural hospit

10、al treatment.Keywor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trial fibrillation; Anti thrombosis; Compliance; Received: 2017-8-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润 (erosion) , 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研究表示, 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几率高达 30%, 其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抗栓治疗对患者栓塞风险的降低及患者

11、生命安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患者良好的积极的治疗态度对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提高患者对抗栓治疗的认识, 现针对我院确诊并接受抗栓治疗的 166 例 ACS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1 年 1 月至 2015 年 2 月经我院确诊并接受抗栓治疗的 166 例 ACS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 见表 1。表 1 患者基本资料 下载原表 纳入标准3: (1) 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 ACS 临床诊断标准; (2) 所有纳入患者均经心电监测

12、明确患者存在心房颤动; (3) 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实验目的与相关细节, 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均具有基本人口学资料并予以登记; (5) 均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6) 精神状态良好, 研究顺从性良好。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者; (2) 不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者; (3) 病例资料不全者; (4) 患者基本资料及联系方式、地址虚假者; (5) 精神状态及意识异常者; (6) 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7) 中途退出未完成研究者; (8) 失联者。1.2 方法: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治疗付费方式及是否参加过相关疾病培训等进行建档登记

13、,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意愿、ACC 房颤管理指南4、CHA2DS2-VASc 评分5及 HAS-BLED 出血危险评分制定患者抗栓治疗方案:单联疗法 (n=51)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片联合华法林;二联疗法 (n=68, CHA2DS2-VASc 评分为 1 分且患者因各种原因拒绝使用华法林) :阿司匹林片联合氯吡格雷片口服;三联疗法 (n=47) :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联合华法林。抗栓治疗依从性调查: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微信、qq 及家庭随访等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出院后 6、12 个月的抗栓治疗依从性随访, 微信及 qq 随访主要针对其家属, 通过间接方式调查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调查方式主

14、要采用问卷形式, 内容主要有5: (1) 抗栓治疗过程中是否忘记过用药; (2) 是否不按时服药; (3) 症状改善时, 是否有过自行停药; (4) 抗栓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情况时, 是否自行停药。答案为“是”不记分, 答案为“否”记 1分。将 4 个问题的得分相加, 总分为 4 分, 01 分为依从性好, 24 分为依从性差。1.3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20.0 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采用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患者出院 6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调查:16

15、6 例患者出院后 6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 85 例, 良好率为 51.20%, 其受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址、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程度有关,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 2。表 2 患者出院 6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调查 下载原表 2.2 患者出院 12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66 例患者出院后 12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 61 例, 其良好率为 36.75%, 较患者出院后 6 个月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明显下降。分析提示, 其影响因素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址、是否参加过培训及家属认知程度有关,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16、0.01) , 见表 3。表 3 患者出院 12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调查 下载原表 2.3 3 种抗栓治疗依从率比较:调查结果显示, 166 例患者采用不同抗栓治疗方法, 3 种疗法依从性 12 个月均比 6 个月有所下降, 三联疗法相比单联疗法和二联疗法依从性差且下降明显, 见表 4。表 4 3 种抗栓疗法在 6 个月和 12 个月依从性好的占比分析 下载原表 3 讨论临床治疗中 ACS 患者多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而心房颤动患者多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栓塞造成猝死率, 所以在综合评估治疗中出血风险的前提下, 进行有效地抗栓治疗对患者防止栓塞,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

17、有至关重要的作用6。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患者治疗依从性就是其中的一大重点, 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和长期服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治疗依从性普遍不理想, 本文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后 6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例数为 85 例 (51.20%) , 12 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 61 例 (36.75) %, 总体下降14.45%。患者出院 6 个月后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发现, 其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培训与否及家属认知程度相关, 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出院 12 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培训与否

18、及家属认知程度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可见患者性别对治疗依从性影响不大, 而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培训及家属认知程度对治疗依从性影响较大, 随着患者年龄增长, 其病情进一步加重, 其药物依赖性较高, 治疗依从性表现良好;而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有助于患者更好的理解疾病相关知识, 使患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治疗的意义, 其治疗依从性也随之提高;而城镇居民依从性高于农村居民, 说明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患者依从性高, 也可能因为城镇居民到医院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更方便, 治疗依从性表现良好;而相关培训能够帮助患者剖析疾病本质、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提高患者的认知

19、度, 从而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此观点与 Gordon 等7在抗栓治疗相关研究中的观点基本一致;而家属对疾病认知程度高, 能够遵从医嘱不擅自增减药品剂量, 经常关注 ACS 及心房颤动知识的患者, 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 降低用药风险。采用三联抗栓治疗的患者, 相比单联抗栓和双连抗栓依从性低, 可能是三联抗栓治疗方案常伴随着显著的出血风险, 其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临床医师, 从而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研究表明双联治疗较三联治疗显著减少任意出血和缺血并发症。12 个月后单联抗栓较双联抗栓依从性低, 可能原因是使用华法林抗凝药, 需检测 INR 来指导用药, 给患者带来

20、了不便, 使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另外, 还有相关研究表示, 出血的风险是 ACS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共同担心的问题, 使华法林临床应用率明显下降, 也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而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目的不熟悉所致, 而经过一些培训了解华法林治疗目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当的饮食导致出现拮抗作用, 导致药效没有到达预期效果, 使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8。患者在抗栓治疗过程中复诊率明显不足, 加之医务工作者知识宣教及普及力度不足, 患者极易出现心理上的顾虑与负担, 导致 ACS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佳9。综上所述, ACS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院外

21、抗栓治疗依从性表现低下, 其可能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疾病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及应用药物的认知度能够增加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参考文献1Neupane S, Vodnala D, Rosman H.Cracking the cod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6, 67 (13S) :1163. 2胡良巧, 黄俊, 李寰.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治疗现状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

22、1) :99-101. 3January CT, Wann LS, Alpert JS, et al.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ll cardiol, 2014, 64 (21) :e1-26. 4魏博, 黄晶.CHA2DS2-VASc 评分的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 36 (1) :62-66. 5吴一帆, 卢富华, 傅立哲.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河北中医, 2012, 34 (3) :471-473. 6

23、石红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的性别差异D.吉林大学, 2014. 7Gordon H, Elie A, Mark C, et al.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9th ed: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 2012, 141 (2Suppl) :7S-47S. 8Paikin JS, Wright DS, Crowther MA, et al.Tripl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stentsJ.Circulation, 2010, 121 (18) :2067-2070. 9王冬梅, 齐书英.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 7 (1) :3-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